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生态工程》(含解析) 练习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生态工程》(含解析)第1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生态工程》(含解析)第2页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生态工程》(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配餐作业43《生态工程》(含解析) 练习

    展开

    配餐作业(四十三) 生态工程1.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判断这些材料所依据的生态工程的主要原理依次是(  )材料1: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材料2:我国南方水网地区采用桑基鱼塘模式,能大大提高系统生产力。材料3: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使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造林护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物种多样性原理;③协调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⑤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A.①③④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⑤④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原理,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沼气工程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所利用的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这利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答案 D2.如图是某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B.该生态农业提高了能量利用率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运用了物质循环原理D.离开人的管理,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解析 生态农业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离开人的管理,生态系统无法正常运转。生态农业实现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提高了能量利用率。答案 D3.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 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过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答案 C4.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解析 由图可知,该图突出了“无废弃物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区域小循环,做到了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分级利用,因此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 C5.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是天然的蓄水池,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1)湿地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具有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2)在红树林等湿地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____进行传递。(3)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湖泊相比,稻田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4)调查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湖泊已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原因是含氮、磷等元素丰富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________的限度,使其自动调节能力下降。富营养化水体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湿地面积的缩小会导致局部气候变劣、______________等。(6)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________和________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废水处理、________________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____________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解析 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面积减小的后果以及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含义。(1)湿地可以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和作为人们的水源,同时还可以净化水质。(2)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合成有机物,再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3)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稻田的物种多样性低,所以它的抵抗力稳定性比湖泊低。(4)自动净化能力是湖泊恢复到以前正常状态的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造成破坏,且这种破坏不可逆。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并消耗水中的氧,造成鱼类大量死亡。(5)(6)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答案 (1)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答案合理即可)(2)光合作用 食物链(网)(3)抵抗力(4)自动净化能力 溶氧量下降、有毒物质增加(5)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迁飞鸟类绝迹(答案合理即可)(6)工程 生物 点源和非点源 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绿色奥运”是北京市争办2008年奥运主办权的口号之一。“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绿色北京”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1)北京市的绿地总面积及人均绿地面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大量的非本地树种、草种“侵入”了首都,而大量的本地物种却遭受冷遇。你认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2)某同学想调查一下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现状,下面是他未完成的调查表,请你帮助填写出空缺的两项。市民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现状调查表序号看法态度 1现在水电费都比较便宜,提倡节约用水、用电意义不大赞同反对2垃圾分类太麻烦了,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作用赞同反对3现代社会经济发达了,提倡节俭消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赞同反对4 赞同反对5 赞同反对(3)垃圾实际是被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如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此方案中①②过程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我们参与的行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__________。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角度分析,④⑤途径相对③途径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环境生态工程应注意三个方面,首先在城市规划和布局方面要进行城市________;其次是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工艺,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污染治理;同时要建立健全________,进行监督。解析 (1)生物多样性保护有3个层次:基因、物种、生态系统。(2)属于开放性问题,答案合理即可。(3)生态工程基本原理之一就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充分的多层次的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和能量,可避免因垃圾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答案 (1)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 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2)答案要求:设计的内容应属于“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的范畴,合理即可,如“城市居民人口密度大,适当减小绿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人类生活富裕了,垃圾回收利用有利于公众卫生等”(3)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分解者 除了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4)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 生态分区 低污染清洁生产 法律制度7.“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资源的生产潜力,又减少了环境污染B.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D.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解析 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该生态农业调整食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没有改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 B8.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创造了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如图所示。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生态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2)该生态工程能将蚕沙、蔗叶、滤泥等变成鱼类的饵料,塘泥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为甘蔗、桑树的光合作用提供无机营养,这一过程不但实现了废弃物的__________,而且体现了________的“循环经济”原则。(3)蚕沙是蚕食桑叶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蚕沙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是上等的肥料,也是猪、鱼、羊的理想饲料。某种鱼专以蚕沙为食,假设某一时间段蚕从上一个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5×105 kJ,那么这部分能量最多有________kJ被这种鱼所同化。(4)该生态系统向外输出的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生态系统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________稳定性较低,所以需要人们不断输入物质与能量。(6)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与改造前的传统耕作方式比较,主要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 协调与平衡原理(2)资源化 生态经济(3)0(4)蚕丝、鱼、糖等(5)抵抗力(6)减轻水患、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等(答案合理即可)9.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然而,它们在生态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处理生活污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污水流经某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中的“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呼吸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2)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________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________、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4)很多微生物只能分解某一种有机物,如果想培育出能分解生活污水中多种有机物的“超级微生物”,理论上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技术对现有微生物进行改造,该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如果在个体水平上检测改造的微生物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厌氧沉淀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曝气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兼氧池中的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污水中有机物分解。(2)生态工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等。(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追求生态(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4)很多微生物只能分解某一种有机物,如果想培育出能分解生活污水中多种有机物的“超级微生物”,理论上可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现有微生物进行改造,该技术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如果在个体水平上检测改造的微生物是否符合要求,可采用的检测方法是用含不同种有机物的培养基分别培养改造后的微生物,观察其分解能力。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种多样性原理(3)生态环境 生态(或自然生态)(4)基因工程(或基因拼接、转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用不同种有机物分别培养改造后的微生物,观察其分解能力10.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__(至少2个)。(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从群落结构分析,这种养殖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信息类型)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2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图示,用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解析 (1)该生态农业园建设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池塘养鱼时,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上层为食浮游生物的鳙鱼,中层为食草的草鱼,下层为杂食性的鲫鱼等),这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缓解生物间的竞争。(3)防治果树虫害时,常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或干扰交配,从而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其中性引诱剂的使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流入该生态农业园的总能量是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人工输入的能量有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该生态农业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该项目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5)生产者的能量可以流向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的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图中分解者的能量还可以流向消费者(如蝇蛆养殖→鸡鸭养殖),由此画出该生态系统三类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图。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等(2)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空间和食物资源(3)化学信息(4)稻麦蔬菜、草莓、梨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种子、幼苗、鸡苗、鸭苗、牛犊、电力、石油等 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5)如图所示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