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共42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75962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节课学习目标,干冰的作用,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温馨提示,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紫色石蕊试纸变成红色,H2O+石蕊,CO2+石蕊,本实验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CO2,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作出合理猜想设计合适的方案分析得出结论查阅资料、实验评价、反思应用等
思考:1、研究物质的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2、研究物理性质从几方面入手? 3、研究化学性质的重点在哪里?
问题1:二氧化碳是怎样的物质?
CO2的颜色 状态 气味
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
101kPa-78.5 0C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
干冰不是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
③舞台烟幕升华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①人工降雨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量
②保存食物升华时使周围温度降低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 色、 味,在常温下是 态,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
问题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
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盖上瓶盖,振荡。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塑料瓶压扁了,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
(1)先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一集 气瓶的CO2。
(2)向图示的烧杯里倾倒 CO2。
最下层的蜡烛先熄灭,然后是上层的蜡烛也熄灭
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也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问题3: 二氧化碳比空气轻还是重?
结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情景分析』为什么在拥挤的人群中,蹲着比站着更让人难受?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聚积在地势低,又不通风的地方,使得供呼吸的氧气含量变少了,人难受是因为缺氧。
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深井,由于地势低,空气不流通,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贸然进去有窒息的危险。
为防不测,人们在进入菜窖、深井前,如何检测CO2含量是否较高?
问题4: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姓名:石蕊身份:一种植物色素,常用作 酸碱指示剂 颜色:紫色 特性:遇酸性物质显示红色
实验步骤:向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加盛有少量醋酸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纸变成了红色
实验结论: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说明:某种物质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
探究:向紫色石蕊试纸上滴加刚才塑料瓶中的液体,紫色石蕊试纸是否发生变化?
是什么物质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猜想1、是水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
猜想2、是二氧化碳显酸性使紫色石蕊 变红
猜想3、是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的生成物显酸性使紫色石蕊 变红
1)取一张紫色石蕊试纸,用胶头滴管将水滴到试纸上,观察现象 。2)另取一张紫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
3)再取一张滴了水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观察 现象
H2O +CO2 +石蕊
醋酸+H2O +石蕊
对 比 实 验 法
CO2 + H2O == H2CO3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
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H2CO3 = H2O+ CO2↑
说明:当加热时,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
继续探究实验:将变成红色的石蕊试纸在阳光下在酒精灯上加热,红色石蕊试纸又变成紫色,说明什么?
小明同学发现打开雪碧时会冒出大量气泡,他想探究下这是种什么气体。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去探究?
利用碳酸饮料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思考】从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CO2+Ca(OH)2=CaCO3↓+H2O
这个反应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四点物理性质 + 四点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的四点物理性质
①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能溶于水(1:1),增大压强还会溶解更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④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吸热。
③ 与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加热时分解更快。 H2CO3=CO2↑+H2O
CO2+Ca(OH)2=CaCO3↓+H2O
①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
二氧化碳的四点化学性质
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检测】 1、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2、用玻璃管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吹气,过一会儿再给试管加热,试管里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 )A、紫色→红色→紫色 B、紫色→兰色→紫色C、紫色→红色→红色 D、红色→紫色→红色
3.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 将二氧化碳通入蒸馏水 D.向盛有高低不同蜡烛的烧杯倾倒二氧化碳
5.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解答]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浆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墙壁越来越硬,刚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二 氧 化 碳 性 质
(1)用装置A来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装置B来鉴定CO2,在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 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4)烧杯D中放着燃着的蜡烛如图所示,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CO2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所已知的二氧化碳,化学式CO2,相对分子质量44,用于灭火,光合作用原料,制汽水,人工降雨,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6-3,实验6-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2,沙漠化,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图文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2,设计与实验1,设计与实验2,灯火实验,实验与探究3,实验与探究4,设计与实验5,不变红,紫变红,实验与探究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