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621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621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7621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分)
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只存在一种种间关系
C. 种群的年龄组成有三种类型,稳定型的种群中雌雄性别比例为1:1
D.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一座山从山脚到山顶的生物分布属垂直结构
2.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3.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B. 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
C.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 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4.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都可作为自变量
B.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的颜色变化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C. 盐酸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作用相同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取样计数前试管中的培养液应轻轻震荡摇匀
5.下列关于群落及其结构、演替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单位面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
B. 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与植被的垂直分布有关
C. 如果时间允许,气候适宜,弃耕农田可能形成树林
D.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6.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
B. 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C.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
D. 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
7.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B. 自养生物一定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异养生物一定是消费者,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
D. 无机环境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可有可无的成分
9.如图表示某简单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结构,甲代表2个物种,乙〜戊均代表一个物种.已知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均能捕食上一个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甲是生产者,共有8条食物链
B. 戊在该生态系统占有三个营养级
C. 该生态系统由图中列举的生物及分解者组成
D. 该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流动的,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
1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11.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调查校园附近农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土壤小动物数量越多,物种丰富度越大
B.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 小动物
D. 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别的小动物不能忽略不计
1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完成碳的全球化循环
B. 海洋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相对陆地生态系统比较稳定,所以生物进化速度较慢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
D. 我国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13.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B. 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
C. 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 碳元素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14.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5.A. 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
B. ①②③表示CO2通过甲、丙、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中
C. ④表示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过程
D. 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
16.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四个种群(A1、A2、A3、A4),B包含三个种群(B1、B2、 B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B. 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有28条
C.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其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的基本渠道
D. 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C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 E的数量也将减少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几乎所有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都是太阳能
B.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 使用动物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18.在由草、兔、狐组成的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
A. 通过兔子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 B. 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 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D. 通过兔子的尸体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19.下列有关生产措施与其原理或预期结果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鱼类捕捞之后的剩余量接近K/2保持鱼类的持续高产
B.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模拟动物信息吸引鸟类捕食害虫——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 桑基鱼塘——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0.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生态系统组分的复杂性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负反馈调节
21.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2.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g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 )
A. 600g B. 900g C. 1600g D. 5600g
23.下列关于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绿色植物均位于食物链的起点 B. 分解者均位于食物链的顶位
C. 食物链是光合产物富集的通道 D. 食物链越短,相邻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越高
24.荔枝椿象吸食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嫩芽,造 成果品减产。平腹小蜂可将卵产在荔枝椿象的卵内,细虫取食椿象的卵液,长大后的小蜂钻出卵壳,再次找到荔枝椿象重复上述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平腹小蜂与荔会椿象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
B. 平腹小蜂在该生态系统中位于第二营养级
C. 平腹小蜂与荔枝椿象为互利共生关系
D. 平腹小蜂、荔枝椿象、荔枝和龙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5.如图示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 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 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逐渐消失
C. 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湖泊中呈J型增长
D. 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26.下列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错误的是( )
A. 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相互选择
C. 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D. 运用生态学原理,人们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2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B.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C. 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是指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个体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
28.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 许多不为人知的野生植物可能是人类开发新药的原料
B. 科学家根据鲸鱼的流线体型,研制出了新型潜艇
C. “三北防护林”可为西北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激发了人们在文学艺术上的创作灵感
29.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 解释实验现象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 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 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30.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有人在两个小桶中分别放了10个、50个玻璃球.下列对他这种做法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会影响配子出现的概率,从而导致结果误差
B. 两个桶中玻璃球数量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
C. 玻璃球数量少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D. 玻璃球数量多的桶代表雄性生殖器官
31.已知A与a、B与b、C与c3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B.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C. 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16
D. 表现型有8种,Aabbcc个体占的比例为1/8
32.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这两对遗传因子独立遗传)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遗传因子都是纯合子的个数占总数的( )
- 4/16 B. 2/16 C. 6/16 D. 8/16
33.图1是某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2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 B. 图1中表示减数分裂的是细胞甲
C. 图2中c→d是因为着丝点的分裂 D. 图1中的细胞乙对应图2中的bc段
34.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的时期是( )
- A. 均发生在第一次分裂后期 B. 第一次分裂前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C. 均发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 D. 第一次分裂后期、第一次分裂后期和第一次分裂前期
35.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b、c细胞中均有2个四分体 B. 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C. a、b、c、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 D. 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
36.据如图所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选项中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B. C. D.
37.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到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错误的( )
A. 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 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 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约占3/8 D. 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2
38.已知基因ABC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Cc,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CC的比例和出现具有aaB_C_表现型女儿的比例分别为( )
A. 1/8 3/8 B. 1/16 3/8 C. 1/16 3/16 D. 1/8 3/16
39.香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只有B、R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杂交,F1全部开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代,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是9:7.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bbRr、BBrr B. Bbrr、bbrr C. BBrr、bbRR D. bbrr、bbRR
40.如图中的概念或者概念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
A. 1 表示生态系统信息种类,2~4 分别表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生物信息
B. 1 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4 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
C. 1 表示原核生物,2~4 分别表示大肠杆菌、乳酸菌、发菜
D. 1 表示免疫系统,2~4 分别表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
41.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
实验标号 | 实验名称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① | 观察植物细胞的 | 镜检1:几乎整个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呈紫色; |
② | 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 菠菜叶表皮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人口腔上皮细胞具有细胞核和核糖体 |
③ |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 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长,液泡大;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多数细胞中呈紫色的染色体形态清晰 |
④ |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 酵母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液泡和线粒体的形态、数目清晰可见 |
A. 实验① B. 实验② C. 实验③ D. 实验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41. (每空2分,共20分)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营养级越高,可利用能量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_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
(4)若图甲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42. (每空2分,共14分)为研究豇豆花色遗传规律,科研人员用纯合的紫花与纯合的白花豇豆品种杂交,获得的F1全为紫花,F1自交后代的花色及个体数目如下表所示。
花色 | 紫花 | 白花 | 浅紫花 |
F2个体数目 | 267 | 68 | 26 |
(1)F1自交后代的花色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2)在F2中紫花与非紫花的比率约为___________,且在非紫花中,白花与浅紫花的比率约为3:1,推测豇豆花色由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__定律。F2代中紫花豇豆的基因型有______种,F2中白花豇豆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3)为验证此推测,可用F1与花色为浅紫色的豇豆杂交,统计测交后代表型及分离比,预计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统计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说明推测正确。
43. (每空1分,共6分)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几组豌豆杂交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
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F1的表现型和数目 | |
圆粒 | 皱粒 | ||
一 | 圆粒×皱粒 | 1589 | 0 |
二 | 圆粒×皱粒 | 798 | 782 |
三 | 圆粒×圆粒 | 1207 | 410 |
(1)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__________性状。
(2)根据组合一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组合二的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__________,其表现型为__________。
(4)组合三亲本圆粒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4. (每空1分,共10分)如下图是某个生物的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B和D细胞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A细胞经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
(4)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遗传物质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孟德尔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发生在上图___________(填字母)。
(5)如果该生物是雌性,可观察到这些分裂图像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初级卵母细胞和卵细胞之间的染色体数比例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40分)
1-5 A B B B A 6-10 C D B C B 11-15 A A B D B 16-20 A B B D D
21-25 B A A D D 26-30 B C A D A 31-35 A D D C A 36-40 D C C A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41.(每空2分,共20分)
(1)太阳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 越少
(2)同化固定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食物链(网)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4)
42.(每空2分,共14分)(1)性状分离
(2)3∶1 2 基因自由组合 6 白花∶浅紫花=5∶1
(3)紫花∶白花∶浅紫花=2∶1∶1
43.(每空1分,共6分)
(1)相对 (2)圆粒
(3)1/2(或50%) 皱粒 (4)Aa Aa
44.(每空1分,共10分)
(1)D (2)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3)体细胞(或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 8
(4)A、D B (5)卵巢 极体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