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质量检测(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6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质量检测(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6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质量检测(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756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版高考物理新设计大一轮新高考(鲁京津琼)专用讲义: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章末质量检测(一)
展开章末质量检测(一)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7题为单项选择题,8~9题为多项选择题)1.(原创)手机导航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出行的人们,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图1是某位游客司机从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骑行前往北京南站,导航规划了三条路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1A.研究人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可以把人看成质点B.图中的27分钟、31分钟、28分钟都表示时间间隔C.图中的5.4公里、6.1公里、5.6公里分别表示路程D.三条路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位移也不同解析 研究人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人的大小和形状能够忽略,可以把人看成质点,选项A的说法正确;图中的27分钟、31分钟、28分钟都表示时间间隔,选项B的说法正确;图中的5.4公里、6.1公里、5.6公里是轨迹的长度,分别表示路程,选项C的说法正确;三条路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位移相同,选项D的说法错误。 答案 D2.(2018·浙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跳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体育项目,近年来,我国跳水运动员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夺得了几乎所有的金牌,为国家争得荣誉。如图2为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参加跳板跳水比赛时,其竖直分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以其离开跳板时作为计时起点,则( )图2A.t1时刻开始进入水面B.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C.t2时刻达到最高点D.t1~t2时间段速度方向竖直向上解析 跳水运动员借助跳板的弹力先向上加速,到最高点后,再向下加速运动,故t1时刻为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的位置;当接触到水面后,运动员开始向下做减速运动,故t2时刻开始进入水面,从图中可知向下为正方向,故t1~t2过程中速度为正,即向下运动,选项B正确。答案 B3.2018年2月9日平昌冬奥会开赛,日前中国女子冰壶队已经顺利通过预选赛进军平昌奥运会。如图3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冰壶以初速度v0滑入O点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滑到C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OA=AB=BC,冰壶依次滑过O、A、B点时的速度之比为v0∶vA∶vB,滑过OA、AB、BC三段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OA∶tAB∶tBC,则( )图3A.v0∶vA∶vB=∶∶1 tOA∶tAB∶tBC=1∶∶B.v0∶vA∶vB=9∶4∶1 tOA∶tAB∶tBC=(-)∶(-1)∶1C.v0∶vA∶vB=9∶4∶1 tOA∶tAB∶tBC=1∶∶D.v0∶vA∶vB=∶∶1 tOA∶tAB∶tBC=(-)∶(-1)∶1解析 由逆向思维匀减速运动可看作反向的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2ax可得,所求的速度之比为∶∶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连续三段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1)∶(-),故所求时间之比为(-)∶(-1)∶1,故D正确,A、B、C错误。答案 D4.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x=(5+2t3) 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 (m/s)。该质点在t=2 s时的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 39 m/s B.24 m/s 38 m/sC.12 m/s 19.5 m/s D.24 m/s 13 m/s解析 t=2 s和t=3 s时质点到O的距离分别是x1=(5+2×23) m=21 m,x2=(5+2×33) m=59 m,t=2 s到t=3 s 间的位移Δx=x2-x1=38 m,可求得==38 m/s。t=2 s时的速度v=6×22(m/s)=24 m/s。由上知,选项A、C、D错误,B正确。答案 B5.(2019·河北沧州模拟)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x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4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t=10 s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B.乙车的初位置在x0=60 m处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6 m/s2D.t=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知甲车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选项A错误;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 s处,则t=10 s 时,速度为零,反过来看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at2,根据图象可知,x0=a·(10 s)2,20 m=a·(5 s)2,解得a=1.6 m/s2,x0=80 m,选项B错误,C正确;t=5 s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的速度v甲= m/s=4 m/s,乙车的速度为v2=at=1.6×5 m/s=8 m/s,选项D错误。答案 C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后向正方向运动B.t2时刻,二者共速并再次处于同一位置C.0~t2时间内,两者距离先增大后减小,t1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解析 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始终都是正值,说明甲、乙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都不变,选项A错误;由图可得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但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不相等,即位移不相等,因为是从同一位置出发,故不会再次处于同一位置,选项B错误;0~t2时间内两者距离越来越远,t2时刻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选项C错误;v~t图象的斜率反映加速度大小,由图可得乙物体图象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即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答案 D7.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倒数的变化规律图线如图6所示,a0和t0已知,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6A.物体在t0前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a0t0C.物体在0~t0时间内速度增加量为a0t0D.以上判断均错误解析 解本题的关键是理解a-图象的物理含义。注意横轴为,由题图可知物体在t0前做加速度恒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时间公式可知物体在t0时刻的速度为a0t0,选项B正确,A、C、D错误。答案 B8.(2018·浙江温州五校联考)近来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假设一辆以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 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 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1.6 mB.如果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 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解析 若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 s=1.6 s<2 s,所以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大小x1== m=6.4 m,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 m-6.4 m=1.6 m,选项A正确;如果汽车在距停车线6 m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位移是6.4 m,所以汽车不能在停车线处停车让人,选项B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 m,所以汽车可做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 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 s=0.2 s时,汽车刚好能停在停车线处让人,选项C错误,D正确。答案 AD9.气球以10 m/s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离地175 m的高处时,一重物从气球上掉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A.重物经7 s落至地面 B.重物下落时间为 sC.重物离地最大高度为180 m D.重物落地速度为60 m/s解析 重物从气球上滑下做竖直上抛运动,有x=v0t-gt2=10×t-×10×t2=-175 m,解得t=7 s,选项A正确,B错误;重物离开气球后,继续上升1 s时,到达最高点,上升的高度为x== m=5 m,重物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h=x+175 m=180 m,选项C正确;重物落地速度v2=2gh,得出v=60 m/s,选项D正确。答案 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6分)10. (9分)(2019·福建漳州一模)如图7甲,利用恒速滴液瓶(每隔相同时间从玻璃管口滴下一个液滴)和频闪光源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调节频闪光源的频率和恒速液滴的频率,使两者恰好相等,屏幕上就会出现“液滴不动”的影点,设此时频闪光源的频率为f。某次实验的影点位置如图乙所示。相邻影点间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和h4。图7(1)图乙中相邻影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_。(2)由逐差法可得液滴下落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题意可知,液滴下落的频率等于频闪光源的频率,则图乙中相邻影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2)由逐差法可得液滴下落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f2。答案 (1) (2)f211.(10分)2017年4月16日,国产大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进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测试。某次测试中,C919在平直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经t1=20 s达到最大速度vmax=288 km/h,之后匀速滑行一段时间,再匀减速滑行,最后停下来。若滑行总距离x=3 200 m,且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与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图8(1)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2)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 (1)最大速度vmax=288 km/h=80 m/s,在0~20 s内C91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max=at1,代入数据解得a=4 m/s2。则可知C919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a=4 m/s2。(2)减速过程的时间设为t3,则0=vmax-a′t3加速过程的位移大小x1=at减速过程的位移大小x3=vmaxt3+(-a′)t匀速运动过程的时间设为t2,则有x-x1-x3=vmaxt2C919在整个滑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53.3 m/s。答案 (1)4 m/s2 (2)53.3 m/s12. (12分)如图9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距L=10 m的A、B两小球均以初速度v0=10 m/s向右匀速运动,随后两球相继滑上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坡,地面与斜坡平滑连接,取g=10 m/s2。求:图9(1)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B两球的距离;(2)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多长时间两球相遇。解析 (1)设A球滑上斜坡后经过t1时间B球滑上斜坡,则有t1==1 sA球滑上斜坡后加速度a==gsin 30°=5 m/s2设t1时间内A球向上运动的位移为x(即A、B两球的距离),则x=v0t1-at=7.5 m。(2)B球刚要滑上斜坡时A球的速度v1=v0-at1=5 m/sB球滑上斜坡时,加速度与A球相同,以A球为参考系,B球相对于A球以速度v=v0-v1=5 m/s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t2时间两球相遇,有t2==1.5 s则A球滑上斜坡后,两球相遇时经过的时间t=t1+t2=2.5 s。答案 (1)7.5 m (2)2.5 s13. (15分)如图10所示,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一车队,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第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止线相齐,汽车长均为l=4.0 m,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距离均为d1=1.0 m。为了安全,前面汽车尾部与相邻汽车的前端距离至少为d2=5.0 m才能开动,若汽车都以a=2 m/s2的加速度直线运动。绿灯亮起瞬间,第一辆汽车立即开动,求:图10(1)第六辆汽车前端刚到达停止线时的速度大小为v;(2)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最短时间t。解析 (1)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的距离x1=5(l+d1)=25.0 m由v2=2ax1,得v=10 m/s。(2)设第二辆汽车刚开动时,第一辆汽车至少已行驶的时间为t1,则第二辆汽车刚开动时,第一辆汽车至少行驶的距离x2=d2-d1=4.0 m由x2=at,解得t1=2 s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刚开动至少所需时间t2=5t1=10.0 s从第六辆汽车刚开动到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时间:t3==5.0 s从绿灯刚亮起到第六辆汽车前端与停止线相齐所需最短时间t=t2+t3,解得t=15.0 s。答案 (1)10 m/s (2)15.0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