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解析版)
展开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 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 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 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 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答案】B
【解析】
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A正确;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生长素不能由④向③移动,B错误;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可以由①向③移动,C正确;由于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又由①向③移动,所以③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因而生长比④快,D正确。
2. 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
B. 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 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D. 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最先发育成侧枝的是侧芽1,因为无顶芽即生长素的来源断了;A错误。乙组枝条向光弯曲生长,因为单侧光刺激导致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B错误。单侧光刺激对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所以乙直立生长;C错误。甲、乙均无尖端,所以生长素的分布与单侧光刺激无关,因而照光和不照光对其实验结果无影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
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 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只有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
4. 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A. 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B. 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 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特别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很明显,牵牛花的茎靠近物体的一侧长得慢,远离物体的一侧长得快,而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因此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名师点睛】根据生长素在植物不同部位的敏感程度不同可知,植物茎会缠绕物体生长,远离物体侧生长快,靠近物体侧生长慢,说明远离物体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细胞体积大,靠近物体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细胞体积小.
5. 将植物幼苗横放(如图甲),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则植物幼苗h点上生长情况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曲线的位置是
A. m B. n C. o D. p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h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茎生长。乙图m、n点生长素浓度较低,故AB错。O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慢,故C错。P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快,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6.模式植物拟南芥的P基因突变体表现为花的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现象。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与花的发育有关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影响花的发育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使P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由此可推测P基因起作用的机制。
【详解】A、由题干信息“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正确;
B、由题干信息“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可推测P基因起作用的机制,如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抑制物的合成等有关,正确;
D、抑制剂只能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起抑制作用,并不能诱发P基因的突变,D错误。
故选D。
【点睛】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及作用,需要考生能根据题文,理解考查点。
7.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B. 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C. 赤霉素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 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柱形图中可以看出,当去顶后,赤霉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当去顶加上生长素后,赤霉素的水平上升到10%,远远超过原来植株的含量。
【详解】A、生长素是由嫩叶嫩芽的顶端合成的的,正确;
B、当去顶后,赤霉素的水平低于5%,当去顶加上生长素后,赤霉素的水平大于10%,由图对比可知,生长素能够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正确;
C、该实验无法说明赤霉素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错误;
D、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促进豌豆的生长;当去顶后,生长素的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也大幅下降,正确。故选C。
【点睛】生长素的相关知识:
8.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C.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
D. 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相关实验的知识点。
【详解】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可能有多个菌体长成的菌落连成一个,统计时认为是由一个活菌形成的菌落,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值小,错误;
B、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若pH升高,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准确地鉴定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正确;
C、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错误;
D、制备果酒的过程中,拧松瓶盖是为了放出发酵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避免瓶内压强过大,发酵过程中不能再通入氧气,否则会影响果酒的质量,错误。
故选B。
【点睛】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9.制作果酒、果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 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 B. 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C. 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 D. 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及过程。
【详解】A、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所用菌种分别为酵母菌、醋酸菌,其中醋酸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菌,为真核生物,错误;
B、这两个实验都利用了自然界中的菌种(即原料上携带的菌种),不能将原料灭菌,否则将无法实现发酵,错误;
C、制作果醋时所用的醋酸菌属好氧细菌,即制作果醋需在有氧环境下发酵;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在无氧的环境下发酵,错误;
D项,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时会产生,会使发酵液呈酸性;果醋制作时,生产出的果醋呈酸性,导致发酵液最终呈酸性,正确。故选D。
【点睛】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小结:
10.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抗体 ④胰岛素 ⑤尿素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正确;
③抗体在内化境中发挥作用,③正确;
④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④正确;
⑤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属于内环境,⑤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考生应注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1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确;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错误;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正确。
故选B。
【点睛】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可通过突触建立联系 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递质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位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组成,因此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正确;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会有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都能形成突触,所以一个神经元有很多突触,错误;
C、递质由突触小泡包裹,通过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错误;
D、兴奋传到突触部位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不透过突触后膜,错误。故选A。
【点睛】突触结构: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B. 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成内正外负
C. 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主要负责躯体的运动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兴奋传导的结构及膜电位变化。
【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小体三部分构成,错误;
B、神经元兴奋时,因为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从而发生膜电位发生逆转,正确;
C、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但递质作用后即被分解,错误;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的运动功能有着密切联系,错误。故选B。
【点睛】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 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14.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 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 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问题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a处受到刺激时,有3个电位计发生偏转
B.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
C. 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0
D. 兴奋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答案】C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当a处受到刺激时,最右侧的电位计不会发生偏转,而其余3个电位计都会发生偏转,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E表示效应器,所以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B正确;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错误;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经过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D正确。
16.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 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D.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且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丙神经元不会兴奋,B错误;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C错误;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正确。
17.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 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 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的区别。
【详解】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主动吸收氨基酸的生理活动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主动运输受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的控制,错误;
B、躯体运动是动物对外界反应的主要活动。任何形式的躯体运动,都是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的。不同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互相协调和配合,形成各种有意义的躯体运动,属于神经调节,错误;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属于免疫调节中的非特异性免疫,不是激素调节,错误;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是性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正确。
故选D。
【点睛】1、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1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管运输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细胞 D. 微量和高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
【详解】动物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机体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D)、通过体液运输(B)、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内分泌器官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体液,随体液运输到达相应位置,故选A。
【点睛】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
19.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生理过程是( )
A. 性激素的分泌 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肾上腺素的分泌 D. 性腺的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查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结合具体的激素进行分析。
【详解】A、性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的调节:例如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错误;
C、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恐惧,就可以分泌这种激素,使心跳与呼吸加速、血流量加大、血糖量升高,从而增强力量、提高反应速度。肾上腺素也可以用于拯救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的病人,正确;
D、性腺的发育受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错误。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可影响这三种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对于其中类似的调节要放到一起进行识记。
20.当人们参加聚会食入大量高糖、高盐食品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详解】①、②食入大量高糖食品此时血糖浓度较高,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胰岛素分泌增加,帮助下调血糖浓度,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食入大量高盐食品,渗透压增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避免失水以维持渗透压,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1.当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为抵御严寒,体内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其中分泌量显著增加的有( )
①促甲状腺激素②胰岛素③生长激素④肾上腺素⑤甲状腺激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的激素。
【详解】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正确;
②胰岛素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的去路,血糖降低,不利于机体产热,错误;
③生长激素与体温调节没有直接关系,错误;
④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使机体产热增加,正确;
⑤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机体产热,正确。
故选D。
【点睛】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可以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增加,同时,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分泌液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使机体产热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散热减少,共同维持体温平衡。
22. 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 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 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 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还有积少数是RNA,部分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是蛋白质,A项错误;酶参与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激素起调节作用,所以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正确;酶只要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C项错误;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能起作用,激素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
C.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D. 在炎热环境时,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会降低,从而减少产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过程。
【详解】A、环境刺激作用于皮肤冷觉感受器,传递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图中A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正确;
B、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 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得产热量增加,正确;
C、图中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正确;
D、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因为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所以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一致,错误。 故选D。
【点睛】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4.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B. 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C. 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D. 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答案】C
【解析】
给不能进食的病人,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则病人的血糖浓度正常,不会导致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A错误;输入5%葡萄糖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葡萄糖被吸收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C正确;有氧呼吸不变,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基本不变,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pH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
25.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会增殖,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会变短,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活动增加.
故选:D.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 B.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抗体清除HlN1流感病毒 D. 抗生素消灭致病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详解】A、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是由于其作为一种“异己成分”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后者发起针对移植物的攻击、破坏和清除,属于免疫过程,错误;
C、抗HlN1流感病毒的抗体清除HlN1流感病毒存在于特异性免疫中,属于免疫过程,错误;
D、因为抗生素不是人体产生的物质,所以不属于机体的免疫过程,正确。故选D。
【点睛】考生可根据是否是人体内自发产生的来快速判断是否属于免疫反应。
27.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答案】A
【解析】
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其通透性发生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来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故选A。
28.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生来就有的
B.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由淋巴细胞决定
C. 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 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异同点。
【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先天性的,是生来就有的,正确;
B、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及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错误;
C项,非特异性免疫不能产生记忆细胞,只有特异性免疫才会产生记忆细胞,错误;
D项,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的,错误。 故选A。
【点睛】免疫概述:
2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特异性免疫中,抗原入侵后,会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也就是说,无论抗原还有没有侵入细胞内,只要进入体液中,细胞免疫就会开始,产生效应T细胞,A错误;B.浆细胞的产生过程有两种途径:一是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合成和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受到抗原和淋巴因子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是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第二种途径不需要T细胞的刺激,B错误;C.抗体具有特异性,每种浆细胞只分泌—种特异性抗体,C正确;D.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产生的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网络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0.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 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
C. 抵抗疟疾只需特异性免疫而不需非特异性免疫
D. 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疟原虫能入侵红细胞,说明疟原虫属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详解】A、疟原虫入侵人体红细胞,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中抗体最后清除,正确;
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应用于免疫预防,使得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正确;
C、人抵抗疟疾需要第一、二道防线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D、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能够增强免疫细胞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正确。故选C。
【点睛】1、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1.下图表示人体组织, 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血液,B为淋巴,C为组织液
B. C可以与A、B之间直接相互转化
C. 3中氧气浓度高于1中氧气浓度
D. C中的液体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A为血浆,B为淋巴液,C为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1为血管,2为毛细淋巴管,3为组织细胞。
【详解】A、A液不包含血细胞,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错误;
B、组织液可以和血浆相互转化,而组织液只可以单向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单向转化成血浆,错误。
C、O2通过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最后进入组织细胞,因此3组织细胞中氧气浓度最低,错误;
D、由于某些原因,组织液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关疾病,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 神经递质被灭活
C. 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 D. 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是在体液中发生的,错误;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之后被灭活,由于神经元之间充满了组织液,即该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错误;
C、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是在肝脏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进行,正确;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表示血浆中的离子与酸性物质反应从而维持内环境中pH稳定,错误。
故选C。
【点睛】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最相近。
33.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
C.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以知道,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电位出现反极化过程,所以曲线向上走向,到达峰值后下降,最后复极化,恢复到原初的静息电位的极化状态。
【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以知道,曲线a,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超过横轴,变为正值,恢复极化后又变为负值,完全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正确;
B、不论是低钠海水,还是正常海水,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错误;
C、分析题图可以知道,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正确;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是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静息时,膜内电位是负电位,受刺激后,Na+通道开放,造成Na+大量内流,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34.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下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元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兴奋后会释放抑制性递质
D. 保证正常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两个突触构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时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所以在屈肌运动神经纤维上没有发生膜电位的反转,A错误;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所以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B错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其兴奋,C正确;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四个神经元构成, D错误。
35.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外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A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后将会恢复为静息电位,而静息电位不是零,B错误;突触小体内只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6.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1为感受器。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兴奋的传递知识。本题需证明两点: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另根据图中3可以判断,兴奋只能从1传到5。所以①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③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37.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
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症状消失。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详解】要以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应选择空腹的小鼠,给实验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迅速合成糖原和被分解,使小鼠出现低血糖而进入昏迷状态,后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鼠足够的能量,使血糖浓度升高,昏迷的小白鼠会恢复正常,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综上分析,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38.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
C.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机体排出的水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
【详解】A、血钠含量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错误;
B、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正确;
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使体液丢失,可能丢失水也可能丢失离子,因此结果可能的渗透压升高、降低或者不变,故不能判断抗利尿激素的变化情况,错误;
D、水平衡是指摄入量和代谢产生的水的量之和与排出水的量相等,错误。
故选B。
【点睛】水盐平衡的调节: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的量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进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平衡是指摄入量和代谢产生的水的量之和与排出水的量动态平衡。
39. 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量很少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 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 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 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示意图。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②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③,且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故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A项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B项正确;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③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会减弱,下丘脑、垂体通过增加激素①②的分泌量,促进甲状腺激素③的分泌,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③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0.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
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
能使T细胞凝集的物质的化学本质为抗体;该抗体既可以和小鼠B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以和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原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
41.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
【答案】(1)调节 1
(2)氧气 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长素类似物类似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由图可知,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二是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实验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对照组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故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本实验研究激素的作用,切段中含有内源激素,会影响实验结果,而通过在蒸馏水中浸泡,可减少其含量,降低对实验的影响。
(4)根据图,对照组的切段平均长度是7.0mm;实验组中切断长度长于对照组的,说明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切段的生长: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促进伸长作用减弱。
(5)实验应尊重客观事实,实验结果不能随意修改,应如实填写,且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多次重复实验。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2.下图为某类突触的信号传递的示意图,这类突触中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结构①是_________,其中的多巴胺是从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到________中。
(2)当多巴胺与________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由________运回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由图可知,其进入突触间隙后会____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___,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答案】 (1). 突触小泡 (2). 胞吐 (3). 突触间隙 (4). (特异性)受体 (5). 由负变正(由低于膜外变为高于膜外) (6). 多巴胺转运载体 (7). 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 (8). 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 (9). 持续兴奋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1)图中的①是突触小泡,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上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多巴胺作用完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防止神经元持续兴奋。
(3)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神经元,导致其与后膜受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突触结构示意图:
43.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结合后,可促进________合成,还可使细胞膜上的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______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可作用于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____调节。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其完善实验步骤,并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 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 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 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 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10
3.85
3.94
10
18.62
10.12
10
19.46
19.0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胰岛素受体 (2). 蛋白质、脂肪、糖原 (3). 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 (4). 葡萄糖的利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5). 不能 (6). 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 (7). 血糖浓度 (8). 胰岛B (9). 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 (10). 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 (11). 等量蒸馏水 (12). 甲、丙、乙 (13). 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解析】
【分析】
图中所示为胰岛素作用模式图,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从增加去路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分解,两方面进行的。
【详解】(1)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是通过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还可以加速血糖的分解,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浓度。
(2)某人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对其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因为胰岛素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无法发挥作用。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血糖浓度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可作用于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调节。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b.实验前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为实验组,甲、乙组大鼠为对照组,因此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③实验结果:
第一组实验前后血糖都较低,因此是正常大鼠,为甲组;第二组实验前血糖都较高,为糖尿病大鼠,试验后血糖下降,说明是给药组(喂食桑叶提取液),为丙组;第三组实验前后血糖都较高,因此为糖尿病大鼠,且没有给药,为对照组-乙组。
④实验结论:对比三组大鼠可以发现:桑叶提取液可以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显著降低,但不能降低到正常大鼠的水平,即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点睛】考查血糖的调节,第(4)题的实验探究题考生应注意对照组的设置。
44.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是______,②是______。物质A是______,该物质可以促进细胞③_____增殖分化为④_______和⑤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人被a-银环蛇咬伤后,蛇毒进入突触间隙,与__________竞争结合受体,但对离子通道的开启不起作用,从而阻断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肌肉细胞膜),从而使肌肉__________。
(3)由于特异性免疫要经历较长的反应时间,所以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含有的_________能特异性结合蛇毒分子,涉及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免疫。
【答案】 (1).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2). T细胞 (3). 淋巴因子 (4). B细胞 (5). 记忆B细胞 (6). 效应B细胞(浆细胞) (7). 乙酰胆碱 (8). 松弛(无法收缩) (9). 抗体 (10). 体液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图乙中,⑥表示突触小体。
【详解】(1)图甲中①是巨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物质A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该物质可以促进③B细胞增殖分化为④记忆细胞和⑤浆细胞。
(2)由图乙可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肌肉收缩,当人被a-银环蛇咬伤后,蛇毒进入突触间隙,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受体,但对离子通道的开启不起作用,从而阻断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肌肉细胞膜),从而使肌肉松弛(无法收缩)。
(3)由于特异性免疫要经历较长的反应时间,所以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注射抗蛇毒血清,蛇毒分子为抗原,抗蛇毒血清中含有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蛇毒分子,属于体液免疫。
【点睛】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45.请回答高等动物稳态调节的有关问题。
(1)应激刺激可以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a,促进垂体释放激素b,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激素b的名称是________。
(2)某同学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小蝌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置于适合其生长的池塘水中饲养,每天定时给4组小蝌蚪饲喂等量的不同饲料(如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丁
饲料
普通饲料
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含激素a的饲料
含激素b的饲料
若甲组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的时间为t,请预测其他3组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时间(填大于、小于、等于):乙_____t,丙______t,丁________t。
(3)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受抑制,并导致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逆转这些效应。从下图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_________,增强免疫效应。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调节。
(4)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说明神经系统也可调控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_________网络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促甲状腺激素 (3). 小于 (4). 等于 (5). 等于 (6). 增殖和分化 (7). 反馈 (8).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分析】
考查高等动物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的综合作用。
【详解】(1)由最终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可知上级调节激素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2)甲、乙、丙、丁分别喂食普通饲料、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含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饲料和含b促甲状腺激素的饲料,甲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为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为大分子物质,直接食用,会被消化道的消化液分解,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而甲状腺激素为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无论注射还是经消化道进入机体,都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故乙所用时间小于t,而丙和丁所用时间和对照组相同,等于t。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可使抗体的生成增加;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反馈调节。
(4)免疫细胞与神经调节在维持稳态中均发挥作用,即机体的稳态是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共同实现的。
【点睛】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蛋白质的激素饲喂时,会被消化酶分解,达不到相关效果。
46.抗菌肽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生物体用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它不仅具广谱抗菌活性,而且对某些病毒、真菌、病原虫和肿瘤细胞也有抑杀作用。在科研和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菌肽是一类免疫活性物质,是生物体中________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抗菌肽可以在细菌细胞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孔道,从而使细菌细胞膜丧失_____性,引起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流,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2)人们从家蚕体内提取到了抗菌肽,但提取天然抗菌肽成本高、工序繁,因而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合成抗菌肽。将抗菌肽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经过筛选获得重组型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大肠杆菌接种到________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内会积累大量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人工合成的抗菌肽。
(3)为检测人工合成的家蚕抗菌肽的活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配制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培养基,将培养基用_______法处理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浓度的某金黄色葡萄球菌液_______在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在培养基上贴A、B、C三张无菌小纸片。
②在A处滴加含有人工合成的抗菌肽缓冲液,在B处滴加浓度相同且等量的含有________的缓冲液,在C处滴加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_________推断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强弱。
③图示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非特异性 (2). 选择透过 (3). 液体 (4). 高压蒸汽灭菌 (5). 涂布 (6). 天然抗菌肽 (7). 等量的缓冲液 (8). 抑菌环的直径 (9). 人工合成的抗菌肽有(显著)抑菌活性且与天然抗茵肽无显著差异
【解析】
【分析】
考查微生物培养及检测的相关知识。
【详解】(1)抗菌肽具广谱抗菌活性,是生物体内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膜上穿孔形成离子通道,则其选择透过性改变,导致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流,最终细菌死亡。
(2)重组大肠杆菌应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内会积累大量抗菌肽。
(3)①固体培养基的配置:计算、称量、溶解、灭菌、倒平板,因此在倒平板之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浓度的某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人工合成的家蚕抗菌肽的活性”,其自变量是人工合成抗菌肽和天然抗菌肽,因变量是活性的检测,可通过测量抑菌环的直径来判断。因此在B处滴加浓度相同且等量的含有天然抗菌肽的缓冲液,在C处滴加等量的缓冲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环的直径推断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强弱。
③图示A、B处形成的抑菌环大小相近,说明人工合成的抗菌肽与天然抗菌肽的杀菌作用相同,C处没有抑菌环,说明抑菌环的形成与缓冲液无关。
【点睛】实验探究题考生应注意对照组的设置原理。
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
A. 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 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 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 ③处生长比④处快
【答案】B
【解析】
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可发生横向运输,即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A正确;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单侧光的刺激,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所以生长素不能由④向③移动,B错误;生长素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即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生长素可以由①向③移动,C正确;由于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又由①向③移动,所以③处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因而生长比④快,D正确。
2. 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
B. 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
C. 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D. 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最先发育成侧枝的是侧芽1,因为无顶芽即生长素的来源断了;A错误。乙组枝条向光弯曲生长,因为单侧光刺激导致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B错误。单侧光刺激对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所以乙直立生长;C错误。甲、乙均无尖端,所以生长素的分布与单侧光刺激无关,因而照光和不照光对其实验结果无影响;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意在考查分析、应用知识的能力。
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原因是( )
A. c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胚芽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只有从胚芽鞘尖端向基部运输。
4. 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A. 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B. 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 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特别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很明显,牵牛花的茎靠近物体的一侧长得慢,远离物体的一侧长得快,而茎对生长素浓度不敏感,因此靠近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低,远离物体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
【名师点睛】根据生长素在植物不同部位的敏感程度不同可知,植物茎会缠绕物体生长,远离物体侧生长快,靠近物体侧生长慢,说明远离物体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细胞体积大,靠近物体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细胞体积小.
5. 将植物幼苗横放(如图甲),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乙图所示,则植物幼苗h点上生长情况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曲线的位置是
A. m B. n C. o D. p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h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茎生长。乙图m、n点生长素浓度较低,故AB错。O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慢,故C错。P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促进生长较快,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6.模式植物拟南芥的P基因突变体表现为花的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的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现象。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与花的发育有关
B.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会影响花的发育
C. 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D. 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使P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由此可推测P基因起作用的机制。
【详解】A、由题干信息“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正确;
B、由题干信息“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说明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正确;
C、根据题干信息“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可推测P基因起作用的机制,如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抑制物的合成等有关,正确;
D、抑制剂只能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起抑制作用,并不能诱发P基因的突变,D错误。
故选D。
【点睛】考查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及作用,需要考生能根据题文,理解考查点。
7.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B. 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C. 赤霉素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 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柱形图中可以看出,当去顶后,赤霉素的水平急剧下降,当去顶加上生长素后,赤霉素的水平上升到10%,远远超过原来植株的含量。
【详解】A、生长素是由嫩叶嫩芽的顶端合成的的,正确;
B、当去顶后,赤霉素的水平低于5%,当去顶加上生长素后,赤霉素的水平大于10%,由图对比可知,生长素能够促进赤霉素的合成,正确;
C、该实验无法说明赤霉素不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错误;
D、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促进豌豆的生长;当去顶后,生长素的含量下降,赤霉素含量也大幅下降,正确。故选C。
【点睛】生长素的相关知识:
8.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B.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并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分离并鉴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C. 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
D. 制备果酒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拧松瓶盖,目的是向瓶中通气保证发酵顺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生物技术实践中相关实验的知识点。
【详解】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可能有多个菌体长成的菌落连成一个,统计时认为是由一个活菌形成的菌落,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值小,错误;
B、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pH升高,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若pH升高,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准确地鉴定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正确;
C、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调pH、灭菌、倒平板,错误;
D、制备果酒的过程中,拧松瓶盖是为了放出发酵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避免瓶内压强过大,发酵过程中不能再通入氧气,否则会影响果酒的质量,错误。
故选B。
【点睛】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3、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9.制作果酒、果醋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
A. 菌种为异养原核生物 B. 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C. 保证无氧环境下发酵 D. 发酵液最终呈现酸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制作果酒、果醋的原理及过程。
【详解】A、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所用菌种分别为酵母菌、醋酸菌,其中醋酸菌属于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属于真菌,为真核生物,错误;
B、这两个实验都利用了自然界中的菌种(即原料上携带的菌种),不能将原料灭菌,否则将无法实现发酵,错误;
C、制作果醋时所用的醋酸菌属好氧细菌,即制作果醋需在有氧环境下发酵;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在无氧的环境下发酵,错误;
D项,利用酵母菌发酵制作果酒时会产生,会使发酵液呈酸性;果醋制作时,生产出的果醋呈酸性,导致发酵液最终呈酸性,正确。故选D。
【点睛】传统发酵技术应用小结:
10.正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抗体 ④胰岛素 ⑤尿素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①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①错误;
②葡萄糖属于内环境成分,②正确;
③抗体在内化境中发挥作用,③正确;
④胰岛素属于激素,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属于内环境,④正确;
⑤尿素是细胞代谢产生的废弃物,会直接排到内环境中,因此属于内环境,⑤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考生应注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
1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及意义。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确;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错误;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正确。
故选B。
【点睛】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2.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可通过突触建立联系 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递质通过自由扩散由突触前膜释放 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突触的相关知识点。
【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位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组成,因此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正确;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会有很多分支,每一个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都能形成突触,所以一个神经元有很多突触,错误;
C、递质由突触小泡包裹,通过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错误;
D、兴奋传到突触部位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不透过突触后膜,错误。故选A。
【点睛】突触结构:
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突触由突触小泡、突触小体、突触间隙三部分构成
B. 神经元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成内正外负
C. 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主要负责躯体的运动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兴奋传导的结构及膜电位变化。
【详解】A、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小体三部分构成,错误;
B、神经元兴奋时,因为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由内负外正变成内正外负,从而发生膜电位发生逆转,正确;
C、递质释放后,引起的效应是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但递质作用后即被分解,错误;
D、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与躯体的运动功能有着密切联系,错误。故选B。
【点睛】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 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突触是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
14. 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 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 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 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C
【解析】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的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问题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5.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当a处受到刺激时,有3个电位计发生偏转
B.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
C. 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为0
D. 兴奋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
【答案】C
【解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当a处受到刺激时,最右侧的电位计不会发生偏转,而其余3个电位计都会发生偏转,A正确;据图分析可知,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E表示效应器,所以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方向是B→C→D,B正确;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神经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C错误;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经过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D正确。
16.下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 若乙神经元兴奋,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 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D. 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乙酰胆碱和5-羟色氨酸属于不同的神经递质,且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同,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乙神经元兴奋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丙神经元不会兴奋,B错误;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则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C错误;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正确。
17.下列人体生理活动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
A. 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氨基酸
B. 躯体运动时骨骼肌的活动
C. 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反应
D. 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的区别。
【详解】A、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主动吸收氨基酸的生理活动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主动运输受载体蛋白数量和能量的控制,错误;
B、躯体运动是动物对外界反应的主要活动。任何形式的躯体运动,都是以骨骼肌的活动为基础的。不同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互相协调和配合,形成各种有意义的躯体运动,属于神经调节,错误;
C、皮肤伤口处,吞噬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属于免疫调节中的非特异性免疫,不是激素调节,错误;
D、青春期出现第二性征是性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属于激素调节,正确。
故选D。
【点睛】1、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作用:
2、激素分泌的调节:
18.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导管运输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细胞 D. 微量和高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
【详解】动物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对机体起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特点是微量而高效(D)、通过体液运输(B)、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C)。内分泌器官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体液,随体液运输到达相应位置,故选A。
【点睛】靶细胞和特定激素结合的方式示例:
19.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受影响最小的生理过程是( )
A. 性激素的分泌 B.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C. 肾上腺素的分泌 D. 性腺的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查激素分级调节的方式,结合具体的激素进行分析。
【详解】A、性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性激素,错误;
B、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的调节:例如外界条件寒冷,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错误;
C、肾上腺素是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当人体经历某些刺激时,如兴奋、恐惧,就可以分泌这种激素,使心跳与呼吸加速、血流量加大、血糖量升高,从而增强力量、提高反应速度。肾上腺素也可以用于拯救心脏骤停和过敏性休克的病人,正确;
D、性腺的发育受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激素作用于性腺,错误。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平时要注意对知识点的总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部分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性腺)激素可影响这三种内分泌腺激素的分泌,对于其中类似的调节要放到一起进行识记。
20.当人们参加聚会食入大量高糖、高盐食品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 )
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血糖平衡、水盐平衡的激素调节。
【详解】①、②食入大量高糖食品此时血糖浓度较高,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减弱,胰岛素分泌增加,帮助下调血糖浓度,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食入大量高盐食品,渗透压增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避免失水以维持渗透压,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21.当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为抵御严寒,体内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其中分泌量显著增加的有( )
①促甲状腺激素②胰岛素③生长激素④肾上腺素⑤甲状腺激素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的激素。
【详解】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正确;
②胰岛素分泌增加可以促进血糖的去路,血糖降低,不利于机体产热,错误;
③生长激素与体温调节没有直接关系,错误;
④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使机体产热增加,正确;
⑤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机体产热,正确。
故选D。
【点睛】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可以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该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机体产热增加,同时,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分泌液增加,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作用使机体产热增加。另一方面,通过神经调节使骨骼肌战栗,产热增加,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散热减少,共同维持体温平衡。
22. 下列有关人体中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B. 酶和激素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 酶和激素都由内分泌细胞分泌 D. 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还有积少数是RNA,部分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是蛋白质,A项错误;酶参与生物体内的酶促反应,激素起调节作用,所以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正确;酶只要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C项错误;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能起作用,激素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酶和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B. 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使产热量增加
C. 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D. 在炎热环境时,人体的基础代谢水平会降低,从而减少产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过程。
【详解】A、环境刺激作用于皮肤冷觉感受器,传递给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因此图中A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正确;
B、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 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得产热量增加,正确;
C、图中C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正确;
D、炎热环境中,人体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调节体温,因为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所以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一致,错误。 故选D。
【点睛】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4.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B. 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C. 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D. 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答案】C
【解析】
给不能进食的病人,输入5%的葡萄糖溶液,则病人的血糖浓度正常,不会导致胰岛素分泌明显减少,A错误;输入5%葡萄糖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葡萄糖被吸收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B错误;5%葡萄糖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C正确;有氧呼吸不变,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基本不变,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pH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
25.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会增殖,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解: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会变短,蛋白质合成旺盛,核糖体活动增加.
故选:D.
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6.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 B.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抗体清除HlN1流感病毒 D. 抗生素消灭致病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详解】A、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是由于其作为一种“异己成分”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后者发起针对移植物的攻击、破坏和清除,属于免疫过程,错误;
C、抗HlN1流感病毒的抗体清除HlN1流感病毒存在于特异性免疫中,属于免疫过程,错误;
D、因为抗生素不是人体产生的物质,所以不属于机体的免疫过程,正确。故选D。
【点睛】考生可根据是否是人体内自发产生的来快速判断是否属于免疫反应。
27. 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 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 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答案】A
【解析】
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必须依靠由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产生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使其通透性发生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内的抗原释放出来,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而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绝大多数抗原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暴露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只有极少数抗原可以直接与B细胞接触,即体液免疫多数情况下要依赖T细胞,而T细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来的。所以一旦切除了幼年小鼠的胸腺,其细胞免疫会缺陷、体液免疫功能将下降,故选A。
28.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是生来就有的
B.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由淋巴细胞决定
C. 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
D. 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异同点。
【详解】A、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先天性的,是生来就有的,正确;
B、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第一道防线皮肤及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错误;
C项,非特异性免疫不能产生记忆细胞,只有特异性免疫才会产生记忆细胞,错误;
D项,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是非特异性的,错误。 故选A。
【点睛】免疫概述:
29.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 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在特异性免疫中,抗原入侵后,会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然后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也就是说,无论抗原还有没有侵入细胞内,只要进入体液中,细胞免疫就会开始,产生效应T细胞,A错误;B.浆细胞的产生过程有两种途径:一是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传递给T细胞,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合成和分泌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受到抗原和淋巴因子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二是同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直接刺激记忆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第二种途径不需要T细胞的刺激,B错误;C.抗体具有特异性,每种浆细胞只分泌—种特异性抗体,C正确;D.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时,产生的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D错误。
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的知识网络
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
30.疟原虫入侵红细胞引起人患疟疾,同时人体也能够产生抵抗疟原虫感染的免疫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疟原虫入侵人体后会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 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
C. 抵抗疟疾只需特异性免疫而不需非特异性免疫
D. 淋巴因子能够增强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疟原虫能入侵红细胞,说明疟原虫属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详解】A、疟原虫入侵人体红细胞,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中抗体最后清除,正确;
B、确定疟原虫的抗原结构有助于疫苗的研制,应用于免疫预防,使得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正确;
C、人抵抗疟疾需要第一、二道防线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错误;
D、T淋巴细胞能分泌淋巴因子,能够增强免疫细胞抵抗疟原虫的免疫功能,正确。故选C。
【点睛】1、注射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因为记忆细胞能存活时间长,所以人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1.下图表示人体组织, A、B、C表示细胞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血液,B为淋巴,C为组织液
B. C可以与A、B之间直接相互转化
C. 3中氧气浓度高于1中氧气浓度
D. C中的液体增加会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A为血浆,B为淋巴液,C为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1为血管,2为毛细淋巴管,3为组织细胞。
【详解】A、A液不包含血细胞,为血浆,B为淋巴,C为组织细胞间隙的组织液,错误;
B、组织液可以和血浆相互转化,而组织液只可以单向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单向转化成血浆,错误。
C、O2通过自由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最后进入组织细胞,因此3组织细胞中氧气浓度最低,错误;
D、由于某些原因,组织液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外液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关疾病,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2.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
A.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 神经递质被灭活
C. 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 D. 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内环境的成分。
【详解】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是在体液中发生的,错误;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发生在突触后膜,之后被灭活,由于神经元之间充满了组织液,即该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错误;
C、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是在肝脏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进行,正确;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表示血浆中的离子与酸性物质反应从而维持内环境中pH稳定,错误。
故选C。
【点睛】内环境的成分:
血浆:水约90%,蛋白质约7%~9%,无机盐1%,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最相近。
33.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内Na+ 浓度高于膜外
C.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浓度高于膜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以知道,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电位出现反极化过程,所以曲线向上走向,到达峰值后下降,最后复极化,恢复到原初的静息电位的极化状态。
【详解】A、分析题图曲线可以知道,曲线a,受刺激后膜内电位上升超过横轴,变为正值,恢复极化后又变为负值,完全符合动作电位曲线图,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正确;
B、不论是低钠海水,还是正常海水,静息状态都是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错误;
C、分析题图可以知道,ab两条曲线的起点与终点的膜电位值相同,则说明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正确;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是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静息时,膜内电位是负电位,受刺激后,Na+通道开放,造成Na+大量内流,膜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34.动物运动时,神经支配同侧肢体屈肌舒张活动和伸肌收缩活动协调进行。下图表示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伸肌运动神经元兴奋和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的机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屈肌和伸肌运动神经元上均发生膜电位的反转
B.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不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产生兴奋后会释放抑制性递质
D. 保证正常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两个突触构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时释放抑制性递质,导致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所以在屈肌运动神经纤维上没有发生膜电位的反转,A错误;传入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由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所以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上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B错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刺激释放抑制性递质,作用于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其兴奋,C正确;完成该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四个神经元构成, D错误。
35.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外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A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后将会恢复为静息电位,而静息电位不是零,B错误;突触小体内只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6.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1为感受器。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考查兴奋的传递知识。本题需证明两点: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另根据图中3可以判断,兴奋只能从1传到5。所以①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没有阻断作用,③结果可证明该药物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
37.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
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观察出现低血糖症状,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症状消失。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详解】要以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应选择空腹的小鼠,给实验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迅速合成糖原和被分解,使小鼠出现低血糖而进入昏迷状态,后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来补充葡萄糖,供给小鼠足够的能量,使血糖浓度升高,昏迷的小白鼠会恢复正常,从而证明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综上分析,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38.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B. 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
C.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机体排出的水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
【详解】A、血钠含量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错误;
B、水盐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正确;
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使体液丢失,可能丢失水也可能丢失离子,因此结果可能的渗透压升高、降低或者不变,故不能判断抗利尿激素的变化情况,错误;
D、水平衡是指摄入量和代谢产生的水的量之和与排出水的量相等,错误。
故选B。
【点睛】水盐平衡的调节: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重吸收水的量增加,尿量减少,同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传至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进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当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下丘脑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平衡是指摄入量和代谢产生的水的量之和与排出水的量动态平衡。
39. 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含量很少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
B. 激素②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 血中③的浓度过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促进作用减弱
D. ③几乎作用于全身的靶细胞,促进其细胞代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示意图。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②,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②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③,且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故含量甚微的①经过分级调节作用,可明显增加③的分泌,A项正确;由前面分析可知,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是调节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B项正确;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③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会减弱,下丘脑、垂体通过增加激素①②的分泌量,促进甲状腺激素③的分泌,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③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0.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 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痊
C. 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 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答案】C
【解析】
能使T细胞凝集的物质的化学本质为抗体;该抗体既可以和小鼠B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以和小鼠T细胞凝集;根据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特点来看,说明小鼠的B细胞和小鼠T细胞具有相同的抗原。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免疫原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二、非选择题
41. 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为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 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 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货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 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 。
(3)生长素类似物A溶解于 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 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
(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葙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 。
(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 。
【答案】(1)调节 1
(2)氧气 均匀
(3)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 切段中内源激素
(4)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5)C 重复实验
【解析】
试题分析:
(1)生长素类似物类似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能调节植物的生长;由图可知,本实验中1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溶液中的氧气含量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二是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均匀。
(3)实验的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对照组为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故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本实验研究激素的作用,切段中含有内源激素,会影响实验结果,而通过在蒸馏水中浸泡,可减少其含量,降低对实验的影响。
(4)根据图,对照组的切段平均长度是7.0mm;实验组中切断长度长于对照组的,说明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切段的生长: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有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促进伸长作用减弱。
(5)实验应尊重客观事实,实验结果不能随意修改,应如实填写,且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多次重复实验。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42.下图为某类突触的信号传递的示意图,这类突触中特定的神经递质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
(1)结构①是_________,其中的多巴胺是从突触前膜通过_______方式释放到________中。
(2)当多巴胺与________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内电位的变化是_______。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由________运回___________________。
(3)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由图可知,其进入突触间隙后会____________,使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___,导致大脑“奖赏”中枢的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最终造成人对可卡因产生依赖的不良后果。
【答案】 (1). 突触小泡 (2). 胞吐 (3). 突触间隙 (4). (特异性)受体 (5). 由负变正(由低于膜外变为高于膜外) (6). 多巴胺转运载体 (7). 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小体) (8). 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 (9). 持续兴奋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1)图中的①是突触小泡,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2)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上电位变成外负内正,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多巴胺作用完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防止神经元持续兴奋。
(3)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神经元,导致其与后膜受体持续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点睛】本题考查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分析推理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突触结构示意图:
43.血糖浓度保持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下图为胰岛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机理是:胰岛素与________结合后,可促进________合成,还可使细胞膜上的________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除此之外,胰岛素的作用还表现在能促进__________,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某人因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若给其注射胰岛素_____(能/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________。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______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可作用于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___________调节。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其完善实验步骤,并得出实验结论。
①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
②实验步骤:
a. 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甲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乙组和丙组。
b. ___________,并进行数据统计。
c. 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________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d. 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③实验结果:
请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将“组别”栏补充完整,从上到下依次是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始时(mmol/L)
4周后(mmol/L)
10
3.85
3.94
10
18.62
10.12
10
19.46
19.00
④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胰岛素受体 (2). 蛋白质、脂肪、糖原 (3). 葡萄糖转运蛋白(细胞膜载体蛋白) (4). 葡萄糖的利用(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5). 不能 (6). 胰岛素无法与受体结合 (7). 血糖浓度 (8). 胰岛B (9). 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 (10). 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 (11). 等量蒸馏水 (12). 甲、丙、乙 (13). 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解析】
【分析】
图中所示为胰岛素作用模式图,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从增加去路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分解,两方面进行的。
【详解】(1)由图可知,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是通过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促进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另一方面使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胰岛素还可以加速血糖的分解,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脂肪、蛋白质等)转化为葡萄糖而降低血糖浓度。
(2)某人体内含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而表现出高血糖症状,对其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因为胰岛素无法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从而无法发挥作用。
(3)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血糖浓度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此外也可作用于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胰岛素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神经和体液(激素)共同调节。
(4)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b.实验前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并进行数据统计。
c.丙组大鼠为实验组,甲、乙组大鼠为对照组,因此丙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d,甲组和乙组大鼠灌喂等量蒸馏水,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自由饮食。
③实验结果:
第一组实验前后血糖都较低,因此是正常大鼠,为甲组;第二组实验前血糖都较高,为糖尿病大鼠,试验后血糖下降,说明是给药组(喂食桑叶提取液),为丙组;第三组实验前后血糖都较高,因此为糖尿病大鼠,且没有给药,为对照组-乙组。
④实验结论:对比三组大鼠可以发现:桑叶提取液可以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显著降低,但不能降低到正常大鼠的水平,即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不能降到正常水平。
【点睛】考查血糖的调节,第(4)题的实验探究题考生应注意对照组的设置。
44.下图甲是a-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a-银环蛇毒影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是______,②是______。物质A是______,该物质可以促进细胞③_____增殖分化为④_______和⑤_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人被a-银环蛇咬伤后,蛇毒进入突触间隙,与__________竞争结合受体,但对离子通道的开启不起作用,从而阻断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肌肉细胞膜),从而使肌肉__________。
(3)由于特异性免疫要经历较长的反应时间,所以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注射抗蛇毒血清,其中含有的_________能特异性结合蛇毒分子,涉及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是____________免疫。
【答案】 (1). 吞噬细胞(巨噬细胞) (2). T细胞 (3). 淋巴因子 (4). B细胞 (5). 记忆B细胞 (6). 效应B细胞(浆细胞) (7). 乙酰胆碱 (8). 松弛(无法收缩) (9). 抗体 (10). 体液
【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①是吞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③是B淋巴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为淋巴因子、物质B为抗体.图乙中,⑥表示突触小体。
【详解】(1)图甲中①是巨噬细胞,②是T淋巴细胞,物质A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该物质可以促进③B细胞增殖分化为④记忆细胞和⑤浆细胞。
(2)由图乙可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导: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被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肌肉收缩,当人被a-银环蛇咬伤后,蛇毒进入突触间隙,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受体,但对离子通道的开启不起作用,从而阻断兴奋传递到突触后膜(肌肉细胞膜),从而使肌肉松弛(无法收缩)。
(3)由于特异性免疫要经历较长的反应时间,所以被毒蛇咬伤后需要紧急注射抗蛇毒血清,蛇毒分子为抗原,抗蛇毒血清中含有的抗体,能特异性结合蛇毒分子,属于体液免疫。
【点睛】1.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
45.请回答高等动物稳态调节的有关问题。
(1)应激刺激可以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a,促进垂体释放激素b,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激素a的名称是________,激素b的名称是________。
(2)某同学将生长状况一致的小蝌蚪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4组,置于适合其生长的池塘水中饲养,每天定时给4组小蝌蚪饲喂等量的不同饲料(如下表)。
组别
甲
乙
丙
丁
饲料
普通饲料
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含激素a的饲料
含激素b的饲料
若甲组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的时间为t,请预测其他3组小蝌蚪完成变态发育所需时间(填大于、小于、等于):乙_____t,丙______t,丁________t。
(3)实验发现,垂体切除导致免疫细胞增殖受抑制,并导致淋巴器官萎缩和几乎所有免疫功能的退化;而注射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则逆转这些效应。从下图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_________,增强免疫效应。研究表明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调节。
(4)电镜和光镜下观察到脾脏内神经末梢与淋巴细胞间有突触结构,说明神经系统也可调控机体的免疫。而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在调节免疫系统自身功能的同时,也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因此,机体的稳态是依赖_________网络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答案】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 促甲状腺激素 (3). 小于 (4). 等于 (5). 等于 (6). 增殖和分化 (7). 反馈 (8).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分析】
考查高等动物神经、激素、免疫调节的综合作用。
【详解】(1)由最终甲状腺分泌的是甲状腺激素,可知上级调节激素为: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分泌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释放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
(2)甲、乙、丙、丁分别喂食普通饲料、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含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饲料和含b促甲状腺激素的饲料,甲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为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是一种糖蛋白,为大分子物质,直接食用,会被消化道的消化液分解,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而甲状腺激素为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无论注射还是经消化道进入机体,都可以正常发挥作用,故乙所用时间小于t,而丙和丁所用时间和对照组相同,等于t。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可使抗体的生成增加;甲状腺激素还可以促使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而细胞因子反过来又控制甲状腺激素对免疫的调节,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反馈调节。
(4)免疫细胞与神经调节在维持稳态中均发挥作用,即机体的稳态是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共同实现的。
【点睛】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蛋白质的激素饲喂时,会被消化酶分解,达不到相关效果。
46.抗菌肽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是生物体用来抵御外来病原体的一类小分子蛋白质。它不仅具广谱抗菌活性,而且对某些病毒、真菌、病原虫和肿瘤细胞也有抑杀作用。在科研和临床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抗菌肽是一类免疫活性物质,是生物体中________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抗菌肽可以在细菌细胞膜上穿孔而形成离子孔道,从而使细菌细胞膜丧失_____性,引起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流,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2)人们从家蚕体内提取到了抗菌肽,但提取天然抗菌肽成本高、工序繁,因而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合成抗菌肽。将抗菌肽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经过筛选获得重组型大肠杆菌,然后将重组大肠杆菌接种到________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内会积累大量抗菌肽。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人工合成的抗菌肽。
(3)为检测人工合成的家蚕抗菌肽的活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首先配制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培养基,将培养基用_______法处理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浓度的某金黄色葡萄球菌液_______在固体培养基上,然后在培养基上贴A、B、C三张无菌小纸片。
②在A处滴加含有人工合成的抗菌肽缓冲液,在B处滴加浓度相同且等量的含有________的缓冲液,在C处滴加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_________推断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强弱。
③图示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非特异性 (2). 选择透过 (3). 液体 (4). 高压蒸汽灭菌 (5). 涂布 (6). 天然抗菌肽 (7). 等量的缓冲液 (8). 抑菌环的直径 (9). 人工合成的抗菌肽有(显著)抑菌活性且与天然抗茵肽无显著差异
【解析】
【分析】
考查微生物培养及检测的相关知识。
【详解】(1)抗菌肽具广谱抗菌活性,是生物体内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膜上穿孔形成离子通道,则其选择透过性改变,导致细胞内容物大量外流,最终细菌死亡。
(2)重组大肠杆菌应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后,菌体内会积累大量抗菌肽。
(3)①固体培养基的配置:计算、称量、溶解、灭菌、倒平板,因此在倒平板之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浓度的某金黄色葡萄球菌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检测人工合成的家蚕抗菌肽的活性”,其自变量是人工合成抗菌肽和天然抗菌肽,因变量是活性的检测,可通过测量抑菌环的直径来判断。因此在B处滴加浓度相同且等量的含有天然抗菌肽的缓冲液,在C处滴加等量的缓冲液,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抑菌环的直径推断抗菌肽抑菌活性的强弱。
③图示A、B处形成的抑菌环大小相近,说明人工合成的抗菌肽与天然抗菌肽的杀菌作用相同,C处没有抑菌环,说明抑菌环的形成与缓冲液无关。
【点睛】实验探究题考生应注意对照组的设置原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