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数学(理)通用版讲义:第十一章第五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
展开
第五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
[考纲要求]
1.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的概念,认识分布列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
2.会求某些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了解超几何分布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4.理解取有限个值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的概念.
5.会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
6.能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突破点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随机变量的有关概念
(1)随机变量: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常用字母X,Y,ξ,η,…表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
2.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概念及性质
(1)概念: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1,x2,…,xi,…,xn,X取每一个值xi(i=1,2,…,n)的概率P(X=xi)=pi,以表格的形式表示如下:
X
x1
x2
…
xi
…
xn
P
p1
p2
…
pi
…
pn
此表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简称为X的分布列.有时也用等式P(X=xi)=pi,i=1,2,…,n表示X的分布列.
(2)分布列的性质:①pi≥0,i=1,2,3,…,n;②i=1.
3.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1)两点分布
X
0
1
P
1-p
p
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具有上表的形式,则称X服从两点分布,并称p=P(X=1)为成功概率.
(2)超几何分布
在含有M件次品的N件产品中,任取n件,其中恰有X件次品,则P(X=k)=,k=0,1,2,…,m,其中m=min{M,n},且n≤N,M≤N,n,M,N∈N*.
X
0
1
…
m
P
…
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具有上表的形式,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超几何分布.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抛掷均匀硬币一次,出现正面的次数是随机变量.( )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描述了由这个随机变量所刻画的随机现象.( )
(3)某人射击时命中的概率为0.5,此人射击三次命中的次数X服从两点分布.( )
(4)从4名男演员和3名女演员中选出4名,其中女演员的人数X服从超几何分布.( )
(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中,随机变量取各个值的概率之和可以小于1.( )
(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表示的事件是彼此互斥的.( )
答案:(1)√ (2)√ (3)× (4)√ (5)× (6)√
二、填空题
1.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
X
1
2
3
4
5
P
p
则p为________.
答案:
2.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i)=(i=1,2,3)则P(X=2)=________.
答案:
3.有一批产品共12件,其中次品3件,每次从中任取一件,在取到合格品之前取出的次品数X的所有可能取值是________.
答案:0,1,2,3
考法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
[例1] (1)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
0
1
2
P
a
若F(x)=P(X≤x),则当x的取值范围是[1,2)时,F(x)等于( )
A. B.
C. D.
(2)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2
-1
0
1
2
3
P
0.1
0.2
0.2
0.3
0.1
0.1
则当P(X<a)=0.8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1,2]
C.(1,2] D.(1,2)
[解析] (1)由分布列的性质,得a++=1,所以a=.而x∈[1,2),所以F(x)=P(X≤x)=+=.
(2)由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知:P(X<-1)=0.1,P(X<0)=0.3,P(X<1)=0.5,P(X<2)=0.8,
则当P(X<a)=0.8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 (1)D (2)C
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性质的应用
(1)利用“总概率之和为1”可以求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或值;
(2)利用“离散型随机变量在一范围内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求某些特定事件的概率;
(3)可以根据性质判断所得分布列结果是否正确.
考法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法
[例2] (2019·长春模拟)长春市的“名师云课”活动自开展以来获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赞誉,在推出的第二季名师云课中,数学学科共计推出36节云课,为了更好地将课程内容呈现给学生,现对某一时段云课的点击量进行统计:
点击量
[0,1 000]
(1 000,3 000]
(3 000,+∞)
节数
6
18
12
(1)现从36节云课中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出6节,求选出的点击量超过3 000的节数;
(2)为了更好地搭建云课平台,现将云课进行剪辑,若点击量在区间[0,1 000]内,则需要花费40分钟进行剪辑,若点击量在区间(1 000,3 000]内,则需要花费20分钟进行剪辑,点击量超过3 000,则不需要剪辑,现从(1)中选出的6节课中随机取出2节课进行剪辑,求剪辑时间X的分布列.
[解] (1)根据分层抽样可知,选出的6节课中点击量超过3 000的节数为×6=2.
(2)由分层抽样可知,(1)中选出的6节课中点击量在区间[0,1 000]内的有1节,点击量在区间(1 000,3 000]内的有3节,故X的可能取值为0,20,40,60.
P(X=0)==,
P(X=20)===,
P(X=40)===,
P(X=60)===,
则X的分布列为
X
0
20
40
60
P
[方法技巧]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步骤
(1)找出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xi(i=1,2,3,…,n);
(2)求出各取值的概率P(X=xi)=pi;
(3)列成表格并用分布列的性质检验所求的分布列或某事件的概率是否正确.
考法三 超几何分布
[例3]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评价不同心理暗示对人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将参加试验的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一组接受乙种心理暗示,通过对比这两组志愿者接受心理暗示后的结果来评价两种心理暗示的作用.现有6名男志愿者A1,A2,A3,A4,A5,A6和4名女志愿者B1,B2,B3,B4,从中随机抽取5人接受甲种心理暗示,另5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
(1)求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概率;
(2)用X表示接受乙种心理暗示的女志愿者人数,求X的分布列.
[解] (1)记接受甲种心理暗示的志愿者中包含A1但不包含B1的事件为M,则P(M==.
(2)由题意知X可取的值为0,1,2,3,4,则
P(X=0)==,P(X=1)==,
P(X=2)==,P(X=3)==,
P(X=4)==.
因此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4
P
[方法技巧] 求超几何分布的分布列的步骤
1.设X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为:
X
-1
0
1
P
2-3q
q2
则q的值为( )
A.1 B.±
C.- D.+
解析:选C 由分布列的性质知
∴q=-.
2.某项大型赛事,需要从高校选拔青年志愿者,某大学学生实践中心积极参与,从8名学生会干部(其中男生5名,女生3名)中选3名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若所选3名学生中的女生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
解:因为8名学生会干部中有5名男生,3名女生,所以X的分布列服从参数N=8,M=3,n=3的超几何分布.
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其中P(X=i)=(i=0,1,2,3),
则P(X=0)==,P(X=1)==,P(X=2)==,P(X=3)==.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3.有编号为1,2,3,…,n的n个学生,入坐编号为1,2,3,…,n的n个座位,每个学生规定坐一个座位,设学生所坐的座位号与该生的编号不同的学生人数为X,已知X=2时,共有6种坐法.
(1)求n的值.
(2)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
解:(1)因为当X=2时,有C种坐法,
所以C=6,即=6,
n2-n-12=0,解得n=4或n=-3(舍去),所以n=4.
(2)因为学生所坐的座位号与该生的编号不同的学生人数为X,
由题意知X的可能取值是0,2,3,4,
所以P(X=0)==,
P(X=2)===,
P(X=3)===,
P(X=4)=1---=,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2
3
4
P
突破点二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x1
x2
…
xi
…
xn
P
p1
p2
…
pi
…
pn
(1)称E(X)=x1p1+x2p2+…+xipi+…+xnpn为随机变量X的均值或数学期望,它反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水平.
(2)称D(X)=(xi-E(X))2pi为随机变量X的方差,它刻画了随机变量X与其均值E(X)的平均偏离程度,其算术平方根为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
2.均值与方差的性质
(1)E(aX+b)=aE(X)+b;
(2)D(aX+b)=a2D(X)(a,b为常数).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期望是算术平均数概念的推广,与概率无关.( )
(2)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偏离均值的平均程度,方差或标准差越小,则偏离均值的平均程度越小.( )
(3)在篮球比赛中,罚球命中1次得1分,不中得0分.如果某运动员罚球命中的概率为0.7,那么他罚球1次的得分X的均值是0.7.( )
答案:(1)× (2)√ (3)√
二、填空题
1.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P(X=k)=,k=1,2,3,则E(3X+5)=________.
答案:11
2.一个正四面体ABCD的四个顶点上分别标有1分,2分,3分和4分,往地面抛掷一次记不在地面上的顶点的分数为X,则X的均值为________.
解析:X的分布列为:
X
1
2
3
4
P
∴E(X)=1×+2×+3×+4×=.
答案:
3.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若P(X=0)=,E(X)=1,则D(X)=________.
解析:设P(X=1)=p,P(X=2)=q,
由题意得解得p=,q=,
∴D(X)=(0-1)2+(1-1)2+(2-1)2=.
答案:
考法一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例1] (2018·天津高考)已知某单位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分别为24,16,16.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进行睡眠时间的调查.
(1)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多少人?
(2)若抽出的7人中有4人睡眠不足,3人睡眠充足,现从这7人中随机抽取3人做进一步的身体检查.
①用X表示抽取的3人中睡眠不足的员工人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②设A为事件“抽取的3人中,既有睡眠充足的员工,也有睡眠不足的员工”,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
[解] (1)由已知,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人数之比为3∶2∶2,由于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7人,因此应从甲、乙、丙三个部门的员工中分别抽取3人,2人,2人.
(2)①随机变量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所以P(X=0)==,P(X=1)==,
P(X=2)==,P(X=3)==,
所以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E(X)=0×+1×+2×+3×=.
②设事件B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1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2人”;
事件C为“抽取的3人中,睡眠充足的员工有2人,睡眠不足的员工有1人”,则A=B∪C,且B与C互斥.
由①知P(B)=P(X=2),P(C)=P(X=1),
故P(A)=P(B∪C)=P(X=2)+P(X=1)=.
所以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求离散型随机变量均值与方差的关键及注意
(1)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关键是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正确运用均值、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注意E(aX+b)=aE(X)+b,D(aX+b)=a2D(X)的应用.
考法二 均值与方差在决策中的应用
[例2] (2019·开封模拟)某产品按行业生产标准分成8个等级,等级系数X依次为1,2,…,8,其中X≥5为标准A,X≥3为标准B,已知甲厂执行标准A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6元/件;乙厂执行标准B生产该产品,产品的零售价为4元/件.假定甲、乙两厂的产品都符合相应的执行标准.
(1)已知甲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1的概率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X1
5
6
7
8
P
0.4
a
b
0.1
且X1的数学期望EX1=6,求a,b的值;
(2)为分析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2,从该厂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0件,相应的等级系数组成一个样本,数据如下:
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求等级系数X2的数学期望;
(3)在(1),(2)的条件下,若以“性价比”为判断标准,则哪个工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说明理由.
注:①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的等级系数的数学期望/产品的零售价;
②“性价比”大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
[解] (1)∵EX1=6,∴5×0.4+6a+7b+8×0.1=6,即6a+7b=3.2,
又0.4+a+b+0.1=1,即a+b=0.5,
∴由得
(2)由已知,用这个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将频率视为概率,可得等级系数X2的概率分布列如下:
X2
3
4
5
6
7
8
P
0.3
0.2
0.2
0.1
0.1
0.1
∴EX2=3×0.3+4×0.2+5×0.2+6×0.1+7×0.1+8×0.1=4.8,即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X2的数学期望等于4.8.
(3)乙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理由如下:
∵甲厂产品的等级系数的数学期望等于6,价格为6元/件,∴其性价比为=1,
∵乙厂产品的等级系数的数学期望等于4.8,价格为4元/件.
∴其性价比为=1.2,
又1.2>1,∴乙厂的产品更具可购买性.
利用均值、方差进行决策的2个方略
(1)当均值不同时,两个随机变量取值的水平可见分歧,可对问题作出判断.
(2)若两随机变量均值相同或相差不大,则可通过分析两变量的方差来研究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或者稳定程度,进而进行决策.
1.随着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的购物方式更具多样化.某调查机构随机抽取10名购物者进行采访,5名男性购物者中有3名倾向于选择网购,2名倾向于选择实体店,5名女性购物者中有2名倾向于选择网购,3名倾向于选择实体店.
(1)若从10名购物者中随机抽取2名,其中男、女各一名,求至少1名倾向于选择实体店的概率;
(2)若从这10名购物者中随机抽取3名,设X表示抽到倾向于选择网购的男性购物者的人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1)设“随机抽取2名,其中男、女各一名,至少1名倾向于选择实体店”为事件A,则表示事件“随机抽取2名,其中男、女各一名,都倾向于选择网购”,
则P(A)=1-P()=1-=.
(2)X所有可能的取值为0,1,2,3,
且P(X=k)=,
则P(X=0)=,P(X=1)=,P(X=2)=,
P(X=3)=.
所以X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E(X)=0×+1×+2×+3×=.
2.张老师开车上班,有路线①与路线②两条路线可供选择.
路线①:沿途有A,B两处独立运行的交通信号灯,且两处遇到绿灯的概率依次为,,若A处遇红灯或黄灯,则导致延误时间2分钟;若B处遇红灯或黄灯,则导致延误时间3分钟;若两处都遇绿灯,则全程所花时间为20分钟.
路线②:沿途有a,b两处独立运行的交通信号灯,且两处遇到绿灯的概率依次为,,若a处遇红灯或黄灯,则导致延误时间8分钟;若b处遇红灯或黄灯,则导致延误时间5分钟;若两处都遇绿灯,则全程所花时间为15分钟.
(1)若张老师选择路线①,求他20分钟能到校的概率;
(2)为使张老师日常上班途中所花时间较少,你建议张老师选择哪条路线?并说明理由.
解:(1)走路线①,20分钟能到校意味着张老师在A,B两处均遇到绿灯,记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则P=×=.
(2)设选择路线①的延误时间为随机变量ξ,则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2,3,5.
则P(ξ=0)=×=,P(ξ=2)=×=,
P(ξ=3)=×=,P(ξ=5)=×=.
ξ的数学期望E(ξ)=0×+2×+3×+5×=2.
设选择路线②的延误时间为随机变量η,则η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8,5,13.
则P(η=0)=×=,P(η=8)=×=,
P(η=5)=×=,P(η=13)=×=.
η的数学期望E(η)=0×+8×+5×+13×=5.
因此选择路线①平均所花时间为20+2=22分钟,选择路线②平均所花时间为15+5=20分钟,
所以为使张老师日常上班途中所花时间较少,建议张老师选择路线②.
突破点三 均值、方差与统计案例的综合问题
[典例] (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已知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x,y之间的几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x
2
4
6
8
10
y
3
6
7
10
12
(1)请根据上表数据绘制散点图;
(2)请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x+,并估计当x=20时y的值;
(3)将表格中的数据看作5个点的坐标,则从这5个点中随机抽取3个点,记落在直线2x-y-4=0右下方的点的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
[解] (1)散点图如图所示.
(2)依题意得,=×(2+4+6+8+10)=6,=×(3+6+7+10+12)=7.6,
=4+16+36+64+100=220,iyi=6+24+42+80+120=272,
===1.1,
所以=7.6-1.1×6=1,
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1.1x+1,
故当x=20时,=23.
(3)可以判断,落在直线2x-y-4=0右下方的点的坐标满足2x-y-4>0,
所以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为(6,7),(8,10),(10,12),
故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
P(ξ=1)==,
P(ξ=2)===,
P(ξ=3)==,
故ξ的分布列为
ξ
1
2
3
P
E(ξ)=1×+2×+3×==.
[方法技巧]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从已知条件给出的图表中准确获取数据信息, 再根据相关公式正确计算并分析得出结论.
[针对训练]
社会公众人物的言行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某媒体机构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影星、歌星以及著名主持人方面的新闻(简称“星闻”)的关注情况,随机调查了某大学的200位大学生,得到信息如下表:
男大学生
女大学生
不关注“星闻”
80
40
关注“星闻”
40
40
(1)从所抽取的200人内关注“星闻”的大学生中,再抽取3人做进一步调查,求这3人性别不全相同的概率;
(2)是否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关注“星闻”与性别有关?并说明理由;
(3)把以上的频率视为概率,若从该大学被调查的男大学生中随机抽取4人,设这4人中关注“星闻”的人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附:K2=,n=a+b+c+d.
P(K2≥k0)
0.050
0.010
0.001
k0
3.841
6.635
10.828
解:(1)由已知得,所求概率P=1-=.
(2)由于K2的观测值k==≈5.556>3.841,
故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关注“星闻”与性别有关.
(3)由题意可得,从被调查的男大学生中抽取一位关注“星闻”的男大学生的概率为=,不关注“星闻”的概率为.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4.
P(ξ=0)=4=;P(ξ=1)=C××3=;P(ξ=2)=C×2×2==;P(ξ=3)=C×3×=;P(ξ=4)=4=.
所以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4
P
因为ξ~B,所以E(ξ)=.
[课时跟踪检测]
1.(2019·嘉兴一中质检)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下表,且E(X)=2,则D(2X-3)=( )
X
0
2
a
P
p
A.2 B.3
C.4 D.5
解析:选C 因为p=1--=,
所以E(X)=0×+2×+a×=2,解得a=3,
所以D(X)=(0-2)2×+(2-2)2×+(3-2)2×=1,
所以D(2X-3)=22D(X)=4,故选C.
2.(2019·广雅中学期中)口袋中有5个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小球,编号分别为0,1,2,3,4,从中任取3个球,以X表示取出球的最小号码,则E(X)=( )
A.0.45 B.0.5
C.0.55 D.0.6
解析:选B 易知随机变量X的取值为0,1,2,
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P(X=0)==0.6,
P(X=1)==0.3,P(X=2)==0.1.
所以E(X)=0×0.6+1×0.3+2×0.1=0.5,故选B.
3.(2019·衡水中学月考)已知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现逐一检测,直至能确定所有次品为止,记检测的次数为ξ,则E(ξ)=( )
A.3 B.
C. D.4
解析:选B 由题意知,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3,4,其概率分别为P(ξ=2)==,P(ξ=3)==,P(ξ=4)==,所以E(ξ)=2×+3×+4×=.故选B.
4.某学校为了给运动会选拔志愿者,组委会举办了一个趣味答题活动.参选的志愿者回答三个问题,其中两个是判断题,另一个是有三个选项的单项选择题,设ξ为回答正确的题数,则随机变量ξ的数学期望E(ξ)=( )
A.1 B.
C. D.2
解析:选B 由已知得ξ的可能取值为0,1,2,3.
P(ξ=0)=××=,P(ξ=1)=××+××+××=,P(ξ=2)=××+××+××=,P(ξ=3)=××=.∴E(ξ)=0×+1×+2×+3×=.
5.(2019·天津一中月考)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约定每局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比赛进行到有一人比对方多2分或打满6局时停止,设甲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乙在每局中获胜的概率为,且各局胜负相互独立,则比赛停止时已打局数ξ的期望E(ξ)为( )
A. B.
C. D.
解析:选B 由已知,ξ的可能取值是2,4,6.设每两局比赛为一轮,则该轮比赛停止的概率为2+2=.
若该轮结束时比赛还要继续,则甲、乙在该轮中必是各得一分,此时,该轮比赛结果对下一轮比赛是否停止没有影响.
所以P(ξ=2)=,P(ξ=4)=×=,P(ξ=6)=2=,所以E(ξ)=2×+4×+6×=.故选B.
6.(2019·南安一中期中)设10≤x1<x2<x3<x4≤104,x5=105.随机变量ξ1取值x1,x2,x3,x4,x5的概率均为0.2,随机变量ξ2取值,,,,的概率也为0.2.若记D(ξ1),D(ξ2)分别为ξ1,ξ2的方差,则( )
A.D(ξ1)>D(ξ2)
B.D(ξ1)=D(ξ2)
C.D(ξ1)<D(ξ2)
D.D(ξ1)与D(ξ2)的大小关系与x1,x2,x3,x4的取值有关
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E(ξ1)=(x1+x2+x3+x4+x5),
E(ξ2)==(x1+x2+x3+x4+x5),期望相等,都设为m,
∴D(ξ1)=[(x1-m)2+…+(x5-m)2],
D(ξ2)=,
∵10≤x1<x2<x3<x4≤104,x5=105,
∴D(ξ1)>D(ξ2).故选A.
7.(2019·湖南名校联考)体育课的排球发球项目考试的规则:每位学生最多可发球3次,一旦发球成功,则停止发球,否则一直发到3次为止.设某学生一次发球成功的概率为p,发球次数为X,若X的数学期望E(X)>1.75,则p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选C 根据题意,发球次数为1即第一次发球成功,故P(X=1)=p,发球次数为2即第一次发球失败,第二次发球成功,故P(X=2)=p(1-p),
发球次数为3即第一次、第二次发球失败,故P(X=3)=(1-p)2,则E(X)=p+2p(1-p)+3(1-p)2=p2-3p+3,
依题意有E(X)>1.75,则p2-3p+3>1.75,解得p>或p<,
结合p的实际意义,可得0<p<,即p∈,故选C.
8.(2018·浙江高考)设0<p<1,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是
ξ
0
1
2
P
则当p在(0,1)内增大时,( )
A.D(ξ)减小 B.D(ξ)增大
C.D(ξ)先减小后增大 D.D(ξ)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D 由题意知E(ξ)=0×+1×+2×=p+,
D(ξ)=2×+2×+2×
=2×+2×+2×
=-p2+p+=-2+,
∴D(ξ)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即当p在(0,1)内增大时,D(ξ)先增大后减小.
9.(2019·鄂南高中期中)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列为
X
1
2
3
4
P
m
则P(|X-3|=1)=________.
解析:由+m++=1,解得m=,P(|X-3|=1)=P(X=2)+P(X=4)=+=.
答案:
10.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广滑雪运动,某滑雪场开展滑雪促销活动.该滑雪场的收费标准是:滑雪时间不超过1小时免费,超过1小时的部分每小时收费标准为40元(不足1小时的部分按1小时计算).有甲、乙两人相互独立地来该滑雪场运动,设甲、乙不超过1小时离开的概率分别为,;1小时以上且不超过2小时离开的概率分别为,;两人滑雪时间都不会超过3小时.
(1)求甲、乙两人所付滑雪费用相同的概率;
(2)设甲、乙两人所付的滑雪费用之和为随机变量ξ(单位:元),求ξ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E(ξ),方差D(ξ).
解:(1)两人所付费用相同,相同的费用可能为0,40,80元,两人都付0元的概率为P1=×=,
两人都付40元的概率为P2=×=,
两人都付80元的概率为
P3=×=×=,
故两人所付费用相同的概率为P=P1+P2+P3=++=.
(2)由题设甲、乙所付费用之和为ξ,ξ可能取值为0,40,80,120,160,则:
P(ξ=0)=×=,
P(ξ=40)=×+×=,
P(ξ=80)=×+×+×=,
P(ξ=120)=×+×=,
P(ξ=160)=×=.
ξ的分布列为:
ξ
0
40
80
120
160
P
E(ξ)=0×+40×+80×+120×+160×=80.
D(ξ)=(0-80)2×+(40-80)2×+(80-80)2×+(120-80)2×+(160-80)2×=.
11.(2019·大连期中)某工厂为了对新研发的产品进行合理定价,将该产品按事先拟定的单价进行试销,得到一组检测数据(xi,yi)(i=1,2,…,6)如表所示.
试销单价x/元
4
5
6
7
a
9
产品销量y/件
b
84
83
80
75
68
已知变量x,y具有线性负相关关系,且i=39,i=480,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通过计算求得其回归方程分别为:甲,y=4x+54;乙,y=-4x+106;丙,y=-4.2x+105.其中有且仅有一位同学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1)试判断谁的计算结果正确,并求出a,b的值;
(2)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xi,i)中的i与检测数据(xi,yi)中的yi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则称该检测数据是“理想数据”,现从检测数据中随机抽取3个,求“理想数据”的个数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解:(1)已知变量x,y具有线性负相关关系,故甲的计算结果不对,
由题意得,==6.5,==80,
将=6.5,=80分别代入乙、丙的回归方程,经验证知乙的计算结果正确,
故回归方程为y=-4x+106.
由i=4+5+6+7+a+9=39,得a=8,
由i=b+84+83+80+75+68=480,得b=90.
(2)列出估计数据(xi,yi)与检测数据(xi,yi)如表.
x
4
5
6
7
8
9
y
90
84
83
80
75
68
90
86
82
78
74
70
易知有3个“理想数据”,故“理想数据”的个数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P(ξ=0)==,P(ξ=1)==,P(ξ=2)==,P(ξ=3)==.故ξ的分布列为
ξ
0
1
2
3
P
E(ξ)=0×+1×+2×+3×=.
12.甲、乙两家外卖公司,其送餐员的日工资方案如下:甲公司,底薪80元,每单送餐员抽成4元;乙公司,无底薪,40单以内(含40单)的部分送餐员每单抽成6元,超出40单的部分送餐员每单抽成7元.假设同一公司的送餐员一天的送餐单数相同,现从这两家公司各随机选取一名送餐员,并分别记录其50天的送餐单数,得到如下频数表:
甲公司送餐员送餐单数频数表
送餐单数
38
39
40
41
42
天数
10
15
10
10
5
乙公司送餐员送餐单数频数表
送餐单数
38
39
40
41
42
天数
5
10
10
20
5
(1)现从记录甲公司的50天送餐单数中随机抽取3天的送餐单数,求这3天送餐单数都不小于40的概率.
(2)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记乙公司送餐员日工资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②小王打算到甲、乙两家公司中的一家应聘送餐员,如果仅从日工资的角度考虑,请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为小王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解:(1)记抽取的3天送餐单数都不小于40为事件M,
则P(M==.
(2)①设乙公司送餐员的送餐单数为a,
当a=38时,X=38×6=228,
当a=39时,X=39×6=234,
当a=40时,X=40×6=240,
当a=41时,X=40×6+1×7=247,
当a=42时,X=40×6+2×7=254.
所以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28,234,240,247,254.
故X的分布列为:
X
228
234
240
247
254
P
所以E(X)=228×+234×+240×+247×+254×=241.8.
②依题意,甲公司送餐员的日平均送餐单数为
38×0.2+39×0.3+40×0.2+41×0.2+42×0.1=39.7,
所以甲公司送餐员的日平均工资为80+4×39.7=238.8元.
由①得乙公司送餐员的日平均工资为241.8元.
因为238.8<241.8,所以推荐小王去乙公司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