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
展开
湖北省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40分)1.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2. 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双缩脲试剂碘液斐林试剂甲+--乙-++-甲、乙混合+++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3. 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4.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B.沸水浴加热之后,构成胰岛素的肽链充分伸展并断裂C.胰岛素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序列,与空间结构无关D.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需经蛋白酶的作用形成胰岛素5. 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6. 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吡罗红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7. 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8.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染色体:核糖核酸、蛋白质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9. 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 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 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10.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11.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H2O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H2O在光下分解,产生的[H]将固定的CO2还原成(CH2O)12. 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3.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14.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15.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B.组成淀粉、核糖、脂肪的元素种类相同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不可缺少,如叶绿素的组成离不开Mg元素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16. 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少 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17.萃取法利用的是植物芳香油的哪个特点( )A.化学性质稳定 B.难溶于水C.易溶于水 D.易溶于有机溶剂18.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B. 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固定CO2合成有机物C. 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的营养物质 D. 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19.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B. 移液管无需灭菌C. 试管口与移液管应在离火焰1~2 cm处D. 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菌液涂布均匀20.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腐乳制作中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B. 制作腐乳时,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5℃,以利于毛霉繁殖C.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杆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应持续通入无菌空气,以利于醋酸菌的代谢21.有关培养基配制的描述正确的是A. 液体培养基常用于菌种的分离、计数、鉴定B. 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成分C. 依据人们的需求,配制出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D. 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渗透压等影响22.下列有关传统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气不充足条件下制作果醋,选用醋酸菌B.在有氧条件下制作果酒,选用酵母菌C.在无氧条件下制作泡菜,选用乳酸菌 D.在缺氧条件下制作腐乳,选用毛霉23.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B.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C.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24.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 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 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 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25.下列关于发酵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酒制作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 果酒制作过程中,当酒精含量达到12%~16%时,发酵停止的原因是氧气过少导致其无法呼吸C.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D. 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26.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原料、相应精油的名称及适宜的提取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胡萝卜、胡萝卜素、萃取法 B. 橘皮、橘皮油、压榨法C. 玫瑰花、玫瑰精油、压榨法 D. 薰衣草茎叶、薰衣草油、蒸馏法27.梯度稀释过程中用移液管把菌液从一支试管转移到下一支试管后,要用手指轻压移液管的橡皮头,吹吸三次,其目的是( )A. 增加试管内的溶氧量 B. 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C. 使试管中菌液的浓度降低 D. 使细菌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28. 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和提纯过程中,使用无水Na2SO4、NaCl的作用分别是( )A.分层、吸水 B.溶解、吸水 C.吸水、分层 D.分层、萃取29.可以作为硝化细菌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的物质依次是( )A.含碳有机物、氨、光 B.含碳无机物、氮、氮C.含碳有机物、氨、氨 D.含碳无机物、氨、氨30.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参与发酵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 发酵全过程都需要防止杂菌污染,以免降低产品品质C. 发酵过程都需在适宜温度下进行,腐乳制作温度最高D. 产品中都需添香辛料和盐等佐料,以提高产品的口感31.微生物体内能够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的酶是A. C1酶和Cx酶 B. C1酶和葡萄糖苷酶C. Cx酶和葡萄糖苷酶 D. 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32.下列有关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胡萝卜素是化学性质稳定,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B. 胡萝卜是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理想原料C. 微生物的发酵生产是工业提取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D. 提取后,干燥过程中,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不能太高33.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实验中,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都放入37℃恒温箱的目的是A. 对比观察培养基有没有被微生物利用 B. 为了下次接种时再使用C. 让未接种的培养基上也能长出菌落 D. 对比分析培养基上是否生有杂菌34.在玫瑰精油提取中,收集锥形瓶中的乳白色的乳浊液,向锥形瓶中加入( )A. 氯化钠 B. 硫酸铜 C. 石灰水 D. 无水硫酸钠35.玫瑰精油提取的过程是( )A.鲜玫瑰花+水一水蒸气蒸馏一油水混合物一分离油层一除水B.鲜玫瑰花+水一油水混合物一水蒸气蒸馏一分离油层一除水C.鲜玫瑰花+水一油水混合物一除水一分离油层D.鲜玫瑰花+水一油水混合物一水蒸气蒸馏一除水一分离油层36.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C.甲是自养微生物、乙是异养微生物、丙是固氮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37.对于玫瑰精油的提取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2为进水口,3为出水口 B.收集后的液体中,要加入NaCl,使水油分离C.本装置为萃取装置 D.使用该装置时,由于原料在水中,不易产生原料焦糊问题38. 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降解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个菌落B. 如果要测定②中的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C. 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碳源D. 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消毒处理39.下图甲为纤维单胞菌(能产生纤维素酶)的获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③④培养基都应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B. 图中所用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C. ④所用的接种方法可对培养的微生物进行计数D. 可用刚果红染料鉴定,看菌落周围是否出现透明圈40.将大肠杆菌接种到适宜的细菌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并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所得结果列表如下。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所作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编号a和f比较可知,有大肠杆菌培养基的表面会变浑浊B.根据编号b和c的观察结果,可知抗生素Y比抗生素X的杀菌能力强C.将编号e和a的结果比较可知,0℃的环境不适合大肠杆菌生长D.若揭开编号f的盖子,24小时后可观察到培养基表面会出现浑浊二、填空题:(60分)41.(5分)某油料植物的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色的脂肪颗粒。(2)实验过程中,导致萌发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3)实验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发种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和________。42.(11分)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是—种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主要从黄花蒿中提取。某科研小组欲探究青蒿素对微生物X的影响,拟按如下步骤进行了相关实验:①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②将等量含2、4、8、16μmol/L青蒿素的培养液分别涂布到4组固体培养基中(每组三个),再在每个培养皿中接种等量微生物X,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1)青蒿素应与________(玫瑰精油、柠檬香油、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一致。提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2)为了得到高浓度的青蒿素,需要______以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然后进行浓缩,提取剂的沸点应______(选填“高于”、“ 低于”或“ 等于”)青蒿素。(3)步骤②中需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法为 。(4)欲通过比较活菌数来对比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对微生物X的影响,应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各培养皿中的_______,并选取 作为结果。若各培养皿上菌落均连成一片,则实验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 。43.(10分)生物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回答下列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1)泡菜不能急着吃,是因为泡菜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实验室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来检测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和相关试剂反应生成________色物质。(2)各地制作腐乳的原料和菌种相同,但风味迥异,主要是通过控制________来实现的。(3)制作果醋和葡萄酒使用的微生物在结构上不同主要是前者_____________。(4)从生物体内提取的天然物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取胡萝卜素、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常用的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葡萄籽油因含有胶原蛋白而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要分离这种胶原蛋白常用________技术,影响该技术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____和形状等。44.(10分) 回答下列问题:(1)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在乙醇(水溶性)和乙酸乙酯(水不溶性)两种有机溶剂中,适宜用来萃取胡萝卜素的是__________,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 。(2)科研人员已经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能产生胡萝卜素的红酵母,并发现碳源的种类对红酵母产生β—胡萝卜素的量有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如下表:碳源种类麦芽糖蔗糖淀粉β—胡萝卜素产量(mg/L)3.524.811.68据表分析,利用红酵母生产β—胡萝卜素时的最佳碳源是_________。若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最佳氮源种类,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及使果汁变得澄清,在果汁生产中常用到________。为提高品质及节约成本,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酵母细胞的固定多采用________。(4)请列出用干酵母和海藻酸钠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步骤:①酵母细胞的活化;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固定化酵母细胞。45.(14分)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在用苹果泥作原料探究果胶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条件和最适用量时,通过________来确定最适值的思想方法是不变的。此类实验的观测指标可以是________(两点)。(2)榨取果汁的过程中,发现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用果胶酶处理,果胶酶包括________等成份(三种)。(3)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①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________也保留在袋内。②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________移动速度最快。③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________可能不存在于沉淀中。(4)提为了提高胡萝卜素的提取效率,提取前要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这个过程要特别注意控制_______,因为___ __ _。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用________法进行鉴定,鉴定过程中需用________作为对照。46.(10分) 如图K11所示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质含量的变化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的五种有机物质中最可能含有S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单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在6~11月中的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组织提取液,并用斐林试剂检测,则________月的苹果提取液________色最深,说明该月苹果中还原糖含量最高。(3)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________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________,抗冻性________。(4)苹果成熟过程中,________(激素)会逐渐增多,并由________合成纤维素酶,作用于________,使其果肉日益松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0分)1.B 2.D 3.C 4.D 5.B6.A 7.C 8.B 9.C 10.C11.C 12.C 13.A 14.D 15.B16.A 17.D 18.A 19.B 20.D21.D 22.C 23.B 24.C 25.B26.C 27.B 28.C 29.D 30.B31.A 32.A 33.D 34.A 35.A36.C 37.B 38.D 39.C 40.B二、填空题:(填空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41、(5分)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或红) (2)O (3)光照 所需的矿质元素离子 42、(11分)胡萝卜素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2分) 过滤 低于 将等量不含青蒿素的培养液涂布到一组培养基中,再接种等量微生物X(2分) 菌落数目 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2分) 将菌种(微生物X样品)以适当倍数稀释后接种43、(10分)(1)比色 玫瑰红 (2)发酵的条件(3)无成形的细胞核或无核膜 (4)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3分)(5)电泳 相对分子质量、电荷数量(2分)44、(10分)(1)乙酸乙酯 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影响萃取效果 (2分)(2)蔗糖 以蔗糖为碳源,分別用不同氮源进行实验,检测并比较β—胡萝卜素产量(2分)(3)果胶酶 包埋法(4)②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的)CaCl2溶液 ④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45、(14分) (1)设置梯度 果汁的澄清度、果汁的体积(2分)(2)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分解酶 果胶酯酶(3分)(3)①丙和丁 ②丙 ③甲(4) 温度 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而使青蒿素被破坏(2分) 纸层析 胡萝卜素标准样品(标准样品也可)46、(10分)(1)酶 果糖、葡萄糖(2)10 砖红(3)淀粉 大 增强 (4)乙烯 核糖体 细胞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