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016 S32
一、选择题
1.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 )A.躲在桌子下 B.尽快报警求救
C.用湿毛巾捂嘴 D.使用灭火器灭火
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转化的例子不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燃起篝火烘烤食物
B.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C.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D.煤燃烧发电
3.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
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4.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沙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冰箱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大量含硫燃料的燃烧会导致酸雨增多
D.气候变暖是导致土地沙漠化的重要原因5.下列措施同保护环境无关的是( )
A.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B.回收并集处理废旧电池
C.用含碘食盐代替食盐 D.用天然气代替煤作生活用燃料6.下列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沼气池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
7.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 )
A.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矿井是否含有大量甲烷B.通风、严禁烟火
C.戴防毒面具
D.携带灭火器8.曾经某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 D.草料温度达到了它的着火点
9.减小大气C02含量,其可行有效的措施是( )
A.立即停止煤和石油的燃烧 B.控制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C.植树造林、保护森林 D.将煤和石油转化成气态燃料
10.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原因之一是( )
A.人的呼吸 B.植物的光合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氢气的燃烧
11.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大,人们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图7-26属于国节能标志的是( )
二、填空题
12.在我们的生活,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①S02、②C02、③CO、④C2H5OH四种物质填空.
(1)人们饮酒过量会醉酒,这是因为酒含有 (2)用煤炉取暖时,若室内空气不畅通,会产生一种容易使人毒的气体,它是
(3)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而产生的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4)煤含有的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它是
13.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7-27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的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人到盛水的烧杯,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的白磷不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14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会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 (填“释放”或“消耗”);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5用天然气和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代替蜂窝煤作燃料,可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业用水蒸气通过赤热的炭制取水煤气.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工业制取水煤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反应方程式: ;反应类型: (此问暂不作要求).
(2)空气质量日报常包括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硫、②二氧化氮、③一氧化碳、④可吸入颗粒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代替蜂窝煤后,上述污染物明显会降低的是: (填编号).
(3)送入居民家的天然气或水煤气常加入一种有臭味的物质(硫醇).其作用是
(4)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代替蜂窝煤作燃料,除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任答两点)三、简答题
16.某次考试命题留下很多稿纸,需要集销毁,销毁的方法很多,通常是由2~3人将它们烧掉.为了快速、充分地烧掉这些稿纸,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怎样的?其原理(理由)是什么?简述用燃烧的方法销毁保密资料的优缺点.
17.甲烷、氢气、一氧化碳能作燃料,从人类的生存环境角度考虑,哪些物质是比较理想的?为什么?这种燃料当前并未被普遍使用的原因是什么?四、实验题
18.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像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而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沼气含有60%~70%的CH4,还含有C0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的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7-28甲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气体在水的溶解性是 ,理由 是 ,所以可采用图甲所示的 法收集.由于瓶口过小,收集速度太慢,在不换瓶的情况下,我们只需选用实验室常用的一种仪器,就可以将收集的速度大大提高,这种仪器是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 (填“A”或“B”)导管.
(3)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吸收水分)(以上两步,能吸收的气体均完全被吸收),再通入纯氧气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CuS04)、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是
1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 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触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7-29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
试问:
(1)在上述实验,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无盖小塑料筒装的是干燥的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五、计算题
20.秸秆是一种相对清洁的可再生能,平均含硫量只有千分之三点八(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为百分之一(1%).某地燃烧秸秆的发电厂一年燃烧秸秆约20×l02,可节约煤10×105.假设燃料的硫元素经燃烧后全部转化为S02,试计算该发电厂燃烧秸秆比燃烧煤每年少排放S02多少吨?
参考答案
1.A[提示:躲在桌子下,房屋倒塌时同样受到伤害]
2.B[提示:太阳能热水器烧水不生成新物质]
3.A[提示:易燃和易爆物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会发生缓慢氧气而引起自燃]
4.D[提示:土地沙漠化主要是由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的]
5.C[提示:食用含碘盐主要是补充人体对碘元素的需要,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等疾病的发生]
6.C[提示:石油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其就有汽油,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石油经分馏后可得到多种产品,但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
7.B[提示:煤矿含有大量坑道气,主要成分为CH4,这些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所以矿井应通风降低CH4的浓度,严禁烟火防止发生爆炸]
8.A[提示:草料舱内有氧气,由于通风不好,草料发生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
9.C[提示:可以通过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02]
10C[提示:化石燃料含有一些物质,燃烧后会产生S02N02等污染物]
11.B[提示:A为废品回收标志;B为国节能标志;C为易燃物警示标志;D为节水徽记]
12.(1)④(2)③(3)② (4)①[提示:了解这几种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13.(1)4P5O22P2O5(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或打火机没燃料后打不着火;或森林起火打隔离带,火势不再蔓延;或木柴燃烧而石块不燃烧……)(4)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14.(1)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答案合理即可)(2)释放;C02H20===H2C03
15(1)CH20COH2;置换反应(2)①②③④(3)CO有毒、无味,泄漏时不易被发现,而硫醇有味,泄漏时容易被发现(4)燃烧充分,节约煤炭资(答案合理即可)
16.提示:分批燃烧,燃烧过程不断用木棍挑起纸张,这样能使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加速燃烧并使燃烧充分优点:快速简捷,省时省力;缺点:不利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浪费资.
17.氢气;氢气具有广(以水为原料制取)、燃烧放热量高、产物为水无污染等优点,但如何廉价、大量地制备氢气及如何安全贮存、运输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故没有普遍使用.
18.(1)难溶于水;从水逸出;排水;漏斗 (2)A(3)-定含C、H两种元素[提示: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
19.(1)使面粉充满金属筒(2)①②(3)严禁烟火(答案合理即可)[提示:本题考查易燃物、易爆物的有关知识]
20.解:每年减少排放的总硫量为:m(S)=1O×l05×1%-20×l05×38%=240.转化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m(S02)=2m(S)-2×240=480.答:燃烧秸秆比燃烧煤每年少排放S02480.[提示:题意提供的信息主要是这两种燃料的含硫量(即硫元素在其的质量分数),由公式: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可求出每年排放的硫元素总量,由关系式S~S02体现的质量关系可求得转化成的S02的质量,这样就可求出减少排放的S02的质量了]
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