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20年衡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五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2.本试卷的作答一律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按涂写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作答不能超出黑色矩形边框。直接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Mg24 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題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西瓜榨汁
B. 菜刀生锈
C. 瓷碗破碎
D. 湿衣晾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西瓜榨汁只是西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菜刀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变化生成了新物质---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瓷碗破碎只是瓷碗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湿衣晾干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份是氮气,故选:B。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泥水
B. 倾倒液体
C. 滴加药品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未用玻璃棒进行引流,不符合题意;
B、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为唤起公众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国际上将每年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是
A.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就任意排放
C. 水电解实验得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在溶液中水、酒精、汽油等均可作溶剂,其中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某物质的溶液,不特别指明溶剂的话,溶剂就是水,故A正确;
B、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后就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该做法错误,不利于水资源保护,故B错误;
C、在电解水时,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C错误;
D、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缺乏,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3%,因此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D错误。
故选A。
5.某同学从衡阳到西藏旅游,到达西藏后,发现从衡阳带来的密封饼干包装袋鼓起了。包装袋鼓起的原因是
A. 袋内饼干的体积变大
B. 袋内气体分子的体积变大
C. 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D.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将方便面从衡阳带到西藏,西藏属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饼干包装袋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而饼干的体积、气体分子的体积和个数不会变化。
故选D。
6.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非常重要。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溶液水放出大量的热量,故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产生白烟,不是白雾,故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D、氧化铁是红色的,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黑色,故错误;故选A。
7.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雌黄中S的化合价是-2,则As的化合价为()
A. +1
B. +3
C. +4
D. +2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As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2)×3=0,x=+3。
故选B。
【点睛】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A.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B. 锰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 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
D. 等质量的铬、锰、铁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铬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B、由“金”字旁可知,锰元素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4,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反应了原子的实际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越大,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铬<锰<铁,故等质量的铬、锰、铁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铬,符合题意。
故选D。
9.“衡阳味道,声名远播”。下列衡阳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 渣江米粉
B. 常宁茶油
C. 金甲岭萝卜
D. 衡东煨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米粉中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B、茶油中富含油脂,不符合题意;
C、萝卜中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D、煨蛋中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下列有关丙烯酸(C3H4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2
D. 丙烯酸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丙烯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2)=9:1:8,则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C、丙烯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2)=9:1:8,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1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被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除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化合物的化学式量是一个定值,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中,相对原子质量和越大的元素,其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越大,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越大的元素,其质量分数也越大。
11.“84消毒液”可用于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 NaCIO)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是
A. ClO2
B. H2
C. H2O
D. Na2O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氯原子,反应后出现了2个钠原子、2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尚缺的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存在于X中,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C。
12.衡阳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市民应该积极参与。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塑料垃圾焚烧处理
B. 提高全民素质,禁止随地吐痰
C. 用LED灯作光源照明,节约能源
D. 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塑料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符合题意;
B、禁止随地吐痰,可以保持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用LED灯作为光源照明,节约能源,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釜底抽薪——移除可燃物
B.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D. 架空篝火——使木材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釜底抽薪利用移除可燃物的方法来实现灭火,选项正确;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易引起触电事故,可在切断电源后用棉被或土覆盖灭火,选项错误;
C、钻木时摩擦释放热量,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发生燃烧,选项正确;
D、架空篝火可以使木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促进木材的燃烧,选项正确,故选B。
14.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化合物
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l:1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丙与丁均属于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的甲、丙、丁属于化合物,而乙是氧气,属于单质,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则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选项错误,故选A。
1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扶贫工作组在某村利用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二氧化碳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A、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分子的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烷燃烧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才使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 将汽油与水充分混合,得到的是溶液
C. 将10%的某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
D. 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是t°C时的不饱和溶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如氯化钠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钠是固体,如乙醇溶于水,乙醇是溶质,乙醇是液体;如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溶液,氯化氢是溶质,氯化氢是气体,符合题意;
B、汽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能得到溶液,不符合题意;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将10%的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是10%,不符合题意;
D、某饱和溶液降温到t℃析出晶体后,有晶体析出,说明降温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健康人的体液必须维持在一定的酸碱度范围内。下表列出了人体内一些体液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体液
胃液
唾液
胆汁
胰液
pH
0.9~1.5
6.6-7.1
7.1~7.3
7.5-8.0
A. 胃液
B. 唾液
C. 胆汁
D. 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可以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的酸碱性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当pH=7时,呈中性,当pH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逐渐增强。
【详解】根据题中四种物质的pH可知,胃液的pH最小,所以它的酸性最强。
故选A。
18.合理膳食,健康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时是
A. 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身体健康
B. 霉变大米加工后供人食用
C. 使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
D.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可长期保存并可食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纯净水中不含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C、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使用铁锅炒菜可以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符合题意;
D、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鲜,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化把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CO(NH2)2
B. (NH4)2 HPO4
C. K2SO4
D. Ca(H2 PO4)2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尿素中含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磷酸氢二铵中含氮、磷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C、硫酸钾中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磷酸二氢钙中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