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3课 古代印度 练习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4231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第1课 古代埃及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4课 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练习课件 课件 1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授课课件ppt,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字塔,汉谟拉比,两河流域,材料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摩亨佐·达罗又称“死亡之丘”,是世界上一个早期古代城市,其遗址的发现可以佐证存在的古代文明是(C)
A.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B.古代黄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逐渐建立起许多小国家的是(B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C.希伯来人 D.阿拉伯人
3.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C )
A.由雅利安人建立B.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4“贱民不得在公用的水井中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一面走一面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C)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5.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不正确的一句台词是(A)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B.“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C.“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殿堂”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6.公元前6世纪,茂密的菩提树下,一位智者在独自沉思,寻找苦乐两极之间的平和,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全新的信仰。他是(B)
A.老子 B.乔达摩·悉达多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7.佛教创立后,得到了国王和富人的支持,曾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主要原因是(B)
A.反对种姓制度 B.倡导“忍耐顺从”C.号召削弱王权 D.积极向外传播
8.下面的地图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情况。图中这一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D)
A.公元前2200年 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1世纪
点拨:地图反映的是佛教传到中国、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9.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刹帝利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河”改为“印度河”
“刹帝利”改为“婆罗门”
10.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_________(国家)的______(建筑),该建筑吸引着世界 各地游客前往参观。(2)图二是古巴比伦国王____________颁布的著名法典,它是_________的文明成果。(3)图三反映的宗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__世纪,该宗教经中亚传到我国新疆。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4)上述成就所代表的文明古国的发祥地有何共同特点?请你分析原因。
答: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大河流域适宜生存;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农耕方面,他们知道栽种麦子及其他谷类……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服下来,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 ——周谷城《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造成的影响。
答: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答:种姓制度。维护婆罗门与刹帝利两个等级的统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三: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材料四:也有许多婆罗门没落了。他们从事过去被他们看不起的低级种姓的职业,有的当了医生、樵夫、商人、农民……有不少吠舍靠经商或放高利贷致富……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变,富有吠舍的政治地位也有了提高,有的人还参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挤进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世界上古史》
(3)材料三是哪个宗教的教义?请举出一位在中国信仰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答:佛教。玄奘、鉴真等。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佛教在当时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答: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是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1.摩亨佐·达罗又称“死亡之丘”,是世界上一个早期古代城市,其遗址的发现可以佐证存在的古代文明是(C)
A.古代尼罗河流域文明 B.古代黄河流域文明C.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D.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2.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公元前1500年左右,侵入印度并逐渐建立起许多小国家的是(B )
A.苏美尔人 B.雅利安人C.希伯来人 D.阿拉伯人
3.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C )
A.由雅利安人建立B.其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C.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D.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4“贱民不得在公用的水井中汲水,不准进印度教庙宇,不准用公用渡船和道路……个别地方贱民要在外出时一面走一面敲木板,以警告别人,避免他们的身影污染高贵者。”材料反映的是(C)
A.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制度B.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C.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D.古代埃及法老的无上权威
5.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姓制度时,不正确的一句台词是(A)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B.“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C.“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姻殿堂”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6.公元前6世纪,茂密的菩提树下,一位智者在独自沉思,寻找苦乐两极之间的平和,提出“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全新的信仰。他是(B)
A.老子 B.乔达摩·悉达多C.阿育王 D.汉谟拉比
7.佛教创立后,得到了国王和富人的支持,曾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主要原因是(B)
A.反对种姓制度 B.倡导“忍耐顺从”C.号召削弱王权 D.积极向外传播
8.下面的地图反映的是佛教的传播情况。图中这一情况最早可能出现在(D)
A.公元前2200年 B.公元前6世纪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前1世纪
点拨:地图反映的是佛教传到中国、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9.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恒河流域。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古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界限森严,存在着巨大的不公平。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刹帝利的特权,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恒河”改为“印度河”
“刹帝利”改为“婆罗门”
10.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是_________(国家)的______(建筑),该建筑吸引着世界 各地游客前往参观。(2)图二是古巴比伦国王____________颁布的著名法典,它是_________的文明成果。(3)图三反映的宗教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元前__世纪,该宗教经中亚传到我国新疆。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
(4)上述成就所代表的文明古国的发祥地有何共同特点?请你分析原因。
答: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大河流域适宜生存;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大河流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等。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农耕方面,他们知道栽种麦子及其他谷类……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服下来,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基础上,发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 ——周谷城《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造成的影响。
答: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答:种姓制度。维护婆罗门与刹帝利两个等级的统治。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阻碍了社会成员的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它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三: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材料四:也有许多婆罗门没落了。他们从事过去被他们看不起的低级种姓的职业,有的当了医生、樵夫、商人、农民……有不少吠舍靠经商或放高利贷致富……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变,富有吠舍的政治地位也有了提高,有的人还参加了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挤进了统治阶级的行列。——《世界上古史》
(3)材料三是哪个宗教的教义?请举出一位在中国信仰这种宗教的著名人物。
答:佛教。玄奘、鉴真等。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佛教在当时印度社会广泛传播的原因。
答: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尤其是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和种姓特权日益不满;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文内容ppt课件: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3课 古代印度教课内容课件ppt
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图片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