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第3章 第11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含解析)
展开课时作业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
答案:C
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罐可久盛食醋
B.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C.氢氧化铝可作胃酸的中和剂
D.明矾用作净水剂不涉及化学变化
解析: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铝及氧化铝反应,因此铝罐不可久盛食醋,A错误;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B错误;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可作胃酸的中和剂,C正确;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用于净水,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C
3.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
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
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
解析:硫化钠和氯化铝溶液反应,硫离子和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A错误;镁粉在空气中和氧气也反应,会生成氧化镁,B错误;铝热法可冶炼锰,C正确;氯化铝属于分子晶体,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冶炼铝,D错误。
答案:C
4.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Al,但不能溶解Fe,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Na+、HCO、NO
B.Na+、SO、Cl-、S2-
C.NH、Mg2+、SO、NO
D.H+、K+、Cl-、Na+
解析:能溶解Al(OH)3和Al,而不能溶解Fe的溶液只能是强碱溶液,A项中的HCO,C项中的NH、Mg2+,D项中的H+都不能在强碱溶液中大量存在。
答案:B
5.(2017·河北武邑中学二调)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2,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立即封口并振荡,可以发现易拉罐先咔咔作响,变瘪,然后再次鼓起来,其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是( )
A.Al(OH)3分解 B.CO2+OH-
C.Al+OH-+H2O D.Al2O3+OH-
解析:NaOH溶液先与CO2反应,气压减小,易拉罐变瘪;再与铝表面的Al2O3反应,最后与Al反应,生成H2,易拉罐变鼓。综上所述,应选A。
答案:A
6.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 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①⑥⑤③ B.②③④③
C.②③⑤③ D.①③⑤③
解析:若先用盐酸溶解,Mg、Al均溶解,制取Al(OH)3的步骤较多;从NaAlO2制备Al(OH)3,若加盐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故B项操作步骤为最佳顺序。
答案:B
7.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解析:假设上述四种物质均为1 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 mol、 mol,完全溶解转化为NaAlO2时,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 mol、×4 mol= mol,×2 mol= mol,所以选A。
答案:A
8.某烧杯中盛有含0.2 mol NH4Al(SO4)2的溶液,向其中缓缓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200 mL,使其充分反应,此时烧杯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
A.Al3+和Al(OH)3 B.AlO
C.AlO和Al(OH)3 D.Al(OH)3
解析:n(Al3+)=0.2 mol,n(NH)=0.2 mol,n(OH-)=0.8 mol,根据反应顺序,反应后,恰好生成0.2 mol Al(OH)3和0.2 mol NH3·H2O。
答案:D
9. 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④线表示AlO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答案:B
10. 室温下,在0.2 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
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
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
解析:A项,Al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Al(OH)3+3H+,错误;B项,a~b段,溶液pH增大,H+浓度减小,铝离子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Al3+浓度减小,错误;C项,b~c段,发生反应:Al3++3OH-===Al(OH)3↓,故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正确;D项,d点时,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的pH突增,说明沉淀已经溶解完毕,错误。
答案:C
11.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6∶1 B.3∶1
C.2∶1 D.1∶2
解析:溶解Al(OH)3耗碱10 mL,则生成Al(OH)3耗碱30 mL,生成Mg(OH)2耗碱(50-30)mL=20 mL,故Al3+与Mg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D
12.(2017·福建泉州五校联考)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 2 mol·L-1盐酸中,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00 mL 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终产生白色沉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1 g镁铝合金中含有镁、铝的质量分别为2.4 g、2.7 g
B.溶解5.1 g镁铝合金时,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C.生成白色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3.6 g
D.若白色沉淀只有Mg(OH)2,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1.2 mol·L-1
解析:盐酸中n(HCl)=300×10-3 L×2 mol·L-1=0.6 mol,H2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n(H)=×2=0.5 mol<0.6 mol,说明盐酸过量,合金全部溶解,设金属镁的物质的量为x mol,金属铝为y mol,则有24 g·mol-1×x mol+27 g·mol-1×y mol=5.1 g,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x mol+3y mol=,两式联立解得,x=y=0.1 mol。根据上述分析,合金中Mg、Al的质量分别是2.4 g、2.7 g,A正确;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B正确;沉淀最大时,Mg全部转化成Mg(OH)2,Al全部转化成Al(OH)3,m(沉淀)=m(合金)+m(OH-),n(OH-)=n(合金失电子)=n(H+得电子),因此沉淀的质量为5.1 g+0.5 mol×17 g·mol-1=13.6 g,C正确;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反应后的溶质为NaCl、NaAlO2,即n(Na+)=n(Cl-)+n(AlO)=0.6 mol+0.1 mol=0.7 mol,因此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1.4 mol·L-1,D错误。
答案:D
13.下列图像中,纵坐标为沉淀量,横坐标为某溶液中加入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选择合适图像对应的序号填空。
(1)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________。
(2)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________。
(3)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________。
(5)含有少量盐酸的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_。
(6)含有少量HCl的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_______。
答案:(1)③ (2)⑥ (3)① (4)② (5)⑤ (6)④
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AlCl3中含有的Mg2+、K+杂质并尽可能减少AlCl3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a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盐酸的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g2++2OH-===Mg(OH)2↓、Al3++3OH-===Al(OH)3↓、Al(OH)3+OH-===
AlO+2H2O或Mg2++2OH-===Mg(OH)2↓ Al3++4OH-===AlO+2H2O
(2)不能,因为在Al3+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后,Al(OH)3不能与氨水继续反应,从而不能将Al(OH)3与Mg(OH)2分开
(3)Cl-、K+、AlO、OH-、Na+ Al(OH)3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在加入盐酸时,需要控制盐酸的量,以防止部分Al(OH)3转化成Al3+ 向溶液a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代替盐酸
15.Ⅰ.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填字母)
a.NH3 b.CO2 c.NaOH d.HNO3
Ⅱ.某混合物甲中含有明矾[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在一定条件下由甲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二氧化碳 d.氨水
(2)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E可以作为复合性的化学肥料,E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从溶液中获得固体E的操作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Ⅰ.2Al+2OH-+2H2O===2AlO+3H2↑ b
Ⅱ.(1)d
(2)AlO+CO2+2H2O===Al(OH)3↓+HCO
(3)2Al2O3(熔融)4Al+3O2↑
(4)(NH4)2SO4、K2SO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16.(2017·宝鸡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 实验方案:铝镁合金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称取5.4 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__ 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实验方案:称量x g的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
(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 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1)注意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2)5.4 g铝镁合金中铝的最大质量为5. 4 g×97%,根据2Al+
2NaOH+2H2O===2NaAlO2+3H2↑,可求出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的最大值为5.4 g×97%÷27 g/mol=0.194 mol,体积为0.194 mol÷2.0 mol/L=0.097 L,即97 mL。(5)设x g铝镁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是a mol、b mol,则燃烧生成a mol MgO、 mol Al2O3,则24a+27b=x,40a+51b=y,解得a=,镁的质量为 g,镁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2Al+2NaOH+2H2O===2NaAlO2+3H2↑
(2)97
(3)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