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57421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第2课时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借助注释,理解三则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难点: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并从中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2.课文朗读录音。
3.教学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还记得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2.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古人读书方法的一些名言,希望对你们读书有所指导。(板书:古人读书法三则)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注意断句。
2.汇报课文内容。
(课文有三部分内容:①摘选《论语》中的一句话;②朱熹的名言;③曾国藩的名言。)
3.检查生字认读。
课件出示:会认字。
[矣(yǐ) 岂(qǐ)
会写字:谓(wèi)诵(sònɡ)恒(hén)窥(kūi)皆(jiē)缺(quē)
4.指导朗读,注意断句。
①听课文录音。
②学生自读。
③指名朗读。
三、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
分别找三名学生读课文内容。
二、精读理解
1.课件出示第一则内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齐读。
(2)理解字意。
此句有五个“知”,前四个都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同“智”,是智慧、聪明的意思。
(3)根据理解,说说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4)学生结合实际谈体会。
你是怎样对待学习中不懂的内容的?
(5)师小结:(课件出示)
这句话是孔子教导他的学生,在学习上应坚持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学习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2.学习第二则内容。
(1)理解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
a.理解字意:余、尝、谓。
b.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句的意思。
(课件出示):我曾经说过,读书要做到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二、精读理解
(续)
(2)理解第二、三句。(课件出示第二、三句)
a.学生齐读。
b.理解字意:则、漫浪、亦、急。
c.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d.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哪一到最重要?为什么呢?
(3)读书的三到,你做到了吗?
3.课件出示第三则内容。
(1)学生自读。
(2)简介曾国藩。(课件出示)
曾国藩: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3)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4)学生交流。(课件出示)
a.第一句指出了有志气的人有三点明确的方向。
有志:有志向。
有识:有见识。
有恒:有恒心。
b.后几句是对第一句的详细阐述。
理解:断、不肯、自足、窥、下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句意。(课件出示)
有志向的人自己就肯定不甘心为下等人;
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
有恒心的人就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这三件缺一不可。
c.再读第三则内容,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三、熟读背诵
学生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完成课后第3题。
2.背诵课文。
25.古人谈读书
古人读书法三则
一则:不能不懂装懂
二则:心到、眼到、口到
三则:有志、有识、有恒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学重,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效果预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 古人谈读书教案,共1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不耻下问诲人不倦诵读岂不是,1.智慧2.说3.随意,1.②2.②3.①,重点段落品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5 古人谈读书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