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版新高考生物培优大一轮复习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6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版新高考生物培优大一轮复习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6第1页
    2021版新高考生物培优大一轮复习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6第2页
    2021版新高考生物培优大一轮复习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6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版新高考生物培优大一轮复习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6

    展开

    等级考阶段滚动评估验收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以触发波的形式发生,首先半胱氨酸蛋白酶被激活,然后由它们去激活其他蛋白酶,使其开始裂解细胞,直到整个细胞被摧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年幼的生物个体中不存在细胞凋亡B.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启动后不再有蛋白质的合成D.癌细胞的发生可能是触发波的传播受到了阻滞D [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年幼的生物个体中存在细胞凋亡,A错误;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对于机体有利,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细胞凋亡启动后会有水解酶等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2.在连通CO2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液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t2时段,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逐渐减弱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慢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D.实验中t1t2t3时期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均可能变成灰绿色D [据图分析,0t2时段,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先明显降低后缓慢降低,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A错误;t3时培养液中氧气的消耗速率比t1时低,而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与t1时相近,说明t3时以无氧呼吸为主,其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错误;该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下进行的,若降低10 培养,有关酶的活性会降低,则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酒精,图中t1t2t3时期酵母菌都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故培养液中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都可以变成灰绿色,D正确。]3.如图为某生物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图中的mR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其中GC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质由4条不同肽链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B.酶和酶分别是DNA聚合酶和DNA解旋酶C.该mRNA通过4个核糖体合成4条不同的多肽链D.控制合成该mRNA的基因中含有mn个腺嘌呤D [图示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表明相关的细胞没有细胞核,为原核细胞,因此该细胞不可能为高等植物细胞,A错误;酶和酶分别在DNA复制和转录中发挥作用,因此分别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B错误;该mRNA相继结合4个核糖体,合成4条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4(2019·湖南长沙一中高三模拟)如图是某一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家系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个体3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1/2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C [从图中分析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这种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性,A错误;个体3可能是携带者,个体4基因型不确定,有可能是携带者,所以后代有可能患病,B错误;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2/3,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3是携带者的概率是1/2C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12号都是Aa)后代发病率为1/4,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对夫妇(12号分别是XAXaXAY)后代发病率为1/4D错误。]5.农业生产实践中,人们收获农作物后,农作物的秸秆可以有多种方式的处理。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秸秆能够进行能源化利用,主要原因是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是农作物的能源物质B.秸秆用于培养蘑菇供人们食用,这样可构成农作物蘑菇食物链C.将秸秆进行焚烧处理,不但污染环境,还会使秸秆内的物质和能量全部散失D.将秸秆粉碎处理后喂养牛、羊等家畜,可以提高农作物中能量的利用率D [植物体内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结构物质,不能为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蘑菇是分解者,农作物蘑菇不能构成食物链,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秸秆中的物质不会全部散失,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中无机盐含量丰富,C错误。]6(2019·惠州市高三调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长江生态系统保护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B.严格监控工业废水达标排放C.在一定时期进行增殖放流D.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禁捕A [长期投放较多的鱼类饵料,会导致鱼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A选项错误。]7溪流是诸多文人墨客重点描绘的对象,如飞桥自古双溪合,桂柳如今夹岸垂——·吕渭老,又如 蛙声两岸夹溪流,漫漫澄潭夜进舟——·钱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溪流边柳树种群密度时,适合用等距取样法B.物理信息蛙声能调节该溪流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间关系C.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上端D飞桥自古双溪合,轻柳如今夹岸垂给人以美的享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 [用柳枝探究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用生长素浸泡其形态学下端,C错误。]8(2019·陕西铜川市高三模拟)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C.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是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的常用方法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C [调查群落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也常用样方法,调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丰富度一般用样方法,C错误。]9(2019·长春市高三一模)如图表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C.蛇和鹰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鹰获取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B [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图中草是第一营养级,虫、鼠、鹿一共从草中获得其能量的10%—20%B错误。]10(2019·黑龙江省仿真模拟)黑桫椤为木本蕨类植物,如图为某山低地雨林与山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年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小于直接价值B.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C.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从密集处取样D.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动物和植物组成的B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指的是生态功能, 如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直接价值指的是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科研价值、旅游、美学价值等,因此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直接价值,A错误;据图可知,低地雨林的黑桫椤种群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此其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黑桫椤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如果在密集处取样,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C错误;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因此雨林群落是由生活在该区域的全部生物组成的,D错误。]11.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B.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变小C.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D.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A [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主要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或人类持续排污有关,A项错误。]12(2019·全国卷大联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是遵循相关生态规律,下列关于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B.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C.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不包含其排出的粪便、尿液中含有的能量D.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D [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A错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不会因食物链的延长而提高,B错误;次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但其尿液是由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构成的,其中所含能量属于次级消费者,C错误;增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以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因而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1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C [图中缺少ACO2的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B错误;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14(2019·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模拟)研究小组对某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的λ(指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该种群数量的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逐渐增多B.动物B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C.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D2015年至2017年,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A [表中数据显示,动物A的种群数量在2014年到2016年,λ值一直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动物B2013年的λ值较低,原因可能是雌性个体减少,出生率降低所致,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动物C的数量在20112015年一直增加,在20162017年稳定不变,因此动物C最可能为外来入侵物种,它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影响,C正确;动物C2015年至2017年的λ值等于1,故动物C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5下图表示小麦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表示染色体,Dd分别为矮秆基因和高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乙品系通过基因工程获得抗白粉病性状,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AX射线处理甲品系,也可以得到乙品系和丙品系B.乙品系的获得属于定向改造,其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C.甲品系与丙品系中的染色体差异较大,有可能不能正常配对D.若要得到矮秆抗矮黄病纯合子,最好选择甲丙品系进行杂交育种BC [丙品系中有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无法通过基因突变得到,A错误;乙品系通过基因工程获得抗白粉病性状,属于定向改造,其变异类型是基因重组,B正确;R为抗矮黄病基因,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所以甲品系与丙品系中的染色体差异较大,有可能不能正常配对,C正确;丙品系中有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与甲品系染色体具有较大差异,有可能不能正常配对,无法进行杂交育种,D错误。故选BC]16.如图是用来描述各种生命现象的一个简易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代表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a为同化量,则bc可分别代表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散失的能量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升高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物种减少D.若A代表人体T淋巴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抗体和记忆细胞BD [A是第二营养级,a是其同化量,同化量可以分为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b和呼吸散失的能量cA正确;若a表示诱捕雄虫,A表示棉铃虫种群,则该种群的性别比例会失调,种群密度会下降,B错误;若a是过度放牧,则会造成A草原荒漠化b和物种减少cC正确;若a是抗原,作用于T细胞会引起增殖分化出b记忆T细胞和c效应T细胞,D错误。故选BD]17.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 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它们种群的大小BCD [A.每个区域的围墙上有自由通过的孔洞,说明其他啮齿类动物可以在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因此两个区域的其他啮齿类动物存在竞争,A错误;B.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标记物脱落,则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计算出的估算值将偏大,B正确;C.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C正确;D.由分析可知,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它们种群的大小,D正确。]18.如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示意图,该河流生态系统中植食性鱼类大致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项目能量/kJ鱼吃掉的浮游植物所含能量468鱼粪便中含有的能量228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6377A.调查该河流周边土坡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计数时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图中B点后,藻类大量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无机盐C.表中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鱼的同化量为240 kJD.表中表示储存在鱼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BD [A.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计数的方法是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A错误;B.在该河的AB段,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大量无机盐,有利于B点后藻类的大量繁殖,B正确;C.鱼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同化的能量,还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错误;D.表中表示储存在鱼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正确。故选BD]19.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ACD [对于活动性不强的动物、动物的巢穴的调查均可以采用样方法。A正确。本研究中调查了高原鼠兔密度与几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调查高山嵩草的年龄组成,所以无法判断它是不是衰退型。B错误。从研究结果看,随着高原鼠兔密度的增大,小花草玉梅的种群密度增大。C正确。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D正确。]20.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小鱼。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的影响C.物种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物种丙的数量增加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 [根据题目信息判断物种甲是硅藻,物种乙是虾,物种丙是小鱼,A正确;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光照的影响,B错误;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C错误;不同物种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4分。21(8)(2019·安庆市高三模拟)饮食过咸时,机体一方面因口渴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会减少尿量。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渴觉的中枢在______________(2)在上述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脂双层膜。试从生物膜的成分及结构方面对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这一现象提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人体的各种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的产生也在大脑皮层。(2)下丘脑在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二是作为水平衡调节中枢;三是分泌抗利尿激素。(3)研究表明,生物膜对水的通透性明显大于人工脂双层膜,这说明生物膜上某些蛋白质(称为水通道蛋白)对水的重吸收有重要作用。结合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的现象可推知,该激素有提高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大量增加的作用,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答案]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3分,共8)(1)大脑皮层(2) (2)作为渗透压感受器;作为水平衡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答出两点即可) (3)肾小管、集合管细胞膜上有大量水通道蛋白22(10)近年来,毕业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他们有的开垦荒山变成果林,改造洼地成为鱼塘,以及在果林中种草菇等,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不怕吃苦的创业精神。回答下列问题:(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这种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2)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可以改善土质,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根据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分析此措施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解析] (1)荒山、洼地经过改造成为果林、鱼塘,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2)果林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较小,活动范围较小,不适合用标志重捕法,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其丰富度。在果林下加入一个人工栽培的草菇种群,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所以可以提高经济效益。(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在某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合成大于分解,不能实现循环。 (4)输入鳙鱼的能量即鳙鱼的同化量,其中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此外还有一部分尚未被利用。[答案] (每空2分,共10)(1)次生演替 (2)取样器取样法 充分利用了群落中不同的空间和资源 (3)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4)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23(14)(2019·石家庄市一中高三冲刺)某农田由于人为不合理的农事操作使原有的生态系统退化为沙地,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沙地以树冠低矮、根系发达的灌木为主,由于植物数量很少,沙尘暴时有发生。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对沙地进行植树固沙,使沙地最终演化为以乔木为主的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2)该沙地的优势种是耐风沙耐干旱的灌木,结合灌木的特点解释其适应沙地环境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项),经过分解者的________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该地退化形成沙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因为演替的起始阶段有土壤条件和植被。(2)演替到沙地后优势种是灌木,灌木生长特点是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故能在沙地这种缺水环境中成为优势种。(3)研究者通过植树造林进行沙漠治理,固沙林形成后,植物种类增多,随后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生物也会增多,故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植物的枯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植物提供养分,促进植被的生长发育。(4)森林的重建恢复依据的生态学理论是生物群落演替。因为演替过程中逐渐改变土壤环境,环境改变后适宜生长的优势种发生改变,总体趋势是生物种类增加,种间关系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答案]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2分,共14)(1)次生 开始有土壤条件和植被 (2)灌木树冠低矮,具有很强的防风固沙的功能;根系发达,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的水分(3) (3)植物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和排遗物 分解(呼吸) (4)生物群落演替(3)24(10)(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模拟)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临近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即种群密度效应。关于植物的种群密度效应,目前有一个基本规律:最后产量恒定法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密度如何,最后产量总是基本一样的。(1)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推测,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填种群特征)直接决定的。(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则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高密度下____________(3)科学家对某农田中的某甲虫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该甲虫的数量调查不宜用样方法而适宜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此甲虫的环境容纳量为________(K1K2K3)[解析] (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2)植物种群的最后产量恒定法适用于种群,这一规律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种内关系导致的,即是由于高密度下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3)该甲虫的数量调查不宜用样方法而适宜用标志重捕法,原因是该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种群数量在K(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分析曲线可知此甲虫的环境容纳量为K1[答案] (每空2分,共10)(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 (2)资源有限,种内斗争加剧 (3)该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K125(12)(2019·济宁市高三二模)阿尔泰鹅冠草是新疆草原上的一种优质牧草。图甲表示阿尔泰鹅冠草在强光照及叶肉细胞内O2/CO2值增大时,叶肉细胞吸收O2并释放CO2,此过程称为光呼吸,用以区别发生在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暗呼吸)。图乙是阿尔泰鹅冠草种群能量流动过程的框图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1)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2)研究表明,光呼吸使光合效率降低了30%,分析C5—C3的途径,理论上可通过提高CO2浓度或________从而提高光合效率。(3)当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需要时会伤害细胞,但光呼吸会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调查阿尔泰鹅冠草种群密度的关键是________,阿尔泰鹅冠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kcal/(m2·d)[解析] (1)光合作用暗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2)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呼吸使C3的产生量变少,从而光合效率降低,要提高光合效率就要降低光呼吸,因此可以通过提高CO2浓度或降低O2浓度来提高光合效率。(3)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光呼吸过程中会消耗过剩的能量,当光反应转换的能量超过暗反应需要时会伤害细胞,而光呼吸可以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4)调查阿尔泰鹅冠草种群密度是采用样方法,而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阿尔泰鹅冠草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总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呼吸作用包括光呼吸和暗呼吸,即净光合作用的量,因此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66.69 kcal/(m2·d)[答案] (除特殊注明外,每空2分,共12)(1)叶绿体基质 (2)降低O2浓度(或降低O2/CO2的值)(3)(3)光呼吸可以消耗过剩的能量(3) (4)随机取样 66.69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