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16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575866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背景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陈独秀,李大钊,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2提倡民主与科学,Democracy,Science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是靠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只“老兔子”是校长蔡元培,生于清朝的同治六年丁卯,生肖属兔;一只“中兔子”,是北大文科学院长陈独秀,生于清朝光绪五年辛卯,亦属兔;再一个“小兔子”就是北京大学胡适,比陈独秀小12岁,恰好也属兔。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时 间:1915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 迅、胡适等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敬告青年》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口 号: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北京大学红楼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没有蔡元培,北大不成其为北大;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
宗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质: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孩子还没吃过人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第一部白话文小说
(德先生) (赛先生)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与评价
意义:1、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评价:对西方思想和儒家传统文化存在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
启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
“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青年杂志》创刊 1915年
陈独秀 胡适 鲁迅 李大钊等
“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
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 )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与洋务派论战
C、与立宪派的论战 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2、把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授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概括,思想革命,文学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进步性,最深刻的影响,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图文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创办,课堂练习,你说我说,本课知识线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 新文化运动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文化运动,课标要求,温故知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直面历史,激情新青年,走近青年,解读青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