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下列图标中,属于“禁止吸烟”标志的是( )
【答案】D
【解析】A表示禁止烟火,B表示禁止带火种,C表示禁止燃放鞭炮,D表示禁止吸烟。故选D。
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B.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而着火,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但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D
【解析】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鞭炮易燃烧爆炸,正确;B、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正确;C、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隔绝氧气,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D、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急剧燃烧,会发生爆炸。错误。故选D。
2.化学实验室对药品存放有一定的要求,下图所示白磷的存放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答案】B
白磷接触空气易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现象,保存时应该隔绝氧气.
【解析】
A、白磷保存在细沙中不能与氧气隔绝,故A错误;
B、白磷密度比水大,保存在水中能与氧气隔绝,故B正确;
C、白磷保存在空气中不能与氧气隔绝,故C错误;
D、白磷是固体药品,不能存放在细口瓶内,故D错误,
故选B.
3. (2017贺州)俗话说:“人要实心,火要空心”。下列对“火要空心”的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B. 隔绝空气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移除木柴使火熄灭
【答案】A
【解析】“火要空心”的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A正确。
4.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离B.撤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答案】A
【解析】考点:灭火的原理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故答案选择A
5.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B.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
C. 煤气泄漏,应先打开排气扇换气
D.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答案】 D
【解析】
6. (2017雅安)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木炭(如图)作燃料,引燃机制木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木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燃烧固体酒精是为了升高温度
B.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木炭熄灭
C.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木炭的着火点
D. 机制木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C
【解析】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发生改变,故选C
7. (2017徐州改编)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 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了可燃物
C. 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 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答案】A
【解析】粮库失火用水浇灭,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及隔绝空气,A错误;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B正确;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原因是提供了充足的氧气,C正确;图书档案失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和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正确。
8. (2017常德)2017年5月,中国地质局宣布在南海试开采可燃冰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中稳定连续开采可燃冰的国家。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可燃冰燃烧热值高、无污染
B. 可燃冰的化学式是CH3COOH
C. 可燃冰埋藏在海底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
D. 我国可燃冰储量可满足国家能源消耗近200年,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
【答案】B
【解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热值高,无污染,其化学式为CH4,A正确,B错误;可燃冰埋藏在海底和陆地的冻土层的岩石中,C正确;可燃冰是未来重要的能源之一,D正确。
9. 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①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
C. 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①②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 C
【解析】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③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正确;①铜片上的白磷在70 ℃的热水上方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70 ℃,B正确;烧杯中的热水既能提高温度,还起隔绝氧气的作用,C错误;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②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D正确。
10. (2017枣庄)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答案】D
【解析】布手帕和酒精都是可燃物,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以燃烧,A错误;布手帕放在空气中和氧气有充分接触,酒精能燃烧而布手帕不燃烧,说明不是因为空气不充足,B错误;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发生改变,C错误;白酒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酒精燃烧过程中水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手帕表面温度下降,低于布手帕的着火点,所以布手帕不能燃烧,D正确。
11. (2017宜昌)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 实验Ⅰ中蜡烛熄灭,实验Ⅱ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 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 实验Ⅲ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 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B
【解析】实验Ⅰ烧杯倒放,实验Ⅱ烧杯正放,当实验Ⅰ中氧气消耗完后,蜡烛熄灭,而实验Ⅱ中蜡烛继续燃烧,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A正确;上述实验不能说明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可以灭火,B错误;实验Ⅲ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C正确;实验Ⅳ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正确。
12..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 )
A.用水浇灭B.用湿抹布扑灭C.用干抹布扑灭D.用嘴吹灭
【答案】B
【解析】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最简单的灭火方法是使用湿抹布盖灭,能起到降温和隔绝氧气的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
1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的方向。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 天然气 B. 核能 C. 太阳能 D. 风能
【答案】A
【解析】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正确;B、能属于新能源,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错误;D、风能是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错误。故选A。
点睛:新能源是指无污染、可以持续利用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
为了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有害物质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是( )
①.通入大量的空气②.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
③C.控制煤的生产④.将煤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气体燃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①、要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通入的空气要适量方可,如果过量反而不会提高热效率,故①错误;
②、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将固体燃料粉碎,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有害物质的污染,故②正确;
③、控制煤的生产,与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有害物质的污染无关,故③错误;
④、将煤经过处理,使之转化为气体燃料,能够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CO有害物质的污染,故④正确.
故选BD
二、填空和简答题
15. (12分)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可燃冰,形成可燃冰的两种物质是______和水。
(2)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装置。
(3)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乙醇汽油是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乙醇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1)煤 甲烷(或CH4)
(2)燃烧产物是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电 (3)混合物 可再生
【解析】(1)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2)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乙醇汽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乙醇可以由植物经过发酵之后得到,属于可再生能源。
16.(6分)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A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即可)。
图A
图B
第13题图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B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CH4 + 2O2eq \(=====,\s\up7(点燃)) CO2 + 2H2O 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合理即可)
(3)甲
【解析】(1)可燃冰由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2)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eq \(=====,\s\up7(点燃)) CO2 + 2H2O;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和煤相当,而产生会形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的量远远少于煤,且天然气燃烧不产生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3)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报警器应安装在炉具的上方,如图甲。
17(10分) 观察与实验是化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以下是初中化学教材必做的学生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目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了解灭火原理并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角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
你还需要的实验用品: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利用上述实验用品完成以下实验:
第14题图1
(1)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取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并观察,再剪同样大小的乒乓球片和滤纸片分别放在薄铜片上两侧(如图1所示),加热铜片中部能观察到的乒乓球片和滤纸片的变化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燃烧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第14题图2
(3)利用蜡烛和烧杯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你的实验设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冰水中(如图2所示),观察到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
【实验用品】火柴和石块
【实验内容】(1)用镊子分别夹取石块和棉花,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 (2)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 (3)点燃两支蜡烛,用烧杯将其中一支蜡烛罩住,观察现象 【实验拓展】冰水吸收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阻止蜡熔化和气化,蜡蒸气减少
【解析】(一)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目的之一是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需补充的实验用品有石块,火柴。(1)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的实验是:用镊子分别夹取棉花和石块,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棉花燃烧,石块不燃烧。(2)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片低,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乒乓球碎片先燃烧。(3)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可采取的方案是点燃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其中一支,观察到被烧杯罩住的蜡烛会熄灭,而没有被罩住的蜡烛能正常燃烧;蜡烛燃烧时,燃烧的是蜡的蒸气,拓展实验中,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冰水中,且蜡烛火焰接近冰水,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很快被冰水吸收,这样蜡不能熔化、气化,蜡蒸气减少,所以火焰变小。
18.(8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试管中充满空气)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可知:白磷着火点为,红磷着火点为,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白烟.
(1)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3)你认为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吗?如果有,请指出来________.
(4)若试管改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待试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假如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不考虑橡皮塞所占体积),请问你能从该现象获得哪些信息(写两条):________.
【答案】
(1)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可燃物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有,试管内空气受热膨胀可能会弹起橡皮塞;
(4)试管中白磷足量,空气中的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
【解析】
(1)观察图形,了解题意可知试管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所以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
(2)分析甲图中的试验现象可知,试管中的白磷能够燃烧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3)图甲所示的试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试管内的物质燃烧会使空气受热膨胀,使橡皮塞弹出.
(4)白磷的燃烧需要消耗氧气,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正好进入试管中水的体积约占试管体积的.说明试管内的氧气已被消耗殆尽,有足量的磷参加反应.
A
×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如氢气可以在氯气中燃烧
B
×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C
×
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煤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
少量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或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这是一份2024年直击中考专题(7)(附答案):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共22页。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1 燃烧和灭火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如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关于灭火的措施,不合理的是,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实验活动 3 燃烧的条件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