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生物】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1页
    【生物】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2页
    【生物】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展开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以下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选出,每小题1分,36)1.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浆中含有生长激素和尿素,不可能含有生长素B.稳态时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变C.细胞依赖内环境的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D.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就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B.体内激素、抗体、淋巴因子都依赖内环境的运送而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D.血浆中甲胎蛋白、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3.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四大系统的参与,图示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均相同B.乙是消化系统,①②③的渗透压来源于蛋白质的不到10%C.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pH明显升高D.丁是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可通过运输至突触后膜4.下图左图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右图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图示中的横坐标表示距离刺激点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c段和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B.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甲图中c点将上升C.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5.下列关于兴奋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导致机体产生兴奋的刺激只能来自于外界环境B.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C.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取决于刺激的强度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导和传递6.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信息分子ae均需借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B.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C.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D.信息分子d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7.胰岛B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甲,乙两种蛋白质,这两种蛋白质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而发挥相应的生理功能。其中,甲、乙两种蛋白质分别参与I两种生理过程,丙为过程产生的分泌蛋白(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过程体现了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过程I体现了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甲、乙均能与葡萄糖结合,说明二者无特异性D.丙可能是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膜上过程I的进行8.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常只感染鸟类,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下图是某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分析正确的是A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及增殖分化的功能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类C.该禽流感病毒首次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D.最终病毒被清除体外,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9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CTLA-4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内癌变的细胞会成为抗原,被效应T细胞攻击B.可以通过提高CTLA-4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两位科学家研究的目的都是通过抑制某种蛋白质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更强的攻击癌细胞D.该种疗法的副作用之一是会导致免疫缺陷病的发生10.柯萨奇病毒A16(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11.关于生物学知识的判断,正确的有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蝌蚪发育会受影响,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和生长发育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2.生长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人体内含有生长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幼叶细胞中核糖体合成生长素需要色氨酸作原料B.人体内,生长激素在下丘脑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生长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D.人体内生长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极性运输13.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光照等外界因素能够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基因的表达B.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C.植物激素的合成过程可体现基因对生物性状的间接控制D.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ATP1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的合成与乙烯的合成之间存在反馈调节B.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合成酶的植物细胞都能产生激素C.激素由特定的器官合成并释放,通过筛管运输到作用部位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苯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15.下列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促进种子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种子B.若要促使植物茎秆伸长,可施加适宜浓度的赤霉素C.植物向光生长与单侧光改变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D.外源各种植物激素的施加都要控制用量,因为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均具有两重性16.研究人员将一批大小和生理状态均相似的豌豆植株平均分成甲、乙、丙、丁、戊五组, 每组的操作及侧芽生长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m)。据表中信息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体内各种激素都对豌豆侧芽的生长有调节作用B.分析甲组与丁组可知,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C.分析丁组和戊组可知,赤霉素对侧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D.分析甲组、丙组和丁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缓解顶端优势17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选择实验材料,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材料最好选择多年生的植物枝条        B.预实验的NAA浓度设置范围应较大C.正式实验时空白对照的设置是必需的    D.实验时应去除枝条上的芽控制无关变量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有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才能维持其稳定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19.森林被砍伐殆尽后,经历较长时间仍可恢复成森林。关于这一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初期,群落生产量大于呼吸量,有机物质不断积累B.中期,物种多样性增加,营养结构逐渐趋向复杂,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加强C.后期,群落的有机物收支接近平衡,这是群落达到顶级的重要特征D.这一演替过程中能量循环更加开放,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加快20.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为实现可持续地对资源的利用,载畜量不应超过C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査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铺法B.使用样方法调查,样方面积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C.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个体的迁入迁出和出生死亡会影响结果D.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带标记的个体易被天敌发现会导致结果偏大22.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J”型增长,增长速率始终不变B.图B“S”型增长,达到G点后种群数量将一直保持不变CK值是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某种群的最大数量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23.下图为某同学用血球计数板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酵母菌培养液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未经染色的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高B.取样时为避免吸到培养液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溶液晃动C在血球计数板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后,应先斜靠盖玻片再盖好,防止气泡产生D.计数时对于压在方格边界上的酵母菌也应该全部计数24.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引进新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利于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5.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构成池塘生态系统,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B.池塘中W主要分布于最上层,XY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C.若该池塘生态系统可维持稳定且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分别为ab,则通常 5b≤a≤10bD.该池塘受到生活污水污染后,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总量26.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竞争关系B.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C.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甲和乙之间都是单向的2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B.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更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C.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D.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28.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i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D.在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29.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30.某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一条食物链:甲丁,在某一时段测得各营养级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依次为ab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丙、丁一定是异养型生物B.甲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能量肯定大于a所含的能量C.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关系为a>b>c>da>b+c+dD.因为能量传递逐级递减,所以乙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少31.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摄取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能量J/(hm2•a)1.05×10103.5×1094.55×109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田鼠粪便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了大部分能量,所以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多为7.0×1010J/hm2•a3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人做了一个实验:迅速将一只盲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很干净无声,还是引起了其他盲椿象的逃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中引起其他象逃跑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起作用C.种间关系的调节和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信息传递引起的反馈调节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3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B.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C.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D.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34.下列有关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和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的模式中,错误的是A.乙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人体内氧气浓度最低的是甲图中的DC.在人体内甲图中的A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D.乙图中碳元素在ABC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5.下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cdeB.若c的食物中d1/3,假设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要使c体重增加3kg,需要a的量为120 kgC.若通过人为管理增加某生物数量,则可以提高该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能够保证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的关键成分是be3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中B都是自养生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也不一定都含有色素B.适度松土可以促进过程C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的量基本相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4分)37.(16分)目前的生理学观点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1)若要用小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物质氧化分解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检测指标是            (2)下丘脑和垂体能及时有效地调节甲状腺的分泌量,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        (分级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增加又会反过来调节下丘脑与垂体的分泌量,说明它们还存在         调节作用,这种调节机制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其作用是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发生后能被自身产生的抗体A结合,属于         病。(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                                    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38.13分)研究表明赤霉素(GA)可以通过调节生长素(IAA)的水平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具体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中束缚态IAA”无生物活性。某研究小组为探究IAAGA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设计对照实验探究萘乙酸(NAA,生长素类似物)和GA对豌豆茎段伸长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本题中涉及到的“+”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前体物质X         abc表示的调节效应分别是         (分别用“+”“﹣”表示)2)结合图1信息并根据对照实验设计思路,图2中所示B组、D组处理方法分别为                       3)由图2中结果可知NAAGA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类型中的         作用。  4)图示探究实验乃至农业生产实践中不直接使用生长素(IAA),而是利用NAA等物质代替IAA进行使用,请结合图1和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在于                  39.9分)深海中的火山口周围的热泉喷出的海水温度超过300,富含硫化氢和硫酸盐,海水中发现大量的硫细菌,这些硫细菌通过氧化硫化物和还原二氧化碳来制造有机物,在热泉口周围还发现多种无脊椎动物,如大海蛤、蟹、管水母以及没有口也没有消化道的管居环节动物等。1流入深海热泉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2热泉口的无脊椎动物能摄食硫细菌,这些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3硫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但深海热泉中硫细菌的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请从种群的数量特征的角度进行解释:                                        40.(16分)棉蚜是一种生活在棉花上的农业害虫。研究人员将不同初始密度(1/叶和20/)的棉蚜放在开放和封闭条件的相同环境中,研究其种群变化情况,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初始密度越大,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         。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比封闭条件下更早衰退的原因可能与                  等有关。(2)研究人员对某地区棉田中的棉蚜和七星瓢虫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头/100)。由表可知,七星瓢虫与棉蚜的种间关系为         (3)七星瓢虫遇到敌害侵袭时,能分泌出一种极难闻的黄色液体驱赶天敌,该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4)相较于使用农药灭虫,该生物防治方法的优点有                                  。生物防治体现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36分)1-10CBBDB  ACCDD        11-20ACBAB  ABCDC     21-30ADADC   BCDDD    31-36DBBDB  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4分)37.(每空2分,共16分)1耗氧量     2分级      反馈(负反馈)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    3自身免疫    4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或抑制淋巴因子和细胞Y上的受体结合)细胞Y的增殖、分化    38.(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色氨酸       ++    2NAA               不加激素        3)协同    4)生长素含量低、不易提取,易于被氧化,萘乙酸(NAA)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可大量生产(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也可)    3分) 39.(每空3分,共9分)1硫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通过自身代谢将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被生产者重新利用,从而)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深海热泉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且存在着生存斗争,当硫细菌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相等(或动态平衡)时,数量趋于稳定    40.(每空2分,共16分)1越大      天敌数量多    迁出率高    2捕食               3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减少污染        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量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