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冲关19《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含解析) 学案
展开第一讲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课时冲关十九
(时间:45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湖北七市州协作体联考)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1~3题。
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
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
2.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3.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解析:1.C 2.A 3.B [第1题,注意材料中的“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则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故C正确。第2题,城市周边一般为农田,该规划方案限制城市面积扩大,则能保护城市边缘农田不被城市占用,故A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规划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不是通过土地扩张来发展城市。故我国也应立足现有城区面积,提高建设密度来发展城市。开发老城区、棚户区,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B正确。]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4~6题。
| 就业人口密度 | 白天人口密度 | 夜间人口密度 |
1960年 | 100 | 100 | 100 |
1998年 | 137 | 129 | 60 |
注:将1960年数据视为100
4.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①甲区地租水平上升 ②乙区基础设施改善 ③丙区环境压力增大 ④全市交通设施完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据表信息,推断甲区( )
A.白天进入的人口小于离开人口
B.周末人口昼夜差异大于工作日
C.白天的交通出行高峰持续全天
D.未来昼夜人口差异将逐步加大
6.甲区最突出的功能有( )
A.商务办公、工业生产
B.生活居住、工业生产
C.商务办公、生活居住
D.文化教育、工业生产
解析:4.B 5.D 6.C [第4题,甲区位于市中心,地租水平较高,主要城市功能用地为商业区,而乙区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居住条件好。丙区距市中心较远,环境压力小。故选B。第5题,甲区位于市中心,随着地租水平的升高,用地将更多地转化成商业用地,白天因工作人口密度增加,夜晚因居住而人口密度减小。未来昼夜人口差异将逐步加大。故选D。第6题,甲区位于市中心,其突出功能有商务办公、生活居住等。故选C。]
(2019·广东汕头一模)等时间交通图集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交通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回答7~9题。
7.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
A.地势崎岖 B.河流穿城而过
C.东南部为山地 D.气候干旱
8.图示地区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
A.地铁站 B.大型商场
C.汽车厂 D.生态保护区
9.从方便工作和生活角度,该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解析:7.C 8.A 9.D [第7题,图示等时间交通线在东南部明显稠密,说明东南部同样距离交通耗时较长,则可能是东南部为山地而导致的,故C正确。第8题,图示两块“时间飞地”,交通时间都小于周边地区,说明两块飞地交通便捷,则可能是位于交通站点处,则A正确。第9题,公租房应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捷之地,图示西北部交通时间较短而交通条件较好,且距离市中心较远而地价较低,故D正确。]
图1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甲、乙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2、图3)。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1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公交枢纽
11.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M、N方向皆为郊外
B.M、N方向皆近商业区
C.M方向近市中心
D.N方向近旅游区
解析:10.B 11.C [第10题,图中两站台都是7:00上车人数多于下车人数,17:00上车人数少于下车人数,且站台人数多时为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时间,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第11题,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市中心。]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2.读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①为何种功能区?分析其区位因素。(4分)
(2)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试分析其作用。(6分)
(3)若②为批发市场,则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何处适合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说明理由。(6分)
(4)M处曾经布局火电厂,后迁至N处,简述其原因。(8分)
解析:第(1)题,①位于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应为商业区。第(2)题,该功能区位于铁路线和城区之间,应为绿化带(隔离带),能起到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作用。第(3)题,甲处交通条件优越,距批发市场近,又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最适宜建设大型仓储物流中心。第(4)题,M处有发电的原料——煤炭,但是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对市区环境影响较大;而N处交通便利,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利于城市大气环境的保护。
答案:(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
(2)绿化带(隔离带) 减弱噪声;美化环境;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等。
(3)甲处。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位于城市边缘,地价低廉;靠近批发市场。
(4)M处有煤矿,曾经布局火电厂是因为接近原料产地,利于降低成本;M处靠近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火电厂易造成市区大气污染,而N处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交通便捷,故火电厂由M处迁至N处。
13.读某城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图中甲功能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________用地,C地最有可能是________(功能区)。(4分)
(2)A、B两地地价较高的是哪一处?简述其原因。(6分)
(3)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6分)
(4)简要评析湖泊、山地对城市环境和交通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题,从甲功能区所占的面积可知为住宅用地,从C的位置可知为商业区。第(2)题,B地近市区、近风景区,地价高;A地近工业区、远离城区,地价低。第(3)题,工业区的布局可从交通、水源等方面分析。第(4)题,湖泊和山地可以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环境,但对城市交通的布局产生一定影响。
答案:(1)住宅 商业区
(2)B。B地靠近市区,且靠近风景区。
(3)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水运便利;靠近铁路,交通便利。
(4)湖泊、山地可以改善并美化城市环境,但也会影响城市交通网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