|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BSD版春季课程初一数学】第11讲: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BSD版春季课程初一数学】第11讲: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 教案01
    【BSD版春季课程初一数学】第11讲: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 教案02
    【BSD版春季课程初一数学】第11讲: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 教案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讲

















    变量之间的关系


























    概述





    【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变量与常量,并能与实际结合举出相应的变量关系的例子。在充分理解常量与变量的意义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变量之间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能将三种表示方法进行转换,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生学习本节时可能会在以下三个方面感到困难:


    1.变量与常量的意义;


    2.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3.两个变量之间的三种表示方法。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建议】


    在学习变量关系时可以从之前知识点引入,让学生理解变量和常量的区别,并能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在学习变量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时注意与实际问题的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作图,充分理解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联系并能够进行分析计算。


    要注意表格法、图象法和关系式法之间的互相转换,要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表示方法适用于何种问题情境,在解题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能够将变量之间的关系用相应的方法表示出来。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1 变量的意义





    1.自变量、因变量、常量;


    2.常见的变量关系:(1)速度、路程、时间关系;


    (2)面积、周长计算;


    (3)单价、总价、数量关系。





    知识点2 变量间关系的表示





    1.表格法;


    2.图象法;


    3.关系式法;


    4.三种表示方法间的转换。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在△ABC中,它的底边是a,底边上的高是h,则三角形面积S=ah,当a为定长时,在此式中( )


    A.S,h是变量,,a是常量 B.S,h,a是变量,是常量


    C.S,h是变量,,S是常量 D.S是变量,,a,h是常量


    【答案】A


    【解析】考查变量、常量的概念。





    例题2





    【题干】某城市自来水收费实行阶梯水价,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用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则所用水为 方.


    【答案】20


    【解析】解:∵45>12×2+6×2.5=39,


    ∴用户5月份交水费45元可知5月用水超过了18方,


    设用水x方,水费为y元,则关系式为y=39+3(x﹣18).


    当y=45时,x=20,


    即用水20方.


    故答案为:20.





    例题3





    【题干】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有如下关系:(其中0≤x≤30)


    (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当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提出概念几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4)从表中可知,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时间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和对概念接受能力y两个变量;


    (2)当x=10时,y=59,所以时间是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59.


    (3)当x=13时,y的值最大是59.9,所以提出概念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4)由表中数据可知:当2<x<13时,y值逐渐增大,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13<x<20时,y值逐渐减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








    例题4





    【题干】一天之中,海水的水深是不同的,如图是某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描述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3)图中A点表示的是什么?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水深在增加?什么时间范围内,水深在减少?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表格反映了港口的水深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其中时间是自变量,港口的水深是因变量;


    (2)3时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7m;


    (3)图中A点表示的是6时港口的水深;


    (4)从0时到3时及从9时到12时水深在增加,从3时到9时水深在减少.





    例题5





    【题干】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P为DC上的点,当点P从C向D移动时,四边形APCB的面积发生了变化.


    (1)设线段CP长为x,则△APD的面积y可以表示为 ;


    (2)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3)当线段CP从1cm增加到3cm时,△APD的面积减小了多少?





    【答案】(1)8-2x;(2)x,y;(3)4cm2


    【解析】解:(1)因为线段CP长为x,则DP=CD﹣CP=4﹣x(cm),


    根据△APD的面积=,


    ∴=8﹣2x.


    (2)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


    (3)当CP=1cm时,y=8﹣2×1=6(cm2),


    当CP=3cm时,y=8﹣2×3=2(cm2),


    6﹣2=4(cm2), 所以△APD的面积减少了4cm2.





    四 、课堂运用





    【教学建议】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变量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要设计难易适中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基础





    1. 设路程s,速度v,时间t,在关系式s=vt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一定时,v是常量,t是变量 B.当v一定时,t是常量,s是变量


    C.当t一定时,t是常量,s,v是变量 D.当t一定时,s是常量,v是变量


    【答案】C


    【解析】A、当s一定时,s是常量,v、t是变量,故原题说法错误;


    B、当v一定时,v是常量,t、s是变量,故原题说法错误;


    C、当t一定时,t是常量,s,v是变量,说法正确;


    D、当t一定时,t是常量,v、s是变量,故原题说法错误;


    故选:C.





    2. 某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测得所在位置的气温y℃与向上攀登的高度xkm的几组对应值如表:





    若每向上攀登1km,所在位置的气温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则向上攀登的海拔高度为2.3km时,登山队所在位置的气温约为_____℃.


    【答案】-8.8


    【解析】解:根据表格数据发现,每向上攀登0.5KM,气温降低3℃。


    ∴2.3km时气温为:-7.0-0.30.5×3=-7.0-1.8=-8.8℃


    3.李小勇的爸爸让他去商店买瓶酱油,下图近似地描述了李小勇和家之间的距离与他离家后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则





    (1)李小勇去买瓶酱油共花了___min,其中在路上行走了____min,他走路的平均速度是_____;


    (2)李小勇在买酱油的过程中有_______次停顿,其中第_____次是因为买酱油付钱而停顿的;


    (3)李小勇在途中另一处停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只要写得合理都对)


    【答案】(1)8,6,150米/分;(2)2,2;(3)略


    【解析】根据图象分析判断。


    4. 如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cm,当圆柱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柱的体积也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


    (2)如果圆柱的高为x(cm),圆柱的体积V(cm3)与x的关系式为_____.


    (3)当圆柱的高由2cm变化到4cm时,圆柱的体积由_______cm3变化到_______cm3.


    (4)当圆柱的高每增加1cm时,它的体积增加________cm3.


    【答案】(1)圆柱的高,圆柱的体积;(2)V=4x;(3)8,16;(4)4


    【解析】考查关系式法表示两个变量关系,根据关系式进行计算即可。





    巩固





    1. 笔记本每本a元,买3本笔记本共支出y元,在这个问题中:


    ①a是常量时,y是变量;


    ②a是变量时,y是常量;


    ③a是变量时,y也是变量;


    ④a,y可以都是常量或都是变量.


    上述判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解:由题意得:y=3a,


    此问题中a、y都是变量,3是常量,则③正确,


    故选:A.


    2.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m和v之间的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A.v=2m﹣2 B.v=m2﹣1 C.v=3m﹣3 D.v=m+1


    【答案】B


    【解析】当m=4时,


    A、v=2m﹣2=6;


    B、v=m2﹣1=15;


    C、v=3m﹣3=9;


    D、v=m+1=5.


    故选B.


    3. 下列各图均是用有一定规律的点组成的图案,用S表示第个图案中点的总数,则S=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


    【解析】找出规律进行计算。


    4. 如图,圆柱的高是5 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变大时,圆柱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cm),体积为V(cm3),则V与r之间有什么关系?


    (3)当底面半径为2 cm时,圆柱体体积是多少?


    (4)当圆柱体的体积为500 πcm2时,底面半径是多少?


    (5)圆柱体的体积随底面半径的增大怎样变化?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因变量是圆柱的体积;


    (2)


    (3)当r=2cm时,v=5π×4=20π()


    答:圆柱体体积是20π.


    (4)圆柱体的体积随底面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拔高





    1.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图计算代数式的值,若输入的x的值为32,则输出的y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题可知


    当输入时 满足y=x+2


    代入


    答案为, 选择D


    2. 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从点A出发,沿A→D→E→F→G→B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时停止(不含点A和点B),则△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B.C.D.


    【答案】B


    【解析】解:当点P在AD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增大,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P在DE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不变,所以△ABP的面积S不变;


    当点P在EF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减小,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减小;


    当点P在FG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不变,所以△ABP的面积S不变;


    当点P在GB上时,△ABP的底AB不变,高减小,所以△ABP的面积S随着时间t的减小;


    故选:B.


    3. 将长为3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白纸,按如图所示的方法黏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3cm。


    (1)求五张白纸粘合的长度


    (2)设x张白纸粘合的总长度为ycm,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


    (3)求出当x=20时,y的值.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由题意,得


    30×5-3×(5-1)=138.


    所以5张白纸粘合后的长度为138cm.


    (2)y=30x-3(x-1)=27x+3.


    所以y与x的关系式为y=27x+3.


    (3)当x=20时,y=27×20+3=543.


    所以当x=20时,y的值为543cm.


    4. 小明用的练习本可以到甲商店购买,也可以到乙商店购买。已知俩商店的标价都是每本1元,但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标价的70%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1本开始就按标价的85%卖。


    (1)小明要买20本时,到哪个商店购买比较省钱?


    (2)写出甲、乙商店中,付款y(元)与购买本数x(本)(x大于10)的关系式


    (3)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以买多少本练习本?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小明买20本练习本在甲商店所需要的钱为:10×1+(20-10)×1×70%=17(元),


    小明买20本练习本在乙商店所需要的钱为:20×1×85%=17(元),


    ∴小明要买20本练习本,到两家商店购买一样省钱;


    (2)甲商店中的收款y=10×1+(x-10)×1×70%=0.7x+3(x>10),


    乙商店中的收款y=x×1×85%=0.85x


    (3)设最多可买X本,


    则甲商店10+(X-10)×70%=24,


    解得:X=30;


    乙商店80%X=24


    解得:X=30.


    故最多可买30本.








    课堂小结





    1.自变量、因变量及常量的认识;


    2.两个变量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


    3.利用变量关系的相关计算问题。








    扩展延伸








    基础





    1. 当前,雾霾严重,治理雾霾方法之一是将已生产的PM2.5吸纳降解,研究表明:雾霾的程度随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在这个问题中,自变量是( )


    A.雾霾程度 B.PM2.5


    C.雾霾 D.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


    【答案】D


    【解析】雾霾的程度随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雾霾的程度是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的函数,城市中心区立体绿化面积是自变量,


    故选:D.


    2. 下表所列为某商店薄利多销的情况。某商品原价为560元,随着不同幅度的降价,日销量(单位为件)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表):


    这个表反映了______个变量之间的关系,______是自变量,______是因变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每降价5元,日销量增加______件,从而可以估计降价之前的日销量为______件,如果售价为500元时,日销量为______件。


    【答案】两;降价;日销量;30;750;1110


    【解析】∵日销量随降价的改变而改变,


    ∴降价(元)是自变量,日销量是因变量。


    从表中可:日销量与降价之间的关系为:


    日销量=750+(原价−售价)÷5×30;


    则可以估计降价之前的日销量为780−30=750件,


    售价为500元时,日销量=750+(560−500)÷5×30=1110件。


    3. 一辆汽车出发时邮箱内有油48升,出发后每行驶1 km耗油0.6升,如果设剩油量为y(升),行驶路程为x(km).则y与x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这辆汽车行驶35 km时,汽车剩油____升;当汽车剩油12升时,行驶了_______千米.


    【答案】y =48-0.6x ; 27;60


    【解析】考试关系式法。


    4. 如图是江津区某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在这一天中:


    (1)气温T(℃)是不是时间t(时)的函数.


    (2)12时的气温是多少?


    (3)什么时候气温最高,最高时多少?什么时候气温最低,最低是多少?


    (4)什么时候气温是4℃?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因为,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


    而由该函数的图象可知,在气温T随时间t的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T和t,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值,变量T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T是t的函数,


    所以,气温T(℃)是时间t(时)的函数.


    (2)因为函数图象中的横坐标表示某一天当中的某一时刻,而纵坐标表示某一时刻的气温,


    所以,12时的气温是8℃.


    (3)因为,函数图象上最高点对应的纵坐标表示的函数值最大,相反函数图象上最低点对应的纵坐标表示的函数值最少,


    所以, 14时的气温最高,是10℃;4时的气温最低,是零下2℃


    (4)过纵轴上4对应的点作纵坐标轴的垂线,与函数图象相交的点对应的横坐标即为气温为4℃时的时刻,


    所以,由图象可知,这一天中:8时、22时的气温是4℃.





    巩固





    1. 赵先生手中有一张记录他从出生到24岁期间的身高情况表(见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赵先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


    B.赵先生的身高在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


    C.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7.1cm


    D.赵先生的身高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5.1cm


    【答案】C.


    【解析】解:解:A、从0﹣18增长较快,18﹣24增长变慢,所以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是正确的;


    B、从21岁步入成年,身高在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是正确的;


    C、(170.4﹣48)÷24=5.1cm,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7.1cm是错误的;


    D、(170.4﹣48)÷24=5.1cm,从0岁到24岁平均每年增高5.1cm是正确的.


    故选:C.


    2. 小高从家门口骑车去单位上班,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工作单位,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班后,如果他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班时一致,那么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 分钟。





    【答案】15


    【解析】解:先算出平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为、和(千米/分),


    所以他从单位到家门口需要的时间是(分钟).


    故答案为:15.


    3. 已知某易拉罐厂设计一种易拉罐,在设计过程中发现符合要求的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与铝用量有如下关系: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需要的用铝量是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易拉罐的底面半径为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易拉罐底面半径对所需铝质量的影响.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易拉罐底面半径和用铝量的关系,易拉罐底面半径为自变量,用铝量为因变量;


    (2)当底面半径为2.4cm时,易拉罐的用铝量为5.6cm3


    (3)易拉罐底面半径为2.8cm时比较合适,因为此时用铝较少,成本低


    (4)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1.6~2.8cm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易拉罐底面半径在2.8~4.0cm间变化时,用铝量随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4.用一根长是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一边的长为xcm,它的面积为ycm2.





    (1)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在这个关系式中,哪个是自变量?它的取值应在什么范围内?


    (2)用表格表示当x从1变到9时(每次增加1),y的相应值;


    (3)从上面的表格中,你能看出什么规律?


    (4)猜想一下,怎样围法,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最大是多少?


    (5)估计一下,当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22cm2时,x的值应介于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y=·x=(10-x)·x,x是自变量,它的值应在0到10之间(不包括0和10)


    (2)


    (3)可以看出:①当x逐渐增大时,y的值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②y的值在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变大的速度越来越慢,反过来y的值在由大变小的过程中,变小的速度越来越快;③当x取距5等距离的两数时,得到的两个y值相等.


    (4)从表中可以发现x=5时,y取到最大的值25.


    (5)根据表格:当x=22时,x应介于3和4之间或者6与7之间.





    拔高





    1. 如图,是一对变量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有下列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


    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在原地休息了4分,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设时间为x分,离出发地的距离为y千米;


    ②有一个容积为6升的开口空桶,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等4分后,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设时间为x分,桶内的水量为y升;


    ③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P从点A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边CD、边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y=S△ABP;当点P与点A重合时,y=0.


    其中,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 )





    A.0B.1C.2D.3


    【答案】C


    【解析】解: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所走路程为2000米,故①与图象不符合;


    ②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空桶注水,注5分后停止,注水量为:1.2×5=6升,等4分钟,这段时间水量不变;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则3分钟后水量为0,故②符合函数图象;


    ③如图所示:





    当点P在AC上运动时,S△ABP的面积一直增加,当点P运动到点C时,S△ABP=6,这段时间为5;当点P在CD上运动时,S△ABP不变,这段时间为4;当点P在DA上运动时,S△ABP减小,这段时间为3,故③符合函数图象;


    综上可得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2.


    故选:C.


    2.按如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用x来表示餐桌的张数,用y来表示可坐人数.


    (1)题中有几个变量?


    (2)你能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吗?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观察图形:x=1时,y=6,x=2时,y=10;x=3时,y=14;…


    可见每增加一张桌子,便增加4个座位,


    因此x张餐桌共有6+4(x﹣1)=4x+2个座位.


    故可坐人数y=4x+2,


    故答案为:有2个变量;


    (2)能,由(1)分析可得: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4x+2.


    3. 李老师为了锻炼身体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已知学校到李老师家总路程为2000米,一天,李老师下班后,以45米/分的速度从学校往家走,走到离学校900米时,正好遇到一个朋友,停下又聊了半个小时,之后以110米/分的速度走回了家。李老师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求的值;


    (2)求李老师从学校到家的总时间。





    【答案】(1)a=20,b=1100,c=20+30=50;(2)60分钟。


    【解析】解:(1)李老师停留地点离他家路程为2000-900=1100(米),


    a=20,b=1100,c=20+30=50


    (2)1100÷110=10分钟


    50+10=60分钟


    答:李老师从学校到家的共用60分钟。


    4.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E为CD的中点,P为正方形边上的一个动点,动点P从A出发沿A⇒B⇒C⇒E运动,最终到达点E,若点P经过的路程AP=x,△APE的面积记为y,问当x等于何值时,y的值等于?








    【答案】x=或x=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当动点P从A运动到B时,S△ABE=×1×1=,


    动点P从B运动到C时,S△ACE=××1=,由于<<,


    因此满足题意的点P的位置只有两种情况


    0<x<1时,即点P在AB边上运动时,如图a,此时AP=x,


    S△APE=y=×x×1=x,当y=时,解得:x=(6(8分))


    ②当1<x<2时,即点P在BC边上运动,如图b,此时折线BP=x-1,PC=2-x,


    S△APE=y=S正方形ABCD-S△ABP-S△PEC-S△ADE


    =1-(x−1)×1−(2−x)×−=−x


    当y=时,解得:x=


    综上所述,当x=或x=时,△APE的面积为


    5.如图1,线段AB=12厘米,动点P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向点A运动,两点同时出发,到达各自的终点后停止运动.已知动点Q运动的速度是动点P运动的速度的2倍.设两点之间的距离为s(厘米),动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图2表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


    (1)求动点P、Q运动的速度;


    (2)图2中,a= ,b= ,c= ;


    (3)当a≤t≤c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线段MN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见解析


    【解析】解:(1)设动点P运动的速度为x厘米/秒,则动点Q运动的速度为2x厘米/秒,


    根据题意,得2(x+2x)=12,


    解得x=2.


    答:动点P、Q运动的速度分别是2厘米/秒、4厘米/秒;


    (2)动点Q运动的时间a==3;


    经过3秒,动点Q从点B运动到点A,此时动点P运动的路程为2×3=6,即b=6;


    动点P运动的时间c==6;


    故答案为3,6,6;


    (3)当3≤t≤6时,设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kt+b,


    ∵图象过点(3,6),(6,12),


    ∴,


    解得,


    ∴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t(3≤t≤6).











    教学反思





    适用学科
    初中数学
    适用年级
    初中一年级
    适用区域
    北师版区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1、常量与变量;


    2、自变量与因变量;


    3、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4、用关系式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5、利用关系式求值;


    6、用图像表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资料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3、能根据具体情景,用表格、关系式、图象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获得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什么是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并能举出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例子。
    教学难点
    1、找问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2、根据表格、关系式、图象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月用水量
    不超过12方部分
    超过12方不超过18吨部分
    超过18方部分
    收费标准(元/方)
    2
    2.5
    3
    提出概念所用时间(x)
    2
    5
    7
    10
    12
    13
    14
    17
    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
    47.8
    53.5
    56.3
    59
    59.8
    59.9
    59.8
    58.3
    55
    向上攀登的高度x/km
    0.5
    1.0
    1.5
    2.0
    气温y/℃
    2.0
    ﹣1.0
    ﹣4.0
    ﹣7.0
    m
    1
    2
    3
    4
    v
    0.01
    2.9
    8.03
    15.1
    降价(元)
    5
    10
    15
    20
    25
    30
    35
    日销量(件)
    780
    810
    840
    870
    900
    930
    960
    年龄x/岁
    0
    3
    6
    9
    12
    15
    18
    21
    24
    身高h/cm
    48
    100
    130
    140
    150
    158
    165
    170
    170.4
    底面半径x(cm)
    1.6
    2.0
    2.4
    2.8
    3.2
    3.6
    4.0
    用铝量y(cm3)
    6.9
    6.0
    5.6
    5.5
    5.7
    6.0
    6.5
    x
    1
    2
    3
    4
    5
    6
    7
    8
    9
    10
    y
    9
    16
    21
    24
    25
    24
    21
    16
    9
    相关教案

    初中北师大版第六章 频率初步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第六章 频率初步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 图形的全等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下册7 整式的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7 整式的除法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建议,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BSD版春季课程初一数学】第11讲: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版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