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01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02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03
    还剩7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

    展开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
    ★考点归纳
    归纳1生活中常见的盐
    1.盐:一类组成里含有 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和 酸根离子 的化合物。如NaCl、NH4HCO3等。
    2.几种常见的盐
    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化学式
    NaCl
    Na2CO3
    NaHCO3
    CaCO3
    俗名
    食盐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石灰石
    颜色状态
    白色
    固体
    白色
    固体
    白色
    固体
    白色
    固体
    溶解性
    易溶
    易溶
    易溶
    不溶
    水溶液酸碱性
    中性
    弱 碱性
    弱碱性

    主要用途
    食用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来选种、消除积雪等
    生产玻璃、造纸、纺织、生产洗涤剂、化工原料等
    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症
    建筑材料、作补钙剂
      3.其他盐及盐的统称
    (1)有毒性的盐:亚硝酸钠(NaNO2),它的外观和味道与NaCl极为相似,所以多次出现误食NaNO2中毒事件。
    (2)含有相同的阴离子的盐归为一类,给予统称:如Na2CO3、CaCO3、BaCO3等统称为碳酸盐。含有相同的阳离子的盐归为一类,如NH4Cl、NH4HCO3、NH4NO3统称为铵盐。
     
    归纳2 复分解反应及盐的化学性质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 化合物 的反应。
    2.反应表示为AB+CD→AD+CB。
    3.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4.反应类型(盐的化学性质)
    (1)盐+酸→新酸+新盐;如:CaCO3+2HCl===CaCl2+H2O+CO2↑
    (2)盐+碱→新碱+新盐;如:CuSO4+2NaOH===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产生)
    Na2CO3+Ca(OH)2===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3)盐+盐→新盐+新盐(必须是可溶性的盐)Na2CO3+CaCl2===2NaCl=+CaCO3↓
    (4)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如:Fe+CuSO4===FeSO4+Cu
    5.反应条件: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后有 气体 或有 沉淀 或有 水 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三年真题
    2020年中考真题
    一、单选题
    1.(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实验方案
    A
    CuCl2溶液(Cu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锌粒,过滤
    C
    Fe2O3固体(CuO)
    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
    D
    NaOH溶液[Ca(OH)2]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Cu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B、CuCl2能与过量的锌粒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能除杂质且没有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原则,符合题意;
    C、Fe2O3和CuO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D、Ca(OH)2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重点考查了除杂的原则,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 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 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
    【答案】B
    【解析】
    A、用食醋清洗暖水瓶中的水垢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B、加热碘固体,出现紫色蒸气,为碘受热升华,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
    C、用点燃的方法区分棉线和腈纶线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D、用石灰石或贝壳烧制生石灰共存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有关。
    故选:B
    3.(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利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证明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已知:碱式碳酸铜是绿色固体,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过程中,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
    B.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D.上述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②①③
    【答案】D
    【解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A.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绿色固体,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所以固体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证明有新物质生成,选项A正确;
    B. 已知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为蓝色,澄清石灰水遇到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所以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证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选项B正确;
    C. 因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的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项C正确;
    D. 上述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应该是②③①。因为如果先检验二氧化碳,产物必定通过澄清石灰水,而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水,这样的气体再经过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变蓝,不能确定水一定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选项 D不正确。故选D。
    4.(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将混合物先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制备MgSO4
    将Mg(OH)2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
    D
    检验Cl-
    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先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二者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则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硝酸钾晶体大部分析出,溶液中还有硝酸钾和氯化钠,则不能彻底分离,不符合题意;
    B、CO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C、制备MgSO4,将Mg(OH)2和CuSO4溶液混合,不能发生反应,因为Mg(OH)2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D、检验Cl-,滴加AgNO3溶液,还有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来排出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因为碳酸根和银离子也会反应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故选B。
    5.(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分离、鉴别以及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除去K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aCl2: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B.分离铁粉与铜粉∶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鉴别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加入BaCl2溶液
    D.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将气体通入稀高锰酸钾溶液
    【答案】D
    【解析】除杂原则:①不引入新杂质;②不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杂质便于分离。
    A、过量K2CO3溶液可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CaCO3沉淀,能除去杂质,但却在KCl溶液中引入了K2CO3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A选项正确;
    B、铁粉与铜粉均可以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银单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选项错误;
    C、硫酸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均可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选项错误;
    D、将气体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如果溶液褪色,那么它是二氧化硫气体。因为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会将强氧化性的酸性高锰酸钾还原成无色的物质,故D选项正确;因此,该题答案选D。
    6.(2020·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碳酸钙
    先加水充分溶解,再过滤
    C
    区分CO和CH4
    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
    D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先加水溶解,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溶于水,过滤,除去碳酸钙,虽然除去了碳酸钙,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C、点燃,在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水雾的是甲烷,不符合题意;
    D、取样,分别加入少量MnO2,观察,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水无明显现象,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0·湖北十堰�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Fe2+ OH-
    B.Na+ Mg2+ OH-
    C.K+ OH-
    D.Ag+ Ca2+ Cl-
    【答案】C
    【解析】
    A、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而不共存,选项错误;
    B、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而不共存,选项错误;
    C、三种离子间不会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选项正确;
    D、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而不共存,选项错误。
    故选C。
    8.(2020·甘肃金昌�中考真题)高铁酸钾是一种优良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实验室可用氯气、氢氧化铁和X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的化学式是KOH
    B.高铁酸钾是一种酸
    C.高铁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
    D.Fe(OH)3是一种碱
    【答案】B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6个Cl、2个Fe、6个H、6个O,生成物中含10个K、2个Fe、16个O、6个Cl、16个H,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0个O、10个H、10个K,故X的化学式为:KOH,不符合题意;
    B、高铁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铁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C、高铁酸钾是由Fe、K、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0·甘肃金昌�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aCl溶液
    Na2CO3
    Ca(NO3)2溶液
    过滤
    C
    氯化钾固体
    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后,过滤、蒸发
    D
    CaCO3固体
    CaO固体

    高温、灼烧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碳酸钠能与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氯化钾固体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点睛】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 (2020·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
    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AB段有沉淀生成 D.F点溶液的pH>7
    【答案】B
    【解析】图中发生反应的顺序:2NaOH+H2SO4=Na2SO4+2H2O,2NaOH+CuSO4=Cu(OH)2↓+ Na2SO4。
    A、据图判断A点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等2种,故正确;
    B、E点溶液中的溶质有CuSO4和Na2SO4等2种,故错误;
    C、AB段有Cu(OH)2沉淀生成,故正确;
    D、F点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pH>7,故正确。
    故选B。
    11.(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由CaCO3、Na2CO3、Na2SO4、NaCl、B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微溶物质按可溶处理)。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色沉淀A的成分是BaSO4和CaCO3
    B.该固体粉末中乙一定有CaCO3、Na2SO4、Na2CO3和Ba(NO3)2
    C.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可能有CaCO3和NaCl
    【答案】C
    【解析】
    解: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静置后得到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
    ②过滤,将白色沉淀A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钡、碳酸钙中的一种或两种;
    ③取无色溶液B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气泡产生,得到溶液C,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钙;
    ④在溶液C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
    A、白色沉淀A中一定含有硫酸钡、碳酸钡,可能含有碳酸钙,故A错误;
    B、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Na2CO3和Ba(NO3)2,可能含有CaCO3,故B错误;
    C、硫酸钠、碳酸钠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所以无色溶液B中的溶质一定有NaNO3、Na2CO3和NaCl,故C正确;
    D、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Ba(NO3)2和Na2CO3和NaCl,可能有CaCO3,故D错误。
    故选:C。
    12.(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仪器
    A
    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
    取样,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KCl中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鉴别CO和H2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D
    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所需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200mL量筒、试剂瓶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硫酸铵能与熟石灰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钾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说法正确。
    C、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的是H2,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应选用100mL量简,且缺少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碳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观察颜色
    B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C
    分离NaCl和CuCl2混合溶液
    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过滤
    D
    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KCl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碳粉和四氧化三铁都是黑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钙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过滤除去氢氧化铜,得到氯化钠溶液,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的硝酸银,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钾,过滤,除去氯化银,可得硝酸钾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
    14.(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物质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
    A.HCl 、KNO3、 H2SO4、 NaCl
    B.MgCl2 、KOH 、NaOH、 NaCl
    C.NaCl 、HNO3、MgCl2 、K2CO3
    D.NaNO3 、KCl 、FeCl3 、Ba(NO3)2
    【答案】A
    【解析】
    A、 HCl 、KNO3、H2SO4、 NaCl四种物质都能溶于水,均能形成无色溶液,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B、MgCl2与KOH 、NaOH都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HNO3与K2CO3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NaNO3、KCl 、FeCl3、Ba(NO3)2四种物质都能溶于水,相互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溶于水形成黄色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CO
    B.CO2→CO
    C.CuSO4→CuCl2
    D.KNO3→NaNO3
    【答案】D
    【解析】
    A、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能够一步实现;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能够一步实现;
    C、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够一步实现;
    D、硝酸钾不能够和其他物质一步变成硝酸钠。
    故选D。
    16.(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丁是水,则该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B.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盐
    C.若甲、丁均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若乙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则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A、若丁是水,该反应不一定属于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错误;
    B、若丙为沉淀,甲、乙中不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盐,如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故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若甲为单质,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D、若乙是一种碱、丁是一种盐,则该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钠(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盐)和水,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C。
    17.(2020·辽宁锦州�中考真题)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氢气(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D、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氢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2020·贵州毕节�中考真题)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预期目的
    做法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B
    制取纯净液态氧气
    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
    C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加水溶解、过滤
    D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过量的氧化铜不溶于水,过滤得到硫酸铜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B、将液态空气升温,氮气的沸点低,N2先逸出,氮气逸出后,液氧中还含有稀有气体等物质,是混合物,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溶解、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和氯化钾溶液,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验满时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推断题
    19.(2020·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A和F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A为红棕色,F为黑色。C和E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B和D是固体单质,D能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和B反应生成D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2)C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_______。
    (3)在实验室里,做D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一些水,目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答案】(1) 置换反应 (2) 蓝色 (3)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
    【解析】
    【分析】
    【详解】
    A和F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固体,A为红棕色,F为黑色,A与B反应、A与C反应均能得到D和E,B和D是固体单质,D能与稀盐酸反应,D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则A为氧化铁,D为铁,E为二氧化碳,F为四氧化三铁,B、C为碳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C和E是含有两种相同元素的气体,则C为一氧化碳,B为碳;代入验证正确;
    (1)A和B反应生成D和E,高温条件下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C是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3)在实验室里,做D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要预先放入一些水,目是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点燃条件下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0.(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较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1)若A为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C为一种红色固体单质,请写出一个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若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D为水,请写出符合该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 置换 (2)
    【解析】
    (1)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较常见的物质,A为具有还原性的非金属单质,则A应是碳,C为一种红色固体单质,则C应是铜,则B是氧化铜,D是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正确;则该反应为碳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较常见的物质,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为甲烷,D为水,则B是氧气,C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正确;则该反应为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
    21.(2020·湖北十堰�中考真题)A、B、C、E、F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物质类别中的一种常见物质,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E俗称纯碱。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E→F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反应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
    【答案】(1)水或H2O (2) (3)四
    【解析】A、B、C、E、F分别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物质类别中的一种常见物质,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故A是水;E俗称纯碱,可推出E为碳酸钠;A能与B相互转化,C能转化为B,C能与碳酸钠反应,C可能是酸,如稀盐酸,B为氢气;C能与F反应,F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可推出F为氢氧化钠,D能与水反应,D能与碳酸钠相互转化,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A是水或H2O。
    (2)A→B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F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B→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当然该转化也可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B:,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A与D反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D→E:,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E→D:,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与E反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与F反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E→F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F→E:,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图中反应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最多有四种。
    22.(2020·辽宁锦州�中考真题)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G常用作食品干燥剂,D和E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请回答:

    (1)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
    (2)F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
    (3)G→C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
    (4)A-E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5)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1)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答案 (2) 酸 (3)化合反应 (4)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5)
    【解析】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其中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可推出B为氧化铁,D和E之间发生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故D与E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且E能与氧化铁反应,则E是稀盐酸,D是碳酸钙,G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且D能转化为G,可推出G为氧化钙,G能转化为C,C能与E反应,可推出C为氢氧化钙,A能与稀盐酸反应,且B能转化为A,可推出A为铁,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1)由分析可知,C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F能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故F是酸;
    (3)G→C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4)A-E反应为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5)B-E反应为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科学探究题
    23.(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中考真题)实验室有一瓶常用无色液体的标签模糊了(如图)。为确定该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 猜想2: 猜想3:
    猜想4:
    (查阅资料) 溶液显碱性, 溶液不与 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猜想1、3成立
    猜想2、4不成立
    小丽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3mL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
    猜想_____不成立。
    (交流讨论)
    (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____________ 。
    (2)为了确定该无色溶液到底是什么,小强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 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猜想 _______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
    ②另取 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才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拓展思考)小丽和小强都向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为什么现象不同?
    (延伸探究)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
    ; 。
    故出现小强的实验现象。
    (应用提升)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若不另加任何试剂要将二者鉴别开,你的鉴别方案是 ____ (写出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
    【答案】(实验探究)1、4 (交流讨论)(1) 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意思相同且表达准确均可得分) (2)①2 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应用提升)分别将两瓶溶液编号 、 ,取少量 ,将 滴入 中,若立即产生气泡,则 是稀盐酸, 是碳酸钠溶液。(说明:用互滴法根据现象得出结论即可或用蒸发法;取少量无色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若有固体残留,则该溶液时碳酸钠溶液,另一溶液为稀盐酸等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实验探究:小丽取2mL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3mL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稀盐酸不反应,故猜想1、4不成立;
    交流讨论:(1)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猜想1、2、3成立猜想4不成立,故小亮的实验结论不正确;
    (2)①取 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边加边振荡,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故由此得出猜想2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用提升:由以上分析可知,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反应分两步进行:
    ;,故向碳酸钠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时,一开始无气体产生,故分别将两瓶溶液编号 、 ,取少量 ,将 滴入 中,若立即产生气泡,则 是稀盐酸, 是碳酸钠溶液。
    24.(2020·江苏泰州�中考真题)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探究Ⅰ)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______,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
    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________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两
    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实验探究Ⅱ)
    (1)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NaCl、NaOH和Na2CO3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__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取样,滴加_______,无气泡产生,猜想三错误。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_______范围内,溶液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变红。
    【答案】(实验探究Ⅰ)升高 (1)放热 小于 (2) H+、OH-
    (实验探究Ⅱ)(1)
    (2)三 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足量稀盐酸 8.2~14 不一定
    【解析】
    [实验探究Ⅰ]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因中和反应放热,可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
    (1)由图可知,实验①、实验②中,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温度都有上升,故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放热,结合实验③曲线,可以发现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低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两种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分子放出热量的缘故,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离子符号分别是:H+、OH-。
    [实验探究Ⅱ]
    (1)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此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实验验证:取样,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猜想三错误,因为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气泡;(本题中用足量的稀硫酸、稀硝酸均可)
    原因分析:由资料可知,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 总结反思:根据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如果碱性溶液的pH<8.2,滴加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就不会变红。因此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不一定变红。
    25.(2020·甘肃金昌�中考真题)实验台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实验员说该溶液只含一种溶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该溶液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是NaOH溶液
    猜想Ⅱ:是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

    (已知白色沉淀M不溶于稀硝酸)
    (1)通过操作①,兴趣小组的同学确认该溶液呈碱性,则X溶液是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操作②和操作③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你认为操作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Y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你认为______________(选填“猜想Ⅰ”或“猜想Ⅱ”)正确。
    (反思交流)(3)大家认为该溶液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1)酚酞试液 (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Ba(OH)2 猜想Ⅱ (3)NaOH溶液发生了变质 (4)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Na2SO4+Ba(OH)2=BaSO4↓+2NaOH
    【解析】
    (1)酚酞与碱性溶液变红,故填:酚酞试液。
    (2)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Na2CO3+H2SO4=Na2SO4+CO2↑+H2O,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碱溶液呈碱性酚酞变红,猜想Ⅱ正确,故填:Na2CO3+H2SO4=Na2SO4+CO2↑+H2O;Ba(OH)2;猜想Ⅱ。
    (3)该溶液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变质,故填:NaOH溶液发生了变质。
    (4)操作③实验过程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SO4+Ba(OH)2=BaSO4↓+2NaOH,故填: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Na2SO4+Ba(OH)2=BaSO4↓+2NaOH。
    26.(2020·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实验后在整理实验室时,得到白色固体药品,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钠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针对其组成:
    猜想一:含有Na2CO3和 Na2SO4;
    猜想二:含有Na2SO4和 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_________。
    (实检探究)
    实验Ⅰ: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Ⅱ:取加热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Ⅰ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实验Ⅱ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Ⅰ中可判断猜想_________不成立。
    综合实验Ⅰ、Ⅱ,可判断猜想____________不成立。
    (拓展延伸)
    若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提纯Na2SO4溶液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答案】猜想三:Na2CO3和 NaHCO3
    (实验分析及结论)(1) (2) 一 三
    (拓展延伸) 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解析】
    猜想与假设:
    白色固体药品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硫酸钠中的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猜想一:含有Na2CO3和Na2SO4;
    猜想二:含有Na2SO4和NaHCO3;
    故猜想三:含有Na2CO3和NaHCO3;
    实验分析及结论:
    (1)实验Ⅰ中,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Ⅱ中,取加热后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除去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后,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Ⅰ中可知一定含碳酸氢钠,可判断猜想一不成立。
    综合实验Ⅰ、Ⅱ,一定含碳酸氢钠,又实验Ⅱ中滴加氯化钡,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可知一定含硫酸钠,可判断猜想三不成立。
    拓展延伸:
    NaH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若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HCO3,提纯Na2SO4溶液的实验方案是向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27.(2020·辽宁锦州�中考真题)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一定量白色粉末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由此小明得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讨论交流)有的同学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二: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成分,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实验一中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__________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确定了白色粉末的组成,其可能的组成有____________种情况。
    (反思评价)
    (1)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能替代步骤Ⅱ中酚酞溶液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石蕊溶液
    ②氧化铜
    ③二氧化碳
    ④硫酸镁溶液
    ⑤稀盐酸
    【答案】(讨论交流) 实验二: 碳酸钠(或Na2CO3) 酚酞溶液变红等合理表述 (实验结论)三(或3)
    (反思评价)(1) 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等合理答案 (2) ①③
    【解析】
    实验一:讨论交流: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白色粉末中不一定含有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步骤Ⅰ:取实验一中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一定含碳酸钠;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实验结论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现象为: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含氢氧化钠、碳酸钠,一定含碳酸钙、氯化钙中至少一种,故可能组合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钙、碳酸钙共3种情况;
    反思评价:(1)步骤Ⅰ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等;
    (2)①石蕊溶液遇碱变蓝,可以代替酚酞试液,符合题意;
    ②氧化铜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③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氢氧化钠,符合题意;
    ④硫酸镁溶液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镁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无论是否含氢氧化钠,都有白色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
    ⑤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不能代替酚酞,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

    四、计算题
    28.(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为测定某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
    150gCuSO4溶液,平均分为三份,每一份样品均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样品质量/g
    50
    50
    50
    NaOH溶液质量/g
    20
    40
    60
    m/g
    44.9
    49.8
    49.8
    (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9.8g (2)32%
    【解析】
    (1)CuSO4溶液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由实验数据可得,实验2和实验3产生沉淀的质量相等,可见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49.8g-40g=9.8g;
    (2)设:50gCuSO4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1)50gCuSO4溶液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9.8g。
    (2)Cu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2%。
    29.(2020·贵州毕节�中考真题)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50g硫酸铜溶液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   。
    (2)计算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0g;(2)16%
    【解析】
    (1)设生成4.9g氢氧化铜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m,氢氧化钠的质量为n。

    m=8g
    n=4g;
    生成4.9g氢氧化铜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4g÷10%=40g;
    (2)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6%。

    五、实验题
    30.(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真题)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和检验物质。
    (1)要鉴别白酒与白醋,采取的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钙溶液,一瓶是稀盐酸。为了鉴别它们,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A、B,然后分别取样进行实验。请将横线部分填写完整: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____________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3
    试剂X
    …………….
    ①写出方案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完成方案3:
    请从下列提供的试剂中选出所有能鉴别出这两种物质的试剂X: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酚酞溶液 b 铜 c 镁 d 氧化铜 e 氢氧化铜 f 硝酸钡溶液
    ③在做完此题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______________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答案】(1)闻气味 (2)氢氧化钙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 ① ②acde ③不同的现象
    【解析】
    (1)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酸味,故鉴别白酒和白醋最简便的方法是:闻气味;
    (2)通入二氧化碳,A中浑浊,故A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则加入碳酸钠溶液,A中会产生白色沉淀,B中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

    加入的试剂
    现象
    结论
    方案1
    二氧化碳
    A中出现白色浑浊,B中无明显现象
    A是氢氧化钙溶液,B是另一种溶液
    方案2
    碳酸钠溶液
    A中有白色沉淀生成,B中有气泡冒出
    方案3
    试剂X
    …………….

    ①方案1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要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
    a、使用酚酞试液,氢氧化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符合题意;
    b、铜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中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c、加入镁,有气泡产生的是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d、加入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蓝的是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e、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溶解溶液变蓝的是盐酸,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f、硝酸钡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均不反应,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填:acde。
    ③在做完此题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鉴别物质的一般规律:要先分析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恰当的试剂,必须产生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

    六、填空题
    31.(2020·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如图为硫的价类图,纵坐标表示硫的化合价,横坐标表示含硫物质的类别,例如:C点可表示+4价硫元素的氧化物(SO2)。请回答:

    (1)A点表示的物质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
    (2)B点表示的物质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3)D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写出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单质 (3) SO3
    (4)(合理即可)
    【解析】
    (1)由图可知A点表示的物质是含硫离子的盐, 硫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6,硫离子是由硫原子得2个电子形成的,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B点表示的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知B的物质类别是单质;
    (3)D点表示的物质是显+6价的硫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化学式为SO3;
    (4)E、F中硫元素均显+6价,E为硫酸,若F点表示的物质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则F是硫酸钠,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水,由E到F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 H2SO4= Na2SO4+ H2O + CO2↑(合理即可)。
    32.(2020·甘肃金昌�中考真题)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你补全下列3个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1)
    探究____________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滴入1-2滴红墨水;②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③静置,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__________
    (3)
    配制____________
    ①在烧杯中加入2.5g氯化钠;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答案】(1)活性炭的吸附性 (2)适量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3)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
    (1)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滴入1-2滴红墨水;②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③静置,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见该实验目的是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
    (2)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Na2CO3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3)①在烧杯中加入2.5g氯化钠;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可得到2.5g+47.5g=50g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可见该实验目的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1)
    探究活性炭的吸附性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滴入1-2滴红墨水;②加入适量活性炭,搅拌;③静置,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 在烧杯中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③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3)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在烧杯中加入2.5g氯化钠;②加入47.5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33.(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硫原子和氮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

    【答案】(1)核电荷数不同(或质子数不同)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3) K+、Cl- Ba2+和生成BaSO4沉淀
    【解析】
    (1)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硫原子和氮原子属于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原因是质子数不同;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本质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H2O由水分子构成,H2O2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反应硫酸钡和氯化钾,由图可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K+、Cl-;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和生成BaSO4沉淀。
    34.(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相应序号填空。
    ①氢气 ②肥皂水 ③熟石灰 ④氯化钠 ⑤碳酸钙
    (1)最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 ③ ⑤ ④ ②
    【解析】
    (1)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清洁能源,故选:①。
    (2)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故选:③。
    (3)碳酸钙含钙元素,可做补钙剂,故选:⑤。
    (4)氯化钠是厨房调味品,故选:④。
    (5)硬水滴加肥皂水起泡少,浮渣多,软水滴加肥皂水气泡多,浮渣少,故选:②。

    七、流程题
    35.(2020·广西防城港�中考真题)广西蕴藏丰富的铝土资源,铝工业是广西传统优势产业。某工厂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等)提取A12O3,提取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Ⅰ.
    Ⅱ.
    (1)“酸浸”前,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SiO2。由此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A难溶于水
    B化学性质很活泼
    C不能与盐酸反应
    D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3)滤液Ⅱ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滤渣Ⅲ加热时,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或加快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2)A、C (3) NaOH、NaAlO2、NaCl(缺一不可) (4) 分解
    【解析】
    (1)“酸浸”前,通常将铝土矿进行粉碎处理,“粉碎”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或加快反应速率,合理即可)。
    (2)滤渣Ⅰ是铝土矿经过盐酸酸浸所得,其主要成分是SiO2。由此可推知SiO2的性质有难溶于水、不能与盐酸反应。故选AC;
    (3)Al2O3、Fe2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滤液Ⅰ成分是氯化铝、氯化铁和盐酸;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根据题目中“已知”可知,氢氧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滤液Ⅱ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过量的)、NaAlO2、NaCl。
    (4)根据题目中“已知”可知,滤渣Ⅲ是氢氧化铝,加热时,生成Al2O3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氧化物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019年中考真题
    1.【2019年吉林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HCO3俗称小苏打 B.CaCO3可用作补钙剂
    C.Na2CO3俗称火碱 D.K2CO3属于钾肥
    【答案】C
    【解析】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说法正确;B、CaCO3可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说法错误;D、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2019年北京市】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A.干冰——CO2 B.消石灰——Ca(OH)2
    C.纯碱——NaOH D.小苏打——NaHCO3
    【答案】C
    【解析】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选项化学式正确;B、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化学式正确;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选项化学式正确。故选C。
    3.【2019年江西省】下列物质常温下为固态的是( )
    A.食醋 B.酒精 C.小苏打 D.植物油
    【答案】C
    【解析】A、食醋常温下为液态,故选项错误;B、酒精常温下为液态,故选项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常温下为固态,故选项正确;D、植物油常温下为液态,故选项错误。故选C。
    4.【2019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充食品包装袋 B.小苏打做面包
    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活泼,不能保存食物,故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不会危及人体健康,故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闪光灯,故正确;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故选A。
    5.【2019年重庆市A】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Ba(NO3)2溶液 D.酚酞溶液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正确;B、MgCl2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与硫酸不反应,与硫酸钠溶液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错误;C、Ba(NO3)2溶液与H2SO4、Na2SO4溶液反应均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Ca(OH)2、H2SO4、Na2SO4分别显碱性、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不同现象,故选项错误。故选A。
    6.【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干冰:O2 B.纯碱:CaCO3
    C.食盐:NaCl D.烧碱:Na2SO4
    【答案】C
    【解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该选项不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C、食盐是氯化钠是俗称,该选项正确;D、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
    7.【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关于氯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含有钠和氯两种单质
    B.性质:与盐酸类似,能与碳酸盐反应
    C.用途:可用于生产金属钠
    D.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答案】C
    【解析】A、氯化钠中含有钠、氯两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氯化钠的化学性质与盐酸不类似,不能与碳酸盐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氯化钠可用于生产金属钠,故选项说法正确;D、氯化钠常用海水晒盐的方法或通过盐湖、盐矿获得,不能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2019年辽宁省辽阳市】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食盐水除水垢
    C.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B
    【解析】A、熟石灰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正确;B、食盐与水垢不反应,不能用食盐除水垢,故说法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可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故说法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症,故说法正确。故选B。
    9.【2019年广西省梧州市】下列关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NaHCO3固体难溶于水
    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 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
    【答案】B
    【解析】A、Na2CO3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NaHCO3固体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酸钠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故选项说法正确;D、NaHCO3可用于烘焙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10.【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主要化学成分
    用途
    A
    石灰浆
    CaO
    可改良酸性土壤
    B
    沼气
    CH4
    可作燃料
    C
    大理石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D
    75%的乙醇溶液
    C2H5OH
    可作医用消毒剂
    【答案】A
    【解析】A、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故选项符合题意;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可作建筑材料,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75%的乙醇溶液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可作医用消毒剂,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9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净化饮用水
    B.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C.小苏打可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D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用于净化饮用水,故选项说法错误;B、镁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故选项说法错误;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D、熟石灰具有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2.【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的现象为:溶液变浑浊,有红褐色沉淀生成,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故B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故C正确;D、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的现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D正确。故选A。
    13.【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因为小苏打能中和盐酸
    C.铁粉作食品保鲜剂,因为铁粉能与氧气和水反应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因为生铁的含碳量比钢少
    【答案】C
    【解析】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因为小苏打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粉作食品保鲜剂,是因为铁粉能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生铁的含碳量比钢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4.【2019年广东省广州市】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答案】C
    【解析】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选项错误;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生成硫酸钾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错误;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正确;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
    15.【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NO3、NH4Cl都能用作化肥
    B.NaOH、CaO都能用作食品干燥剂
    C.N2、O2都能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D.NaHCO3、Ca(OH)2都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A
    【解析】A、KNO3属于复合肥,NH4Cl属于氮肥,故A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做食品干燥剂,故B错;C、氧气具有助燃性,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能做保护气,故C错;D、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故选A。
    16.【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①放出热量
    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呈中性
    C.反应③可得NaOH
    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H2SO4
    【答案】D
    【解析】A、反应①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②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呈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反应②是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酸能与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钙反应,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H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7.【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 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A、图中a点还未开始反应,剩余固体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故A说法正确;B、由图像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12.9 g﹣12.0 g=0.9 g
    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m。
    Mg(OH)2MgO+H2O
    58 18
    m 0.9 g

    解得:m=2.9 g
    则碳酸钙的质量为:12.9 g﹣2.9 g=10 g
    设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CaCO3CaO+CO2↑
    100 44
    10 g n

    解得:n=4.4g
    x=12.0 g﹣4.4 g=7.6 g
    若固体成分是CaCO3和MgO,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3.3%<36.0%,说明了碳酸钙发生了分解,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一定含有MgO、CaO,故B说法错误;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说明了氢氧化镁没有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故C说法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故D说法正确。故选B。
    18.【2019年天津市】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①熟石灰②金刚石③氯化钠④干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于炒菜调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裁玻璃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③ (2)④ (3)② (4)①
    【解析】(1)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于炒菜调味。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来裁玻璃。
    (4)熟石灰具有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19.【2019年天津市】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变化的常用方法。将氯化钾、氮气、氢氧化钾、硝酸、三氧化硫五种物质分类,填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写化学式)。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N2 ②SO3 ③HNO3 ④KOH ⑤KCl
    【解析】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硝酸;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钾;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钾;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三氧化硫;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氮气。
    20.【2019年海南省】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赤铁矿、②医用酒精、③碳酸氢钠、④液氧
    (1)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④ (2)② (3)① (4)③
    【解析】(1)液氧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故选④。(2)可用于皮肤消毒的是医用酒精,故选②。(3)可用作炼铁原料的是赤铁矿,故选①。(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碳酸氢钠,故选③。
    21.【2019年北京市】请从A~D中任选三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三个计分。如图,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补全实验方案。

    序号
    目的
    步骤
    A
    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NaOH溶液;②滴加酚酞溶液;③加入适量盐酸
    B
    检验NaCl中混有Na2CO3
    ①加入少量样品;②加入适量水至全部溶解;
    ③加入_______________
    C
    验证KCl不能无限溶解
    20 ℃时,①加入100 g水;②加入18 g KCl;③加入_______________(已知: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 g)
    D
    配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加入2.5 g NaCl;②加入47.5 g水;③搅拌至全部溶解
    【答案】A、盐酸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B、稀盐酸
    C、超过16 g的氯化钾
    D、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在滴加盐酸后红色褪去,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取样品,滴加碳酸钠后,有气泡产生,说明氯化钠中含有碳酸钠;C、20 ℃时,KCl的溶解度为34 g,可知100 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4 g的氯化钾,所以在100 g水中加入18 g的氯化钾后,再加入超过16 g的氯化钾,固体没有完全溶解,可知氯化钾不能无限溶解;D、由操作步骤可知,题目是在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所以实验目的为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22.【2019年重庆市B】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下表为侯氏制碱法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2CO3
    12.2
    21.8
    39.7
    48.8
    NaCl
    35.8
    36.0
    36.3
    36.6
    NaHCO3
    8.2
    9.6
    11.1
    12.7
    (1)由上表可知,在10 ℃~40 ℃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4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碱为纯碱,纯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制碱原理为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足量NH3和CO2生成NaHCO3晶体和NH4Cl,NaHCO3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
    ①生成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上表分析,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溶剂质量减少
    B.同温下NaHCO3溶解度小于NaCl
    C.生成的NaHCO3质量大于消耗的NaCl质量
    【答案】(1)氯化钠
    (2)NaCl>Na2CO3>NaHCO3
    (3)Na2CO3
    (4)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AB
    【解析】(1)由上表可知,在10 ℃~40 ℃之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40 ℃时,将等质量的三种表中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所得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由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知,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越大,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aCl>Na2CO3>NaHCO3。
    (3)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
    (4)①反应物是NaCl、NH3、CO2和H2O,生成物是NaHCO3晶体和NH4Cl,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最小,是析出NaHCO3晶体的主要原因。
    23.【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大理石(含少量Fe2O3和SiO2)为原料提纯碳酸钙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SiO2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

    (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B中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若滤液C中只含有两种溶质,则试剂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漏斗
    (3)3NH3•H2O+FeCl3Fe(OH)3↓+3NH4Cl
    (4)(NH4)2CO3
    【解析】(1)稀盐酸不能用稀硫酸代替,原因是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
    (2)操作a是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为过滤,所以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根据“氨水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HClNH4Cl+H2O”,可知氨水显碱性,生成物中存在铵根离子,所以滤液A中加氨水生成Fe(OH)3和氯化铵,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H3•H2O+FeCl3Fe(OH)3↓+3NH4Cl。
    (4)滤液B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铵和剩余的NH3•H2O,加入试剂X恰好完全反应,碳酸铵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铵,恰好反应2,溶质为碳酸铵和氨水,所以加入的X的化学式为(NH4)2CO3。
    24.【201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
    (1)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100 ℃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从物质结构的观点说明该物质具有可燃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物质时,根据所制物质的组成成分选择原料,要考虑原料中能否提供产品所需的成分,且能够转化到产品中。如利用海水中的NaCl制纯碱(Na2CO3)的过程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有____________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若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廉价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填俗称)。
    (3)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_________________→Fe(OH)2。
    【答案】(1)C5H4 该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C5H4+6O25CO2+2H2O
    (2)碳、氧 熟石灰
    (3)FeCl2
    【解析】(1)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可知,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海水制“碱”中,NaCl只提供了Na2CO3所需的“Na”,则还需要能提供含碳、氧元素的物质,按此思路,用Na2CO3制取NaOH,需要用到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廉价原料是熟石灰;
    (3)要将Fe经两步反应可得到Fe(OH)2,可以将铁与盐酸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与碱溶液反应即可,所以,转化的过程是:Fe→FeCl2→Fe(OH)2。

    2018年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8•湘西州)为了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Na2CO3、CaCl2、稀HCl贴上正确的标签,某同学首先给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为A、B、C,然后用滴管分别取少量A、B、C两两混合后产生如下现象:(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由此某同学推断出A、B、C正确的顺序是(  )
    A.Na2CO3、CaCl2、稀HCl B.CaCl2、Na2CO3、稀HCl
    C.CaCl2、稀HCl、Na2CO3 D.稀HCl、CaCl2、Na2CO3
    【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1)A与B混合无明显现象;(2)A与C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3)B与C混合后,产生气泡,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氯化钙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则C为碳酸钠溶液,B为稀盐酸,A为氯化钙溶液。
    故选:B。
    2.(2018•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答案】B
    【解析】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A正确;
    B、进行溶解操作时,应该在烧杯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B。
    3.(2018•广安)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Na2CO3、HCl、H2SO4 B.KCl、NaCl、Na2SO4
    C.FeCl3、NaOH、KNO3 D.HCl、NaOH、Ca(OH)2
    【答案】C
    【解析】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盐酸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时均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硫酸、盐酸,故选项错误。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但均无明显变化,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18•黔南州)下列各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HCl、Na2CO3、K2SO4 B.KNO3、Ba(OH)2、NaCl
    C.KCl、AgNO3、HNO3 D.NaOH、FeCl3、(NH4)2SO4
    【答案】B
    【解析】解:A、HCl、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故选项错误。
    B、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C、KCl、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选项错误。
    D、NaOH、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故选:B。
    5.(2018•烟台)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HCl NaOH FeCl3 NaCl
    B.H2SO4 NaCl Na2CO3 CaCl2
    C.NaNO3 HCl CaCl2 KOH
    D.MgCl2 KOH Cu(NO3)2 Na2SO4
    【答案】C
    【解析】解:A、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稀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Cu(NO3)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NO3)2溶液;能与Cu(NO3)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的是KOH溶液,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MgCl2,无明显变化的是Na2SO4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故选:C。
    6.(2018•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铜﹣﹣做导线 B.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钡﹣﹣用于钡餐透视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C
    【解析】解:A、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做导线,故正确;
    B、小苏打能与胃酸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故正确;
    C、碳酸钡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钡,从而是人体中毒,因此碳酸钡不能用于钡餐透视,故错误;
    D、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
    故选:C。
    7.(2018•济宁)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存在对应关系的是(  )
    A.干冰升华 人工降雨
    B.大理石硬度大 建筑材料
    C.钢铁熔点高 金属导线
    D.过氧化氢易分解 制取氧气
    【答案】C
    【解析】解:A、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大理石硬度大,可用建筑材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钢铁熔点高,作炊具,与做金属导线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D、过氧化氢易分解,可以制取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2018•梧州)关于碳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 B.可用于洗涤油污
    C.受热易分解 D.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
    【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钠易溶于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钠能与油脂反应,可用于洗涤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酸钠受热不易分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钠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2018•自贡)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
    A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B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C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D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解:A、纯碱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利用过滤能除去碳酸钙,但溶液中含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铜与硫酸钠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错误。
    C、明矾溶于水的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应放再进行过滤,故选项错误。
    D、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物质,利用的是吸附法,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0.(2018•衡阳)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中含三种溶质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呈中性
    【答案】B
    【解析】解: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则开始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正确;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两种,不是三种,错误;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氯化氢变成了氯化钠,溶质质量增大,故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大,正确;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盐酸反应完了,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故溶液呈中性,正确;
    故选:B。 
    11.(2018•重庆)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铜,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加入氯化铜之前,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后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B、氯化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也不可能为0,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C、锌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铜,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置换出的铜的质量,则属于固体的质量应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D、氯化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铜,沉淀的质量从0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12.(2018•邵阳)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水)
    B.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稀硫酸)
    C.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稀盐酸)
    D.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酚酞)
    【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与K2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Na2SO4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氢气,与碳粉不反应,与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分别显碱性、中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2018•贵阳)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解: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钠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C。
    14.(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  )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A
    【解析】解:A、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铁片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2018•青岛)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4.9g 28.7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11.7g 28.7g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不含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6.(2018•扬州)下列各组物质,仅用水无法鉴别的是(  )
    A.CuSO4、Na2SO4 B.KCl、NaCl C.CaCO3、Na2CO3 D.NH4NO3、NaNO3
    【答案】B
    【解析】解:A、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硫酸钠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且溶于水温度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硝酸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7.(2018•湖州)现有4种试剂:①紫色石蕊试液;②稀硫酸;③碳酸钾溶液;④氯化钡溶液。能用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的试剂有(  )
    A.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解:①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法鉴别;
    ②稀硫酸与稀盐酸不反应,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③碳酸钾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气体,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与碳酸钠不反应,能用来一次性鉴别出三种物质;
    ④氯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不反应,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一次性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由以上答案可知,B正确。
    故选:B。
    18.(2018•济宁)不使用其它试剂,利用物质间两两混合反应将物质区别开(提供的物质可重复使用),也是物质鉴别的常用方法。下面四组物质利用上述方法可鉴别开的是(  )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H2SO4、NaOH、MgCl2、Ba(NO3)2
    【答案】C
    【解析】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H2SO4、Na2SO4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AgNO3溶液与BaCl2、HCl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HN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OH与MgCl2、H2SO4与Ba(NO3)2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19.(2018•益阳)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中,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SO4、NaNO3、NaCl B.H2SO4、NaOH、NaCl
    C.Na2CO3、CaCl2、HCl D.Ca(OH)2、NaOH、BaCl2
    【答案】C
    【解析】解:A、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它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两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C。
    20.(2018•荆州)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  )
    A.碳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稀盐酸
    【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
    A、碳酸钠只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变化,则甲是氯化钡,故选项正确。
    C、硫酸钠溶液只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与另外三种溶液混合,均没有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1.(2018•益阳)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答案】D
    【解析】解:A、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不一定为酸和碱,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B、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比如甲烷和氧气的反应,错误;
    C、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不一定有水,比如盐酸和硝酸银的反应,错误;
    D、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g,正确;
    故选:D。
    22.(2018•新疆)某同学对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
    B.家用电器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B
    【解析】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铁锅做饭,是利用了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长期过量摄入食盐,会患高血压等,不利于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3.(2018•广西)粗盐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将杂质除干净,先向粗盐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①NaOH②Na2CO3③BaCl2溶液,过滤,再加入④稀盐酸使溶液的pH=7将最后所得溶液进行蒸发可得到精盐,加入溶液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答案】A
    【解析】解: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添加顺序必须满足②在③之后,④在最后,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或③①②④。
    故选:A。
    24.(2018•包头)有一不纯的Na2CO3样品,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FeCl3和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0.6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得到无色容液,同时产生4.48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杂质一定有FeCl3和CaCO3
    B.杂质一定没有NaCl
    C.杂质可能是K2CO3、CaCO3、NaCl组成的
    D.杂质可能是K2CO3和NaCl组成的
    【答案】C
    【解析】解: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无氯化铁,
    设生成4.48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有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4.48g
    =
    解得:x=10.8g
    Na2CO3固体样品不纯,根据近似平均值法,其中混有的杂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一定比碳酸钠弱,可以通过比较碳酸根的含量来进行确定,在碳酸钠中,含碳酸根为 ×100%=56.6%,在碳酸钾中,含碳酸根为 ×100%=43.5%,在碳酸钙中,含碳酸根为 ×100%=40%,说明碳酸钾和碳酸钙中碳酸根的含量都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含量低,氯化钠中不含碳酸根,说明K2CO3、CaCO3、NaCl都可能存在于碳酸钠中。
    故选:C。
    25.(2018•成都)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方法与结论
    A
    黄铜与铜
    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黄铜
    B
    高锰酸钾与二氧化锰
    取样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
    C
    氯化钠与硝酸铵
    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氯化钠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取样测pH,pH大的是稀盐酸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解:A、相互刻画,留下痕迹的是铜片,故选项说法错误。
    B、取样加热,高锰酸钾加热能生成氧气,伸入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高锰酸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取样溶解,试管外壁有水雾的是硝酸铵,故选项说法错误。
    D、稀盐酸与稀硫酸均显酸性,无法确定它们酸性的强弱,取样测pH,pH大的不一定是稀盐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6.(2018•南京)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
    【解析】解:
    A、大理石坚硬,用作建筑材料,正确;
    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所以钛合金制造人造骨,正确;
    C、虽然氢氧化钠可于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
    D、熟石灰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正确。
    故选:C。
    27.(2018•武汉)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Ⅱ.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
    C.根据图乙数据答案,步骤Ⅱ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
    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MgSO4+BaCl2=MgCl2+BaSO4↓.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
    【答案】A
    【解析】解:A、图甲中K点和L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图乙中M点和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少量步骤Ⅰ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I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这是因为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图乙数据答案,步骤Ⅱ中,当加入9.5g硫酸镁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8.5g﹣14g=4.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中的盐酸,因此不能解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8.(2018•自贡)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答案】C
    【解析】解:A、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B、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酸性,pH不可能大于7,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沉淀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合。
    故选:C。
    29.(2018•云南)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有(  )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②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③用汽油除油污和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除油污原理相同
    ④硫酸铜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得到白色沉淀A与溶液B,过滤后,溶液B再与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得到蓝色沉淀C和溶液D.溶液D中溶质可能有a、NaNO3b、NaNO3和Na2SO4c、NaNO3和Ba(NO3)2三种组成。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答案】B
    【解析】解:
    ①1体积的氧气与2体积的氢气充分混合后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体积之和,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为质量守恒定律适合质量而不是体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②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该选项说法正确;
    ③洗洁精洗碗,是利用了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油除油污原理、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④由方程式CuSO4+Ba(NO3)2=Cu(NO3)2+BaSO4↓可知,由于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的量不同,再加入适量NaOH溶液反应,得到的溶液D的成分不同:当CuSO4溶液与Ba(NO3)2溶液恰好反应时,过滤后,溶液B是硝酸铜,再与加入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得到的溶液D只有硝酸钠;当CuSO4溶液过量时,与Ba(NO3)2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硫酸铜,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Na2SO4和NaNO3;当Ba(NO3)2溶液过量时,与Ba(NO3)2溶液反应后过滤,溶液B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钡,再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均恰好沉淀完全,生成的溶液D中有Ba(NO3)2和NaNO3.由以上答案可知: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0.(2018•南充)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答案】B
    【解析】解: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横坐标是硫酸,当硫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是相等,错误;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横坐标是盐酸,当盐酸的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氯化钙的质量相等,最终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钙产生的氯化钙的质量,正确;
    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当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时候,溶液的pH是等于7的,不会直接过渡到大于7,错误;
    D、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开始是锌与硝酸银反应,此时是溶液的质量减小,错误;
    故选:B。
    31.(2018•南京)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A
    【解析】解: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杵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
    B、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C、称量精盐前,可用玻璃棒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2.(2018•福建)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干冰
    小苏打
    盐酸
    性质
    导热性
    升华吸热
    能与酸反应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用途
    制作铁锅
    人工降雨
    治疗胃酸过多
    除铁锈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解:A、铁具有导热性,可制作铁锅,故选项说法正确。
    B、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来除铁锈,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3.(2018•岳阳)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B.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答案】D
    【解析】解: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继续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反应速率不同,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34.(2018•德阳)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时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B.R点对应坐标的数值为180
    C.O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答案】B
    【解析】解:A、到达P点,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同时还有氯化钙,溶质是两种,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
    设生成4.4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沉淀8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4.4g

    x=10.6g;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y 8.0g

    y=8.48g;
    所以R点对应的坐标数字为:=180g,故B正确;
    C、O至P过程中盐酸逐渐被消耗,故溶液的pH变大,正确;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正确;
    故选:B。
    35.(2018•青岛)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答案】D
    【解析】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溶解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B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故D正确。
    故选:D。
    36.(2018•镜湖区校级自主招生)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答案】D
    【解析】解:A、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证明水分子、氯离子都不会对影响颜色产生影响,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把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但氯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把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而除去,但铁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未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
    D、加水稀释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铜离子都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造成溶液黄色变浅,不能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无意义。
    故选:D。
    37.(2018•大连模拟)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答案】B
    【解析】解:A、食盐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钠不能反应,所以纯碱不能用于除水垢,故错误;
    C、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所以可用碳酸钙作补钙剂,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以用来焙制糕点,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38. (2018•陕西)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答案】 (1). 物理; (2). ①2NaOH+CuSO4=Cu(OH)2↓+Na2SO4; ②NaNO3或硝酸钠; ③排除SO42-的干扰 (合理答案即可)
    【解析】(1)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属于物理性质解析;(2) ①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解析;②根据框图中发生的反应和现象答案解析;③根据Ba2+与SO42-不能共存答案解析。(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得出该结论的;(2) ①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②由白色粉末加足量水,过滤得到蓝色沉淀滤液A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向滤液A中加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B可知,将硫酸根离子反应完;再向滤液B中加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可知,原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钾。故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NaNO3(或硝酸钠);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排除SO42-的干扰。
    39.(7.00分)(2018•天津)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A+C
    A+D
    B+C
    现象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答案】(1)①H2SO4;BaCl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2)①NH4Cl;②4:21。
    【解析】解:(1)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B产生气体,因此A、B是稀硫酸和碳酸钠中的一个,A+C、A+D都产生沉淀,因此A是碳酸钠,B是稀硫酸; B+C产生沉淀,因此C是氯化钡,D是氢氧化钙,那么剩余的是E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①H2SO4;BaCl2;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NaCl+H2O+NH3+CO2=NaHCO3↓+X中,X是氯化铵;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H2O+CO2的质量=l0g﹣6.9g=3.1g;设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H2O+CO2↑
    2×84 18+44
    x 3.1g
    x=8.4g;
    因此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10g﹣8.4g=1.6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1.6g:8.4g=4:21;
    故答案为:①NH4Cl;②4:21;
    40.(2018•广西)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答案】(1)CuSO4;碱
    (2)减小
    (3)Fe+2HCl=FeCl2+H2↑;复分解反应。
    【解析】解:B为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且其溶液呈蓝色可推出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C为Fe,由丙为氯化物可知D为酸,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为HC1,A为碱。根据反应方程式Fe+CuSO4=FeSO4+Cu↓可知溶液质量减小;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的反应为盐和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是:(1)CuSO4;碱(2)减小(3)Fe+2HCl=FeCl2+H2↑;复分解反应。
    41.(2018•河南)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d。
    (2)①硫酸。 ②硫酸钠和硫酸。
    (3)①漏斗 ②MgSO4+Ba(OH)2=BaSO4↓+Mg(OH)2 ③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4)75%。
    【解析】解:(1)碳酸氢钠俗名为小苏打,故选 d。
    (2)
    ①由于滴加药品的过程中,pH在变小,所以该实验是将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此时pH小于7,说明硫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
    (3)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②加入Ba(OH)2溶液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O4+Ba(OH)2=BaSO4↓+Mg(OH)2↓。
    ③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10g﹣1060.7g=3.3g
    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gx 3.3g
    =
    x=75%
    故答案为:(1)d。 (2)①硫酸。②硫酸钠和硫酸。
    (3)①漏斗。 ②MgSO4+Ba(OH)2=BaSO4↓+Mg(OH)2 ③溶液X含有的溶质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取样不断滴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
    (4)75%。
    42.(2018•吉林)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查阅资料】硫酸钡(BaSO4)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硫酸和硝酸。
    【实验与探究】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   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实验三结束后,某同学出于好奇,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   。
    【拓展与应用】将稀盐酸Ca(OH)2溶液NaCl溶液Na2CO3溶液任意两种溶液相混合,写出能发生反应且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⑥   。
    【答案】①有气泡产生;
    ②酚酞;
    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④水(或H2O);
    ⑤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⑥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解:【实验与探究】碳酸盐和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酚酞遇碱变红色,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所以

    内容
    现象
    实验解析
    结论
    实验一

    ①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是:K2CO3+H2SO4═K2SO4+H2O+CO2↑
    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④水或有沉淀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实验二

    ②酚酞
    溶液颜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

    ③SO42﹣
    实验三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实质是:Ba2++SO42﹣═BaSO4↓
    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所以把实验三试管里的上层清液a倒入另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清液a中逐滴滴加K2CO3溶液。在滴加过程中,发现先产生气泡,然后又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请你判断原清液a中的溶质是⑤HNO3和Ba(NO3)2;
    【拓展与应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答案为:①有气泡产生;②酚酞;③SO42﹣(或硫酸根离子或硫酸根均可);
    ④水(或H2O);⑤HNO3和Ba(NO3)2(或硝酸和硝酸钡);
    ⑥Ca(OH)2+Na2CO3═CaCO3↓+2NaOH。
    43.(2018•呼和浩特)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变红
    溶液中含有 H+ (写离子符号)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SO42﹣ (写离子符号)
    【甲同学的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   。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   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   (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答案】(1)H+;SO42﹣;(2)可能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①氢氧化钠 产生白色沉淀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解:(1)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故填:H+;
    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故填:SO42﹣;
    (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只是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可能是硫酸的量多,反应后有剩余,故甲的结论是不正确的,故填:可能反应后硫酸有剩余;
    要证明含有氯化镁,根据镁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
    要证明含有氯离子,需要除去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然后利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检验,故填: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然后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44.(2018•黑龙江哈尔滨)为测定某硫酸铜样品中硫酸铜的含量(杂质不溶于水,不含铜元素,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3)配制上述实验所用的氢氧化钾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4)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6)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_________。
    【答案】(1). 2KOH+CuSO4===Cu(OH)2↓+K2SO4 (2). = (3).56g (4). 80% (5).8.7% (6).300kg
    【解析】(1)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是:2KOH+CuSO4===Cu(OH)2↓+K2SO4 (2)第一次加入56gKOH溶液,发生反应后,滤出沉淀,再加入56gKOH溶液,又有沉淀生成,说明C烧杯中有CuSO4溶液剩余,D烧杯中只有一种溶质,则说明在C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设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硫酸铜质量为x。
    2KOH+CuSO4===Cu(OH)2↓+K2SO4
    160 98
    x 4.9g
    =
    (3)设C烧杯中参加反应的KOH的质量是y。
    2KOH+CuSO4===Cu(OH)2↓+K2SO4
    2×56 98
    y 4.9g
    =,解得y=5.6g
    实验中两次都加入56gKOH溶液,所含溶质KOH的质量是2×5.6g=11.2g,设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钾溶液的质量为w。11.2g=w×20%,解得w=56g。
    (4)设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为z,第二次加入56gK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沉淀,所以第一次加入56gKOH溶液也发生反应生成4.9g沉淀,滤出的8.9g不溶于水的物质中含有不溶于水的杂质,因此实验过程中一共生成了2×4.9g=9.8g沉淀。
    2KOH+CuSO4===Cu(OH)2↓+K2SO4
    160 98
    z 9.8g
    =,解得z=16g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00%=80%
    (5)D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K2SO4,设D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m。
    2KOH+CuSO4===Cu(OH)2↓+K2SO4
    98 174
    9.8g m
    =,解得m=17.4g
    D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81.8g+20g+56g-8.9g+56g-4.9g=200g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00%=8.7%
    (6)设若用湿法冶金的方法冶炼出100kg含杂质4%的铜,需要这种硫酸铜的质量为n。
    Fe+ CuSO4 == Cu + FeSO4
    160 64
    n×80% 100kg×(1-4%)
    =,解得n=300kg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答案问题的能力即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
    45.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有一包不纯的碳酸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钾、氯化亚铁、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
    (2)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
    (资料:稀硝酸与碳酸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稀硝酸与氯化银不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
    B. 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可能含有硝酸钾、碳酸钠
    C. 该包粉末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D.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8%
    【答案】AC
    【解析】(1)取少量该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不含氯化亚铁和硝酸钙;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部分白色沉淀消失。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钾;(2)
    K2CO3+BaCl2=BaCO3↓+2K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138 197 106 197
    13.8g 19.7g 10.6g 19.7g
    由上面的对应关系可知,纯净的碳酸钠13.8g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而该粉末中含有氯化钾,故碳酸钠的质量小于13.8g;等质量的碳酸钾、碳酸钠与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碳酸钠生成碳酸钡的质量多。另取13.8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9.7g白色沉淀。说明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A、由答案可知,杂质中一定不含有氯化亚铁,正确;B、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钾、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错误;C、该包粉末的组成可能是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及碳酸钾、氯化钾、碳酸钠、硝酸钾,共两种情况,正确;D、设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K2CO3+BaCl2=BaCO3↓+2KCl
    208 197
    x 19.7g

    x=20.8g
    所用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0.4%,错误。故选AC。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8-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项详解 考点 27 常见的盐 (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