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第二章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488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第二章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488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第二章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488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物理浙江选考一轮复习讲义()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第二章第1讲重力 弹力 摩擦力
展开
[选考导航]
知识内容
考试要求
历次选考统计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1
2018/04
2018/1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c
2
3
7
弹力
c
14
5
摩擦力
c
20
20
20、5、19
19
11
力的合成
c
10
力的分解
c
13
7
5
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c
5
实验2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17
17(1)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知识排查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1.重力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5.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弹力
1.弹性
(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3.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
解析 对于初态,以A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设压缩量为x1,则kx1=mg,可求得x1=,对于末态(B刚要离开地面时),以B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判断弹簧处于伸长状态,设伸长量为x2,则kx2=mg,可得x2=,A上升的距离就是弹簧变长的长度,则L=x1+x2=,B正确。
答案 B
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
1.明晰“三个方向”
名称
释义
运动方向
一般指物体相对地面(以地面为参考系)的运动方向
相对运动方向
指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另一个物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方向
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由两物体间静摩擦力的存在导致,能发生却没有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
2.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状态法
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
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3.摩擦力的计算
(1)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有具体的计算公式,而静摩擦力要利用平衡条件列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等计算。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F=μFN计算,也可以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计算。
4.计算摩擦力大小时的“三点注意”
(1)公式F=μFN中的FN是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压力,称为正压力(垂直于接触面的力),性质上属于弹力,它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许多情况下需结合物体的平衡条件等加以确定。
(2)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3)该公式适用于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求静摩擦力的大小时,该公式不成立。
【典例1】 如图5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向右运动的物体,其质量为20 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 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10 m/s2)( )
图5
A.10 N,水平向右 B.10 N,水平向左
C.20 N,水平向右 D.20 N,水平向左
解析 题中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其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大小可根据Ff=μFN=μmg求解,代入数据得Ff=20 N,D正确。
答案 D
【典例2】 如图6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解析 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A受摩擦力,与A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不符,所以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假设A不受摩擦力,A将相对B沿斜面向下运动,则知A受沿F方向的摩擦力。选项D正确。
答案 D
1.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
图7
A.μ1Mg B.μ1(m+M)g
C.μ2mg D.μ1Mg+μ2mg
解析 木块P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2mg,长木板始终静止,则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F=μ2mg,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2.用如图8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定木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把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长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长木板B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木块A受到的滑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T
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C.若长木板B以2v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T
D.若用2F的力作用在长木板B上,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F
解析 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长木板B的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只要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长木板B对木块A的摩擦力都等于FT,故选项A正确,选项B、C、D错误。
答案 A
3.(2018·11月浙江选考)小明在观察如图9所示的沙子堆积时,发现沙子会自然堆积成圆锥体,且在不断堆积过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积成的圆锥体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小明测出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 m,利用物理知识测得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估算出这堆沙的体积最接近( )
图9
A.60 m3 B.200 m3
C.250 m3 D.500 m3
解析 沙堆的底部周长为31.4 m,由l=2πR,可知底面半径为R=5 m,由图可知当沙堆不能再堆高时,即μ=tan θ=0.5,所以沙堆高h=Rtan θ=2.5 m,故沙堆的的体积为V=πR2h=65.4 m3,故选项A最接近。
答案 A
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
(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能利用公式F=μFN计算,静摩擦力通常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求解。
(2)公式F=μFN中,F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
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1.“静—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其他力的合力发生变化时,如果物体仍然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将发生突变。
2.“静—动”突变或“动—静”突变
物体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他力变化时,如果物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将“突变”成滑动摩擦力。
3.“动—动”突变
某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滑动的过程中,若突然相对运动方向变了,则滑动摩擦力方向发生“突变”。
【典例1】 如图10所示,物体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轻质弹簧和竖直墙相连,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A,直到A被拉动,在A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A的弹力F1的大小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F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图10
A.F1减小 B.F1增大
C.Ff先减小后增大 D.Ff始终减小
审题关键点 ①A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②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③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A。④直到A被拉动。
解析 在A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仍处于原状,因此弹力F1不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则弹簧对A的拉力向左,由于水平面粗糙,因此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Ff。当再用一个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A,直到把A拉动前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Ff从向右变为水平向左,所以Ff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典例2】 长直木板的上表面的一端放有一铁块,木板由水平位置缓慢向上转动(即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变大),另一端不动,如图11所示。则铁块受到的摩擦力Ff随角度α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下图中的(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图11
解析 设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增大到θ时,铁块开始滑动,显然当α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