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08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08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08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人教版)
展开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5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B. C. D. 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 帆船,河岸 B. 河岸,帆船
C. 青山,太阳 D. 青山,划船的人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
B.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
C. 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
D. 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 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冬天河水结“冰”
D. 厨房蒸笼旁的“白汽”在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A.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的关系
B. 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D. 0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 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1分)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一座桥长200m,一列50m的队伍以2m/s的速度通过桥,整个队伍在桥上的时间______s,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______s。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__,它有两种方式:______和______。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 减弱噪声。小明在站台等候公共汽车。突然听到同班同学小红在叫他,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此时他看到一辆汽车疾驰向东而去,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站台在向______运动。一款品牌汽车,它的发动机工作时超低的噪音是人们青睐它的重要原因,噪音是机器 而产生的;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测距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刚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熔点为48℃的海波晶体。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适合人饮用的48℃左右,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是因为海波从水中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图中是萘的熔化图象,图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在这过程中,萘______(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温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时产生的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人的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______20Hz(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人耳无法直接听到。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一列长200m的火车,行驶的速度是36km/h,求它匀速通过长6700m的南京长江大桥下层的铁路桥时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
一轿车在福厦高速公路上行驶。
(1)它在经过如图所示的标志牌下时,速度已达40m/s,并仍以此速度向前开行,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
(2)如果这辆轿车以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则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需多少时间?
潜艇静止在马里亚那海沟(世界上最深的海沟)的海面,向海沟发出超声波,14.0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若潜艇在海面上发出超声波脉冲的同时,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13.9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
(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如图所示,圆筒的直径为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和______。
(3)他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后一半S2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做的是 运动。小车在全程中平均速度是______m/s。如图1所示是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请根据你实验时的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情景是:沸腾前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
(2)实验时从水温900C开始,每隔2min记录一次水温,所得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24681012…温度/℃9092949698100100…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下列坐标系上画出水的温度变化图象。
(3)由图象可以看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不断上升”、“不断下降”或“保持不变”)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不断上升”、“不断下降”或“保持不变”),
(4)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停止对水加热,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可见,沸腾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这说明了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 。
答案1. D 2. A 3. B 4. D 5. A 6. C 7. B 8. D9.熔化 吸收
10. 75 12511.汽化 蒸发 沸腾12.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13.音色 西14.无规则振动 超声波15.吸热 熔化16.吸收 不变17.音调 响度18.次声波 低于19.解:
火车过桥时通过的距离为s=6700m+200m=6900m,
火车过桥的速度为v=36km/h=10m/s,
火车过桥的时间为t===690s。
故答案为:6700;200;6900;10;;;690;690。
20.解:(1)交通标志牌“120”是限速的标志,指的是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轿车速度40m/s=40×3.6 km/h=144 km/h>120km/h,
所以,这辆车违反了交通规则;
(2)由图可知到厦门的路程s=54km,
由v=得:t===0.5h。
答:(1)这辆车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因为这辆车的速度超过了限制速度;
(2)从标志牌处开到厦门需0.5h。21.解:(1)超声波从潜艇传到海底的时间:
t1=s=7s;
(2)由v=可得,马里亚那海沟的深度:
s=vt=1500m/s×7s=10500m;
(3)回声从海底返回到潜艇所用时间:
t2=t-t1=13.9s-7s=6.9s,
6.9s内回声的路程为:
s1=vt2=1500m/s×6.9s=10350m,
13.9s内潜艇向下运动的路程:
s2=s-s1=10500m-10350m=150m,
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v′==≈10.8m/s。
答:(1)超声波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7s;
(2)马里亚那海沟距海平面的深度为10500m;
(3)潜艇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10.8m/s。22. 30℃23. 1.55cm24. v= 刻度尺 秒表(或停表) 0.6 1.2 变速直线 0.825.体积逐渐减小 体积逐渐增大 不断上升 保持不变 100 不能 需要
26.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桌面上洒一些纸屑(或其他轻小物体) 空气 铃声越来越小 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