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5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7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课件(88张ppt)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11《论语》十二章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11《论语》十二章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孔子思想,听读课文,疏通文义研习课文,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五经”)。
      知识链接“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世方法。
    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身长九尺六寸(约191.136厘米),被称为“长人”。
    孔子,是他的父亲叔梁乞72岁时和他的第三个妾颜征在生的儿子。因出生之前曾在尼山求子,故起名为丘,排行第二,故字曰仲尼。(古时伯、仲、叔、季是兄弟排行的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如:不分伯仲)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尊为“至圣”,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教育思想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逾 矩 罔    殆     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诲人不倦   曲肱    笃志     哉
    温馨提示: 1、注意生字的注音2、注意朗读的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单”变“双”(单音节的词加一字变成双音节):学—— 朋—— 温——乐—— 师—— 知——思—— 见—— 改——择—— 逝—— 舍——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如无实义的虚词)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对多义词,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用意译) 
    子曰:“学 而 时 习之,不亦 说乎?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 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恼怒,不也是一个有才德的人吗?”
    第1句讲第2句讲第3句讲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 牢固,学习之乐
    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 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 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 传 不习乎?”
    每天名词作状语
    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事情是否竭尽自己的心力?和朋友交往是否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
    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重视品德修养。
    【本章大旨】这一章主要讲治学的人要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旨意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就(可以)顺从意愿,但又不会越过法度。
    本章是孔子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子曰:“温 故 / 而知 新, 可 以/ 为师矣。”
    学过的知识形容词作名词
    新的理解与体会形容词作名词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谈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子曰:“学 而不思 /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子曰:“ 贤 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的快乐。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本章大旨】是讨论思想道德修养,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安贫乐道: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
    子曰:“知 之 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它,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本章阐述了学习态度:以学习为快乐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顶真讲学习的三个层次:知、好、乐,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子曰:“饭 疏食/饮水,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吃名词作动词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本章大旨】本章讲人的道德修养,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贪图不义之财,不可不择手段的追求富贵。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本章大旨】这一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 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本章讲时光易逝,应珍惜时间。本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比喻用流水日夜不停、一去不返比喻时间的飞逝,指明时间的宝贵。
    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指平民百姓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本章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说明了什么?
    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章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读解】长平之战,廉颇坚守不出,赵王中计,派赵括代替廉颇,导致大败。这是“三军可夺帅也。”严颜宁死不屈,面不改色,“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这是“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是孔子在表述,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坚定意志,是很困难的。
    子夏曰:“博学 /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本章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不亦乐乎 三省吾身三十而立温故知新不舍昼夜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匹夫不可夺其志
    说yuè :通“悦”,高兴,愉快。
    有yòu: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通假字的读音和所通的字应该一样。)
    这类词要多比较,留心,记忆。
    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2.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人格高尚的人)3.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可能、许可。)4.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迷茫而无所适从。今义:蒙蔽,没有。)5.思而不学则殆(古义:疑惑。今义:危险、几乎)6.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7.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8.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人,男子汉。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吃饭。
    这类词要多领会,留心,记忆
    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故,旧的知识。新,新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是“在里面”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它,它们。他,他们。(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曲肱而枕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而”字的用法有:表转接:(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表顺接:表承接(表顺承),接着,然后表并列:连接的词与词无先后,无轻重,与,和表修饰: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所处状态或方式,地表递进:意思更进一层,并且,而且,更
    如:(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表转折)可是,但是,却
    判断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1)人不知而不愠(2)为人谋而不忠乎(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5)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曲肱而枕之(8)不义而富且贵(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知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知之为知之……
    其仁在其中矣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判断句:贤哉,回也!(……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是……)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开   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来表达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痀偻丈人之谓乎!”    (选自《庄子·达生》)
    1、仲尼:孔子。2、适:到,往3、楚:春秋时国名。4、出,行走,通过。5、佝偻:曲背之病,驼背的人。6、承蜩:粘蝉,把蝉黏住。承:《说文》:“受也”。粘取。蜩:蝉。7、犹掇(duō)之:好像用手拾取一样(容易)。掇:拾取,用手去拿。8、有道耶:有门道么?道:办法、方法、规律、窍门。9、五六月:指学习经过的时间。10、累丸:累叠圆形小弹丸。累:叠起。11、不坠:不掉(落)下来。12、锱铢(zī zhū):古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一两,六铢为一锱。此处喻极微少的数量。13、十一:十分之一,形容极少。14、 处身:立定身子。15、若:好像。16、株拘:株:木桩;枸:曲木。枯树根。17、 执臂:举竿的手臂。18、 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只能感知蜩翼,其他事物好象不知道、看不见。唯……之知:只注意。之:助词。起宾语(蜩翼)前置的作用。19、不反不侧:不反身,不侧视,一动不动。形容精神集中,不因外物影响而乱动。20、以:因为。21、易:改变。22、谓:对……说。23、用志不分(yòng zhǐ bù fēn)运用心思,专一而不分散。指一心不二用,不分散注意力。志:心思;分:分散。24、凝(níng):专注,专一。25、丈人:古时对年老的人的尊称。
    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 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3、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1《论语》十二章说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山东曲阜“三孔”,孔林孔子墓地,温故知新,断句读方法归纳,这句话中包含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优质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优质课课件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语》十二章,按时温习时按时,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说同“悦”愉快,竭尽自己的心力,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顺从意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物及作品简介,预习检测,思考探究,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自我检查反省,越过超过,喜欢爱好,课堂练习,看谁填的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