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八章第一讲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电功率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58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八章第一讲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电功率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58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八章第一讲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电功率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58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八章第一讲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电功率
展开
基础复习课
第一讲 电阻定律 欧姆定律 焦耳定律 电功率
一、电阻定律
1.电阻
(1)定义式:R=.
(2)物理意义: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R越大,阻碍作用越大.
2.电阻定律
(1)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2)表达式:R=ρ.
3.电阻率
(1)计算式:ρ=R.
(2)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
(3)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半导体: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二、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
2.公式:I=.
3.适用条件:适用于金属和电解液导电,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三、电功率、焦耳定律
1.电功
(1)定义: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场力做的功称为电功.
(2)公式:W=qU=IUt.
(3)电流做功的实质: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2)公式:P==IU.
3.焦耳定律
(1)电热:电流流过一段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2)计算式:Q=I2Rt.
4.热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
(2)表达式:P==I2R.
[小题快练]
1.判断题
(1)由R=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 )
(2)根据I=,可知I与q成正比.( × )
(3)由ρ=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 )
(4)公式W=UIt及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 )
(5)公式W=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 )
2.某电解池,如果在1 s内共有5.0×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横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横截面的电流是( D )
A.0 A B.0.8 A
C.1.6 A D.3.2 A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根据R=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
B.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
C.根据ρ=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S、导体的电阻R都无关
4.(多选)下列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CD )
A.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
B.W=UIt适用于任何电路,而W=I2Rt=t只适用于纯电阻的电路
C.在非纯电阻的电路中,UI>I2R
D.焦耳热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考点一 三个电流表达式的应用 (自主学习)
| 公式 | 适用范围 | 字母含义 | 公式含义 |
定义式 | I= | 一切电路 | q为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 反映了I的大小,但不能说I∝q,I∝ |
微观式 | I=nqSv | 一切 电路 | n: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 q: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 S:导体横截面积 v:电荷定向移动速率 | 从微观上看n、q、S、v决定了I的大小 |
决定式 | I= | 金属、 电解液 | U:导体两端的电压 R:导体本身的电阻 | I由U、R决定,I∝U I∝ |
1-1. [电解液导电问题] 如图所示,在1价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内插有两根碳棒A和B作为电极,将它们接在直流电源上,于是溶液里就有电流通过.若在t秒内,通过溶液内横截面S的正离子数为n1,通过的负离子数为n2,设基本电荷为e,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A→B,
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方向从B→A
B.溶液内由于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溶液中的电流抵消,电流等于零
C.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D.溶液内的电流方向从A→B,电流I=
答案:D
1-2.[电流微观表达式] (2015·安徽卷)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ρnev D.
答案:C
考点二 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自主学习)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而电阻率则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
(2)导体的电阻大,电阻率不一定大,它的导电性能不一定差;导体的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即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一定小.
(3)导体的电阻、电阻率均与温度有关.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的比较
公式 | R=ρ | R= |
区别 | 电阻的决定式 | 电阻的定义式 |
说明了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R由ρ、L、S共同决定 | 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R与U、I均无关 | |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
2-1. [电阻定律的应用] 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x和y,其中,x长为l,y长为2l,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的电势φ随位置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x和y两导线的电阻和横截面积之比分别为( )
A.3∶1 1∶6 B.2∶3 1∶6
C.3∶2 1∶5 D.3∶1 5∶1
答案:A
2-2.[欧姆定律的应用] 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图中Rx是待测电阻,R0是定值电阻,G是灵敏度很高的电流表,MN是一段均匀的电阻丝.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头P的位置,当通过电流表G的电流为零时,测得MP=l1,PN=l2,则Rx的阻值为( )
A.R0 B.R0
C.R0 D.R0
答案:C
2-3.[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的应用] 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间加上电压后,其U-I图象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
解析:由题图乙可求得U=10 V时,电解液的电阻
R== Ω=2 000 Ω
由题图甲可知电容器长l=a=1 m
截面积S=bc=0.02 m2
结合电阻定律R=ρ得
ρ== Ω·m=40 Ω·m.
答案:40 Ω·m
考点三 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自主学习)
1.图线的意义
(1)由于导体的导电性能不同,所以不同的导体有不同的伏安特性曲线.
(2)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的电压坐标与电流坐标的比值,对应这一状态下的电阻.
2.应用
IU图象中图线上某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
3.两类图线
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过原点的直线,表明它的电阻是不变的. | 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曲线,表明它的电阻是变化的. |
3-1. [通过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 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的电阻为12 Ω
B.B点的电阻为40 Ω
C.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了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
D.工作状态从A变化到了B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
答案:B
3-2. [两图线的比较] 如图所示为A、B两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关于两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阻A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电阻B的阻值不变
B.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等于电阻B的阻值
C.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大于电阻B的阻值
D.在两图线交点处,电阻A的阻值小于电阻B的阻值
答案:B
3-3.[图线的应用]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L1中的电流为L2中电流的2倍
B.L3的电阻约为1.875 Ω
C.L3的电功率约为0.75 W
D.L2和L3的总功率约为3 W
答案:B
考点四 电功、电热、电功率和热功率 (自主学习)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比较
| 纯电阻电路 | 非纯电阻电路 |
实例 | 白炽灯、电炉、电饭锅、电热毯、电熨斗及转子被卡住的电动机等 | 电动机、电解槽、日光灯等 |
电功与 电热 | W=UIt,Q=I2Rt=t W=Q | W=UIt,Q=I2Rt W>Q |
电功率 与热功率 | P电=UI,P热=I2R=, P电=P热 | P电=UI,P热=I2R,P电>P热 |
4-1.[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30 V,内阻为1 Ω,一个标有“6 V 12 W”的电灯与一个绕线电阻为2 Ω的电动机串联.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电灯正常发光,则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
A.36 W B.44 W
C.48 W D.60 W
解析:电路中的电流I==2 A,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E-Ir-UL=22 V,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UI-I2R=36 W,A正确.
答案:A
4-2. [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多选)如图所示,一台电动机提着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匀速上升,已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电源电动势为E,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一切阻力及导线电阻,则( )
A.电源内阻r=-R
B.电源内阻r=--R
C.如果电动机转轴被卡住而停止转动,较短时间内电源消耗的功率将变大
D.如果电动机转轴被卡住而停止转动,较短时间内电源消耗的功率将变小
解析:含有电动机的电路不是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不再适用,A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EI=I2r+mgv+I2R,解得r=--R,B正确;如果电动机转轴被卡住,则E=I′(R+r),电流增大,较短时间内,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较长时间的话,会出现烧坏电源的现象,C正确,D错误.
答案:BC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象应为下图中的( A )
2. (多选)如图所示,R1和R2是同种材料、厚度相同、表面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的尺寸大.在两导体上加相同的电压,通过两导体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C.R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于R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D.R1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小于R2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
3.(多选)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5 Ω
B.加11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约是1.4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4.如图为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重物的重量G=500 N,电源电动势E=90 V,电源内阻为2 Ω,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v=0.6 m/s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I=5 A,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B )
A.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400 W
B.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4 Ω
C.电源的效率约为88.9%
D.电动机的效率为75%
[A组·基础题]
1.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C )
A.1∶4 B.1∶8
C.1∶16 D.16∶1
2.在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n的金属导体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就会产生匀强电场.导体内电荷量为e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先做加速运动,然后与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如此往复……所以,我们通常将自由电子的这种运动简化成速率为v(不随时间变化)的定向运动.已知阻碍电子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v成正比,即f=kv(k是常量),则该导体的电阻应该等于( B )
A. B.
C. D.
3.某直流电动机两端所加电压为U=110 V,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 A,在1 s内将m=4 kg的物体缓慢提升h=5.0 m(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电动机的绕线内阻为55 Ω
B.直流电动机电流的最大值为2 A
C.电动机绕线两端的电压为5 V
D.电动机绕线产生的电热功率为20 W
4. 如图所示,用输出电压为1.4 V,输出电流为100 mA的充电器对内阻为2 Ω的镍—氢电池充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充电器输出的电功率为0.14 W
B.充电时,电池消耗的热功率为0.02 W
C.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为0.12 W
D.充电器每秒把0.14 J的能量存储在电池内
5.(多选)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泡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串接A、B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B.串接A、C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C.串接A、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D.串接B、C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6.(多选)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0.2~0.3 s,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电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 )
A.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 A
B.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 W
C.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 V/m
D.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 J
7.(多选)如图所示四个电路中,电源的内阻均不计,请指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C滑动过程中,一个灯泡由亮变暗的同时,另一个灯泡由暗变亮的电路是( BD )
A B C D
[B组·能力题]
8. 如图所示为电动机与定值电阻R1并联的电路,电路两端加的电压恒为U,开始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S闭合后电动机正常运转,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流表为理想电表,电动机的内阻为R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D )
A.=R2
B.=
C.I2U=+
D.I2U=(I2-I1)U+IR1
9.(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则此时( BD )
A.L1上的电压为L2上电压的2倍
B.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
C.L2的电阻为12 Ω
D.L1、L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
10.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2 Ω,指示灯RL的阻值为16 Ω,电动机M线圈电阻RM为2 Ω.当开关S闭合时,指示灯RL的电功率P=4 W.求:
(1)流过电流表A的电流;
(2)电动机M输出的机械功率.
解析:(1)对指示灯根据焦耳定律P=IRL,解得IL=0.5 A,路端电压为U=ILRL=8 V.设流过电流表的电流为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U=E-Ir,解得I==2 A.
(2)电动机支路的电流为IM,IM=I-IL=1.5 A,电动机总功率为PM=UIM=12 W,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PM出=PM-IRM,解得PM出=7.5 W.
答案:(1)2 A (2)7.5 W
11.(2017·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联考)如图所示,电解槽A和电炉B并联后接到电源上,电源内阻r=1 Ω,电炉电阻R=19 Ω,电解槽电阻r′=0.5 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炉消耗功率为684 W,S1、S2都闭合时,电炉消耗功率为475 W(电炉电阻可看作不变),试求:
(1)电源的电动势;
(2)S1、S2闭合时,流过电解槽的电流大小;
(3)S1、S2闭合时,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
解析:(1)S1闭合、S2断开时,电炉消耗功率为P1,
电炉中电流I== A=6 A.
电源电动势E=I(R+r)=120 V.
(2)S1、S2都闭合时,电炉消耗功率为P2,
电炉中电流为IR== A=5 A.
路端电压为U=IRR=5×19 V=95 V,
流过电源的电流为I′== A=25 A.
流过电解槽的电流为IA=I′-IR=20 A.
(3)电解槽消耗的电功率PA=IAU=20×95 W=1 900 W.
电解槽内热损耗功率P热=Ir′=202×0.5 W=200 W.
电解槽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功率为P化=PA-P热=1 700 W.
答案:(1)120 V (2)20 A (3)1 700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