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共28张PPT)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42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古代书写材料的变化——
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书写不方便、昂贵、笨重使用不方便﹑不易推广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西汉时已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蔡伦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了重大改进和提高。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3、造纸的流程都有什么?
1、造纸的原材料有哪些?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73页,回答以下问题
公元8世纪 (阿拉伯国家)
公元19世纪(大洋洲)
造纸术的改进是人类文明传播载体的巨大飞跃,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于是他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当时连年战乱,疾病流行,为使人民解除病痛,挽救病人的生命,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举世闻名的《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书中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亳b州人。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民间“神医”。他勤奋好学,学识非常渊博,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和针灸科,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最大的贡献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手术前他让病人和酒服下,待病人失去知觉后,然后进行各种外科手术,如腹腔肿瘤的摘除、胃肠缝合等大手术。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少年受业——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 壮年游历——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书的典范,文学的杰作。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内容:(1)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 000年的史事。(2)注重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3)司马迁在《史记》中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
价值:(1)史学价值:司马迁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文学价值:《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道教的产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吗?(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东汉明帝时,西域的僧人运载佛经到洛阳,得到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佛教逐步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实际、平等、涅槃、无常、现行、刹那、借花献佛、清规戒律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佛教的进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吗?
(1)建筑方面(2)雕塑方面(3)绘画方面(4)文学方面
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尊奉黄帝和老子及神仙方术
人生很苦,要熄灭欲望和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众生平等……
四、文化融合---宗教
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
2、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1.四大发明中,对信息的记录、储存和传播,影响最显著、最久远的是( )A.火药 B.印刷术C.指南针 D.造纸术.2.下列时间轴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史记》这部史学名著中能查阅到( )
3.《史记》记述的内容起止的时间是 ( )A.从春秋到东汉 B.从战国到东汉C.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光武帝4 .东汉明帝时,派人到西域求佛法的主要原因是( )A .宏扬佛教文化 B .用佛教来减轻自己的罪过C .借助佛法维护其统治 D .兴趣所致
5.《佛教传入我国后,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倡导和扶植,其根本原因是( )A.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B.对我国的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C.一些封建贵族信佛 D.佛教的说教对封建国家统治有利6.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秦朝 B.西汉 C.魏晋 D.隋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情境导入,新课讲解,蔡侯纸,探究研讨,典型例题,巩固训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说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改进造纸术,造纸工序,传播造纸术,张仲景,发明“麻沸散”,创造“五禽戏”,五禽戏,和田南,敦煌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获奖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材料展示,青铜器,原始社会刻画符号,商朝甲骨文,商周金文,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古代造纸工艺流程,张仲景,张仲景和华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