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第4讲真题精炼(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545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第4讲真题精炼(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545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真题精炼(含解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1单元 第4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展开必修3 第一单元 第4讲1.(2017年天津卷)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对长期吸入高浓度PM2.5的研究结果推论A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B改变T细胞数目影响特异性免疫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细胞免疫D导致抗体水平升高影响体液免疫 【答案】C 【解析】呼吸道黏膜是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正确;T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正确;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不参与细胞免疫,C错误;抗体只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2.(2016年海南卷)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均为自身免疫病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答案】B 【解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A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D错误。3.(2016年江苏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答案】D 【解析】由于HIV感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感染HIV的人群免疫力下降,故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项正确;由于HIV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原疫苗对变异后的HIV不再有效果,B项正确;HIV蛋白属于抗原,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即没有抗原,则可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C项正确;HIV破坏免疫系统,但在免疫力未完全丧失前机体有体液免疫应答,故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4.(2016年上海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区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①具有免疫持久性具有免疫短促性②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③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不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④包含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A.① B.②C.③ D.④【答案】B 【解析】①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具有免疫持久性,A错误;②非特异性免疫中没有记忆细胞而特异性免疫中有记忆细胞,所以非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缺乏记忆功能,而特异性免疫对抗原具有记忆功能,B正确;③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都涉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错误;④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特异性免疫存在免疫细胞的增殖与分化,D错误。5.(2017年北京卷)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_________中枢,引起发热。(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__________性清除,从而使该物种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答案】(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写出其中三类即可)(2)识别 (3)体温调节 (4)特异 生存与繁衍(5)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的线粒体膜电位 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的差异 ②人体细胞的线粒体【解析】(1)细胞增殖过程中,需要合成的大分子物质有蛋白质、核酸、多糖、脂肪,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2)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红细胞表面上有相应的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3)生理性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刺激该中枢后,机体会产生与体温调节有关的反应。(4)抗原具有特异性,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可以避免受到宿主免疫系统的特异性识别,从而避免了被特异性清除,有利于疟原虫的生存和繁衍。(5)①1和2、3和4的处理方法的差别都是有无青蒿素,结果显示青蒿素能抑制疟原虫的线粒体的功能;而有无青蒿素处理仓鼠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基本一致,说明青蒿素是通过抑制疟原虫的线粒体的功能来抑制疟原虫生存和繁衍的。②要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应该将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换为人体细胞的线粒体。6.(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 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解析】(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是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感染病毒甲后,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和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特异性免疫功能受损,故机体更容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抗原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3)胞吞、胞吐是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细胞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