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加练:第28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五) (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48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加练:第28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五) (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57548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加练30天(含解析)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午间半小时加练:第28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五) (含解析)
展开第28天 文言文阅读+古诗歌阅读(五)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伉爽有大志,事继母以孝闻。宣德初,由乡举授代州训导,愿授别职,改泰和县典史。七年,督工匠至京师,疏乞入试,复中顺天乡试。明年,举进士一甲第一,赐宴礼部。进士宴礼部,自鼐始。入翰林,为修撰。正统元年,充经筵讲官。《宣宗实录》成,进侍讲,锡三品章服。五年,以杨荣、杨士奇荐,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帝以为贤,进翰林学士。十年,进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中官王振挟帝亲征。朝臣交章谏,不听。鼐与张益以阁臣扈从。未至大同,士卒已乏粮,宋瑛、朱冕全军没,诸臣请班师。振不许,趣诸军进。大将朱勇膝行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草中,至暮不得请。钦天监正彭德清言天象示警,若前,恐危乘舆。振詈曰:“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鼐曰:“臣子固不足惜,主上系天下安危,岂可轻进?”振终不从。前驱败报踵至,始惧,欲还。定襄侯郭登言于鼐、益曰:“自此趋紫荆,裁四十余里,驾宜从紫荆入。”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不听,复折而东,趋居庸。八月辛酉次土木。地高,掘地二丈不及水。瓦剌大至,据南河。明日佯却,且遣使通和。帝召鼐草诏答之。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鼐、益等俱及于难。景帝立,赠鼐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襄,官其子恩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加赠太傅,改谥文忠,复官其孙荣锦衣百户。鼐弟鼎进士,历吏科都给事中。(选自《明史·曹鼐传》,有删改)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四年七月,也先入寇 寇:侵犯B.朝臣交章谏 交:提交C.趣诸军进 趣:催促D.八月辛酉次土木 次:驻扎解析:选B 交:交相。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史”是中国古代官名,设于州县,为县令的佐杂官,但不入品阶、“未入流”,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B.“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时期,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人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C.“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隋唐为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D.“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明代翰林学士是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职官员选拔,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解析:选D “主管文职官员选拔”错误,官员选拔由吏部负责。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德初,曹鼐被乡里人推荐被授予代州训导,但他希望担任别的职务,又改任泰和县典史。B.曹鼐曾随从皇上出征,面对失败的局面,曹鼐认为皇帝的安全关系到天下的安危,不可轻易冒进。C.曹鼐学识渊博,曾担任经筵讲官。编成《宣宗实录》后,升为侍讲,被赐给三品章服。D.土木堡之役,瓦剌使诈,加上驻地缺水,最终造成皇帝被俘,曹鼐等人罹难。曹鼐后被追谥为文襄。解析:选A “曹鼐被乡里人推荐被授予代州训导”错误,文中有“由乡举授代州训导”,“乡举”的意思是参加乡试考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鼐为人内刚外和,通达政体。荣既殁,士奇常病不视事,阁务多决于鼐。(5分)译文: (2)振遽令移营就水,行乱。寇骑蹂阵入,帝突围不得出,拥以去。(5分)译文: 参考答案:(1)曹鼐为人内里刚直而外在柔和,通晓执政大要。杨荣死后,杨士奇常常生病,不能理事,内阁事务多由曹鼐决定。(得分点:“通达”“视事”“决”各1分,大意2分)(2)王振仓促命令移营靠近水边,结果队伍行列大乱。敌寇骑兵践踏营阵闯入,皇上突围不出,被瓦剌兵挟持而去。(得分点:“就”“行”“拥”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曹鼐,字万钟,宁晋人。少时刚直豪爽且有大志,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宣德初年,他中了乡试被授予代州训导,(但他)希望被授予别的职务,于是改任泰和县典史。七年,他监督工匠到京师,上书请求入场考试,又考中顺天府乡试。第二年,他考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皇上在礼部赐宴招待他。进士受宴于礼部,从曹鼐开始。曹鼐进入翰林院,任修撰。正统元年,他充任经筵讲官。《宣宗实录》编成,曹鼐晋升为侍讲,赐给三品章服。五年,因杨荣、杨士奇的推荐,他入文渊阁任职,参与机要事务。曹鼐为人内里刚直而外在柔和,通晓执政大要。杨荣死后,杨士奇常常生病,不能理事,内阁事务多由曹鼐决定。皇上认为他贤良,升他为翰林学士。十年,晋升为吏部左侍郎兼学士。十四年七月,也先入侵,宦官王振挟持皇上亲自征讨。朝廷大臣交相上书劝谏,皇上不听。曹鼐和张益以阁臣身份随从皇上出征。还没到大同,士兵已经缺粮,宋瑛、朱冕全军覆没,众臣请求班师回朝。王振不许,催促各军前进。大将朱勇跪着向前听命,尚书邝埜、王佐跪在草中,到了天黑请求还没有得到允许。钦天监正彭德清说天象显示警报,如果前进,恐怕会危及皇上。王振骂道:“你懂什么!如果有这样的事,也是天命。”曹鼐说:“做臣子的本来不值得顾惜,但皇上身系天下安危,怎能轻易冒进?”王振最终还是没有听从。先行部队失败的消息不断传来,王振这才害怕了,想要回去。定襄侯郭登对曹鼐、张益说:“从这里到紫荆关,才四十多里,皇上车驾宜从紫荆关入京。”王振想请皇上到蔚州临幸他的家,便不听从这一建议,又折而向东,奔向居庸关。八月辛酉,驻扎在土木堡。当地地势太高,挖地二丈也不见水。瓦剌的军队大量拥至,占据南河。第二天他们假装退却,并派使者来沟通讲和。皇上召曹鼐起草诏书答复他。王振仓促命令移营靠近水边,结果队伍行列大乱。敌寇骑兵践踏营阵闯入,皇上突围不出,被瓦剌兵挟持而去。曹鼐、张益等人都遇难。景帝即位后,追赠曹鼐为少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襄,授予他的儿子曹恩为大理评事。英宗复位后,加赠他为太傅,改谥号文忠,又封他的孙子曹荣为锦衣百户。曹鼐的弟弟曹鼎是进士,任吏科都给事中。二、古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青 玉 案曹 组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点出行旅的节令和境地,秋雨初晴,秋空如洗,秋色如画,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B.临水人家竹篱茅舍,岸边酒旗迎风轻扬,远处烟村错错落落,一丝温暖慰藉油然而生,一缕乡思也由心底萌生。C.“凄凉”二字直抒胸臆,点明“乡心”的况味,处此境地,“心”不由己,深入一层写乡思之撩人,感情更深挚。D.“凤楼”借指家中的妻子,此句写路远人遥,视线难及,回头凝望,也是徒劳,点明“乡心”的具体内涵。E.最后四句从望乡的怅惘转入今宵旅宿的孤寂情景,全从实处着笔,身未经而心先想,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解析:选AE A项,“为全词奠定了伤感的感情基调”错误,首句描写了秋天雨后初晴的美丽景色,是一种欢快的情感。E项,“全从实处着笔”错误,这四句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全部是虚写。6.整首词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6分)答: 参考答案:①先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的惊喜;(2分)②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2分)③同时,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的思乡之情。(2分)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