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79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79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测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7479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探究一个用电器中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时,小芳连接好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不变化.小芳连接的电路有不妥之处,改正的方法是( )
A. 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
B. 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
C. 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
D. 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
2.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铭牌磨损,导致阻值未知,则利用下列电路图不能够准确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是( )
A.
B.
C.
D.
3.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当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 )
A.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流保持不变
B.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不同的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C. 使电阻R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D. 每次测量时都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成倍数变化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B. 用不同的导体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不一样
C. 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相同
D. 同一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电流也越大
5.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有两个阻值分别为R1=6 Ω和R2=3 Ω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总电阻为( )
A. 6 Ω
B. 3 Ω
C. 2 Ω
D. 9 Ω
6.一只20 Ω的定值电阻与一个最大阻值是60 Ω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两端之间滑动时,总电阻的变化范围是( )
A. 20~60 Ω
B. 20~80 Ω
C. 0~80 Ω
D. 0~20 Ω
7.如图电路,先将开关S1闭合,再将S2闭合,在这一过程中各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1、A2示数变大, V示数变大 C. A1示数变大,A2、 V示数不变
B. 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小, V示数不变 D. A1、A2示数变小, V示数变大
8.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其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A. 多次实验,求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 C. 保持电路中电阻不变
B. 多次实验,取多组数据,寻找规律 D. 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9.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和10 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 )
A. 7.5 Ω
B. 12 Ω
C. 15 Ω
D. 20 Ω
10.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3 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 A,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6 V时,则该导体的电阻是( )
A. 5 Ω
B. 10 Ω
C. 20 Ω
D. 30 Ω
11.某电阻器两端加10 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0.4 A,若该电阻两端加25 V电压,那么电阻的阻值和通过电阻的电流是( )
A. 75 Ω、0.4 A
B. 25 Ω、0.4 A
C. 75 Ω、1 A
D. 25 Ω、1 A
12.为实验室制作一个电铃电路,现有器材:一个12 V的电源,一个“6 V 1 A”的电铃、若干导线,要使电路中的电铃正常工作,至少还需要( )
A. 串联一个6 Ω的电阻
B. 串联一个12 Ω的电阻
C. 并联一个6 Ω的电阻
D. 并联一个12 Ω的电阻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3.导体中电流与导体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成反比;这是由德国物理学家________发现的,叫________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
14.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2 A”字样,阻值分别为5 Ω、10 Ω、20 Ω、50 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将5 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________A.
(3)将5 Ω定值电阻换成10 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____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____(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 Ω定值电阻换成20 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___比.
15.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________ Ω.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6.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R为定值电阻.
(1)根据电路图将图中的各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2)小芳在连接好电路最后一根导线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偏转了,而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两电表的示数均无变化.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7.如图所示,R1=6 Ω,R2=18 Ω,通过R1的电流是1 A,求电路的等效电阻、电源电压和干路的电流.
18.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 V,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500 mA.求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19.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源电压为12 V且保持不变,R1=20 Ω,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
五、作图题(共1小题)
20.在“探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如图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左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
(2)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将导线K的a端移至接线柱A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A不可行;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B时,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但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不能进行实验探究,故B不可行;将导线M的c端移至接线柱B时,电压表测用电器两端的电压,通过移动滑片可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进行实验探究,故C可行;将导线L的b端移至接线柱D时,滑动变阻器被断路,不能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无法进行实验探究,故D不可行.
2.【答案】D
【解析】A项电压表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压,电流表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流,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B项电压表 V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压,R0是定值电阻,根据I0=求出电流,电压表V2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得Ix=I0,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C项电流表A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流,R0是定值电阻,根据U0=I0R0求出电压,电流表A2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得Ux=U0,根据Rx=,求出电阻.不符合题意.
D项电流表只能直接测量Rx的电流,电压不能直接和间接测量,无法计算电阻.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用控制变量法,每次更换电阻后,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该实验中只要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即可,电流不必成倍数变化;故B正确.
4.【答案】D
【解析】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实验中,对同一导体,改变加在两端的电压,发现通过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变,换其他导体,也能得出同样结论.故选D.
5.【答案】D
【解析】因为两电阻串联,所以总电阻:R=R1+R2=6 Ω+3 Ω=9 Ω.
6.【答案】B
【解析】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阻为20 Ω;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最大为60 Ω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20 Ω+60 Ω=80 Ω,所以串联的总电阻的变化范围为20 Ω~80 Ω.
7.【答案】C
【解析】S2闭合前后,电压表始终测电源的电压,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S2闭合前后,R2支路的电流不变,即A2的示数不变;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S2闭合前测R1支路电流,闭合后测干路电流的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8.【答案】B
【解析】
9.【答案】C
【解析】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两个电阻之和,所以R总=R1+R2=5 Ω+10 Ω=15 Ω.
10.【答案】B
【解析】根据I=,导体电阻R===10 Ω;导体两端电压为6 V时,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不变,导体电阻不变,仍为10 Ω.
11.【答案】D
【解析】U=10 V,I=0.4 A,导体的电阻为:R===25 Ω;
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
导体两端电压变为25 V,即电压U′=25 V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变,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I′===1 A.故选D.
12.【答案】A
【解析】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U电铃=6 V,电流I=1 A,因为电源电压12 V大于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6 V,
所以,要使电铃能在12 V的电路上正常工作,必须给它串联一个电阻,故C、D错误;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电铃=12 V-6 V=6 V,
由I=可得,串联电阻的阻值:R===6 Ω,故A正确,B错误.
13.【答案】电压 电阻 欧姆 欧姆 I=
【解析】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做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的.
电流用字母I表示,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阻用字母R表示,那么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I=.
14.【答案】(1)
(2)定值电阻R1短路 0.36 (3)电压 A (5)反
【解析】(1)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由于电源电压为3 V,所以应选择0~3 V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已接了下面一个接线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个接线柱;
(2)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部分发生短路,或定值电阻R1短路,由乙图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分度值为0.02 A,示数为0.36 A;
(3)将5 Ω电阻换成10 Ω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移动,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电流和电阻的关系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5.【答案】2 0.5 4
【解析】由图甲知,Rx与R串联,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 V量程,分度值为0.1 V,Rx两端电压为2 V;由图丙知,电流表使用0~0.6 A量程,分度值0.02 A,通过Rx的电流为0.5 A;由I=可得Rx的阻值:Rx===4 Ω.
16.【答案】(1)
(2)①连接电路时未断开开关;②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了上面两个接线柱或下面两个接线柱.
【解析】
17.【答案】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电路的等效电阻:R===4.5 Ω,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U=I1R1=1 A×6 Ω=6 V,
干路电流:I==≈1.33 A.
答:电路的等效电阻为4.5 Ω、电源电压为6 V、干路里的电流为1.33 A.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干路电流.
18.【答案】解:由题可知,根据I=可得:
R==A=5 Ω.
答:此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5 Ω.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I=可解,注意单位的换算.
19.【答案】4 V 10 Ω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两端的电压:
U1=IR1=0.4 A×20 Ω=8 V,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阻R2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
U2=U-U1=12 V-8 V=4 V;
电阻R2的阻值:R2===10 Ω
20.【答案】
【解析】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原卷版docx、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2节 欧姆定律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