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2单元 第1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2单元 第1讲真题精炼(含解析)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2单元 第1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展开

    必修2 单元 11(2017年全国新课标)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C 【解析】T2噬菌体是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不侵染肺炎双球菌,A错误;T2噬菌体是病毒,病毒无法进行独立代谢的过程,自身无法合成mRNA和蛋白质,B错误;培养基中含32P的物质被大肠杆菌吸收并用于合成自身物质,而T2噬菌体在合成自身物质时用的原料均来源于大肠杆菌,因此T2噬菌体的核酸中会出现32PC正确;HIV所含核酸是RNAT2噬菌体所含核酸是DNAD错误。2(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答案】C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内存在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活菌,并没有提到DNAA错误;艾弗里的小鼠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从S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可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从而使小鼠死亡,B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比噬菌体外壳比重大,所以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在大肠杆菌内进行半保留复制,细菌裂解后得到噬菌体部分含有32P标记,D错误。3(201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答案】D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而不能说明该物质是DNAB错误;噬菌体是病毒,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生活,不能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标记噬菌体,而应先用32P标记噬菌体的宿主细胞,然后再用经过标记的宿主细胞培养噬菌体,C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正确。4(2015年全国新课标)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质(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C转变为PrP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PrPC转变为PrP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朊粒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致病原理是诱导宿主细胞中的PrPC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并不能整合到DNA分子中,A错误;朊粒无细胞结构,而肺炎双球菌具细胞结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完成增殖,B错误;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当结构发生变化后功能也发生变化,C正确;遗传信息翻译过程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利用氨基酸合成肽链的过程,PrPCPrPSC仅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D错误。5(2017年全国新课标)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答案】(1)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新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放射性则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解析】DNARNA在结构上的区别体现在碱基的种类、五碳糖的种类以及空间结构的不同。本题应通过测定新病毒所含碱基的种类确定其类型。DNA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为尿嘧啶,故应分别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和胸腺嘧啶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宿主细胞,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根据收集到的病毒的放射性可知其所含碱基的种类(TU),进而判断出其类型。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