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年高考物理新课标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一章第三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展开
第三讲 运动图象 追及和相遇问题
热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自主学习)
1.三种运动图象
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图象
实例
图线
含义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速_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v)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加速度a)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静止_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_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_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_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_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_)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2.对v-t图象的“三点”提醒
(1)v-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在t轴上方表示速度为正,物体沿正方向运动;v-t图象在t轴下方表示速度为负,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3)v-t图象与t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围成的面积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围成的面积在t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若图线与时间轴有交点,则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上、下面积的代数和.
[易错警示]
1.x-t图象、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
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
1-1.[v-t图象] (多选)(2018·湖南雅礼中学段考)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小车在10~20 s内与2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小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20~30 s和30~40 s,加速度的方向相反,A错;20 s末,正向位移最大,B错.10~20 s和20~30 s内,图线斜率符号相同,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同,C对.小车在0~10 s内的位移小于10~20 s内的位移,故平均速度也小些,D对.
答案:CD
1-2.[x-t图象]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比A晚出发2 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
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
答案:BD
1-3.[a-t图象] (2018·河南洛阳二模)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B.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C.t=6 s时质点速度大小等于7 m/s
D.0~6 s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解析: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等于a-t图象的斜率.则知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同向,故A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2~4 s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0~6 s速度的变化量为Δv=×2+×2×2+×2×=3 m/s,因初速度为0,故t=6 s时的速度为3 m/s,故C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0~6 s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均为正,说明质点速度方向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1-4.[两类图象的比较] (多选)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平均速度=知x-t图象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Δx相同,时间Δt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在v-t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4时间内的前半段图线3的斜率小于图线4的斜率,a3a4,故3的瞬时加速度不是总大于4的瞬时加速度,故C错误;
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为正,故t5时刻反向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
答案:AC
1-5. [图象的转换]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B、C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
答案:D
热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师生共研)
1.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结合A、B的运动性质具体分析)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xA+x0=xB,则恰好不相撞;xA+x0>x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牢记“一个思维流程”
[典例] 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审题指导] (1)两车相遇时若出现vA>vB,因有a2>a1,必出现第二次相遇.
(2)若出现两次相遇,则相遇时间和相遇距离均出现两个答案.
解析:(1)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a1t=45 m,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
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a1(t+t0)2=a2t2+85 m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2)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1=a1(t1+t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2=a1(t2+t0)2=245 m.
答案:(1)4 s 8 s (2)125 m 245 m
[反思总结]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1.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各自位移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追及问题涉及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关系,分析时要紧抓“一个图和三个关系式”,即:过程示意图或v-t图象,速度关系式、时间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同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
3.v-t图象具体情况如下: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
③若Δx>x0,则相遇两次,设t1时刻Δx1=x0,两物体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两物体第二次相遇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2-1.[追及和相遇问题]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时间内,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小
C.t2时刻可能是b车追上a车
D.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
解析: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图象与t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则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大,故B错误;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1~t2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的位移大,可知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则t2时刻是a车追上b车,故C错误;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在t1时刻之前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所以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故D正确.
答案:D
2-2.[追及和相遇问题] (2018·西安交大附中期中)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选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解析:根据题意作图:
由图可知:乙车先过路标,故选B.
答案:B
2-3.[相遇问题的求解] 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质点在某时刻恰好通过同一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何时再次相遇;
(2)两质点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由甲质点的速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式知:甲做初速度v10=12 m/s,a1=4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x1=12t+2t2
v1=12+4t
由乙质点的位移与时间变化关系式知:乙做初速度为v20=2 m/s,a2=8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即
x2=2t+4t2
v2=2+8t
甲乙再次相遇知:x1=x2
代入数据得:t=5 s.
(2)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v1=v2
代入数据得:t=2.5 s
最远距离Δxm=x1-x2
代入数据得:Δxm=12.5 m.
答案:(1)5 s (2)12.5 m
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3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7 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B )
A.x=3.5 m B.x=6.5 m
C.x=9 m D.x=11.5 m
2.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A、B两质点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 s做减速运动
B.A质点以20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C.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
D.在0~4 s内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在一直增大
3.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B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s0=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2=10 m/s向右,以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
(1)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2)若v1=8 m/s,则又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B减速为零的时间t1==5 s,此时B的位移为xB==25 m,A的位移为xA=v1t1=20 m,因为xA<xB+s0,故B速度减为零时,A未追上.A追上B时s0+xB=v1t,得追及的时间t==8 s.
(2)若v1=8 m/s时,根据s0=xA-xB,xA=v1t2,xB=v2t2+at,
解得t1=1+2(s)≈3.83 s<t=5 s,是合理的.
答案:(1)8 s (2)3.83 s
[A组·基础题]
1.(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 D )
A.1 m/s2 B.2 m/s2
C. m/s2 D. m/s2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C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
3. (2018·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间距为s0;t0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t0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0~t0时间内甲车在前,t0~2t0时间内乙车在前
B.0~2t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2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
D.s0=s
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
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
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B.t=0时汽车的速度为10 m/s
C.刹车过程经过3 s的位移为7.5 m
D.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1~t2时间段为曲线,其他时间段为直线,则有关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0
B.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t2时刻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
D.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变化
7.(2018·安徽省皖江名校最后一卷)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t=1 s时,甲超过乙最远
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C.t=2 s时,甲超过乙最远
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解析:甲赛车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 m/s.根据x=v0t+at2可得=at+v0可知乙赛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 m/s2,故两质点在t=0.5 s时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当两者相遇时v甲t=at2,解得t=1 s,甲乙相遇,B正确.
8.(2018·浙江杭州高考预测卷)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C )
A. B.
C. D.
解析:A图中,物体在0~2 s速度为正,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2~4 s速度为负,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B图中物体在0~1 s内位移增大,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位移减小,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C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在2~3 s内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
[B组·能力题]
9.(多选)(2018·河南濮阳高三一模)已知半径一定的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即满足f=kv.比例系数k只与小球半径和空气密度有关.现将半径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密度均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铁球对应于图中的a0值较大
B.铁球在图中的v m值较大
C.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长
D.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速度达到铁球所对应的v m的位移较大
解析:因为开始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因此开始下落时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的a0相同,故A错误;当小球受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因为实心铁球的质量大于实心塑料球的质量,而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所以实心铁球在图中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的最大速度,故B正确;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塑料球的加速度,两球均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故实心铁球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短,故C错误;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平均加速度始终大于木球,并且实心铁球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铁球所对应的最大速度的位移较大,故D正确.
10.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6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当t=4 s时两车相遇
B.当t=4 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
11.(2018·浙江杭州期末)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很大,雾天易出现车辆连续相撞的事故.某天清晨,在一段限速为100 km/h的高速公路上有浓雾,一辆正以72 km/h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前方 60 m处有辆车打双闪灯停止不动,就立即刹车.若该司机反应时间为0.6 s,在反应时间内车速不变,若该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1)求该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求该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
(3)通过计算分析,该汽车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解析:(1)轿车的最大速度为v=72 km/h=20 m/s,则轿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t1=20×0.6 m=12 m;
(2)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0-v=at2,
t2== s=4 s;
(3)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 m=40 m,汽车的位移:x=x1+x2=12 m+40 m=52 m<60 m,不会追尾.
答案:(1)12 m (2)4 s (3)不会追尾
12.货车A正在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1)若此时B车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假设两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vA=vB
对B车vB=at
联立可得t=10 s
A车的位移xA=vAt=200 m
B车的位移xB=at2=100 m
又xB+x0=175 m<xA
所以会撞上.
设经过时间t′,相撞,有vAt′=x0+at′2
代入数据解得:t′1=5 s,t′2=15 s(舍去).
(2)设B车的加速度为aB,B车运动经过时间t,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不会发生事故,此时
vA=v0-aAt,vB=aBt,且vA=vB
在时间t内A车的位移xA=v0t-aAt2
B车的位移xB=aBt2
又xB+x0=xA
联立可得aB= m/s2=0.67 m/s2.
答案:(1)相碰撞 5 s (2)0.67 m/s2
热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与应用 (自主学习)
1.三种运动图象
图象
x-t图象
v-t图象
a-t图象
图象
实例
图线
含义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速_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速度v)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斜率表示加速度a)
图线①表示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直线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静止_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②表示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向负_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图线③表示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相遇_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速度_
交点④表示此时三个质点有相同的加速度_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位移为x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没有意义)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速度为v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位移_)
点⑤表示t1时刻质点加速度为a1(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质点在0~t1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
2.对v-t图象的“三点”提醒
(1)v-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2)v-t图象在t轴上方表示速度为正,物体沿正方向运动;v-t图象在t轴下方表示速度为负,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3)v-t图象与t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围成的面积在t轴上方,表示位移为正;围成的面积在t轴下方,表示位移为负.若图线与时间轴有交点,则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为上、下面积的代数和.
[易错警示]
1.x-t图象、v-t图象都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x、v与t一一对应.
2.x-t图象、v-t图象的形状由x与t、v与t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所描述的运动情况都是直线运动.
1-1.[v-t图象] (多选)(2018·湖南雅礼中学段考)利用传感器与计算机可以绘制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沿平直轨道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图象可知( )
A.小车在20~40 s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B.20 s末小车回到出发点
C.小车在10~20 s内与20~30 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小车在0~10 s内的平均速度小于在10~20 s内的平均速度
解析:20~30 s和30~40 s,加速度的方向相反,A错;20 s末,正向位移最大,B错.10~20 s和20~30 s内,图线斜率符号相同,说明加速度方向相同,C对.小车在0~10 s内的位移小于10~20 s内的位移,故平均速度也小些,D对.
答案:CD
1-2.[x-t图象] (多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运动,从A、B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同时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
B比A晚出发2 s
C.A、B两物体速度大小均为10 m/s
D.A、B两物体在A出发后4 s时距原点20 m处相遇
解析:由x-t图象可知,A、B两物体自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运动,且B比A晚出发2 s,图象中直线的斜率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x-t图象可知,B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比A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要大,A、B两直线的交点的物理意义表示相遇,交点的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和相遇的位置,故A、B两物体在A物体出发后4 s时相遇.相遇位置距原点20 m,综上所述,B、D选项正确.
答案:BD
1-3.[a-t图象] (2018·河南洛阳二模)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反向
B.2~4 s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
C.t=6 s时质点速度大小等于7 m/s
D.0~6 s内质点速度方向不变
解析: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等于a-t图象的斜率.则知t=3 s时的急动度和t=5 s时的急动度等大同向,故A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2~4 s内质点的速度增大,做加速运动,故B错误,0~6 s速度的变化量为Δv=×2+×2×2+×2×=3 m/s,因初速度为0,故t=6 s时的速度为3 m/s,故C错误;根据a-t图象与t轴所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知0~6 s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均为正,说明质点速度方向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1-4.[两类图象的比较] (多选)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t4时间内3的加速度大于4的加速度
D.两图象中,t2、t5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解析:运动图象反映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是运动轨迹,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平均速度=知x-t图象在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Δx相同,时间Δt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在v-t图线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在0~t4时间内的前半段图线3的斜率小于图线4的斜率,a3
x-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为正,故t5时刻反向运动,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
答案:AC
1-5. [图象的转换]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0~时间内a=a0>0,若v0≥0,物体做匀加速运动;若v0<0,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B、C错误;由于在T~2T时间内a=-a0,故物体做匀变速运动且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与0~时间内相同,故A错误,D正确.
答案:D
热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师生共研)
1.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2.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结合A、B的运动性质具体分析)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xA+x0<xB,则能追上;xA+x0=xB,则恰好不相撞;xA+x0>xB,则不能追上.
3.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定要注意判断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牢记“一个思维流程”
[典例] 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 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5 m/s2,甲车运动6 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5 m/s2,求:
(1)两辆汽车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
(2)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
[审题指导] (1)两车相遇时若出现vA>vB,因有a2>a1,必出现第二次相遇.
(2)若出现两次相遇,则相遇时间和相遇距离均出现两个答案.
解析:(1)甲车运动6 s的位移为x0=a1t=45 m,此时甲车尚未追上乙车.
设此后经过时间t与乙车相遇,则有a1(t+t0)2=a2t2+85 m
将上式代入数据并整理得:t2-12t+32=0
解得:t1=4 s,t2=8 s
t1、t2都有意义,t1=4 s时,甲车追上乙车;t2=8 s时,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
(2)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1=a1(t1+t0)2=125 m
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x2=a1(t2+t0)2=245 m.
答案:(1)4 s 8 s (2)125 m 245 m
[反思总结]
追及与相遇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思路
1.相遇问题的两类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各自位移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2.追及问题涉及两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关系,分析时要紧抓“一个图和三个关系式”,即:过程示意图或v-t图象,速度关系式、时间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同时要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
3.v-t图象具体情况如下: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加速追匀速
①t=t0以前,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增大
②t=t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0+Δx
③t=t0以后,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距离减小
④能追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
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类型
图象
说明
匀减速追匀速
开始追及时,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的距离在减小,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即t=t0时刻:
①若Δx=x0,则恰能追及,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这也是避免相撞的临界条件
②若Δx
匀速追匀加速
匀减速追匀加速
2-1.[追及和相遇问题]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为汽车a、b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的v-t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时间内,a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小
C.t2时刻可能是b车追上a车
D.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
解析: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图象与t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则在t1~t2时间内,a车的位移比b车的大,故B错误;在t2时刻,两车相遇,在t1~t2时间内,a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则a的位移大,可知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则t2时刻是a车追上b车,故C错误;t1时刻,b车在前,a车在后,在t1时刻之前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所以t1时刻前的某一时刻两车可能相遇,故D正确.
答案:D
2-2.[追及和相遇问题] (2018·西安交大附中期中)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以后甲车一直作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选加速后减速运动,丙车先减速后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三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解析:根据题意作图:
由图可知:乙车先过路标,故选B.
答案:B
2-3.[相遇问题的求解] 同向运动的甲乙两质点在某时刻恰好通过同一路标,以此时为计时起点,此后甲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4t+12(m/s),乙质点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x=2t+4t2(m),试求:
(1)两质点何时再次相遇;
(2)两质点相遇之前何时相距最远,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解析:(1)由甲质点的速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式知:甲做初速度v10=12 m/s,a1=4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x1=12t+2t2
v1=12+4t
由乙质点的位移与时间变化关系式知:乙做初速度为v20=2 m/s,a2=8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即
x2=2t+4t2
v2=2+8t
甲乙再次相遇知:x1=x2
代入数据得:t=5 s.
(2)甲乙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v1=v2
代入数据得:t=2.5 s
最远距离Δxm=x1-x2
代入数据得:Δxm=12.5 m.
答案:(1)5 s (2)12.5 m
1.一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质点在t=0时位于x=3 m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当t=7 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 B )
A.x=3.5 m B.x=6.5 m
C.x=9 m D.x=11.5 m
2.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A、B两质点运动的x-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B质点最初4 s做加速运动,后4 s做减速运动
B.A质点以20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C.A、B两质点在4 s时相遇
D.在0~4 s内两个质点间的距离在一直增大
3.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B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4.如图所示,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当它们相距s0=7 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1=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速度v2=10 m/s向右,以a=-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求:
(1)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
(2)若v1=8 m/s,则又经过多长时间A追上B.(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1)B减速为零的时间t1==5 s,此时B的位移为xB==25 m,A的位移为xA=v1t1=20 m,因为xA<xB+s0,故B速度减为零时,A未追上.A追上B时s0+xB=v1t,得追及的时间t==8 s.
(2)若v1=8 m/s时,根据s0=xA-xB,xA=v1t2,xB=v2t2+at,
解得t1=1+2(s)≈3.83 s<t=5 s,是合理的.
答案:(1)8 s (2)3.83 s
[A组·基础题]
1.(2018·湖南省长郡中学月考)如图所示,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 D )
A.1 m/s2 B.2 m/s2
C. m/s2 D. m/s2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内( C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 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 m
3. (2018·湖南长沙市一中月考)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t=0时,两车间距为s0;t0时刻,甲、乙两车相遇,0~t0时间内甲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0~t0时间内甲车在前,t0~2t0时间内乙车在前
B.0~2t0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乙车平均速度大小的2倍
C.2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
D.s0=s
4.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
D.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
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
B.t=0时汽车的速度为10 m/s
C.刹车过程经过3 s的位移为7.5 m
D.刹车过程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6.(多选)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其中t1~t2时间段为曲线,其他时间段为直线,则有关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0
C.t2时刻物体的位移开始减小
D.t2时刻物体的速度方向未发生变化
7.(2018·安徽省皖江名校最后一卷)小明和小华操控各自的玩具赛车甲、乙在小区平直的路面上做直线运动,t=0时刻两赛车恰好并排,此后两赛车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比值随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对于甲、乙两赛车前2 s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t=1 s时,甲超过乙最远
B.t=1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C.t=2 s时,甲超过乙最远
D.t=2 s时,甲、乙两赛车相遇
解析:甲赛车恒定不变,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甲=1 m/s.根据x=v0t+at2可得=at+v0可知乙赛车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 m/s2,故两质点在t=0.5 s时速度相等,此时两者相距最远;当两者相遇时v甲t=at2,解得t=1 s,甲乙相遇,B正确.
8.(2018·浙江杭州高考预测卷)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速度为v、位移为s.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假设物体在t=0时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表示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C )
A. B.
C. D.
解析:A图中,物体在0~2 s速度为正,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2~4 s速度为负,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B图中物体在0~1 s内位移增大,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位移减小,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C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然后重复上面的过程,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D图中物体在在0~1 s内做匀加速运动,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1~2 s做匀减速运动,第2 s速度恰好变成0,在1~2 s内做速度减小的正方向运动;物体在在2~3 s内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沿规定正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物体不是做单向直线运动.
[B组·能力题]
9.(多选)(2018·河南濮阳高三一模)已知半径一定的小球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即满足f=kv.比例系数k只与小球半径和空气密度有关.现将半径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塑料球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与速度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密度均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铁球对应于图中的a0值较大
B.铁球在图中的v m值较大
C.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长
D.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速度达到铁球所对应的v m的位移较大
解析:因为开始下落时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因此开始下落时两球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图中的a0相同,故A错误;当小球受力平衡时,达到最大速度,因为实心铁球的质量大于实心塑料球的质量,而空气阻力f正比于运动速率v,所以实心铁球在图中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的最大速度,故B正确;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塑料球的加速度,两球均在空中由静止开始下落,故实心铁球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两球从开始下落至下落同样高度,铁球所用时间较短,故C错误;因为铁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影响较小,所以铁球的平均加速度始终大于木球,并且实心铁球的最大速度大于实心塑料球,所以铁球从开始下落至铁球所对应的最大速度的位移较大,故D正确.
10.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6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
A.当t=4 s时两车相遇
B.当t=4 s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
C.两车有两次相遇
D.两车有三次相遇
11.(2018·浙江杭州期末)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速度很大,雾天易出现车辆连续相撞的事故.某天清晨,在一段限速为100 km/h的高速公路上有浓雾,一辆正以72 km/h速度行驶的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前方 60 m处有辆车打双闪灯停止不动,就立即刹车.若该司机反应时间为0.6 s,在反应时间内车速不变,若该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
(1)求该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求该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
(3)通过计算分析,该汽车是否会发生追尾事故.
解析:(1)轿车的最大速度为v=72 km/h=20 m/s,则轿车在反应时间内的位移x1=vt1=20×0.6 m=12 m;
(2)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0-v=at2,
t2== s=4 s;
(3)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 m=40 m,汽车的位移:x=x1+x2=12 m+40 m=52 m<60 m,不会追尾.
答案:(1)12 m (2)4 s (3)不会追尾
12.货车A正在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疲劳驾驶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轿车B时,两车距离仅有75 m.
(1)若此时B车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启动,通过计算判断:如果A车司机没有刹车,是否会撞上B车;若不相撞,求两车相距最近时的距离;若相撞,求出从A车发现B车开始到撞上B车的时间.
(2)若A车司机发现B车,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两车均视为质点),为避免碰撞,在A车刹车的同时,B车立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不计反应时间),问:B车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事故.(假设两车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设经过的时间为t,
则vA=vB
对B车vB=at
联立可得t=10 s
A车的位移xA=vAt=200 m
B车的位移xB=at2=100 m
又xB+x0=175 m<xA
所以会撞上.
设经过时间t′,相撞,有vAt′=x0+at′2
代入数据解得:t′1=5 s,t′2=15 s(舍去).
(2)设B车的加速度为aB,B车运动经过时间t,
两车相遇时,两车速度相等,则不会发生事故,此时
vA=v0-aAt,vB=aBt,且vA=vB
在时间t内A车的位移xA=v0t-aAt2
B车的位移xB=aBt2
又xB+x0=xA
联立可得aB= m/s2=0.67 m/s2.
答案:(1)相碰撞 5 s (2)0.67 m/s2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