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7章燃料及其利用》 2019年单元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5.0分)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煤B. 空气C. 冰水混合物D. 石灰石
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 二氧化碳B. 二氧化硫C. 二氧化氮D. 一氧化碳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天然气B. 石油C. 酒精D. 煤
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A. CH4 H2 COB. CH4 CO H2
C. CO CH4 H2D. H2 CH4 CO
下列物质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氢气、二氧化碳B. 氢气、二氧化碳、空气
C. 天然气、氢气D. 氧气、二氧化碳
红嘴鸥是昆明的一道靓丽风景。《昆明市经营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中规定:在红嘴鸥的觅食、栖息地等地点和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如图表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的是( )
A. B. C. D.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对人体有害,吸烟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
A. CO2B. SO2C. COD. H2O
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利用下列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
A. 太阳能B. 煤C. 石油D. 天然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着火时用水冲灭
B. 酒精灯不慎翻倒失火时用水浇灭
C. 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 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
遇到下列情况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炒菜时,不慎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C. 到小煤窖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D. 发现家里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抽油烟机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
B. 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
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 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
冬天在较密闭的房间用煤炉取暖,若烟囱排气不良,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危及人的生命安全。一但发现此类事故,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
A. 首先在室内泼撒大量石灰水,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B. 首先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C. 首先用水泼灭炉火,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D. 首先在室内撒下大量木炭,然后迅速就地抢救伤员
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可再生资源
B. 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停止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
C. 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
D.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
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现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 P处火柴不能燃烧是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
C. 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 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 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
C. 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D. 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 PM2.5 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 )
A.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B. 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C. 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D. 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 )
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 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 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下面对表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
用元素符号填空。
(1)2个铜原子______;镁元素______;一个氯原子______。
(2)说明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N表示______;N2表示______;2N表示______;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氦气、氧气、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二氧化碳,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是______;
(2)最清洁的气体燃料是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有毒的是______;
(5)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气体是______;
(6)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______。
人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_,它们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_。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填一种)。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
“减少污染、净化空气,还我一片蓝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
(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______(填化学式);
(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______(填化学式)气体,污染空气;
(3)汽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会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因为______.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报告中,要求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氢气被视为21世纪最有发展的新型“绿色能源”原因是:因其制取原料来源广,燃烧放热大,______等特点。
(2)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石油化”能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烷与氧气构成的燃料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
a.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将CH4和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CO和H2时,该反应的重大意义是______。
(3)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开采可燃冰矿藏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防止其泄漏,如果开采过程中大量气体泄漏,会比二氧化碳造成的______更严重。
(5)石油可以炼制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等。丁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如图1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
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______,另一方面______。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3)图1实验中铜片的作用是______,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李老师补充了图3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______。
(5)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图1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无水乙醇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初中阶段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2)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后会变成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H4 猜想三:H2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入A、B装置(如图),测得两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如如表。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______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100kg的氢气燃烧可以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煤是由碳和其它一些列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B.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等一些列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C.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也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D.石灰石是由碳酸钙与其它一些列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C。
根据纯净物的概念解题;纯净物是指宏观上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看物质的组成成分是否单一,组成成分单一的是纯净物,不单一的是混合物。
2.【答案】A
【解析】解:空气污染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都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故选:A。
根据污染空气的主要有害气体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的三大污染气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遗体经若干年漫长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而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
故选:C。
根据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种类判断,化石燃料主要有三种:煤、石油、天然气.
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既是社会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特别是氢能的分类、优点、制取方法、方案评价、技术困难和前景等.
4.【答案】C
【解析】解: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
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z燃烧有水生成,x燃烧没有水生成,则x是一氧化碳,y、z是氢气、甲烷的一种。
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和y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z燃烧没有二氧化碳生成,则y是甲烷,z是氢气。
故x、y、z分别是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故选:C。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一氧化碳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根据题意,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说明y、z燃烧有水生成,x燃烧没有水生成;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x和y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z燃烧没有二氧化碳生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蒸气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没有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不能发生爆炸,故A错误;
B、氢气具有可燃性,空气中的氧气支持燃烧,所以二者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B正确;
C、天然气和氢气都具有可燃性,没有支持燃烧的气体,所以不能发生爆炸,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与氧气混合不能燃烧,不能爆炸,故D错误。
故选:B。
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要发生爆炸需满足的条件有:有可燃性气体且达爆炸极限、有足够支持燃烧的气体、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
本题主要考查了爆炸方面的知识,必须是可燃性气体和含有助燃性的气体的物质混合才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它们前要进行验纯。
6.【答案】C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带火种标志,故选项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C。
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判断;香烟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其中一氧化碳能和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本题考查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一氧化碳的毒性,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把握好常见气体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正确解题.
8.【答案】A
【解析】解:A、使用太阳能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清洁能源;
B、煤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
C、石油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
D、天然气燃烧时能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够污染环境。
故选:A。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煤、石油、天然气等物质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能够污染环境.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燃料燃烧生成物的性质,再根据生成物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D
【解析】解:A、汽油着火,不能用水灭,因为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会浮在水面,水起不到灭火的作用,故A错误;
B、酒精着火,应用抹布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故B错误;
C、图书档案失火时选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这样不留痕迹,故C错误;
D、山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可以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点拨:灭火的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要根据具体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灭火.
10.【答案】A
【解析】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灭火,故正确;
B、电器因短路起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
C、煤窑中往往会有瓦斯,瓦斯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不能有明火。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所以发现家中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油烟机,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灭火的条件分析解答;
B、根据电器因短路起火时,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解答;
C、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
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化学来源与生活,服务与生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考题越来越受到青睐。
11.【答案】A
【解析】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在天然气燃气灶上方安装报警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可以隔绝氧气,从而起到灭火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不纯遇明火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但实际指导意义大,燃烧和爆炸知识是化学考查的热点,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发现煤气中毒要立刻开窗通风,然后转移、救护伤员;
故选:B。
根据已有的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安全事故的处理时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
B、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应该控制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不能停用,故错误;
C、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能源的分类进行分析;
B、根据化石能源的作用进行分析;
C、根据石油分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D、根据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的原因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4.【答案】A
【解析】解:A、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但不能燃烧,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说明已经达到着火点,但没有燃烧,所以说过错误;
B、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所以P处火柴不能燃烧,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水蒸气隔绝了氧气,所以P处火柴不能燃烧,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就会燃烧,说法正确;
D、加热铜管的目的是产生高温水蒸气,使火柴达到着火点,故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分析判断.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必须同时满足.
15.【答案】D
【解析】解: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故说法错误;
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开启门窗通风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燃烧的更旺,故说法错误;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但仍有很多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有害身体健康,故说法错误;
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西瓜榨成汁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D。
A、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开启门窗通风可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但仍有很多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
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促进燃烧的条件、吸烟的危害以及物质的变化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6.【答案】A
【解析】解: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汽车尾气,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故选:A。
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A、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污染;B、提倡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会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C、提倡多开私家车出行会产生汽车尾气,不能减少PM2.5污染;D、提倡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不能减少PM2.5污染。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有关措施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答案】D
【解析】解: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烟尘中毒。
故选:D。
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并且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湿毛巾可起到防毒面具的作用.
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化学品腐蚀等,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是保障人身生命安全的第一要务.
18.【答案】B
【解析】解:A.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不正确;
B.将煤块粉碎后能够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再燃烧能够使其燃烧更充分,故正确;
C.室内起火时,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不正确;
D.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故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
C.迅速打开所有门窗,会造成空气流通,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变进行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燃烧的条件,着火点的定义,灭火的原理及促使可燃物着火燃烧的方法,题型简单,基础性强,适合学生巩固训练。
19.【答案】A
【解析】解:A、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所以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和隔绝氧气,故A错误;
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B正确;
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故C正确;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原理是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
结合燃烧条件分析灭火措施,判断灭火原理,考查运用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20.【答案】A
【解析】解:A、向燃烧的蜡烛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故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B错误;
C、当蜡烛把烧杯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而熄灭.故选项C错误;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A、用嘴吹气时,形成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时能够带走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C、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氧气耗尽时会因为缺氧而熄灭;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隔绝氧气、降低温度、移走可燃物等措施都能够达到灭火的目的,解答本题时要分析蜡烛熄灭与什么因素有关.
21.【答案】2Cu Mg Cl 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 氮气 2个氮原子
【解析】解:(1)2个铜原子就是在铜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Cu;
镁元素的符号为Mg,故填:Mg;
一个氯原子就是氯元素的符号,故填:Cl。
(2)N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故填: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
N2表示氮气,故填:氮气;
2N表示2个氮原子,故填:2个氮原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氧气 氢气 甲烷 一氧化碳 氦气 二氧化碳
【解析】解:(1)氧气可供给人类呼吸;
(2)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是最清洁的气体燃料;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一氧化碳有毒;
(5)氦气可充入霓虹灯内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
(6)植物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故答案为:(1)氧气;(2)氢气;(3)甲烷;(4)一氧化碳;(5)氦气;(6)二氧化碳。
根据氧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氦气以及二氧化碳的用途分析。
明确各种气体的用途是解答本题关键。
23.【答案】CO2 SO2 石油 不可再生 甲烷 CH4+2O2−点燃CO2+2H2O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太阳能 隔绝空气
【解析】解:(1)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所以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
(2)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2H2O+CO2;
(3)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核能等。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空气。
故答案为:(1)CO2;SO2;(2)石油;不可再生;甲烷;CH4+2O2−点燃CO2+2H2O;(3)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太阳能;(4)隔绝空气。
(1)根据二氧化碳能引起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进行解答;
(2)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解答;
(3)根据促进燃料燃烧的方法分析;
(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24.【答案】N2 CO CH4 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
【解析】解:(1)洁净的空气中含量较多的气体有氧气和氮气.故填:N2.
(2)汽车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炭粒和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故填:CO.
(3)天然气所含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甲烷.故填:CH4.
因为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所以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必须悬挂禁止烟火的标志.故填:加气站空气中含有天然气,遇到明火,可能会爆炸.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物质是氧气和氮气;汽油等燃料燃烧不充分时能够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与空气混合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解答本题要掌握空气和天然气等物质的组成和可燃性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5.【答案】燃烧产物无污染 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CH4+2O2−点燃CO2+2H2O 温室效应 2C4H10+13O2−点燃8CO2+10H2O
【解析】解:(1)氢气被视为21世纪最有发展的新型“绿色能源”原因是:因其制取原料来源广,燃烧放热大,燃烧产物无污染等特点;
故选:燃烧产物无污染;
(2)①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故填:c;
②甲烷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此反应的重大意义在于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故填: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
(3)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填:CH4+2O2−点燃CO2+2H2O;
(4)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如果开采不当,甲烷气体将大量泄漏于空气中,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
故填:温室效应;
(5)丁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2C4H10+13O2−点燃8CO2+10H2O。
(1)根据氢气的优点进行分析。
(2)①根据能源的转化形式进行分析;
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环保的角度进行解答;
(3)、(5)根据含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
(4)根据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分析。
本题的难度不大,学会利用化学的知识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同时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6.【答案】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提供热量 隔绝氧气 B 传递热量 没有与氧气接触 4P+5O2−点燃2P2O5 水中的白磷燃烧 污染空气
【解析】解:(1)如图1中,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提供热量,另一方面隔绝氧气;故答案为:①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B;故答案为:B;
(3)图1实验中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故答案为:传递热量;没有与氧气接触;4P+5O2−点燃2P2O5;
(4)图3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中的白磷燃烧;故答案为:水中的白磷燃烧;
(5)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图1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污染空气;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如图1中,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烧杯中水的作用一方面提供热量,另一方面隔绝氧气;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B;
(3)图1实验中铜片的作用是:传递热量;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配平即可;
(4)图3的实验,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中的白磷燃烧;
(5)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图1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污染空气。
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
27.【答案】质量守恒定律 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 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合理
【解析】解:【猜想与假设】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故填: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B装置质量不变,说明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A装置质量增大,说明反应生成了水,即气体是氢气,证明猜想三成立。
故填: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三。
【得出结论】
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故填: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实验反思】
在火焰上方罩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如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反之则没有生成二氧化碳,因此此方案合理合理。
故填:合理。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总个数和质量都不变;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生成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答案】解:100kg的氢气燃烧可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x
2H2 +O2 −点燃 2H2O;
4 36
100kg x
4100kg=36x
x=900 kg
答:100kg的氢气燃烧可以生成的水的质量为900kg。
【解析】根据氢气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燃烧生成水。
本题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计算,解答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灭火实例
灭火原理
A
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
C
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
隔绝空气或氧气
D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猜想三成立
A装置
B装置
实验前
257.6g
144.2g
实验后
257.8g
144.2g
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推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综合训练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推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