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第1部分 地球 第Ⅰ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自检(含解析)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第1部分 地球 第Ⅰ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自检(含解析)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第1部分 地球 第Ⅰ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自检(含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第1部分 地球 第Ⅰ课时作业 基础全面自检(含解析)

    展开

    [基础全面自检]  自查短板,为第课时锁定努力方向12017419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具备宜居条件的超级地球,代号LHS 1140b,其半径为地球的1.4倍,质量为地球的6.6倍。报道称LHS 1140b处于恒星宜居带,可能有液态水。下列叙述中与超级地球可能存在液态水密切相关的是(  )质量和体积适中 与恒星的距离比较适中 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D 可以结合地球存在液态水的条件并根据材料推断该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的条件。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能够吸引一定厚度的大气层,与液态水存在关系不大;地球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适宜生物生存,但与存在液态水关系不大;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比较适中,使地球昼夜温差相对较小,地表温度适宜水分保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表温度适中使得液态水存在。综上可推知,与超级地球存在液态水密切相关的是②④D对。2.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②③解析:A 带电粒子流主要影响无线电短波而非长波通信,故错误;白夜现象的形成与高纬地区大气对可见光的散射作用有关,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故错误。渔光一体模式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水面上架设光伏电池板,在水面下养殖鱼虾的模式,达到养殖和发电的并行发展。该模式不仅节约了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在产出清洁能源的同时,大大提高养殖户的收益。光伏发电在长三角地区受到关注。据此回答34题。3.在我国长三角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A.市场需求不足   B.施工资金缺乏C.输电成本过高   D.占地面积太大4渔光一体模式中安装的水面光伏设备行间距比正常值加大了半米以上,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水面温度B.避免设备之间相互遮挡C.保证水面光照和渔船行驶安全D.抑制水中藻类的过度繁殖解析:3.D 4.C 第3题,光伏发电设备占用土地面积大,而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短缺,故在该地区推广光伏发电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占地面积太大。第4题,水面光伏设备之间保持一定的行间距就可以避免设备之间的相互遮挡,不需加大行间距。水面光伏设备之间的行间距加大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水面光照,满足水中生物对光照的需求,同时也为捕鱼船只在水面行驶留下通道。水面光伏设备之间行间距加大和提高水面温度关系不大。(2018·湖北荆州中学月考)读某日我国四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图,完成56题。 地点日出时间日落时间71816486541530636165082418565.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  )A1位置   B2位置C3位置   D4位置6.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解析:5.A 6.C 第5题,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地昼长9小时30分,地昼长8小时36分,地昼长10小时14分,地昼长10小时32分,四地昼长都明显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说明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判断出1位置在近日点附近,处于冬半年,昼长小于12小时。图中24位置在二分日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接近12小时;3位置在夏至日附近,北半球各地昼长大于12小时。选A。第6题,本题要注意利用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作答。由上题分析可知,地昼长9小时30分,地昼长8小时36分,地昼长10小时14分,地昼长10小时32分,四地昼长都小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由此可以推断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为②①③④。选C(2019届高三·南昌调研)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X小时,夜长Y小时,XYZ)。读图回答79题。7.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8日期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  )A50°    B26°34C73°26    D40°9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解析:7.B 8.C 9.A 第7题,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差值为0,读图可知,①③⑤点上Z值为0,故选B。第8题,读图可知,日期该地昼夜长短差值最大,为夏至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计算北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故选C。第9题,期间,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选A当地时间20171121,印度尼西亚阿贡火山开始喷发,火山灰直逼700 m高空,当地已有超过14万民众撤离。据此回答1011题。10.该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地表   B地壳C.地幔   D地核11.火山喷发后,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C.水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岩石圈大气圈解析:10.C 11.A 第10题,在上地幔上部有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第11题,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可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排除B。在地球圈层结构中,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火山灰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并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