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3单元 第3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3单元 第3讲真题精炼(含解析)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 第3单元 第3讲真题精炼(含解析)

    展开

    必修3 单元 31(2017年江苏卷)(多选)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D【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A项错误。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三北防护林物种单一,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B项正确。两只猛禽争夺同种食物,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或种内斗争关系,C项错误。栖息在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是一个种群,其在树上的分布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D项正确。2(2017年海南卷)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  )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答案】D【解析】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A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农作物,所以不能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B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只能说明其为了获得食物而破坏农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C错误;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表明保护区内食物资源不足,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需要更多食物,D正确。3(2017年江苏卷)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徐州市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使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使生物种群的组成更为复杂,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即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BC正确,D错误。4(2016年全国新课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学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二者均具有各自的规律,A正确;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反复利用,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5(2017年海南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蚱蜢青蛙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答案】(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自我调节的能力(3)青蛙 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3)蚱蜢青蛙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草是生产者,蚱蜢是初级消费者,青蛙是次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