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共39张PPT)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84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图片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观察与思考,课堂导入,实验1-1,实验1-2,实验1-3,实验1-4,实验记录,归纳与小结,典例精析,知识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将红纸剪成窗花与将红纸点燃,二者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纸张变成纸条仍然是纸;而纸张燃烧后就不再是纸了
思考:怎样判断和区别这些变化呢?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思考: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的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烟花可以发光发热,木材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生锈,牛奶会变酸等等。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把胆矾研碎。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胆矾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溶液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角度
有水蒸气放出,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
有气泡放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例1】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依据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热,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
凡是状态、形状、某些能量形式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常伴随有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用医用酒精来降温,以达到退烧的目的,也经常用工业酒精炖小锅美食。这都是利用了酒精的特性。
思考: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有哪些性质?
根据观察和生活经验,酒精具有以下性质:
颜色: 状态:气味: 密度:水溶性: 是否挥发:点燃时在空气中: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通过对酒精性质的了解,我们知道物质本身有许多固有的属性,哪些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哪些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本身就固有的性质呢?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
【例1】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B.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C. 铁可以打成铁片 D.4℃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A项, 颜色、气味、状态属于物理性质;B项,稳定性指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C项,说明铁具有延展性,属于物理性质;D项,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物质是否需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直接(眼看、鼻闻、耳听、手掂量等)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词:能、会、可以、易、难等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实验1: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仔细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三、初步认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2:取一根小木条在空气中点燃,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在标准情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
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思考:(1) 如何正确闻气味?(2)如何鉴别O2和CO2两种气体?
生活中,我们除了用水灭火之外,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特性制作而成。那么在二氧化碳灭火的过程中,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出了什么性质?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与用途之间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四、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例2】 分析下列语句,指出其表现出的是物质的性质、变化还是用途?(1)汽油可燃烧 (2)汽油在燃烧(3)汽油易挥发(4)汽油挥发了(5)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物质运动的形式,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其中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是静态的
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体现出性质。
1.下列用途只有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
2.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 哪些是化学变化( ) 哪些是物理性质( ) 哪些是化学性质( ) A.铜能生锈变成铜绿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以粮食为原料酿酒 D.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 E.木棒受力折断
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②、③、④、⑤、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图文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农业,化学与工业,化学与科技,化学与环境,化学的发展和未来,观察实验填写表格,液态的水,蓝色块状的胆矾,块状固体被粉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图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化学,你会观察实验吗,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由块状变粉末,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都没有新物质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图文ppt课件,共1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