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练习:专题8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8(含解析)
展开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8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来源:学。科。网]
一、神经调节
1.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产生机制:Na+内流→膜电位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产生兴奋。[来源:学|科|网]
(2)兴奋的传导。
①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②特点:双向传导(在机体内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
2.膜电位变化曲线模型:
3.兴奋的传递:
(1)图解。
(2)突触的结构。
①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膜。
②突触间隙: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的空隙。
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3)特点:单向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4)神经递质。
①类型: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
②释放方式:胞吐(非气体性神经递质)。
③作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④去向:发挥作用后,被酶解。
二、高考常考的几种激素
1.
2.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全身各种细胞
三、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1.图解:
2.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来源:Z|xx|k.Com]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下列关于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有①③④。
①反射的发生必须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②只要有刺激就会发生反射。
③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④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
2.下列有关突触小体和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③⑥。
①突触小体的膜即为突触前膜。
②突触小体内含有神经递质的囊状结构称为突触小泡。
③神经递质可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④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⑤神经递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⑥非气体类神经递质释放时穿膜层数为0,消耗能量。
⑦神经递质与酶都可以反复利用。
3.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有①②。
①激素的本质都是蛋白质。
②激素可以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③激素发挥作用有特异性,只有靶细胞才有与相应激素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的受体。
④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不参与细胞组成、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
1.(2018·江苏高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的生理过程。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bc段Na+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项错误;cd段恢复为静息电位,此时K+外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但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刺激强度没有关系,只与细胞内外Na+的浓度差有关,D项错误。
2.(2016·全国卷Ⅰ改编)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与神经递质结合后,不一定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基本原理。神经细胞内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故A正确。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该过程需要消耗ATP,但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不需要消耗ATP,故B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如果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结合,不会产生动作电位,故C正确。神经细胞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时,排出钠离子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故D正确。
3.(2016·全国卷Ⅱ)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动物激素的本质、作用与分泌。A项,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如体内血糖浓度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又如外界寒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正确。B项,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下降,故正确。C项,通过转录形成的mRNA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调节转录过程会影响mRNA的合成,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故正确。D项,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故错误。
4.(2015·全国卷Ⅰ改编)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问题:
(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肾上腺素0.2 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________________,血压恢复。肾上腺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____________调节。乙酰胆碱属于__________(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特点即可)。
【解析】(1)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该过程中心脏是肾上腺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血压恢复。肾上腺素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其功能是传递信息。
(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句话中的关键语句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内的移动不需要消耗ATP,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3)由题干分析可知,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抑制作用,也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传导抑制,表现在心输出量上就为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为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传导,心率加快和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就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它们各自与自己的受体结合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作用,同时二者分别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
答案:(1)靶器官 灭活 传递信息
(2)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5.(2015·全国卷Ⅱ)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___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__________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__________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题指导】(1)题干关键信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产热增多”。
(2)关键知识: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
(1)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分级调节且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分泌量受到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反过来,甲状腺激素的量也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2)甲状腺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甲状腺激素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3)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等特点。
答案:(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