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3单元 第3讲真题精炼(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545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真题精炼(含解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3单元 第3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展开必修2 第三单元 第3讲1.(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物种仅存于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B.虽然亚洲与大洋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的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的化石【答案】A 【解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每个个体只含有这个种群的部分基因,A错误;亚洲和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未产生生殖隔离,B正确;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会使具有某种性状的个体数量增多,相应基因的频率不断提高,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D正确。2.(2016年北京卷)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A 【解析】题干中“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数百余只”,由于豹与豹之间的基因组成存在差异性,因此随着F区豹种群密度的增加,其遗传多样性增加,A正确。题干中没有关于十年后F区中豹种群性别比例的相关描述,无法确定其性别比例的变化,B错误。丰富度为群落特征,而豹群为种群,种群数量增加,没有改变丰富度,C错误。引入T区的豹后,引入的雌豹与F区的雄豹交配,产生后代,且种群数量在增加,由此推出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错误。3.(2015年山东卷)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体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体C.p=a时,显性纯合体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体比例为5/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根据题意,该群体的基因频率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当亲代只有HH和hh存在时,由于其基因型的比率不同,p的值也不同,取值范围为0<p<1,A正确;若亲代只有杂合体,则H、h的基因频率均为1/2,F1中HH、Hh、hh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4、1/2、1/4,对应图中b点,B正确;当p=a时,由图可知,Hh基因型频率=hh基因型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2a(1-a)=(1-a)(1-a),解得a=1/3,F1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a×a=1/9,C正确;当p=c时,HH基因型频率=Hh基因型频率,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a×a=2a(1-a),解得a=2/3,则F1中HH=4/9,Hh=4/9,hh=1/9,F1自交一代,其子代杂合体Hh=4/9×1/2=2/9,纯合体比例为1-2/9=7/9,D错误。4.(2015年安徽卷)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A.75% B.50%C.42% D.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基因频率是指某基因占整个种群基因库的比例。基因频率不变的前提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其不起作用。根据题意,两个种群合并为一个种群后,A基因频率为(80%+60%)÷2=70%,a基因频率为(20%+40%)÷2=30%,则随机交配,下一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C正确。5.(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答案】(1)1∶1 1∶2∶1 0.5(2)A基因纯合致死 1∶1【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基因分离规律的辩证关系。(1)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对于只有一种基因型Aa且雌雄个体数目相等的果蝇群体而言,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1∶1。从理论上分析,Aa随机交配相当于Aa自交,故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aa的数量比应为1∶2∶1,A基因频率为0.5。(2)依据上述分析,若产生第一代中不是1AA∶2Aa∶1aa,而是2Aa∶1aa,则可推知,该群体存在显性纯合子(AA)致死现象。由第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计算A、a所占比例为:A=1/3,a=2/3,故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2×1/3×2/3)∶(2/3×2/3)=1∶1。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