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湖北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湖北省2018-2020年近三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实验(含解析)
展开
湖北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实验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恩施州)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2.(2020•宜昌)为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B.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C.甲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形成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2020•宜昌)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
①要设计对照实验;
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求多组的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
④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宜昌)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
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③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④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孝感)萨克斯实验是揭开光合作用之谜的终结实验。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2﹣3天把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水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色
6.(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7.(2020•宜昌)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8.(2019•咸宁)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b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c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9.(2019•仙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0.(2019•武汉)下列实验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刀片剖开雌蕊的子房
B.用碘液检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用蒸馏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11.(2019•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
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
12.(2019•黄冈)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13.(2018•宜昌)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到的图象,她判断②为静脉血管,依据是( )
A.血液从较小的血管流向较大的血管
B.血液从较大的血管流向较小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
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
14.(2018•黄石)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种子数量(粒)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空气
甲
100
25
潮湿
有光
充足
乙
100
5
潮湿
有光
充足
丙
100
25
干燥
无光
充足
丁
100
25
潮湿
无光
充足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5.(2018•咸宁)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
A.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观察草履虫
16.(2018•咸宁)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①组的小麦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因素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100粒
潮湿,4℃
0粒萌发
②
100粒
潮湿,25℃
96粒萌发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氧气
17.(2018•恩施州)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索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18.(2018•孝感)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空(4℃)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实验条件只有温度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19.(2018•武汉)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0.(2018•咸宁)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只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起来即可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D.本实验既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0•恩施州)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式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13天
A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含2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0
40
80
98
B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①含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2
10
10
(1)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 (填“20毫升”或“30毫升”)。
(2)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
(3)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
22.(2020•随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23.(2019•武汉)种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才能萌发,同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温度下,以胚根与种子的长度相等作为萌发的标准,测得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培养时间。如表:
种子粒数
温度
平均培养时间
10
25°C
10天
10
20°C
15天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有效积温为 日度。
(2)查阅资料发现,对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据下表分析, 最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种类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
蚕豆
萌发所需最低温度(℃)
13.75
12.4
3.33
13.25
8.33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4.(2019•荆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 ,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了 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 。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 。
25.(2018•恩施州)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
请分析作答:
(1)若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
26.(2018•荆门)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祥本种子时应做到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
27.(2018•武汉)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表。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u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铁
22.0
30.3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 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 ;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 ,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8.(2020•襄阳)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29.(2019•恩施州)取同一银杏植株上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图2表示:
(1)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有 。
(2)如果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最好选用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假如在相同情况下,每个气孔散失的水分量相等,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算植物叶片下表面气孔大约是上表面气孔的 倍。
(4)如果A装置装的是稀释的红墨水,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至叶脉微红,再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木质部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
(5)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列植物与银杏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
A.大豆 B.油松 C.桃 D.苹果 E.苏铁 F.水杉
30.(2019•襄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种子历经播种、灌溉、除草、施肥、收割、烘干、贮藏、制作等多种工序,才变成餐桌上的美食。请分析作答:
(1)锄禾有助于根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 内进行。
(2)小明同学在帮助农民伯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填字母)
A.用四五粒种子进行测定 B.尽量挑个大的种子实验 C.重复测定2次,求平均值
(3)种子的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在生殖方式上属于 生殖。
(5)萌发的种子长成幼苗后,气体通过 (填结构)进出叶片。
(6)科学探究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萌萌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将各步骤记录如下:(提示:阳光下叶片的见光处,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在装有红色安全灯的暗室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一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入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遮盖部分不变色。
请你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和有现象记录不实的步骤: 。(填序号)
31.(2018•宜昌)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请根据自己平时的探究活动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
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
学生姓名
装置编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1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2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3
25
干燥
无光
100
0
4
25
潮湿
无光
5
80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
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 。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色。其原因是 。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在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写两条) 。
32.(2018•孝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体验过多种实验探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蛋白质与 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在“观察小鱼尾鰭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可在视野里看到三种血管。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3)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大血管中流出,这条大血管是 。
(4)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者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 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者的肋间外肌和隔肌处于 状态。
(5)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主要原因是皮质部分分布有 。
湖北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实验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恩施州)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答案】A
【解答】解: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B、双缩脲试剂可以验证蛋白质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碘液是验证淀粉的存在,B错误;
C、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检测玉米种子淀粉可用碘液,C错误;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明确食物中的成分,注意熟记,有一定的难度。
2.(2020•宜昌)为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B.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C.甲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形成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D
【解答】解: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错误;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3.(2020•宜昌)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
①要设计对照实验;
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求多组的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
④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如果需要研究一个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则只需设置一个对照组,正确;
②一般来说,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个对照只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正确;
③为尽量减小误差,设计重复实验,求多组的平均值,正确;
④实验材料要足够,否则太少会有偶然性,错误。
故选:A。
【点评】探究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4.(2020•宜昌)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
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③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④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可见①②④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
5.(2020•孝感)萨克斯实验是揭开光合作用之谜的终结实验。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2﹣3天把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水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色
【答案】D
【解答】解:A、实验前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运走,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B、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叶片光照部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B正确;
C、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这表明是叶绿素溶于酒精。C正确;
D、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6.(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答案】B
【解答】解:AC、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C正确;
B、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错误;
D、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7.(2020•宜昌)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答案】D
【解答】解:A、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根据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的特点,抗生素b扩散面积最大,因此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A正确;
B、根据对照实验变量唯一的特点,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B正确;
C、丙滤纸片浸泡的是无菌水,与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抗生素,C正确;
D、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无能为力,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掌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
8.(2019•咸宁)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b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c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答案】D
【解答】解: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淀粉)。A正确。
B、b步骤遮光选叶,设计对照实验,方法: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B正确。
C、c步骤隔水加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其中小烧饼中的液体是酒精,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C正确。
D、d步骤用碘液染色,观察现象: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成蓝色。得到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可解答。
9.(2019•仙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本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变量为光照的有无。植物暗处理之后,选叶遮光即可,A正确;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可以是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教材常规实验。
10.(2019•武汉)下列实验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刀片剖开雌蕊的子房
B.用碘液检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用蒸馏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答案】D
【解答】解:A、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用碘液检验是淀粉的存在,B正确;
C、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室长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正确;
D、用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11.(2019•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
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
【答案】D
【解答】解:A、本实验设置了以除去子叶时间不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一组。A错误;
B、本实验并没有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证明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B错误;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不是多余重复的实验,它能说明到一定的时间后去除子叶对种子萌发已经无影响,C错误;
D、从表中的数据分析来看,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D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2.(2019•黄冈)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答案】B
【解答】解: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在校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A正确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B错误
C、测定种子发芽率要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C正确
D、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为:红细胞单行通过。D正确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相关实验即可解答。
13.(2018•宜昌)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到的图象,她判断②为静脉血管,依据是( )
A.血液从较小的血管流向较大的血管
B.血液从较大的血管流向较小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
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
【答案】A
【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故选:A。
【点评】关键点: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4.(2018•黄石)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种子数量(粒)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空气
甲
100
25
潮湿
有光
充足
乙
100
5
潮湿
有光
充足
丙
100
25
干燥
无光
充足
丁
100
25
潮湿
无光
充足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B
【解答】解:A、探究实验具有单一变量原则,甲和丙中有两个变量:湿度和光照,因此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甲、丁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可以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B正确。
C、乙和丙具有三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
D、乙和丁具有两个变量:温度、光照,因此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单一性原则。
15.(2018•咸宁)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
A.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观察草履虫
【答案】D
【解答】解:A、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也需要滴加碘液验证,A正确;
B、在验证滤液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B正确。
C、探究“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发现玉米种子的变蓝色的部分,这部分叫做胚乳,从而证明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C正确;
D、在观察草履虫时,不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知鉴定淀粉的方法:淀粉遇碘变蓝色。
16.(2018•咸宁)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①组的小麦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因素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100粒
潮湿,4℃
0粒萌发
②
100粒
潮湿,25℃
96粒萌发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氧气
【答案】B
【解答】解:由题可知①装置和②装置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能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①装置中的种子由于温度较低,不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故不萌发。
故选:B。
【点评】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分清对照组与实验组。
17.(2018•恩施州)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索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答案】D
【解答】解:A、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由叶脉发红说明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A正确;
B、图中A、C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结果A液面下降明显,C液面基本无变化,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度与叶片面积呈正相关。B正确;
C、图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A液面比B液面低,可见蒸腾作用受阳光的影响,C正确;
D、题干中的实验不能说明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蒸腾作用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18.(2018•孝感)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空(4℃)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实验条件只有温度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答案】D
【解答】解:A、甲和丙变量唯一能形成对照,错误;
B、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有两个,错误;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方法,错误;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正确;
故选:D。
【点评】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可以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防腐的原理方面来切入,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9.(2018•武汉)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0.(2018•咸宁)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只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起来即可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D.本实验既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答案】BC
【解答】解: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作对照实验(遮光处没有光合作用,不遮光生成淀粉),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C错误。
D、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D正确。
故选:B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0•恩施州)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式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13天
A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含2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0
40
80
98
B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①含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2
10
10
(1)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 20毫升 (填“20毫升”或“30毫升”)。
(2)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
(3)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
(4)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
【答案】(1)等量
(2)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表中的①是20毫升(等量)。
(2)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要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因而虽然具有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的胚死亡的种子也不会萌发,此外,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不会萌发。
(4)据表中数据可见:用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少于用清水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得出的结论是: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等量
(2)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
22.(2020•随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不同口罩种类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口罩种类 ,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少实验误差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棉布 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扔进专用垃圾桶 (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通过本实验发现,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2)目前市面上的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种类。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量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量最差。
(4)废弃口罩的处理。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
故答案为:(1)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2)口罩种类;减少实验误差
(3)不同;棉布
(4)扔进专用垃圾桶。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及利用坐标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
23.(2019•武汉)种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才能萌发,同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温度下,以胚根与种子的长度相等作为萌发的标准,测得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培养时间。如表:
种子粒数
温度
平均培养时间
10
25°C
10天
10
20°C
15天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10 ℃,有效积温为 150 日度。
(2)查阅资料发现,对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据下表分析, 大豆 最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种类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
蚕豆
萌发所需最低温度(℃)
13.75
12.4
3.33
13.25
8.33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山中地势高,温度低于山外的温度,山内外桃花开放的有效积温相同,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根据题干提供额以上信息,将表格数据代入可得“10(25﹣C)=15(20﹣C)”解答后C=10,所以,表格中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为10℃.将数据对应代入公式可得K=10(25﹣10)=15(20﹣10)=150(日度)
(2)通过阅读表格数据可知大豆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值最小,说明,大豆能在较低的温度小即可萌发,所以,大豆更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同种植物种子萌发、开花所需有效积温应该相同。桃花种植在山内和山外,所需要的有效积温相同。但是,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的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故正确答案为:(1)10 150
(2)大豆
(3)山中地势高,温度低于山外的温度,山内外桃花开放的有效积温相同,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生物问题,对公式的理解应用是难点。
24.(2019•荆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 淀粉 ,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了 没有二氧化碳 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 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 不变蓝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见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样可以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4)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故答案为:(1)淀粉;(2)没有二氧化碳;(3)避免绿色干扰实验;(4)不变蓝。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设置对照实验时,控制变量的唯一是关键。
25.(2018•恩施州)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
请分析作答:
(1)若 D、E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光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体 。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D遮光部分和E未遮光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结果D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2)图中C银边部分与E绿色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结果C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3)切断主叶脉,B和E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结果B不变蓝,E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4)采用一片叶做实验,具有偶然性。为使实验更严谨,建议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故答案为:(1)D、E;光合作用需要光;
(2)叶绿体;
(3)水;
(4)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有关实验。
26.(2018•荆门)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抽样检测法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祥本种子时应做到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96.3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
(2)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3)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挑取种子。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只选三、五粒,则偶然性较大。
(4)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实验设置重复组,即又重复做了两次,共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为实验结果即(96%+98%+95%)÷3═96.33%,目的是减少误差,使结果更真实。
故答案为:(1)抽样检测法
(2)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3)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4)96.33%
【点评】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
27.(2018•武汉)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表。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u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铁
22.0
30.3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铁元素含量太低 。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不添加铁元素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 相同 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 铁元素含量无关 ;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 不发黄 ,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根据检测结果:发黄的叶子,铁元素含量22.0ug/g;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30.3ug/g,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铁元素含量太低。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1号和2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铁元素,因此“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不添加铁元素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无关;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不发黄,“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故答案为:(1)铁元素含量太低;
(2)②不添加铁元素;
③相同;
(3)铁元素含量无关;不发黄。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8.(2020•襄阳)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一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胚乳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水蜜桃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叶绿体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CDE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对照实验的变量要唯一。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3)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因此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胚乳变蓝色。
(4)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出的果实是水蜜桃品味。
(5)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在0﹣6点时,该气体的浓度升高,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氧气的浓度不升高。A错误;
6﹣12点时在,该气体的浓度又逐渐减少,而此时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图中0点和24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相等,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减少,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相等,没有积累有机物。B错误;
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即有机物一直在积累,直到18点,因此18点有机物积累最多,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是12小时,C、D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E正确。
故答案为:(1)一;
(2)100;
(3)胚乳;
(4)水蜜桃;
(5)①叶绿体;②CDE。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置、显微镜的使用、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点。
29.(2019•恩施州)取同一银杏植株上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图2表示:
(1)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有 C、D 。
(2)如果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最好选用 A、D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假如在相同情况下,每个气孔散失的水分量相等,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算植物叶片下表面气孔大约是上表面气孔的 4 倍。
(4)如果A装置装的是稀释的红墨水,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至叶脉微红,再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木质部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导管 来运输的。
(5)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列植物与银杏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B、E、F 。
A.大豆 B.油松 C.桃 D.苹果 E.苏铁 F.水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装置A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B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而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和装置D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
(2)图中A与D形成以叶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据图2数据可见:78﹣70═8是下表皮散失的水分,80﹣78═2是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所以下表皮气孔是上表皮的8÷2═4倍。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我们知道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只用很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题干中的银杏与BEF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都属于裸子植物;而ACD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C、D(答全给分)
(2)A、D(答全给分)
(3)4
(4)导管
(5)B、E、F(答全给分)
【点评】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一般和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一起考。
30.(2019•襄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种子历经播种、灌溉、除草、施肥、收割、烘干、贮藏、制作等多种工序,才变成餐桌上的美食。请分析作答:
(1)锄禾有助于根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 线粒体 内进行。
(2)小明同学在帮助农民伯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C 。(填字母)
A.用四五粒种子进行测定 B.尽量挑个大的种子实验 C.重复测定2次,求平均值
(3)种子的 胚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在生殖方式上属于 有性 生殖。
(5)萌发的种子长成幼苗后,气体通过 气孔 (填结构)进出叶片。
(6)科学探究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萌萌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将各步骤记录如下:(提示:阳光下叶片的见光处,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在装有红色安全灯的暗室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一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入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遮盖部分不变色。
请你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和有现象记录不实的步骤: ①②⑥ 。(填序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2)A、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偶然性较大,测定的实验数据不准确,A错误。
B、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挑选个大的种子,B错误;
C、为了减少误差,应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C正确。
(3)据分析可见: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是属于有性生殖。
(5)气孔是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6)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错误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错误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正确
④把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正确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①②属于操作错误,按照错误的操作进行的试验现象并没有被如实记录,错误。可见错误的有①②⑥。
故答案为:(1)线粒体;(2)C;(3)胚;(4)有性;(5)气孔;(6)①②⑥
【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都是从这个实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31.(2018•宜昌)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请根据自己平时的探究活动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
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两个变量 。
学生姓名
装置编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1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2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3
25
干燥
无光
100
0
4
25
潮湿
无光
5
80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
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 上下两面遮光 。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变蓝 色。其原因是 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在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写两条) 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两个变量。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上下两面遮光。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变蓝色。其原因是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的收获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
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两个变量;
(2)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上下两面遮光;
(3)变蓝;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4)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正确合理即可)。
【点评】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
32.(2018•孝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体验过多种实验探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蛋白质与 双缩脲 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在“观察小鱼尾鰭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可在视野里看到三种血管。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 。
(3)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大血管中流出,这条大血管是 肺动脉 。
(4)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者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 B 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者的肋间外肌和隔肌处于 舒张 状态。
(5)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主要原因是皮质部分分布有 肾小球和肾小囊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化学试剂。它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0.1g/mL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01g/mL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会遇到蛋白质显紫色。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3)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若将水从上腔静脉注入,同时扎紧下腔静脉,则水从肺动脉流出。
(4)A装置是用用大号注射器慢慢注入的是空气,所以A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B试管用嘴通过塑料吸管向B吹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试管试管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5)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肾小囊两部分。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即分布在髓质,也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如图:
因此,主要分布在肾脏的皮质部分的是肾小体,即肾小球和肾小囊。
故答案为:(1)双缩脲
(2)红细胞单行通过
(3)肺动脉
(4)B;舒张
(5)肾小球和肾小囊
【点评】正确理解肾脏和心脏的结构和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恩施州)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2.(2020•宜昌)为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B.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C.甲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形成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3.(2020•宜昌)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
①要设计对照实验;
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求多组的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
④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0•宜昌)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
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③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④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0•孝感)萨克斯实验是揭开光合作用之谜的终结实验。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2﹣3天把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水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色
6.(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7.(2020•宜昌)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8.(2019•咸宁)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b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c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9.(2019•仙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10.(2019•武汉)下列实验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刀片剖开雌蕊的子房
B.用碘液检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用蒸馏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11.(2019•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
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
12.(2019•黄冈)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13.(2018•宜昌)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到的图象,她判断②为静脉血管,依据是( )
A.血液从较小的血管流向较大的血管
B.血液从较大的血管流向较小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
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
14.(2018•黄石)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种子数量(粒)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空气
甲
100
25
潮湿
有光
充足
乙
100
5
潮湿
有光
充足
丙
100
25
干燥
无光
充足
丁
100
25
潮湿
无光
充足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15.(2018•咸宁)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
A.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观察草履虫
16.(2018•咸宁)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①组的小麦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因素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100粒
潮湿,4℃
0粒萌发
②
100粒
潮湿,25℃
96粒萌发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氧气
17.(2018•恩施州)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索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18.(2018•孝感)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空(4℃)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实验条件只有温度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19.(2018•武汉)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0.(2018•咸宁)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只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起来即可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D.本实验既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0•恩施州)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式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13天
A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含2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0
40
80
98
B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①含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2
10
10
(1)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 (填“20毫升”或“30毫升”)。
(2)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
(3)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
22.(2020•随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23.(2019•武汉)种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才能萌发,同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温度下,以胚根与种子的长度相等作为萌发的标准,测得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培养时间。如表:
种子粒数
温度
平均培养时间
10
25°C
10天
10
20°C
15天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有效积温为 日度。
(2)查阅资料发现,对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据下表分析, 最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种类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
蚕豆
萌发所需最低温度(℃)
13.75
12.4
3.33
13.25
8.33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4.(2019•荆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 ,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了 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 。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 。
25.(2018•恩施州)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
请分析作答:
(1)若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
26.(2018•荆门)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祥本种子时应做到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
27.(2018•武汉)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表。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u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铁
22.0
30.3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 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 ;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 ,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8.(2020•襄阳)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29.(2019•恩施州)取同一银杏植株上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图2表示:
(1)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有 。
(2)如果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最好选用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假如在相同情况下,每个气孔散失的水分量相等,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算植物叶片下表面气孔大约是上表面气孔的 倍。
(4)如果A装置装的是稀释的红墨水,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至叶脉微红,再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木质部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来运输的。
(5)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列植物与银杏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
A.大豆 B.油松 C.桃 D.苹果 E.苏铁 F.水杉
30.(2019•襄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种子历经播种、灌溉、除草、施肥、收割、烘干、贮藏、制作等多种工序,才变成餐桌上的美食。请分析作答:
(1)锄禾有助于根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 内进行。
(2)小明同学在帮助农民伯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填字母)
A.用四五粒种子进行测定 B.尽量挑个大的种子实验 C.重复测定2次,求平均值
(3)种子的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在生殖方式上属于 生殖。
(5)萌发的种子长成幼苗后,气体通过 (填结构)进出叶片。
(6)科学探究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萌萌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将各步骤记录如下:(提示:阳光下叶片的见光处,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在装有红色安全灯的暗室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一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入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遮盖部分不变色。
请你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和有现象记录不实的步骤: 。(填序号)
31.(2018•宜昌)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请根据自己平时的探究活动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
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
学生姓名
装置编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1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2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3
25
干燥
无光
100
0
4
25
潮湿
无光
5
80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
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 。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色。其原因是 。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在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写两条) 。
32.(2018•孝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体验过多种实验探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蛋白质与 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在“观察小鱼尾鰭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可在视野里看到三种血管。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3)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大血管中流出,这条大血管是 。
(4)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者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 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者的肋间外肌和隔肌处于 状态。
(5)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主要原因是皮质部分分布有 。
湖北省2018-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8)——生物实验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0•恩施州)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答案】A
【解答】解: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B、双缩脲试剂可以验证蛋白质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碘液是验证淀粉的存在,B错误;
C、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检测玉米种子淀粉可用碘液,C错误;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错误。
故选:A。
【点评】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明确食物中的成分,注意熟记,有一定的难度。
2.(2020•宜昌)为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A.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
B.乙丙形成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C.甲丙形成对照,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形成两组对照,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答案】D
【解答】解: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错误;
C、甲丙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不唯一,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错误;
D、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3.(2020•宜昌)关于实验设计的说法:
①要设计对照实验;
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③求多组的平均值,可尽量减小误差;
④设计重复组或减少实验对象数量,可减少实验偶然性的发生。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解:①如果需要研究一个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则只需设置一个对照组,正确;
②一般来说,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一个对照只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正确;
③为尽量减小误差,设计重复实验,求多组的平均值,正确;
④实验材料要足够,否则太少会有偶然性,错误。
故选:A。
【点评】探究实验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设置对照实验目的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探究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4.(2020•宜昌)关于探究过程的说法:
①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通过一次探究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②探究一般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③探究实验重复多次后,必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④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
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答】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可见①②④是正确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理解。
5.(2020•孝感)萨克斯实验是揭开光合作用之谜的终结实验。某生物组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前2﹣3天把天竺葵放在暗处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淀粉
B.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照
C.水浴加热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滴加碘液后看到的现象是遮光部分变蓝色
【答案】D
【解答】解:A、实验前将植物放在暗处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运走,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B、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与叶片光照部分设置一组对照实验。B正确;
C、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这表明是叶绿素溶于酒精。C正确;
D、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6.(2020•荆门)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加碘液后,②号试管不变蓝色
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
D.要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答案】B
【解答】解:AC、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C正确;
B、①号试管中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B错误;
D、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7.(2020•宜昌)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制效果,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答案】D
【解答】解:A、抗生素可在培养基中扩散,根据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的特点,抗生素b扩散面积最大,因此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A正确;
B、根据对照实验变量唯一的特点,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B正确;
C、丙滤纸片浸泡的是无菌水,与甲、乙形成对照,变量是有无抗生素,C正确;
D、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对病毒无能为力,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掌握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及对照实验的设计要求。
8.(2019•咸宁)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B.b步骤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
C.c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
D.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答案】D
【解答】解:A、a步骤黑暗处理是为了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淀粉)。A正确。
B、b步骤遮光选叶,设计对照实验,方法: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B正确。
C、c步骤隔水加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其中小烧饼中的液体是酒精,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C正确。
D、d步骤用碘液染色,观察现象: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成蓝色。得到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可解答。
9.(2019•仙桃)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装置中叶片的遮光和非遮光处理形成对照
B.装置中试管收集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装置中试管内的澄清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
D.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答案】D
【解答】解:A、本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变量为光照的有无。植物暗处理之后,选叶遮光即可,A正确;
B、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金鱼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氧气可以是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教材常规实验。
10.(2019•武汉)下列实验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用刀片剖开雌蕊的子房
B.用碘液检验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C.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
D.用蒸馏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答案】D
【解答】解:A、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将子房纵切,这样看以观察子房内的胚珠,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液变蓝,是淀粉的特性,所以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可用碘液检验是淀粉的存在,B正确;
C、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室长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C正确;
D、用生理盐水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记所学实验的操作步骤。
11.(2019•孝感)为研究子叶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取菜豆种子500粒,平均分成5组,浸水24小时让其萌发。②选择其中4组种子,在萌发的不同时间段除去子叶。③两周后收集所有幼苗,烘干并称量干重,得到下表数据。
组别
处理方法
平均干重(克/株)
一
不除去子叶
4.3
二
在萌发的第4天除去子叶
0.7
三
在萌发的第7天除去子叶
1.8
四
在萌发的第10天除去子叶
4.0
五
在萌发的第13天除去子叶
4.3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
B.此实验可证明只要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是多余重复的实验
D.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
【答案】D
【解答】解:A、本实验设置了以除去子叶时间不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一组。A错误;
B、本实验并没有设置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不能证明水分足够种子即可萌发,B错误;
C、第五组实验数据与第一组相同,不是多余重复的实验,它能说明到一定的时间后去除子叶对种子萌发已经无影响,C错误;
D、从表中的数据分析来看,除去子叶的时间越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越大,D正确。
故选:D。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2.(2019•黄冈)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黄冈市八年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可以选用调查法
B.用观察法研究动物的行为,必须将动物圈养起来观察
C.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
D.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
【答案】B
【解答】解: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要了解在校学生的近视率,主要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A正确
B、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必须让动物处于自然状态,这样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B错误
C、测定种子发芽率要重复测定几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可以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C正确
D、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它的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时”,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为:红细胞单行通过。D正确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生物学的相关实验即可解答。
13.(2018•宜昌)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到的图象,她判断②为静脉血管,依据是( )
A.血液从较小的血管流向较大的血管
B.血液从较大的血管流向较小的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
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
【答案】A
【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故选:A。
【点评】关键点: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14.(2018•黄石)某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设计出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装置编号
种子数量(粒)
环境条件
温度(℃)
湿度
光照
空气
甲
100
25
潮湿
有光
充足
乙
100
5
潮湿
有光
充足
丙
100
25
干燥
无光
充足
丁
100
25
潮湿
无光
充足
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B
【解答】解:A、探究实验具有单一变量原则,甲和丙中有两个变量:湿度和光照,因此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A错误。
B、甲、丁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可以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是否有影响。B正确。
C、乙和丙具有三个变量:温度、湿度、光照,因此不能形成对照实验。C错误。
D、乙和丁具有两个变量:温度、光照,因此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单一性原则。
15.(2018•咸宁)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
A.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D.观察草履虫
【答案】D
【解答】解:A、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为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也需要滴加碘液验证,A正确;
B、在验证滤液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为验证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淀粉,需要用碘液来验证,B正确。
C、探究“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在玉米种子的纵剖面上滴加碘液,发现玉米种子的变蓝色的部分,这部分叫做胚乳,从而证明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C正确;
D、在观察草履虫时,不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D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知鉴定淀粉的方法:淀粉遇碘变蓝色。
16.(2018•咸宁)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①组的小麦种子不能萌发的主要因素是( )
装置
小麦种子数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①
100粒
潮湿,4℃
0粒萌发
②
100粒
潮湿,25℃
96粒萌发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氧气
【答案】B
【解答】解:由题可知①装置和②装置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因此能作为对照实验,可以探究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适宜的温度,①装置中的种子由于温度较低,不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故不萌发。
故选:B。
【点评】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分清对照组与实验组。
17.(2018•恩施州)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将A、B、C三根枝条进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此实验不能验证( )
A.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C.蒸腾作用受阳光等外界因索影响
D.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
【答案】D
【解答】解:A、①选取三根粗细、长短及所带叶片大致相近的新鲜的天竺葵枝条;②去掉其中一枝的叶片,然后分別插入盛有相同体积稀红墨水的试管里(如图所示,试管内滴有油膜);③将A、C装置放置放在阳光下。B装置放在阴暗环境中;定时观察试管内液面下降清况;④当看到A枝条的叶脉微红后,由叶脉发红说明茎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A正确;
B、图中A、C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结果A液面下降明显,C液面基本无变化,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蒸腾作用的强度与叶片面积呈正相关。B正确;
C、图中A、B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结果A液面比B液面低,可见蒸腾作用受阳光的影响,C正确;
D、题干中的实验不能说明旱地生活的植物,叶片背面气孔数多于正面,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蒸腾作用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18.(2018•孝感)食品保存不当容易发霉。为了探究影响霉菌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相同的两小块面包,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后按下表中的方法处理,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在烘箱中烘烤2分钟,晾凉后加盖在室温下放置
不烘烤,加盖后放入冰箱冷藏空(4℃)
不烘烤,加盖后室温下放置
放置时间
4﹣5天
实验现象
不发霉
不发霉
发霉
根据此探究过程,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实验设计上看,甲和丙不能形成对照
B.从变量的角度看,甲和乙对照的实验条件只有温度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唯一方法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
【答案】D
【解答】解:A、甲和丙变量唯一能形成对照,错误;
B、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为变量有两个,错误;
C、该探究说明低温保存食品是保存食品的方法,错误;
D、将面包暴露在空气中30分钟的作用是让霉菌孢子进入面包,正确;
故选:D。
【点评】熟记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是解题关键,可以从食品腐败的原因和防腐的原理方面来切入,可结合生活实际与食品的保存方法进行记忆。
19.(2018•武汉)某同学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酒精浓度
0(清水)
0.25%
1%
10%
20%
每10秒水蚤心跳次数(平均值)
35
45
30
23
死亡
A.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升高
B.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没有影响
C.酒精浓度太高会导致水蚤死亡
D.水蚤心率随酒精浓度降低而降低
【答案】C
【解答】解:由图中可知当酒精的体积分数分别是( 清水)、0.25%、1%、10%、20%,对应的水蚤心率分别是35、45、30、23、0( 死亡)。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酒精浓度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神经系统被完全麻醉而导致心跳停止(心率是0),引起死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受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多选题(共1小题)
20.(2018•咸宁)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只需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起来即可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D.本实验既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答案】BC
【解答】解: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运走和消耗,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作对照实验(遮光处没有光合作用,不遮光生成淀粉),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C错误。
D、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D正确。
故选:B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三.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
21.(2020•恩施州)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实验中所选种子颗粒饱满且完整,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水分等外部条件都适宜。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组别
种子数(粒)
处理方式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13天
A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含2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0
40
80
98
B
100
将油菜种子放入①含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2
10
10
(1)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 20毫升 (填“20毫升”或“30毫升”)。
(2)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
(3)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
(4)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 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
【答案】(1)等量
(2)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解答】解:(1)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所以表中的①是20毫升(等量)。
(2)种子数量太少,会有偶然性,实验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100粒种子而不是用几粒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要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因而虽然具有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第13天后,A组还有2粒种子的胚死亡的种子也不会萌发,此外,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也不会萌发。
(4)据表中数据可见:用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少于用清水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得出的结论是: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做完该实验后对你生活的启示是: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等量
(2)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3)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在休眠期
(4)过期的感冒颗粒会抑制种子的萌发
(5)生活中过期的药品不能随便丢弃,以免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污染环境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
22.(2020•随州)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不同口罩种类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口罩种类 ,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少实验误差 。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 不同 (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 棉布 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扔进专用垃圾桶 (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通过本实验发现,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2)目前市面上的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种类。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量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量最差。
(4)废弃口罩的处理。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
故答案为:(1)不同种类口罩的过滤效率相同吗?
(2)口罩种类;减少实验误差
(3)不同;棉布
(4)扔进专用垃圾桶。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以及利用坐标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
23.(2019•武汉)种子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才能萌发,同种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温度下,以胚根与种子的长度相等作为萌发的标准,测得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培养时间。如表:
种子粒数
温度
平均培养时间
10
25°C
10天
10
20°C
15天
(1)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 10 ℃,有效积温为 150 日度。
(2)查阅资料发现,对于不同植物的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据下表分析, 大豆 最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种类
玉米
水稻
大豆
高粱
蚕豆
萌发所需最低温度(℃)
13.75
12.4
3.33
13.25
8.33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山中地势高,温度低于山外的温度,山内外桃花开放的有效积温相同,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有效积温K(单位:日度)一般为定值,即K=N(T一C),N为培养时间,T为适宜温度,C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根据题干提供额以上信息,将表格数据代入可得“10(25﹣C)=15(20﹣C)”解答后C=10,所以,表格中种子萌发最低温度为10℃.将数据对应代入公式可得K=10(25﹣10)=15(20﹣10)=150(日度)
(2)通过阅读表格数据可知大豆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值最小,说明,大豆能在较低的温度小即可萌发,所以,大豆更适合在寒冷环境中种植。
(3)根据有效积温理论,同种植物种子萌发、开花所需有效积温应该相同。桃花种植在山内和山外,所需要的有效积温相同。但是,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的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故正确答案为:(1)10 150
(2)大豆
(3)山中地势高,温度低于山外的温度,山内外桃花开放的有效积温相同,山内温度低,达到有效积温所需时间长于山外,所以,开花时间晚于山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数学问题解决生物问题,对公式的理解应用是难点。
24.(2019•荆门)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据图示回答问题:
(1)首先将甲、乙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掉体内贮存的 淀粉 ,然后再将两装置置于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下。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CO2,其中甲装置制造了 没有二氧化碳 的环境条件。
(3)一段时间后,取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依次进行丙、丁操作,丙操作的目的是 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
(4)实验中,甲装置中的叶片经丙、丁操作后,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的颜色 不变蓝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前应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见甲装置内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甲与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3)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后,绿色的部分变成黄白色,这样可以避免绿色干扰实验。
(4)光照几小时后,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乙装置的叶片,因为乙装置中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而甲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被小烧杯里的氢氧化钠吸收了,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甲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甲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色。
故答案为:(1)淀粉;(2)没有二氧化碳;(3)避免绿色干扰实验;(4)不变蓝。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设置对照实验时,控制变量的唯一是关键。
25.(2018•恩施州)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
请分析作答:
(1)若 D、E 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 光合作用需要光 。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叶绿体 。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 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 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D遮光部分和E未遮光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结果D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2)图中C银边部分与E绿色部分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叶绿体,结果C不变蓝,E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
(3)切断主叶脉,B和E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结果B不变蓝,E变蓝,说明水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4)采用一片叶做实验,具有偶然性。为使实验更严谨,建议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故答案为:(1)D、E;光合作用需要光;
(2)叶绿体;
(3)水;
(4)①设计重复实验;②选用植株上多片叶进行实验等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有关实验。
26.(2018•荆门)某种子站在销售种子前,要对仓储的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进而指导农民播种,下面是关于玉米种子发芽率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一、取直径为10cm的培养皿3个。在每个培养皿内铺2~4层湿润纱布,编号为A、B、C三组。
二、分别在三组培养皿中均匀地摆上100粒玉米种子,然后放入30~35℃恒温湿润培养箱中培养。
三、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种子的萌发数。连续观察七天。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因客观原因不能对某检测对象(如种子发芽情况)逐一检测时,通常采取的检测方法是 抽样检测法 。
(2)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 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
(3)在测定种子发穿率的过程中,挑选祥本种子时应做到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
(4)该种子站某批次样本测得的三组实验数据为:A组96%、B组98%、C组95%.如果你是该批次的检测员,那你报告的这批次待测种子的发芽率为 96.33%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不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查时,可以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这样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抽样检测法。
(2)种子的发芽率是指发芽的种子占种子总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为:发芽率=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3)抽样调查时根据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实际数据进行调查,并运用概率估计方法,根据样本数据推算总体相应的数量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挑取种子。而为了具有说服力一般抽取种子的数目不宜过少(如100粒以上),如果数目较少如只选三、五粒,则偶然性较大。
(4)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实验设置重复组,即又重复做了两次,共三次实验取其平均值为实验结果即(96%+98%+95%)÷3═96.33%,目的是减少误差,使结果更真实。
故答案为:(1)抽样检测法
(2)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100%
(3)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4)96.33%
【点评】种子的发芽率的指发芽种子占全部种子的百分数,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采用的方法是抽样检测。
27.(2018•武汉)李明家种植的百合花大部分植株的叶子出现了发黄现象,他的父母十分焦急。李明上网查找资料,并将发黄的和颜色正常的百合花叶子送到某科研单位检测,得到数据如表。
发黄的叶子与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单位ug/g)
发黄的叶子
颜色正常的叶子
铁
22.0
30.3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检测结果,你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 铁元素含量太低 。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 不添加铁元素 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 相同 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 铁元素含量无关 ;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 不发黄 ,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根据检测结果:发黄的叶子,铁元素含量22.0ug/g;颜色正常的叶子,铁元素含量30.3ug/g,猜测李明家百合花叶子发黄的原因是:铁元素含量太低。
(2)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李明做了以下实验。
①在自家一个花棚中选取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实验区,编号为1号和2号(这两个实验区百合花叶子发黄程度基本一致);
②1号和2号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铁元素,因此“在1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添加了铁元素的某种化学肥料”,而2号实验区的百合花叶子上喷施等量不添加铁元素的同种化学肥料;
③“两个实验区除了上述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④观察记录两个实验区百合花新叶的颜色。
(3)“如果两个实验区的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无关;如果1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不发黄,“而2号实验区百合花新叶仍然发黄,则说明百合花叶子发黄与铁元素含量低有关”。
故答案为:(1)铁元素含量太低;
(2)②不添加铁元素;
③相同;
(3)铁元素含量无关;不发黄。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四.解答题(共5小题)
28.(2020•襄阳)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依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设置对照实验时,一组对照实验中有 一 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 100 倍。
(3)将一粒浸软的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被碘酒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胚乳 。
(4)如图1所示,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则该枝条上将来结出的果实是 水蜜桃 (填“水蜜桃”或“毛桃”)。
(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同学们把正常生长的植物装入密闭的玻璃容器,如图2所示为自然条件下该容器内某气体一天24小时的含量变化。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的 叶绿体 。
②根据曲线图,同学们作出如下分析判断,合理的是 CDE (填字母)。
A.该气体是氧气
B.植物在这一天积累了有机物
C.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为18:00
D.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为12小时
E.这一天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长为24小时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因此对照实验的变量要唯一。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目镜为10×,物镜为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3)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因此将玉米种子从中央纵向剖开,在剖面上滴加一滴碘酒,胚乳变蓝色。
(4)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接穗优良性状,将一段水蜜桃的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结出的果实是水蜜桃品味。
(5)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在0﹣6点时,该气体的浓度升高,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氧气的浓度不升高。A错误;
6﹣12点时在,该气体的浓度又逐渐减少,而此时有光照,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图中0点和24点二氧化碳的浓度相等,说明一昼夜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减少,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相等,没有积累有机物。B错误;
6﹣18时为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也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降低,即有机物一直在积累,直到18点,因此18点有机物积累最多,这一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长是12小时,C、D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因此E正确。
故答案为:(1)一;
(2)100;
(3)胚乳;
(4)水蜜桃;
(5)①叶绿体;②CDE。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置、显微镜的使用、种子的结构、植物的无性生殖以及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知识点。
29.(2019•恩施州)取同一银杏植株上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
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用图2表示:
(1)曲线Ⅰ代表的装置有 C、D 。
(2)如果要探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最好选用 A、D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3)假如在相同情况下,每个气孔散失的水分量相等,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算植物叶片下表面气孔大约是上表面气孔的 4 倍。
(4)如果A装置装的是稀释的红墨水,将装置放在阳光下至叶脉微红,再将枝条纵向切开,观察到只有木质部被染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 导管 来运输的。
(5)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下列植物与银杏属于同一类别的有 B、E、F 。
A.大豆 B.油松 C.桃 D.苹果 E.苏铁 F.水杉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装置A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B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而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和装置D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
(2)图中A与D形成以叶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用于探究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据图2数据可见:78﹣70═8是下表皮散失的水分,80﹣78═2是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所以下表皮气孔是上表皮的8÷2═4倍。
(4)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茎中有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由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贯穿于植物体各个器官内。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 导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我们知道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由气孔散失,只用很少部分用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5)根据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我们把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题干中的银杏与BEF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都属于裸子植物;而ACD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1)C、D(答全给分)
(2)A、D(答全给分)
(3)4
(4)导管
(5)B、E、F(答全给分)
【点评】植物的蒸腾作用是中考的常考点,一般和植物的光合、呼吸作用一起考。
30.(2019•襄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种子历经播种、灌溉、除草、施肥、收割、烘干、贮藏、制作等多种工序,才变成餐桌上的美食。请分析作答:
(1)锄禾有助于根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 线粒体 内进行。
(2)小明同学在帮助农民伯伯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C 。(填字母)
A.用四五粒种子进行测定 B.尽量挑个大的种子实验 C.重复测定2次,求平均值
(3)种子的 胚 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在生殖方式上属于 有性 生殖。
(5)萌发的种子长成幼苗后,气体通过 气孔 (填结构)进出叶片。
(6)科学探究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萌萌在完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后,将各步骤记录如下:(提示:阳光下叶片的见光处,光合作用远大于呼吸作用)
①把盆栽天竺葵放在装有红色安全灯的暗室一昼夜。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一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③几小时以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④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变为黄白色。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入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用清水冲掉碘液,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遮盖部分不变色。
请你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和有现象记录不实的步骤: ①②⑥ 。(填序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2)A、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偶然性较大,测定的实验数据不准确,A错误。
B、为了使抽样检测的结果能够接近总体的真实情况,抽样时应当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不能挑选个大的种子,B错误;
C、为了减少误差,应重复测定2次,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C正确。
(3)据分析可见: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4)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是属于有性生殖。
(5)气孔是植物体水分散失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
(6)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错误
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错误
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正确
④把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正确;
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正确
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色发生了什么变化。①②属于操作错误,按照错误的操作进行的试验现象并没有被如实记录,错误。可见错误的有①②⑥。
故答案为:(1)线粒体;(2)C;(3)胚;(4)有性;(5)气孔;(6)①②⑥
【点评】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中考试题都是从这个实验改编而来的,常见的是解释某一实验现象,因此,我们要弄清实验的主要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并说出每一步骤的目的。
31.(2018•宜昌)学习生物学不仅要学习生物学知识,还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请根据自己平时的探究活动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
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 两个变量 。
学生姓名
装置编号
温度(℃)
湿度
光照
种子数
发芽率
甲
1
25
潮湿
有光
100
96
2
5
潮湿
有光
100
0
乙
3
25
干燥
无光
100
0
4
25
潮湿
无光
5
80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
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 上下两面遮光 。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变蓝 色。其原因是 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在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写两条) 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春季播种季节来临,学校生物兴趣社团想探究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结果。根据实验设计,甲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发现乙同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两个变量。
(2)某同学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是:①暗处理,②遮光、照光,③酒精脱色,④显色反应。其中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步骤②中叶片遮光的要求是上下两面遮光。
(3)小强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中,本应该将处理好的①②③号试管放入 37℃水温中5到10分钟。由于一时性急,误将三支试管放入尚未冷却的 100℃的开水中。之后,他滴加碘液发现 3 支试管 变蓝色。其原因是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4)显微镜的使用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的收获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
故答案为:(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两个变量;
(2)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上下两面遮光;
(3)变蓝;由于温度太高,酶的活性丧失;
(4)①显微镜下能够观察更细微的结构;②进一步体会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正确合理即可)。
【点评】对显微镜构造的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中考的重要命题点。
32.(2018•孝感)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体验过多种实验探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蛋白质与 双缩脲 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在“观察小鱼尾鰭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可在视野里看到三种血管。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红细胞单行通过 。
(3)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大血管中流出,这条大血管是 肺动脉 。
(4)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者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 B 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者的肋间外肌和隔肌处于 舒张 状态。
(5)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主要原因是皮质部分分布有 肾小球和肾小囊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双缩脲试剂是一个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分析化学试剂。它是一个碱性的含铜试液,呈蓝色,由0.1g/mL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0.01g/mL硫酸铜和酒石酸钾钠配制。会遇到蛋白质显紫色。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3)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若将水从上腔静脉注入,同时扎紧下腔静脉,则水从肺动脉流出。
(4)A装置是用用大号注射器慢慢注入的是空气,所以A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B试管用嘴通过塑料吸管向B吹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故B试管试管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
(5)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肾小囊两部分。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由肾小球和包在它外面的肾小囊组成。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肾小管即分布在髓质,也分布在皮质,肾小管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如图:
因此,主要分布在肾脏的皮质部分的是肾小体,即肾小球和肾小囊。
故答案为:(1)双缩脲
(2)红细胞单行通过
(3)肺动脉
(4)B;舒张
(5)肾小球和肾小囊
【点评】正确理解肾脏和心脏的结构和根据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