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赢在微点》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十一单元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
展开教材涉及的重要人物及相应生物学史实
必修1(15条)
❶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发现细胞
❷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
❸欧文顿——用500多种化学物质进行膜通透性实验——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❹罗伯特森——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看到暗—亮—暗三层结构,将细胞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
❺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
❻巴斯德——酿酒中的发酵是由于酵母细胞的存在(无活细胞参与,糖类不可能变成酒精)
❼毕希纳——将酵母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❽萨姆纳——提出并证明酶是蛋白质
❾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细菌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普利斯特利——植物可更新空气
英格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指出普利斯特利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
梅耶——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光合作用的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叶片产生淀粉需光)
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H2O
必修2(13条)
❶孟德尔——用豌豆作遗传材料,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关注孟德尔成功四大原因)
❷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关注假说—演绎法与类比推理法差异)
❸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作遗传材料)
❹道尔顿——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
❺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❻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蛋白质(转化因子为DNA)
❼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❽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克里克还提出中心法则:DNARNA蛋白质)
❾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
查哥夫——腺嘌呤(A)量=胸腺嘧啶(T)量,胞嘧啶(C)量=鸟嘌呤(G)量
英国遗传学家缪勒——用X射线照射果蝇,发现突变率大大提升
拉马克——第一个提出进化学说(中心思想: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必修3(10条)
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❷坎农——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现代观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❸沃泰默——促胰液素分泌只受神经调节
❹斯他林和贝利斯——促胰液素可存在“化学调节”(并命名该调节物为“激素”)
❺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验证金丝雀草胚芽鞘感光部位在尖端,尖端可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单侧光下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❻鲍森·詹森——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❼拜尔——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❽温特——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❾高斯——证明大小两种草履虫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能量流动两大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高中生物教材涉及的19种必备方法
❶显微观察法——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观察质壁分离、观察染色体变异等
❷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制备细胞膜等
❸密度梯度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重带、轻带、中带等)
❹细胞染色法——活细胞染色(健那绿染色线粒体);碘染色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死细胞染色(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甲基绿—吡罗红)
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分泌蛋白形成;光合作用HO、C18O2探究O2中放射性;14CO2→14C3→(14CH2O);DNA半保留复制(15N、3H、32P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2P、35S);基因诊断等
❻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选修1,类胡萝卜素的提取鉴定)
❼对比实验法——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酶作用特性相关实验
❽梯度设置实验——探究生长素对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选修1,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佳洗涤效果,探究果胶酶活性的最适条件)
❾假说—演绎法——孟德尔两大定律的发现,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白眼雄果蝇为材料)
类比推理法——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样方法——估算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蚜虫、昆虫卵)等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估算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密度
取样器取样法——探究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抽样检测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动
模型构建法——构建细胞亚显微结构物理模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构建细胞模型、种群特征、细胞分裂等概念模型,构建种群增长两种数学模型(公式、“J”型“S”型曲线),构建减数分裂、血糖调节过程物理模型
选修1:凝胶色谱法、透析法——血红蛋白提取、分离
选修1:从植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成分的三种常用方法
a.有机溶剂萃取法如胡萝卜素的提取与分离
b.水蒸气蒸馏法如玫瑰精油的提取
c.压榨法如橘皮精油的提取
选修3:目的基因注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a.注入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b.注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受体细胞为受精卵)
c.注入微生物细胞:Ca2+处理的感受态法
选修3:卵母细胞采集的三种方法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后,从输卵管中冲出卵母细胞(成熟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b.从屠宰母畜丢弃的卵巢中获取卵母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
c.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腹腔镜等工具直接从活体动物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Ⅱ中期)。
高中生物学19个必考实验涉及的药剂、染色剂
1.9种药剂用途整合
(1)NaOH
①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作斐林试剂甲液(乙液为0.05 g/mL CuSO4)
②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作双缩脲试剂A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 CuSO4)
③质量分数为10% NaOH用于除去空气中CO2,以排除空气中CO2对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物的干扰
④质量分数为5%NaOH用以调节pH,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2)Ca(OH)2: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中用以检验CO2(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CO2)
(3)HCl
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用以调节pH,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②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用于与酒精混合作解离液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③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用于DNA、RNA分布观察实验中改变细胞膜透性及加速DNA与蛋白质分离
(4)NaHCO3:作为CO2缓冲液用于研究光合作用
(5)NaCl: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测定动物细胞内液浓度或用于提取DNA(物质量浓度为2 mol·L-1 NaCl溶液用于溶解DNA,物质量浓度为0.14 mol·L-1 NaCl溶液用于析出DNA)
(6)酒精
①无水乙醇:用于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液
②体积分数95%的酒精:
a.用于与体积分数为15%盐酸配制解离液观察有丝分裂及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b.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冲洗卡诺氏液固定后的“根尖”
③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用于组织培养时外植体消毒及土壤小动物保存
④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用于脂肪鉴定中洗去浮色
(7)蔗糖
①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液浓度或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②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营养成分之一。
(8)蒸馏水
①用于动物激素饲喂补充及植物激素外源补充的空白对照
②用于哺乳动物红细胞吸水涨破制备细胞膜或获取血红蛋白
③用于涨破鸡红细胞获取DNA
④用于药液或溶剂稀释
(9)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①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用于维持细胞形态
②人体细胞的等渗溶液,用于输液时作药物溶剂,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
③作动物生理实验,空白对照组注射用溶液
2.9种常用染色剂整合
(1)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需加热),呈砖红色(甲液、乙液混合使用)
(2)双缩脲试剂:鉴定多肽、蛋白质,先加A液,后加B液,呈紫色
(3)碘液:鉴定淀粉,呈蓝色
(4)苏丹Ⅲ(Ⅳ):鉴定脂肪,呈橘黄(红)色
(5)健那绿:染色线粒体,呈蓝绿色
(6)龙胆紫、醋酸洋红;使染色体着色,用于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等变异
(7)改良苯酚品红溶液:使染色体着色,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8)二苯胺:用于DNA鉴定(需水浴加热),呈蓝色。
(9)甲基绿—吡罗红:用于观察细胞中DNA、RNA分布(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