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 (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文)试题
1. 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 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 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D.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C
【解析】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A正确;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B正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各种复杂的组成成分,C错误;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2. 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A. 核膜 B. 核仁 C. 核孔 D. 染色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质。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细胞壁 B. 细胞质内没有核糖体
C. 有DNA分子 D. 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被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细菌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细菌属于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分子,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4.具有双层膜、能够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叶绿体和核糖体 D.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知识。高中生物教材共介绍了八种细胞器,但细胞器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记忆和掌握,对相关知识归类分析掌握。(1)细胞器的分布:①动植物都有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②植物特有的:质体(叶绿体、白色体等);③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中心体;④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的:液泡;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溶酶体;⑥分布最广泛的:核糖体(真核、原核细胞)。(2)细胞器的功能:能产生水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②能产生ATP的:线粒体、叶绿体;③能复制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④能合成有机物的: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⑤与有丝分裂有关的: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⑥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⑦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3)细胞器的结构:①不具膜结构的:核糖体、中心体;②具单层膜结构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③具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叶绿体;④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线粒体、叶绿体、液泡。(4)细胞器的成分:①含DNA的: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半自主性);②含RNA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③含色素的:叶绿体、液泡;④有基质的:线粒体、叶绿体。综合分析具有双层膜.能够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是A项。
5.蝌蚪进行变态发育时,尾部逐渐消失,与此变化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溶酶体 D. 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详解】蝌蚪进行变态发育时,尾部逐渐消失,是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在这个过程中,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故选C。
6.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 )。
A. 还原剂 B. 催化剂 C. 载体 D. 溶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大多数,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详解】水不能作为还原剂,A错误;水不能作为催化剂,B错误;水不能作为载体,C错误;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细胞中化学反应,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溶剂,D正确。
7.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
A. 脂肪 B. 性激素 C. 维生素D D. 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脂质的种类及作用:(1)脂肪:储能、维持体温;(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不属于固醇,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B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的固醇,C正确;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D正确。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 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C. 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D. 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细胞核的功能,知道细胞质溶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正确;细胞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B正确;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C正确;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D错误。
9.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依次是( )
A. 纤维素和糖原 B. 麦芽糖和乳糖 C. 葡萄糖和纤维素 D. 淀粉和糖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有多糖和脂肪,其中多糖为淀粉;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有多糖和脂肪,其中多糖为糖原。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功能及分布。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0.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换用高倍镜
B.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 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答案】B
【解析】
不能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对光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看到样本,然后通过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样本.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 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C. 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 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功能有三点: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决定性作用;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各种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A正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膜和核膜,B错误;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C正确;各种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1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氨基酸 B. 核糖核苷酸 C. 碱基 D. 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核酸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单位的考查,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错误;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碱基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错误;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D正确。
13.下列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而碘液是用来检测淀粉的,A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正确;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C错误;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应该用碘液检测,D错误。
14. 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应先找到根尖的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应先找到根尖的分生区,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容易题。
15.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 )
A. 液泡逐渐变大 B. 质壁分离复原
C. 细胞无变化 D.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即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详解】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A错误;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即发生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C错误、D正确。
16.下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还原氢为三碳化合物还原提供还原剂,①错误、②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水,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17.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曝光部分颜色变蓝,说明生成了淀粉;因为没有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变蓝部位是叶绿体,所以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故答案选A。
考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点评:基础题,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做法是: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8.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根据题意分析,成人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自动节律性收缩,因此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故其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数量更多,故选D。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 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蛋白的扩散方式。(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
2、主动运输:有能量消耗,并且需要有载体的帮助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离子)
3、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正确;大肠杆菌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果脯在腌制中,细胞由于 失水而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导致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D错误。
20.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 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C. 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
D.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终将四种色素分离;叶绿体色素提取用的是无水乙醇。(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3)显微镜观察时,现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详解】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A正确;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较强,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B正确;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C正确;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D错误。
2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 A—P ~ P ~ P B. A ~ P ~ P—P C. A ~ P ~ P ~ P D. A—P—P ~ P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一个ATP分子中有三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是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的,因此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1个ATP分子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且高能磷酸键位于磷酸基团之间,同时1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A)和1个普通化学键,因此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故选A。
22.同位素18O标记的CO2作原料,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最先检测到含18O的是( )。
A. O2 B. (CH2O) C. C3 D. C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分解、ATP的合成;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同位素18O标记的CO2是暗反应的原料,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因此最先检测到含18O的是三碳化合物,故选C。
23.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 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伤害
B.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在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的考查,植物根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雨水过多,使植物的根部形成无氧环境,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使细胞死亡,微生物利用死亡细胞的物质,繁殖加快,导致根腐烂,故选D。
24.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 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C. 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 D. 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题是对光合午休现象的解释,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夏日中午,由于阳光过强,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详解】光照过强不会引起叶绿素分解,并且中午过后光合速率又不断恢复,如果叶绿素分解,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光合速率不会恢复,A错误;夏季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下午14点左右,与光合速率在中午12点下降不符,B错误;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使气孔关闭,但同时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生成的C3不足,C正确;中午光照太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较多,D错误。
【点睛】基督徒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在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最终影响光合速率。
25.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 CO2 B. 丙酮酸 C. 水 D. 乳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白鼠是动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氧气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物,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详解】根据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6O2→12H2O+能量)的过程分析,当用18O标记氧气时,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用来氧化还原氢,所以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水,故选C。
26. DNA复制发生在(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A
【解析】
根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可知,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是由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组成.分裂间期历时长,其中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分裂期(M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7.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能无限增殖 B. 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
C. 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加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衰老细胞没有增值能力,无限增值是癌细胞的特征,A错误;衰老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减少,B错误;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较低,C正确;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减慢,D错误。
2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B. 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
C.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D. 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期达到最大分化程度,A错误;细胞分化与生物的发育有密度关系,B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C正确;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正确。
29.下图中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
A. a~b B. b~d C. b~c D. a~c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据图分析,图中ab、cd持续时间比较短,表示分裂期;bc段持续时间比较长,表示分裂间期。
【详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进入分裂间期,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应是分裂间期+分裂期,不能颠倒,题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线段是bc+cd,即b~d,故选B。
30.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叶肉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试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样液一定含有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有丝分裂的过程与观察、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还原糖的鉴定等,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详解】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有丝分裂,A错误;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使用的试剂分别是无水乙醇和层析液,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最后再通过显微镜观察,C错误;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样液中肯定含有还原糖,但是不一定是葡萄糖,D正确。
31.以下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
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________ ;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该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结构式表示),需要吸收 _____个H2O分子。
【答案】 (1). 三肽 (2). 3 (3). —CO—NH— (4). 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多肽的结构式,含有肽键(-CO-NH-)2个,说明该多肽是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图中①表示氨基、②③⑤表示R基、④表示肽键、⑥表示羧基。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化合物为三肽;由于图中②③⑤表示R基,且各不相同,因此构成该三肽的氨基酸有3种;三肽水解时2个肽键(-CO-NH-)断裂,并消耗2分子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肽键的数目或R基的数目判断氨基酸的数目和种类。
32.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_________,它是以______为基本支架,由分布在表层或镶嵌其中的_________分子所构成。
(2)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3)贮藏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与原核细胞比较,此场所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 (2). 磷脂双分子层 (3). 蛋白质 (4). 7核糖体 (5). 5内质网 (6). 3高尔基体 (7). 6线粒体 (8). 细胞核 (9). 4核膜 (10). 9核仁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其中1为细胞膜,2为细胞质基质,3为高尔基体,4为核膜,5为内质网,6为线粒体,7为核糖体,8为中心体,9为核仁,10为染色质。
【详解】(1)该动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细胞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并有蛋白质分子分布在表层或镶嵌其中。
(2)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还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不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7核糖体、5内质网、3高尔基体、6线粒体。
(3)细胞核是贮藏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该动物细胞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其细胞核具有9核仁和4核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不同细胞结构的功能分析答题。
33.图是细胞内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图示,请据图回 答:
(1)图中 A 代表____________,Pi代表______________。ATP的简式中“~”代表___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代表____________。
【答案】 (1). 腺苷 (2). 磷酸 (3). 高能磷酸键 (4). 磷酸基团 (5). 酶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左侧表示ADP、磷酸与能量合成ATP,右侧表示ATP水解产生ADP和磷酸,并释放能量。
【详解】(1)图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i表示磷酸;“~”表示高能磷酸键;“P”代表磷酸基团。
(2)图示①和②代表的是两种酶,分别催化ATP的合成与水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明确两个过程需要不同的酶的催化,且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是不同的。
34.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是__________,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它来源于水的分解。
(2)图中C是__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用于_________________,最终合成有机物E。
(3)图中I是____________阶段。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O2 (2). [H] (3). C3的还原 (4). 光反应 (5). CO2+H2O(CH2O)+O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是色素分子,B是氧气,C是[H],E是有机物,Ⅰ是在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Ⅱ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过程。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表示氧气。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表示[H],用于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尤其是重视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进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以及各个数字代表的反应过程。
35.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该图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其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图中还缺少处于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_期。
(5)图B表示细胞分裂______期。
(6)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______。
(7)图C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条,染色单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条。
【答案】 (1). 植物 (2). BCAD (3). 间期 (4). 4 (5). A后期 (6). 前期 (7). BC (8). 4 (9). 8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有核膜和纺锤体,且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布于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有核膜、纺锤体,且出现了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四个细胞都含有细胞壁,且没有中心体,因此表示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四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其分裂顺序是BCAD。
(2)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因此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
(3)图示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其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为4条。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于后期,对应图A细胞。
(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6)根据题意分析,要求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中的B、C细胞。
(7)图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并能够根据图示不同细胞的典型特征判断其所处的分裂时期,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期中考试(文)试题
1. 以下内容中,不属于细胞学说的是( )
A. 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 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
C. 细胞中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其他物质
D.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C
【解析】
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A正确;细胞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生物整体的生命过程起作用,B正确;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各种复杂的组成成分,C错误;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学说
2. 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A. 核膜 B. 核仁 C. 核孔 D. 染色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质。所以D项正确。A、B、C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细胞壁 B. 细胞质内没有核糖体
C. 有DNA分子 D. 核物质外没有核膜包被着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详解】细菌含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B错误;细菌属于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分子,C正确;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正确。
4.具有双层膜、能够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 )。
A. 线粒体和叶绿体 B. 线粒体和内质网
C. 叶绿体和核糖体 D. 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知识。高中生物教材共介绍了八种细胞器,但细胞器的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记忆和掌握,对相关知识归类分析掌握。(1)细胞器的分布:①动植物都有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②植物特有的:质体(叶绿体、白色体等);③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中心体;④主要存在植物细胞中的:液泡;⑤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溶酶体;⑥分布最广泛的:核糖体(真核、原核细胞)。(2)细胞器的功能:能产生水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②能产生ATP的:线粒体、叶绿体;③能复制的: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④能合成有机物的: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⑤与有丝分裂有关的: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⑥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有关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⑦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3)细胞器的结构:①不具膜结构的:核糖体、中心体;②具单层膜结构的: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③具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叶绿体;④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线粒体、叶绿体、液泡。(4)细胞器的成分:①含DNA的:线粒体、叶绿体(具有半自主性);②含RNA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③含色素的:叶绿体、液泡;④有基质的:线粒体、叶绿体。综合分析具有双层膜.能够进行能量转化的细胞器是A项。
5.蝌蚪进行变态发育时,尾部逐渐消失,与此变化有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溶酶体 D. 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叫细胞凋亡;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详解】蝌蚪进行变态发育时,尾部逐渐消失,是细胞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在这个过程中,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损伤、衰老的细胞,故选C。
6.水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 )。
A. 还原剂 B. 催化剂 C. 载体 D. 溶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在细胞中以自由水和结合水形式存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占大多数,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详解】水不能作为还原剂,A错误;水不能作为催化剂,B错误;水不能作为载体,C错误;细胞中的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能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参与细胞中化学反应,在生物体的许多化学反应中充当溶剂,D正确。
7.下列不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 )。
A. 脂肪 B. 性激素 C. 维生素D D. 胆固醇
【答案】A
【解析】
【分析】
脂质的种类及作用:(1)脂肪:储能、维持体温;(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详解】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不属于固醇,A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B正确;维生素D属于脂质中的固醇,C正确;胆固醇属于脂质中的固醇,D正确。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
A.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
B. 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
C. 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
D. 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并理解细胞核的功能,知道细胞质溶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内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正确;细胞核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B正确;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C正确;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D错误。
9.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依次是( )
A. 纤维素和糖原 B. 麦芽糖和乳糖 C. 葡萄糖和纤维素 D. 淀粉和糖原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有多糖和脂肪,其中多糖为淀粉;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有多糖和脂肪,其中多糖为糖原。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的功能及分布。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0.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换用高倍镜
B.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 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D.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答案】B
【解析】
不能在高倍镜下使用粗准焦螺旋,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是先在低倍镜下对光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看到样本,然后通过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样本.
11.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 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C. 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 生物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功能有三点: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起决定性作用;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有利于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各种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详解】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来,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A正确;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膜和核膜,B错误;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条件,C正确;各种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区室,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相互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1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 氨基酸 B. 核糖核苷酸 C. 碱基 D. 脱氧核苷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核酸的分类和基本组成单位的考查,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详解】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A错误;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B错误;碱基是核苷酸的组成成分之一,不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C错误;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D正确。
13.下列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详解】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而碘液是用来检测淀粉的,A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B正确;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C错误;淀粉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应该用碘液检测,D错误。
14. 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应先找到根尖的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用低倍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图像,应先找到根尖的分生区,因为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容易题。
15.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 )
A. 液泡逐渐变大 B. 质壁分离复原
C. 细胞无变化 D.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将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即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加深,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详解】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溶液的浓度,所以细胞失水,液泡逐渐变小,颜色变深,A错误;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即发生了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C错误、D正确。
16.下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还原氢为三碳化合物还原提供还原剂,①错误、②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水,③正确、④错误,故选D。
17.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A.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 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 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曝光部分颜色变蓝,说明生成了淀粉;因为没有用显微镜不能观察到变蓝部位是叶绿体,所以不能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要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需要用同位素标记法。故答案选A。
考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点评:基础题,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做法是: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条件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18.在成人心肌细胞中的数量显著多于腹肌细胞中数量的细胞器是( )
A. 核糖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线粒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根据题意分析,成人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自动节律性收缩,因此心肌细胞比腹肌细胞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故其中的参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数量更多,故选D。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 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
D.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叫做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进出细胞的方式。(如:O2)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蛋白的扩散方式。(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
2、主动运输:有能量消耗,并且需要有载体的帮助进出细胞的方式。(小分子物质、离子)
3、胞吞和胞吐:大分子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详解】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A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正确;大肠杆菌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果脯在腌制中,细胞由于 失水而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导致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D错误。
20.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 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C. 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
D. 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终将四种色素分离;叶绿体色素提取用的是无水乙醇。(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3)显微镜观察时,现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移到视野的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详解】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A正确;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较强,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B正确;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C正确;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D错误。
21.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
A. A—P ~ P ~ P B. A ~ P ~ P—P C. A ~ P ~ P ~ P D. A—P—P ~ P
【答案】A
【解析】
【分析】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一个ATP分子中有三个磷酸基团,磷酸基团之间是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的,因此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1个ATP分子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且高能磷酸键位于磷酸基团之间,同时1个ATP分子含有1个腺苷(A)和1个普通化学键,因此ATP的分子简式为A-P~P~P,故选A。
22.同位素18O标记的CO2作原料,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则最先检测到含18O的是( )。
A. O2 B. (CH2O) C. C3 D. C5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分解、ATP的合成;暗反应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详解】同位素18O标记的CO2是暗反应的原料,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因此最先检测到含18O的是三碳化合物,故选C。
23.雨水过多时,农作物会发生烂根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
A. 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伤害
B. 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 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在水中,使根受到毒害
D. 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的考查,植物根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雨水过多,使植物的根部形成无氧环境,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积累使细胞死亡,微生物利用死亡细胞的物质,繁殖加快,导致根腐烂,故选D。
24.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 B. 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
C. 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 D. 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题是对光合午休现象的解释,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夏日中午,由于阳光过强,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
【详解】光照过强不会引起叶绿素分解,并且中午过后光合速率又不断恢复,如果叶绿素分解,将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光合速率不会恢复,A错误;夏季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下午14点左右,与光合速率在中午12点下降不符,B错误;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使气孔关闭,但同时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生成的C3不足,C正确;中午光照太强,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较多,D错误。
【点睛】基督徒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明确在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最终影响光合速率。
25.让一只白鼠吸入有放射性的18O2,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 )
A. CO2 B. 丙酮酸 C. 水 D. 乳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白鼠是动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氧气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物,与[H]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
【详解】根据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6O2→12H2O+能量)的过程分析,当用18O标记氧气时,氧气中的氧原子全部用来氧化还原氢,所以该白鼠体内最先出现含18O的化合物是水,故选C。
26. DNA复制发生在( )
A. 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答案】A
【解析】
根据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可知,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者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故选A。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是由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与DNA合成后期(G2期)组成.分裂间期历时长,其中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分裂期(M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27.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会出现的变化是( )
A. 细胞能无限增殖 B. 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增多
C. 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加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衰老细胞没有增值能力,无限增值是癌细胞的特征,A错误;衰老细胞中线粒体的数目减少,B错误;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较低,C正确;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减慢,D错误。
28.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B. 细胞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
C.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D. 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详解】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在胚胎期达到最大分化程度,A错误;细胞分化与生物的发育有密度关系,B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C正确;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正确。
29.下图中能正确表达有丝分裂细胞周期概念的是( )。
A. a~b B. b~d C. b~c D. a~c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分为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两个阶段。据图分析,图中ab、cd持续时间比较短,表示分裂期;bc段持续时间比较长,表示分裂间期。
【详解】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进入分裂间期,因此一个细胞周期应是分裂间期+分裂期,不能颠倒,题图中能正确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线段是bc+cd,即b~d,故选B。
30.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用叶肉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B. 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所用的试剂分别是层析液和无水乙醇
C.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试验步骤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D. 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样液一定含有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有丝分裂的过程与观察、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还原糖的鉴定等,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详解】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细胞的有丝分裂,A错误;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使用的试剂分别是无水乙醇和层析液,B错误;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最后再通过显微镜观察,C错误;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样液中肯定含有还原糖,但是不一定是葡萄糖,D正确。
31.以下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
该化合物的名称是 ________ ;该化合物由_______种氨基酸。该化合物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结构式表示),需要吸收 _____个H2O分子。
【答案】 (1). 三肽 (2). 3 (3). —CO—NH— (4). 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多肽的结构式,含有肽键(-CO-NH-)2个,说明该多肽是由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三碳化合物;图中①表示氨基、②③⑤表示R基、④表示肽键、⑥表示羧基。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示化合物为三肽;由于图中②③⑤表示R基,且各不相同,因此构成该三肽的氨基酸有3种;三肽水解时2个肽键(-CO-NH-)断裂,并消耗2分子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的含义,并能够根据肽键的数目或R基的数目判断氨基酸的数目和种类。
32.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_________,它是以______为基本支架,由分布在表层或镶嵌其中的_________分子所构成。
(2)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3)贮藏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与原核细胞比较,此场所的结构特点是具有 [ ]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 (2). 磷脂双分子层 (3). 蛋白质 (4). 7核糖体 (5). 5内质网 (6). 3高尔基体 (7). 6线粒体 (8). 细胞核 (9). 4核膜 (10). 9核仁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其中1为细胞膜,2为细胞质基质,3为高尔基体,4为核膜,5为内质网,6为线粒体,7为核糖体,8为中心体,9为核仁,10为染色质。
【详解】(1)该动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是细胞膜,其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并有蛋白质分子分布在表层或镶嵌其中。
(2)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还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不需要线粒体供能,因此参与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7核糖体、5内质网、3高尔基体、6线粒体。
(3)细胞核是贮藏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该动物细胞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其细胞核具有9核仁和4核膜。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不同细胞结构的功能分析答题。
33.图是细胞内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图示,请据图回 答:
(1)图中 A 代表____________,Pi代表______________。ATP的简式中“~”代表______________,“P”代表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和②代表____________。
【答案】 (1). 腺苷 (2). 磷酸 (3). 高能磷酸键 (4). 磷酸基团 (5). 酶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左侧表示ADP、磷酸与能量合成ATP,右侧表示ATP水解产生ADP和磷酸,并释放能量。
【详解】(1)图中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Pi表示磷酸;“~”表示高能磷酸键;“P”代表磷酸基团。
(2)图示①和②代表的是两种酶,分别催化ATP的合成与水解。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明确两个过程需要不同的酶的催化,且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是不同的。
34.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是__________,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它来源于水的分解。
(2)图中C是__________,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用于_________________,最终合成有机物E。
(3)图中I是____________阶段。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O2 (2). [H] (3). C3的还原 (4). 光反应 (5). CO2+H2O(CH2O)+O2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A是色素分子,B是氧气,C是[H],E是有机物,Ⅰ是在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Ⅱ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过程。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表示氧气。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C表示[H],用于暗反应过程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尤其是重视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进而判断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以及各个数字代表的反应过程。
35.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该图是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其分裂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作为一个细胞周期,图中还缺少处于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有_______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__________期。
(5)图B表示细胞分裂______期。
(6)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____________。
(7)图C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___条,染色单体的数目为___________条。
【答案】 (1). 植物 (2). BCAD (3). 间期 (4). 4 (5). A后期 (6). 前期 (7). BC (8). 4 (9). 8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有核膜和纺锤体,且染色体散乱的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细胞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分布于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有核膜、纺锤体,且出现了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1)据图分析,图中四个细胞都含有细胞壁,且没有中心体,因此表示的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简图;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四个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因此其分裂顺序是BCAD。
(2)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因此图中还缺少分裂间期。
(3)图示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其分裂结束时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为4条。
(4)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于后期,对应图A细胞。
(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6)根据题意分析,要求DNA、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说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中的B、C细胞。
(7)图C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并能够根据图示不同细胞的典型特征判断其所处的分裂时期,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