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章节知识要点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知识要点一 多变的天气
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表示天气的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
B.赤道终年炎热
C.明天小雨夹雪
D.冬季寒冷干燥
2.我国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反映天气或者气候的美妙诗句,下列反映气候的诗句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下列有关战争的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影响的是 ( )
A.望梅止渴
B.负荆请罪
C.诸葛亮借东风
D.破釜沉舟
4.下列常用天气符号中,画法正确的是 ( )
5.卫星云图每天都出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关于卫星云图叙述正确的是 ( )
A.白色表示陆地 B.蓝色表示海洋 C.蓝色表示云雨区 D.绿色表示森林
6.关注天气预报,有助于人们安排生产和生活,下列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戍交通事故的天气是 ( )
7.早晨学校升国旗,小红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飘扬,请问这时吹哪个风向的风?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2017年1月中旬,我国中东部多个城市因空气重度污染,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我国
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结合下表,回答8~9题。
2017年1月13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污染指数
8. 2017年1月13日,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广州
9.下列行为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大量燃烧植物秸秆
B.提倡私家车出行
C.尽量使用煤炉生火做饭
D.倡导低碳生活
10.一些科学家测算,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日益增多。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放出的热量,进而使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现象,适宜的方法有 ( )
①立即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②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 ③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④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
①④
①③
②④
②③
填空题
11.天气和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两者都是研究大气状况,它们的区别在于天气具有____(填“短”或“长”)时性,具有____(填“多变”或“稳定”)性,而气候则具有____(填“短”或“长”)时性,具有____(填“多变”或“稳定”)性。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B 5.B 6.D 7.B 8.A
D 10.D
二.11.短 多变 长 稳定
知识要点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选择题
1.家住湖北武汉的张兵同学谈了他对于武汉气温的感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气温总是变化,有时高,有时低
B.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C.一年中,夏季气温比较高
D.春天时,气温总是不变的
2.纬度因素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基本因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中纬度地区,气温最高
C.低纬度地区,气温低
D.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3.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夏季陆地气温高
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
D.冬季海洋气温高
4.阅读图1“某地气温分布图”,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判断该地位于 ( )
东半球
B.西半球
C.北半球
D.南半球
5.对北半球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
A.等温线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
B.1月,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
C.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D.7月,同纬度地区,海洋比陆地气温低
填空题
6.读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____。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上,南、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____℃以下。
(3) ____洲是世界最冷的大陆,____洲是世界最热的大陆。
(4)图中甲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甲地是个____(填“高”或“低”)温中心,造成
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5)南、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____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D 3.C 4.D 5.B
二.6. (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20 -10 (3)南极 非(4)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5)南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知识要点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选择题
1.通常我们所说的某地年降水量是指该地区的 ( )
A.当年降水总量
B.上一年的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降水量
D.历史上的年最大降水量
2.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 ( )
A.等降水量线图
B.世界气候分布图
C.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D.气温年变化图
3.图3是武汉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降水量分配来看,武汉市夏季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B.受季风因素的影响
C.受台风的影响
D.受气温的影响
4.关于降水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雨都出现在山地的南坡
B.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
C.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D.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
5.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赤道附近,终年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冷却,易形成降水
B.回归线丙侧,大陆东、西两岸常年降水少
C.温带大陆中部,距海洋远,降水也少
D.极地地区降水少,这个地区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水
填空题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雪、____等统称为降水,其中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量降水量的工具是——,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是____。
(3)一个地方降水量的多少受纬度位置、____位置的影响,还受____影响。
(4)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
7.读图4“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世界年平均降水量较少的地区,降水量在____毫米以下,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____、中纬度内陆地区和____地区。
(2)B、C、D三地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____部、中部和____部,其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判断真假:甲图中成群结队的骆驼在A地经常出现,你觉得这是真的还是假的?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 2.C 3.B 4.D 5.B
二.6.(1)雨 冰雹 降雨(2)雨量器 毫米(3)海陆 地形(4)多少
7.(1)200 西岸 两极(2)东 西 C 距海远近不同(3)假的 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不会出现沙漠
知识要点四 世界的气候
选择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 )
A.阴晴、风雨
B.气温、降水
C.干、湿
D.降水、风向
2.某地全年高温,生长着常绿茂密的森林,树干上缠绕着许多藤本植物,树林里阴暗潮湿,叶间经常滴雨,该地处于 ( )
A.热带雨林气候区
B.热带草原气候区
C.热带季风气候区
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3.影响气候的因素中最基本的是 ( )
A.地形地势
B.海陆分布
C.地球的运动
D.纬度位置
4.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5.有人说,“假如没有青藏高原,新握的浩瀚沙漠将披上绿装”,支持该说法的依据是青藏高原阻挡了 ( )
A.印度洋北上的水汽
B.太平洋西进的水汽
C.北冰洋南下的水汽
D.大西洋东进的水汽
6.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
A.地球距离太阳越来越近
B.局部不断发生战争
C.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
D.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7.亚洲复杂多样的气候,不会影响到的是 ( )
A.各地民居建筑特色
B.各国民族服饰
C.各处地震的发生
D.各国水旱灾害的发生
二.填空题
8.根据所学的内容在表格的横线上填空。
9.读图5“世界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
图中④地的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
(2)图中②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图中⑤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
图中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D 5.A 6.D 7.C
二.8.(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高 低 多 少 高 低 较多 少 少 低 高 多 少
9.(1)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少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
【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气与气候,天气符号,风向标的读法,怎样才能减轻大气的污染呢?,世界“雨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框架+基础知识梳理: 这是一份【知识梳理】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知识框架+基础知识梳理,文件包含第三章天气与气候-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框架+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答案版docx、第三章天气与气候-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框架+基础知识梳理人教版填空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