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生物】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1页
    【生物】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2页
    【生物】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

    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总分:100分)一、     选择题(共60分)1. 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A. 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      B. 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
    C. 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      D. 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2. 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发酵过程中,菌种由原料本身提供的有(  )
    果酒    果醋    腐乳    泡菜.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3. 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 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 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4. 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都是异养生物
    B.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乳酸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过程中所需温度最高的是果醋的制作
    D. 制作果酒、果醋、泡菜、腐乳的菌种,只有毛霉是真核生物5.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时,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无氧状态,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B. 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将乙醇氧化为醋酸
    C. 毛霉是唯一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
    D. 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不能用于生产酸奶6. 关于腐乳的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过程需要隔绝氧气
    B. 食盐、酒精、香辛料都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
    C. 含水量较高的豆腐制作腐乳时更容易成形
    D. 豆腐腌制过程中会脱水形成腐乳表面的7. 关于酸奶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抗生素的牛奶更容易发酵 B. 温度越高,制作酸奶需要的时间越长
    C. 牛奶变酸的同时其中糖类也发生了变化 D. 制作酸奶所需的菌种是醋酸菌8. 以下关于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泡菜制作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有可能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B. 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生成乳酸并释放热能
    C. 接入含有菌种的老汤不利于抑制有害菌繁殖
    D. 泡菜腌制时间的长短会影响亚酸盐含量9. 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
    B. 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
    C. 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
    D. 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10. 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 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C.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11. 下列有关以 CO2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铵盐和硝酸盐等无机氮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 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 水、无机盐也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 琼脂不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12.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
    皮肤饮用水    牛奶  注射器培养皿    接种环    培养基    果汁酱油手术刀.A. ①②③⑧⑨ B. 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⑧⑨⑩13. 如图是使用某接种方法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培养某种微生物的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A. 该图最可能是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
    B. 该接种方法适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C. 接种技术的核心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
    D. 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相同条件下培养,排除培养基是否有杂菌污染14. 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菌落的形状
    菌落的大小
    有无鞭毛
    隆起程度
    菌落颜色
    有无荚膜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②③④⑤⑥15. 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D.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16. 下列发酵环境会引起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上升的是(  )A. 温度较低 B. 食盐含量高 C. 杂菌污染 D. 腌制时间长
    17. 下列为几位同学描述的平板划线接种法的划线方式,其中正确的是(  )18. 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有致癌的作用
    B. 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 4mg/kg
    C. 咸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 7mg/kg 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
    D. 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加入食品中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19. 牛或山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若想从瘤胃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下列哪一项操作会导致达不到实验目的(  )A.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 B. 以葡萄糖作为碳源 C. 将培养基调至酸性 D. 培养环境有充足O220.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离和纯化微生物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
    B. 分离和纯化微生物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C. 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的方法逐步稀释分散微生物
    D. 测定土壤中真菌的数量,一般选用 103104105 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21. 下列有关刚果红染色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刚果红可以在细菌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
    B. 刚果红可以在菌落形成后加入
    C. 刚果红在菌落形成前倒平板时加入,加入的刚果红不需要灭菌
    D. 在菌落形成后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不需要灭菌22. 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
    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
    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23.用酵母菌使葡萄汁产生葡萄酒,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就停止了.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A. 酒精对酵母菌有毒害作用 B. 营养物质因消耗而不足
    C. 产物积累使pH值发生改变 D. 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 24.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
    B. 只有过程能产生还原氢,过程②③能消耗还原氢
    C. 过程都需要氧气的参与
    D. 过程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25. 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相关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O2  NH3 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 NH3 的氧化
    B. CO2 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
    C. 糖类和 N2 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
    D. 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 CO2 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26. 如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制备步骤使用的培养基过程是先灭菌再调 PH
    B. ②③④步骤操作时只需要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
    C. 操作的过程中,接种环共灼烧处理了 5 
    D. 接种结束后,将倒置培养,皿底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27. 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 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 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 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28. .某细菌菌株需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对链霉素无抗性).科学家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菌株类型.依据筛选目的,培养基添加物质合理的组别是(   )(注:L-亮氨酸 S-链霉素-加入-不加入.如,L-:不加入亮氨酸  S+:加入链霉素)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29. 下列所述环境条件下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是(  )A. 在只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中的圆褐固氮菌B. 在人体表皮擦伤部位的破伤风杆菌C. 在新配制的植物矿质营养液中的酵母菌D. 在灭菌后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的禽流感病毒30. 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土壤取样 称取土壤 稀释土壤溶液涂布平板 微生物的培养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31.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
    B.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再接种菌种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相同土壤进行实验,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D.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32.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纯化微生物的两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二者的共同点有都需要使用接种工具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以防止杂菌污染 都会稀释分散菌种,以达到分离纯化目的菌的目的 都可以用于计数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33.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又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34.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D.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35. 下表是关于对四种生物能源、碳源、氮源、新陈代谢类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 硝化细菌与乳酸菌                  B. 乳酸菌与根瘤菌C. 根瘤菌与衣藻                      D. 硝化细菌与衣藻36.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过程中,关于倒平板的具体描述正确的是(   )等培养基冷却至40  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桌面上,左手拔出棉塞右手拿锥形瓶,使瓶口迅速通过火焰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打开皿盖右手将锥形瓶中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皿盖等待平板冷却 510  s,将平板倒过来放置,使皿盖在下,皿底在上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③⑤     D①②④⑥37.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B. 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C. 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38.下列关于腐乳的制作原理,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腐乳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完成的B. 发酵过程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C. 发酵后期,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D. 传统工艺生产豆腐乳需要接种菌种39. .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过程中,发酵液最终都呈酸性,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初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B. 制作果酒后期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C. 制作果醋时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醋酸D.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40. 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 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 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 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二、非选择题(共40分)41. 果酒和果醋。泡菜含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请根据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 A 过程指______              B 过程是指______              
    2)图中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中涉及到的主要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 ___                                
    3)从装置图可以看出,加入发酵瓶中的果浆只占发酵瓶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 件下____          ,暂存发酵产生的 CO2,防止发酵液流出,起到缓冲作用。
    4)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若葡萄 糖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____            _
    5)腐乳的制作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酶主要有____          ____     __
    6)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            ___    __       42中学印刷试卷多数使用蜡纸,蜡纸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纤维和石油蜡。蜡纸成本低,但在自然环境由于透水性差而难以降解。某课题小组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分解石油蜡 的微生物,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几个地方的土壤样品中最可能筛选出目的菌______
    A.农田里B.炼油厂附近C.食品加工厂附近D.化肥工厂附近
    2)培养基在配制时应该以石油蜡为唯一______,培养瓶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在成分上 的差异是前者缺少______
    3)研究者希望通过培养皿中的分解圈来筛选分解能力最强的微生物,结果发现其中每个圈子几乎交错一起,还有很多菌落紧挨在一起,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______
    4)有同学提出,将培养瓶中的石油蜡换为蜡纸碎屑,希望筛选出能够同时分解油蜡和棉 花纤维的微生物,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理由是______
    5)某同学配制含琼脂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后,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当培养基温度下降到 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按下表 处理将处理后的培养皿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 23 天,观察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特征和 数目。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处理A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3 米处暴露 15 分钟B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6 米处暴露 15 分钟C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0.9 米处暴露 15 分钟D 打开培养皿盖,距地面 1.2 米处暴露 15 分钟E 不打开培养皿盖上述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
    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是______43、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1M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_______的生长,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培养基。2M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若在M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色剂是____________,该方法能筛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甲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偏落数分别是110140149,取平均值133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176,取平均值124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44.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3)示意图AB中,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             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的利用率。
    生物答案选择题      1-5BDCDB        6-10 BCCCC       11-15 BABBC   16-20 CCADD      21-25 CADCC       26-30 DCBAD   31-35 BCDBD      36-40 CBDCB、非选择题41.1  冲洗          酒精发酵   2)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   3)大量繁殖     4)渗透压过高(葡萄糖浓度过高),导致酵母菌细胞失水   5)蛋白酶       脂肪酶   6)腌制时间      温度       食盐用量42. 1  B   2)碳源       琼脂3)将培养液稀释后再进行接种或者缩短培养时间4)不行     只能分解石油蜡和只能分解棉花纤维的微生物也能生长5探究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使培养基凝固和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接种在其上的微生物43. 1)细菌  选择    2)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    3)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4)乙同学的结果中,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44  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3.8×10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