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学会绘制气温曲线,掌握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技巧。
2.利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
运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技巧。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话题导入:由天气预报中新增加的穿衣指数说起,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变化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所以,了解气温变化的有关知识十分必要。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 认识气温的变化
【自主探究】
1.学生依据切身的感受独立思考:我们应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
2.针对学生众说纷纭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53页内容,作出小结: 人们了解气温一般关注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及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
3.学生读P53页图3.10及有关文字内容,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把一天四次(2时、8时、14时、20时)测得的气温值相加,再除以4,就得到当天的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把一月中的日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当月的天数,就是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把一年中的月平均气温相加再除以12,就是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
4.绘制气温曲线图是分析气温变化的重要手段,学生要独立完成课本P54页活动1。
【合作探究】
学会利用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
1.学生分组读图3.11,完成以下任务:
看一看:
(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2)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候?
学生观察到的规律是: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学生读课本P53页图3.12中的文字说明,完成以下任务:
(1)看一看:一年中,北半球气温什么是时候最高?什么时候最低?
(2)想一想:①同一区域同一时间,海洋与陆地情况是否一样?②同一时间,南北半球是否一样?
学生归纳: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通常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一年中,陆地上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最高,8月最低。
3.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P55页活动2,再合作检查。
P55页活动课答案:1.略。
2.(1)最热月气温为22℃,对应月份是7月。 (2)最冷月气温为1.5℃对应月份是1月。
(3)气温年较差为20.5℃。 (4)年平均气温大约13℃。
【拓展探究】
1.学生讨论:能不能通过气温曲线的形状直观地判断出气温差大小?
教师点拨:气温曲线的弯曲度越大,说明温差越大。
2.想一想:如果某城市位于南半球,其气温曲线图是什么样的?
教师点拨:南半球的气温曲线呈波谷式。因为一年中,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3.网上查询:为什么陆地与海洋气温变化不一致?
教师点拨:原因是陆地受热快,放热也快,所以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温度低。陆地冬季温差比海洋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本节课的收获:
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优秀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气温的变化,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温线的判读,气温的分布,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