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普通班) (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卷(普通班)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种类的比例决定的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的排列顺序决定的,C错误;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2.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 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 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不能含有碱基U
【答案】A
【解析】
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即图中的a,b中磷酸的连接位置不正确,A错误;由题图可知,每个五碳糖都只有1个碱基与之直接相连,B正确;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即图中③,C正确;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不能含有碱基U,D正确。
3.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育种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
4.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 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B. 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 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作用于氢键、②作用于磷酸二酯键、③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详解】解旋酶破坏氢键,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5. 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基因
表达的细胞
表达产物
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
抗虫棉叶肉细胞
细菌抗虫蛋白
B
人酪氨酸酶基因
正常人皮肤细胞
人酪氨酸酶
C
动物胰岛素基因
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
动物胰岛素
D
兔血红蛋白基因
兔成熟红细胞
兔血红蛋白
【答案】
【解析】
抗虫棉叶肉细胞中存在细菌抗虫蛋白基因,细菌抗虫蛋白基因能够表达产生细菌抗虫蛋白;正常人皮肤细胞中含有人酪氨酸酶基因,人酪氨酸酶基因能够表达产生人酪氨酸酶;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存在动物胰岛素基因,动物胰岛素基因能够表达产生动物胰岛素;兔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所以无兔血红蛋白基因不能表达产生兔血红蛋白。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繁殖快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的原因之一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而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B错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其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C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还需要检测和鉴定,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步骤和三种基本工具,明确运载体是运输目的基因的工具,不属于工具酶,且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应该是不同的。
7.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 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D.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以便于对重组质粒的筛选,A项错误;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其中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项正确;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C项错误;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可以以受精卵为受体,也可以以体细胞为受体,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获得转基因植物,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②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③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④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
⑤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代谢和遗传等,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①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必须营寄生生活,②错误;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③正确;基因工程载体有质粒和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所以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④正确;病毒是一种生物,具有遗传物质,所以能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⑤正确。综上所述,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选B。
9.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
A. 白细胞介素—2 B. 干扰素
C. 聚乙二醇 D. 重组乙肝疫苗
【答案】C
【解析】
利用“工程菌”生产的基因工程的产物一般都属于蛋白质,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等,故A、B、D项均不符合题意;聚乙二醇是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是由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不是基因工程的药物,故C项符合题意。
10.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T4噬菌体 D. 质粒DNA
【答案】B
【解析】
糖蛋白必须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将蛋白质糖基化,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所以只有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选项中只有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所以B选项正确。
1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以下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②E.coliDNA连接酶结合目的基因与运载体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⑤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A. ①③ B. ③⑤ C. ①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反转录法,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①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不符合题意;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③符合题意;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基因探针,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④不符合题意;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是从个体水平鉴定的,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哪些步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知识点只需学生熟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
12. 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 )
A. Ti质粒上 B. 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C. T-DNA D. 农杆菌的拟核
【答案】B
【解析】
植物基因工程中,可以用土壤农杆菌作为转移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土壤农杆菌细胞内含有质粒,该质粒称为Ti质粒.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故选B。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1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
B. 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C.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
D. 理论上讲,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
【答案】D
【解析】
外源基因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则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中合成的成分是天然的,不一定存在安全性问题,D错误。
【考点定位】转基因技术
14.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 )
A. G与A之间的键 B. G与C之间的键
C. A与T之间的键 D. 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答案】D
【解析】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一条链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的化学键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故选D。
15.某DNA分子上有4个BamH I的酶切位点,如下图,用BamH I酶切该DNA分子可以生成五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足够多的该DNA分子,若每个DNA分子至少有一处位点被该酶切断,那么经酶切后,最多能产生多少种长度不同的DNA片段?( )
A. 9 B. 12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DNA分子上有4个BamHI的酶切位点,又因为每个DNA分子至少有一处位点被该酶切断,因此该DNA分子可以被BamHI切割一处、两处、三处或四处。
【详解】根据图形分析可知,4个BamHI切割位点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假设4个位点分别为A、B、C、D,两端为X、Y。若BamHI切割一下,则可以形成XA、AY、XB、BY、XC、CY、XD、DY8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若BamHI切割两下、三下或四下,还能形成AB、BC、CD、AC、AD、BD6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因此一共可以形成14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故选C。
1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因为分生组织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能获得脱毒植株,但不能获得抗病毒植株,A错误;经细胞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可直接制作“人工种子”,由于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因此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组织培养技术除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即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C正确;白菜和甘蓝不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的“白菜一甘蓝”,能够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点睛】熟悉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图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e是一团高度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细胞
B. 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①表示在蒸馏水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D. 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答案】D
【解析】
④为诱导杂种细胞的脱分化,e是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过程,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而植物的有性杂交不能,B错误;①表示原生质体的制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类似于动物细胞,易吸水涨破,失水皱缩,必须在等渗溶液中获得,C错误;杂种细胞如果已经再生细胞壁会发生质壁分离,否则不能,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课本上的流程图经过改编,结合基因工程和渗透作用原理,看似简单,实际易错。
18. 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
B. 需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C. 细胞全能性表达前提是①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
D. 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需灭菌处理,故A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来调控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故B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首先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分化,全能性较高,然后再分化过程就体现了愈伤组织的全能性,故C正确;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PCR技术的过程:高温解链、低温复性、中温延伸。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一般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
【详解】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能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但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一定是6个,A错误;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复性、延伸,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还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D正确。
20.将甜菜碱、海藻糖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基因转入烟草细胞中,会使烟草的抗旱性增强。下列关于这类转基因烟草及其培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量增加
B. 细胞液渗透压增大,避免细胞过度失水
C. 将抗旱基因导入烟草细胞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D. 在干旱条件下筛选出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细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将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基因转入烟草细胞中,会使烟草细胞中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量增加,A项正确;烟草细胞中甜菜碱、海藻糖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增加,会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可避免细胞过度失水,使烟草的抗旱性增强,B项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C项正确;可利用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来筛选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细胞,在干旱条件下可筛选出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植株,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注意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此外,还有注意以下2个方面的知识:
1. 目的基因导入不同受体细胞的过程
生物种类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常用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技术
感受态细胞法
受体细胞
体细胞或
受精卵
受精卵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表达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注意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物体的筛选方法是不同的。
21.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
B. 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
D. 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个DNA分子四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蛋白质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原。
考点:分子检测。
2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标记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详解】①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可以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①正确;②基因工程中无需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标记基因,②错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以利用分子杂交技术,③正确;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目的基因的分子水平上的检测的方法,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3.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A. 产生新的细胞壁 B. 细胞膜发生融合
C. 细胞质发生融合 D. 细胞核发生融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完成,首先把来自两个植物的细胞融合为一个杂种细胞,然后把这个杂种细胞培养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详解】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融合细胞外面形成新的细胞壁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A正确;细胞膜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B错误;细胞质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C错误;细胞核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D错误。
24.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 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 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 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错误。复制原点是基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是启动子;B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的终止信号;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性状的操作要点。
25.目前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史,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 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D. 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可共用相同的mRNA和t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类的愿望,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人工剪切并和载体重组后转入细胞内进行扩增,并表达产生所需蛋白质的技术,基因工程能够打破种属的界限,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生物遗传性,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产品及服务。2、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3、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因此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
【详解】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A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因此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C正确;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含有相同的tRNA,但所含mRNA不同,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理论基础,明确不同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的原理及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限制酶Ⅱ能识别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限制酶Ⅰ不能识别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要将目的基因从该DNA链中提取出来,需要在目的基因左右切开,所以要用限制酶Ⅱ;质粒不能用限制酶Ⅱ,如果用该酶的话,质粒就会有两个切口.
解: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可知限制酶II能够识别和切割限制酶Ⅰ切割后的黏性末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目的基因两端分别是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和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只有用限制酶Ⅱ才能将目的基因切割下来.
质粒有GeneI和GeneⅡ表示两种标记基因,分别有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如果用限制酶Ⅱ切割,则GeneI 和GeneⅡ都被破坏,造成重组质粒无标记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则破坏GeneⅡ,保留GeneI,其黏性末端和切割目的基因所在DNA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以连接形成重组DNA.
故选: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
A. 细菌 B. 质粒
C. 动物病毒 D. 植物病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子运输车”--载体:①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②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③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详解】细菌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A错误;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正确;动物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正确;植物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D正确。
2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
B. 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 质粒是目前基因工程的唯一载体
D.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连接磷酸二酯键
【答案】D
【解析】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A错误;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B错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C错误;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分别催化质粒与目的基因的结合、转录,连接的都是磷酸二酯键,D正确。
29.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答案】D
【解析】
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表达的应该是蛋白质,所以只有D。
30.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
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1)DNA连接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2)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做用;(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DNA链的内部进行切割,分为限制性内切酶和非限制性内切酶;(4)DNA修饰酶是指对DNA分子进行修饰的酶,目前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有:碱性磷酸酶、末端转移酶、甲基化酶;(5)反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既可以用DNA为模板,也可以用RNA为模板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详解】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Taq酶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NA酶可导致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合成的是肽键,PCR中DNA解链过程中断裂的是氢键,这两者都不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这两者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明确各种酶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化学键的种类,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31.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B. 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为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
C.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
D.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A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DNA的筛选,B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C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的必备条件的意义。
32.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B.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C. 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
D.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可以突破生殖隔离,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错误;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C正确;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以便目的基因的导入,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33.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皮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
B. 胚状体承担的功能是分裂、分化成根、茎、叶
C. 胚状体是由末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
D. 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和人工种皮,其中人工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可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也可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详解】人工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A正确;人工种子的胚状体能够分裂、分化成根、茎、叶,B正确;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已经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C错误;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并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正确。
34.人们发现蛛丝蛋白比蚕丝蛋白更细,但强度却更大,于是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 )
A. 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 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 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蛛丝蛋白)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根据题干信息“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可知,该工程依据的原理是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5.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有( )
①B淋巴细胞
②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
④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筛选:筛选是将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以及BB融合、瘤瘤融合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筛选出B瘤融合的细胞。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最后筛选出来的应该是杂交瘤细胞,而B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都应该被淘汰,故选A。
36.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③单倍体育种
④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将抗棉铃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则②③④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选B。
3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B. 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C. 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
D.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和相关激素
【答案】D
【解析】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不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离体、一定的营养条件、无菌、适宜的外界环境等,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完整的植株,也可能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和相关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3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细菌在含青霉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①
能生长
能生长
②
能生长
不能生长
③
不能生长
能生长
A. ①是c;②是b;③是a B.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 ①是c;②是a;③是b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a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b是抗四环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b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详解:第①组中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细菌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c;第②组中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细菌不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b;第③组中,细胞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被破坏;细菌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a。因此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分别是c、b、a,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质粒的结构,了解两种标记基因的作用,进而判断外源基因插入的不同的位置产生的后果。
39. 基因治疗是指( )
A.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通过分析可知,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选:B。
【考点定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基因治疗是一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遗传学原理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的新疗法。
【名师点睛】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40. 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B. cDNA文库属于部分基因文库
C. 基因组文库的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均可进行基因交流
D. 同种生物的cDNA文库基因数量较基因组文库基因数量少
【答案】C
【解析】
基因组文库只有部分基因能够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流。故正确答案为C。
41.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
A. 培养基不同
B.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答案】A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选用固体培养基,A项正确;二者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二者均可以传代培养、大量培养,C项、D项错误。
42.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 用于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详解】生产许多有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都可以借助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A不符合题意;用灼伤病人皮肤的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B不符合题意;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C符合题意;动物细胞工程可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D不符合题意。
4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 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生殖隔离
C. 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 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核移植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详解】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所以植物细胞融合前必须先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交流,B正确;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遗传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因为新个体的性状还受到受体细胞质基因的控制,C错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D正确。
44.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 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B
【解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A正确;纤维素酶只能催化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去壁过程, 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
4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T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淋巴因子
D. 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详解】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利用纤维素酶或者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利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C错误;甲染色体数目2M,乙为2N,体细胞杂种染色体数目为2M+2N,而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M+N,D正确。
46.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
A. 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
B. 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
C. 动物的受精卵细胞
D.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器官或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取健康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所以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是具有较强细胞分裂能力的材料,如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故选D。
47.大量单克隆抗体必须用单个的B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
A.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 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C. 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D. 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答案】D
【解析】
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能无限繁殖,但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A错误;当有特定的抗原刺激机体时,特定的B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C错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正确。
48.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
A. 制备单克隆抗体 B. 制备大量动物细胞
C. 制备胚胞 D. 成功进行细胞核移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详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即将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正确;制备大量的动物细胞利用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错误;制备胚胎主要运用了体外受精技术和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C错误;在进行细胞核移植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等,没有利用动物细胞融合,D错误。
49.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胞产物或细胞群,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细胞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过程中,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50.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B. 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C.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后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核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核基因完全来自供体动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因为体细胞的全能性低于胚胎细胞。
【详解】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A正确;体细胞核移植时通常用去核的卵母细胞做受体细胞,去除卵母细胞核时,可采用显微操作法,B正确;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C错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体细胞动物的完全复制,因为克隆动物还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的细胞质,D正确。
51.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称____________,由AB形成C过程涉及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C→D与细胞器__________直接相关。
(2)植物原生质体A和B融合可用化学物质_________做诱导剂.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昆虫(幼虫)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
【答案】 (1). 植物体细胞杂交 (2). 细胞膜的流动性 (3). 高尔基体 (4). PEG (5). 甲、乙植株上昆虫幼虫均正常生活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A和B分别是白菜体细胞核甘蓝体细胞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原生质体;C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D为杂种细胞;E为愈伤组织;F为白菜-甘蓝的幼苗。
【详解】(1)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由原生质体A与B融合形成C的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到D的过程形成了子细胞的细胞壁,该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2)植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PEG。
(3)根据题意分析,若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即不能产生相应的毒蛋白,则甲植株上的昆虫能够正常生活;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植株乙上,昆虫也能够正常生活。
【点睛】本题结合“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及验证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
52.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酶(2种)使植物细胞去壁。
(2)过程⑤属于_______,过程⑥属于_________.
(3)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细胞,因其___________,可实现作物脱毒。
(4)从育种角度来说,图示过程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脱分化 (3). 再分化 (4). 病毒极少 (5). (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其中①②为去壁过程;③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④表示再生细胞壁的过程;⑤表示脱分化过程;⑥表示再分化过程;⑦表示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详解】(1)图中①②为去除植物细胞壁的过程,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该过程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⑤表示脱分化过程,⑥表示再分化过程。
(3)由于分生组织细胞含有的病毒减少,可实现作物脱毒,因此常常作为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3.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末端。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种不同DNA片段.
(4)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5)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__识别与结合的位点,促进转录的开始.
【答案】 (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平 (3). 4 (4). 抗生素B (5). RNA聚合酶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外源DNA含有MspⅠ、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其中限制酶MspⅠ和SmaⅠ的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D上;质粒含有MspⅠ、MspI、BamHI、MboI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其中BamHI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上;MboI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生素B和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上。
【详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2)SmaⅠ识别和切割位点是CCC↓GGG,因此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平末端。
(3)根据题意分析,杂合子的基因型为Dd,其中D基因片段有两个SmaⅠ酶切位点,完全切割后出现三个片段长度分别是534+3=537bp、796-3-3=790bp、658+3=661bp,发生基因突变后的d基因片段只有一个SmaⅠ酶切位点,完全切割后出现两个片段长度分别是1327bp、661bp,所以从杂合子中分离的DNA片段被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后形成会四种不同的DNA片段。
(4)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质粒会破坏抗生素A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抗生素B抗性基因,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B的培养基上生存,因此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抗生素B的培养基培养。
(5)基因表达载体上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能够根据图1中信息计算限制酶SmaⅠ切割产生的片段的种类及长度,并能够根据图1和图2中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明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只能用限制酶BamHⅠ,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54.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获得的X是 _________________。
(3)要制备单克隆抗体应让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经____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时配置的液体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植物相比不同的是:①用葡萄糖替代了蔗糖;②用________替代了植物激素。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_所制备的疫苗。
【答案】 (1). 逆(反)转录 (2). 杂交瘤细胞 (3). 2 (4). 动物血清 (5). A蛋白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其中①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X为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值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详解】(1)图中过程①表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
(2)过程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形成的X细胞为杂交瘤细胞。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需要经两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成分上有两处明显的不同:①用葡萄糖替代了蔗糖;②用动物血清替代了植物激素。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的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X代表的细胞的名称。
第一次月考试卷(普通班)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 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C. 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种类的比例决定的
D.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A错误;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B正确;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的排列顺序决定的,C错误;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D错误。
2.如图为核苷酸链结构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和b
B. 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有1个
C. 各核苷酸之间是通过化学键③连接起来的
D. 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不能含有碱基U
【答案】A
【解析】
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和1分子碱基组成,即图中的a,b中磷酸的连接位置不正确,A错误;由题图可知,每个五碳糖都只有1个碱基与之直接相连,B正确;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形成核苷酸链,即图中③,C正确;脱氧核糖核苷酸根据碱基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因此若该链为脱氧核苷酸链,从碱基组成上看,不能含有碱基U,D正确。
3.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答案】C
【解析】
基因工程育种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
4.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 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B. 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 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①作用于氢键、②作用于磷酸二酯键、③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详解】解旋酶破坏氢键,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5. 下表有关基因表达的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基因
表达的细胞
表达产物
A
细菌抗虫蛋白基因
抗虫棉叶肉细胞
细菌抗虫蛋白
B
人酪氨酸酶基因
正常人皮肤细胞
人酪氨酸酶
C
动物胰岛素基因
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
动物胰岛素
D
兔血红蛋白基因
兔成熟红细胞
兔血红蛋白
【答案】
【解析】
抗虫棉叶肉细胞中存在细菌抗虫蛋白基因,细菌抗虫蛋白基因能够表达产生细菌抗虫蛋白;正常人皮肤细胞中含有人酪氨酸酶基因,人酪氨酸酶基因能够表达产生人酪氨酸酶;大肠杆菌工程菌细胞存在动物胰岛素基因,动物胰岛素基因能够表达产生动物胰岛素;兔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所以无兔血红蛋白基因不能表达产生兔血红蛋白。
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正确叙述是( )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 繁殖快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的原因之一
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详解】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而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碱基序列不同,B错误;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其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等,C正确;基因是选择性表达的,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还需要检测和鉴定,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四个基本步骤和三种基本工具,明确运载体是运输目的基因的工具,不属于工具酶,且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应该是不同的。
7.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 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
D.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入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标记基因,以便于对重组质粒的筛选,A项错误;基因工程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其中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项正确;显微注射技术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的方法,C项错误;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可以以受精卵为受体,也可以以体细胞为受体,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即可获得转基因植物,D项错误。
8.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
②没有细胞结构,但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
③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④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
⑤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病毒的结构、代谢和遗传等,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由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在细胞内寄生并依赖于细胞的能量和代谢系统复制增殖,①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有呼吸和生物合成等代谢的酶系,必须营寄生生活,②错误;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③正确;基因工程载体有质粒和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等,所以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④正确;病毒是一种生物,具有遗传物质,所以能同所有生物一样,能够发生遗传、变异和进化,⑤正确。综上所述,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选B。
9.基因工程培育的“工程菌”通过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不包括
A. 白细胞介素—2 B. 干扰素
C. 聚乙二醇 D. 重组乙肝疫苗
【答案】C
【解析】
利用“工程菌”生产的基因工程的产物一般都属于蛋白质,如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重组乙肝疫苗等,故A、B、D项均不符合题意;聚乙二醇是诱导细胞融合的诱导剂,是由环氧乙烷聚合而成的,不是基因工程的药物,故C项符合题意。
10. 人的糖蛋白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合成。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人的糖蛋白基因得以表达的受体细胞是( )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T4噬菌体 D. 质粒DNA
【答案】B
【解析】
糖蛋白必须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将蛋白质糖基化,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所以只有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选项中只有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所以B选项正确。
1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以下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②E.coliDNA连接酶结合目的基因与运载体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⑤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A. ①③ B. ③⑤ C. ①⑤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是反转录法,需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①不符合题意;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时,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②不符合题意;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时,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③符合题意;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用到基因探针,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④不符合题意;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是从个体水平鉴定的,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能准确判断哪些步骤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知识点只需学生熟记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知识网络结构的构建。
12. 农杆菌转化法转移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目的基因插入的位置是( )
A. Ti质粒上 B. 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C. T-DNA D. 农杆菌的拟核
【答案】B
【解析】
植物基因工程中,可以用土壤农杆菌作为转移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工具,土壤农杆菌细胞内含有质粒,该质粒称为Ti质粒.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如果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中染色体的DNA上,故选B。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过程:
(1)利用土壤的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即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上;
(2)将整合了目的基因的Ti质粒导入土壤农杆菌细胞内;
(3)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该过程实际上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内;
(4)含有目的基因的土壤农杆菌Ti质粒进入植物细胞后,可以把自己的一段基因整合到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这段基因中包含了目的基因。
13.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
B. 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C. 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
D. 理论上讲,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
【答案】D
【解析】
外源基因的自然界中存在的基因,则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中合成的成分是天然的,不一定存在安全性问题,D错误。
【考点定位】转基因技术
14. 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把DNA上某些化学键打断,一种能对GAATTC专一识别的限制酶,打断的化学键是 ( )
A. G与A之间的键 B. G与C之间的键
C. A与T之间的键 D. 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的键
【答案】D
【解析】
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一条链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一条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的化学键为“-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故选D。
15.某DNA分子上有4个BamH I的酶切位点,如下图,用BamH I酶切该DNA分子可以生成五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足够多的该DNA分子,若每个DNA分子至少有一处位点被该酶切断,那么经酶切后,最多能产生多少种长度不同的DNA片段?( )
A. 9 B. 12 C. 14 D. 1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DNA分子上有4个BamHI的酶切位点,又因为每个DNA分子至少有一处位点被该酶切断,因此该DNA分子可以被BamHI切割一处、两处、三处或四处。
【详解】根据图形分析可知,4个BamHI切割位点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假设4个位点分别为A、B、C、D,两端为X、Y。若BamHI切割一下,则可以形成XA、AY、XB、BY、XC、CY、XD、DY8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若BamHI切割两下、三下或四下,还能形成AB、BC、CD、AC、AD、BD6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因此一共可以形成14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故选C。
16.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具有抗病毒的新品种
B.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C. 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D.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萝卜-甘蓝”,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包括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等)、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详解】因为分生组织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能获得脱毒植株,但不能获得抗病毒植株,A错误;经细胞培养产生的胚状体可直接制作“人工种子”,由于该技术属于无性生殖,因此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组织培养技术除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外,还可广泛应用于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即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C正确;白菜和甘蓝不属于同一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的“白菜一甘蓝”,能够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正确。
【点睛】熟悉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下图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e是一团高度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细胞
B. 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①表示在蒸馏水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
D. 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
【答案】D
【解析】
④为诱导杂种细胞的脱分化,e是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过程,A错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是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而植物的有性杂交不能,B错误;①表示原生质体的制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类似于动物细胞,易吸水涨破,失水皱缩,必须在等渗溶液中获得,C错误;杂种细胞如果已经再生细胞壁会发生质壁分离,否则不能,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课本上的流程图经过改编,结合基因工程和渗透作用原理,看似简单,实际易错。
18. 下图表示四倍体兰花叶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消毒和无菌操作避免①②过程发生杂菌污染
B. 需生长调节物质调控①②过程的细胞分裂和分化
C. 细胞全能性表达前提是①过程,体现在②③过程
D. 此兰花的花药离体培养所得植株为二倍体植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要求无菌无毒的环境,其中外植体要进行消毒处理,而培养基需灭菌处理,故A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入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来调控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故B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首先经过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愈伤组织细胞没有分化,全能性较高,然后再分化过程就体现了愈伤组织的全能性,故C正确;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特异性地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
B. 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DNA聚合酶催化不同的反应
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合成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
D. 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PCR技术的过程:高温解链、低温复性、中温延伸。质粒中的标记基因一般用抗生素抗性基因或荧光标记基因。
【详解】切割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均能特异性地识别核苷酸序列,但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一定是6个,A错误;PCR反应中温度的周期性改变是为了变性、复性、延伸,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C错误;抗虫基因即使成功地插入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也未必能正常表达,还需要进行检测和鉴定,D正确。
20.将甜菜碱、海藻糖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基因转入烟草细胞中,会使烟草的抗旱性增强。下列关于这类转基因烟草及其培育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量增加
B. 细胞液渗透压增大,避免细胞过度失水
C. 将抗旱基因导入烟草细胞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
D. 在干旱条件下筛选出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细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将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基因转入烟草细胞中,会使烟草细胞中甜菜碱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量增加,A项正确;烟草细胞中甜菜碱、海藻糖等有机小分子的合成增加,会使细胞液的渗透压增大,可避免细胞过度失水,使烟草的抗旱性增强,B项正确;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中常用农杆菌转化法,C项正确;可利用基因表达载体中的标记基因来筛选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细胞,在干旱条件下可筛选出成功导入抗旱基因的烟草植株,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注意从题干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此外,还有注意以下2个方面的知识:
1. 目的基因导入不同受体细胞的过程
生物种类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常用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显微注射技术
感受态细胞法
受体细胞
体细胞或
受精卵
受精卵
原核细胞
转化过程
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表达
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提纯→取卵(受精卵)→显微注射→受精卵发育→获得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Ca2+处理细胞→感受态细胞→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与感受态细胞混合→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
2.注意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筛选成功导入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物体的筛选方法是不同的。
21.下列关于核酸分子杂交和抗原-抗体杂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
B. 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C. 核酸分子杂交可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转录
D. 抗原-抗体杂交中目的基因产物常作为抗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核酸分子杂交是指两个DNA分子四条脱氧核苷酸链的杂交;抗原—抗体杂交的原理为蛋白质的特异性结合原理。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原。
考点:分子检测。
2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标记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1.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
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2.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例:用虫食用棉花,观察其存活情况,来鉴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
【详解】①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可以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①正确;②基因工程中无需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标记基因,②错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以利用分子杂交技术,③正确;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④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目的基因的分子水平上的检测的方法,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3.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
A. 产生新的细胞壁 B. 细胞膜发生融合
C. 细胞质发生融合 D. 细胞核发生融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完成,首先把来自两个植物的细胞融合为一个杂种细胞,然后把这个杂种细胞培养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详解】在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融合细胞外面形成新的细胞壁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A正确;细胞膜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B错误;细胞质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C错误;细胞核发生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D错误。
24. 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
B. 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
C. 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
D. 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
【答案】C
【解析】
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错误。复制原点是基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是启动子;B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的终止信号;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性状的操作要点。
25.目前科学家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史,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先进技术的理论依据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B. 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
D. 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可共用相同的mRNA和tRNA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类的愿望,将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体外人工剪切并和载体重组后转入细胞内进行扩增,并表达产生所需蛋白质的技术,基因工程能够打破种属的界限,在基因水平上改变生物遗传性,并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有用产品及服务。2、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3、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因此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
【详解】自然界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因此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A正确;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正确;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因此不同种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C正确;苏云金芽孢杆菌与棉花含有相同的tRNA,但所含mRNA不同,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理论基础,明确不同生物的基因能连接起来的原理及一种生物的基因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6.基因工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根据图示判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Ⅱ切割
B. 目的基因和质粒均用限制酶Ⅰ切割
C. 质粒用限制酶Ⅱ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
D. 质粒用限制酶Ⅰ切割,目的基因用限制酶Ⅱ切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限制酶Ⅱ能识别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限制酶Ⅰ不能识别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要将目的基因从该DNA链中提取出来,需要在目的基因左右切开,所以要用限制酶Ⅱ;质粒不能用限制酶Ⅱ,如果用该酶的话,质粒就会有两个切口.
解: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可知限制酶II能够识别和切割限制酶Ⅰ切割后的黏性末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目的基因两端分别是限制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和限制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只有用限制酶Ⅱ才能将目的基因切割下来.
质粒有GeneI和GeneⅡ表示两种标记基因,分别有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如果用限制酶Ⅱ切割,则GeneI 和GeneⅡ都被破坏,造成重组质粒无标记基因;用限制酶Ⅰ切割,则破坏GeneⅡ,保留GeneI,其黏性末端和切割目的基因所在DNA的黏性末端相同,可以连接形成重组DNA.
故选:D.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2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因工程的运载体( )
A. 细菌 B. 质粒
C. 动物病毒 D. 植物病毒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子运输车”--载体:①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②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③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详解】细菌不能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A错误;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B正确;动物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C正确;植物病毒可以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D正确。
2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
B. 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C. 质粒是目前基因工程的唯一载体
D. 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连接磷酸二酯键
【答案】D
【解析】
基因工程中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A错误;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生物体外完成的,B错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有质粒、动植物病毒等,C错误;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分别催化质粒与目的基因的结合、转录,连接的都是磷酸二酯键,D正确。
29.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下列各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 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 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 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答案】D
【解析】
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表达的应该是蛋白质,所以只有D。
30.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q酶
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1)DNA连接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2)DNA聚合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做用;(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DNA链的内部进行切割,分为限制性内切酶和非限制性内切酶;(4)DNA修饰酶是指对DNA分子进行修饰的酶,目前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酶有:碱性磷酸酶、末端转移酶、甲基化酶;(5)反转录酶: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既可以用DNA为模板,也可以用RNA为模板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详解】RNA聚合酶催化合成R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逆转录酶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Taq酶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都能催化合成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NA酶可导致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合成的是肽键,PCR中DNA解链过程中断裂的是氢键,这两者都不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C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这两者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的数目,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明确各种酶的作用及其作用的化学键的种类,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
31.作为基因的运输工具——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及理由是( )
A. 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表达
B. 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为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提供条件
C.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以便于进行筛选
D. 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插入,A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DNA的筛选,B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某些标记基因,以便于重组后进行重组子的筛选,C错误;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能够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下来并大量复制,以便提供大量的目的基因,D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作为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的必备条件的意义。
32.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殖隔离,实现生物的定向变异
B. 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C. 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
D. 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可以突破生殖隔离,实现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序列越短,则该序列在DNA中出现的几率就越大,B错误;基因载体上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供外源DNA插入,C正确;以大肠杆菌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以便目的基因的导入,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名师点睛】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33.如图是人工种子的结构简图,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皮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
B. 胚状体承担的功能是分裂、分化成根、茎、叶
C. 胚状体是由末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组成
D. 人工种子与自然种子相比,具有的特殊优点是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通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人工种子的组成:胚状体和人工种皮,其中人工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可加入适量的养分、无机盐、有机碳源以及农药、抗生素、有益菌等,也可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详解】人工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在功能上具备选择透过性,A正确;人工种子的胚状体能够分裂、分化成根、茎、叶,B正确;人工种子的胚状体已经分化出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C错误;人工种子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籽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并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D正确。
34.人们发现蛛丝蛋白比蚕丝蛋白更细,但强度却更大,于是有人试图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此过程的名称和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 )
A. 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
B. 基因工程:RNA→RNA→蛋白质
C. 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
D.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通过改造基因来实现对蛋白质(蛛丝蛋白)的改造,属于蛋白质工程;根据题干信息“通过破解蛛丝蛋白的结构从而推出其基因结构,以指导对蚕丝蛋白基因的修改,从而让蚕也吐出像蛛丝蛋白一样坚韧的丝”可知,该工程依据的原理是蛋白质→RNA→DNA→RNA→蛋白质,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5.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有( )
①B淋巴细胞
②小鼠的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
④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的筛选:筛选是将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以及BB融合、瘤瘤融合的细胞通过选择培养基淘汰,筛选出B瘤融合的细胞。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最后筛选出来的应该是杂交瘤细胞,而B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都应该被淘汰,故选A。
36.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
③单倍体育种
④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利用基因工程将抗棉铃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单倍体育种中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则②③④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故选B。
37.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B. 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C. 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都是获得完整的植株
D.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和相关激素
【答案】D
【解析】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不发生改变,A错误;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离体、一定的营养条件、无菌、适宜的外界环境等,B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目的不一定是获得完整的植株,也可能是获得细胞代谢产物,C错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成分有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和相关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正确。
38.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存在于许多细菌体内。质粒上有标记基因如图所示,通过标记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
细菌在含青霉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细菌在含四环素
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①
能生长
能生长
②
能生长
不能生长
③
不能生长
能生长
A. ①是c;②是b;③是a B. 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 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 ①是c;②是a;③是b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a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b是抗四环素基因,如果外源基因插入到b中,会破坏此基因结构,使细菌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详解:第①组中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细菌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c;第②组中细胞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细菌不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b;第③组中,细胞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说明抗氨苄青霉素基因被破坏;细菌能在含四环素培养基上的生长,说明抗四环素基因没有被破坏。由此可知,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是a。因此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分别是c、b、a,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观察质粒的结构,了解两种标记基因的作用,进而判断外源基因插入的不同的位置产生的后果。
39. 基因治疗是指( )
A. 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恢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答案】B
【解析】
通过分析可知,基因治疗是指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故选:B。
【考点定位】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基因治疗是一种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遗传学原理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的新疗法。
【名师点睛】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也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其插入病人的适当的受体细胞中,使外源基因制造的产物能治疗某种疾病。
40. 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分为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B. cDNA文库属于部分基因文库
C. 基因组文库的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均可进行基因交流
D. 同种生物的cDNA文库基因数量较基因组文库基因数量少
【答案】C
【解析】
基因组文库只有部分基因能够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交流。故正确答案为C。
41. 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 )
A. 培养基不同
B. 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 动物细胞可以传代培养,而植物细胞不能
D. 动物细胞能够大量培养.而植物细胞只能培养成植株
【答案】A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应选用液体培养基,植物组织培养选用固体培养基,A项正确;二者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项错误;二者均可以传代培养、大量培养,C项、D项错误。
42.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
A. 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 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 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香料等
D. 用于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工程技术的基础。
【详解】生产许多有价值的蛋白质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等都可以借助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来生产,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A不符合题意;用灼伤病人皮肤的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B不符合题意;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C符合题意;动物细胞工程可以用于生理、病理、药理方面的研究,D不符合题意。
4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 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生殖隔离
C. 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 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核移植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详解】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所以植物细胞融合前必须先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生殖隔离,实现了不同生物之间基因的交流,B正确;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遗传性状与供体不完全相同,因为新个体的性状还受到受体细胞质基因的控制,C错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D正确。
44. 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
A. 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B. 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C. 用聚乙二醇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 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答案】B
【解析】
制备单克隆抗体首先需要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因此需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细胞,A正确;纤维素酶只能催化水解纤维素,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中的去壁过程, B错误;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以利用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作诱导剂,C正确;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D正确。
45.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 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 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T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淋巴因子
D. 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种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详解】电刺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利用纤维素酶或者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利用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处理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C错误;甲染色体数目2M,乙为2N,体细胞杂种染色体数目为2M+2N,而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为M+N,D正确。
46.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
A. 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
B. 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
C. 动物的受精卵细胞
D.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器官或组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取健康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所以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是具有较强细胞分裂能力的材料,如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故选D。
47.大量单克隆抗体必须用单个的B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细胞群。其原因是( )
A.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B淋巴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B. 每一个B淋巴细胞都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C. 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可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抗体
D. 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答案】D
【解析】
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无限繁殖,骨髓瘤细胞能无限繁殖,但不能产生特异性抗体,A错误;当有特定的抗原刺激机体时,特定的B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B错误;在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C错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D正确。
48.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 )
A. 制备单克隆抗体 B. 制备大量动物细胞
C. 制备胚胞 D. 成功进行细胞核移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详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主要的用途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即将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融合成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A正确;制备大量的动物细胞利用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错误;制备胚胎主要运用了体外受精技术和早期胚胎培养等技术,C错误;在进行细胞核移植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等,没有利用动物细胞融合,D错误。
49.下列对动物细胞培养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
B. 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C. 细胞的癌变发生于原代培养向传代培养的过程中
D.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过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原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酶分散为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
【详解】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细胞产物或细胞群,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B正确;细胞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过程中,C错误;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
50.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B. 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核
C. 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后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 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核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克隆动物,克隆动物的核基因完全来自供体动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细胞;核移植包括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其中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因为体细胞的全能性低于胚胎细胞。
【详解】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A正确;体细胞核移植时通常用去核的卵母细胞做受体细胞,去除卵母细胞核时,可采用显微操作法,B正确;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去核的MⅡ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C错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不是对供体细胞动物的完全复制,因为克隆动物还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的细胞质,D正确。
51.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过程称____________,由AB形成C过程涉及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C→D与细胞器__________直接相关。
(2)植物原生质体A和B融合可用化学物质_________做诱导剂.
(3)“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食用部分是叶,但叶又易受昆虫危害而影响产量,科学家又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请你设计实验,检测此植株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
①取昆虫(幼虫)放到带有抗虫基因的“白菜—甘蓝”植株甲上,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植株乙上。
②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观察昆虫(幼虫)的生活情况。
③若________,说明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
【答案】 (1). 植物体细胞杂交 (2). 细胞膜的流动性 (3). 高尔基体 (4). PEG (5). 甲、乙植株上昆虫幼虫均正常生活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其中A和B分别是白菜体细胞核甘蓝体细胞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原生质体;C为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D为杂种细胞;E为愈伤组织;F为白菜-甘蓝的幼苗。
【详解】(1)图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由原生质体A与B融合形成C的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到D的过程形成了子细胞的细胞壁,该过程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2)植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是PEG。
(3)根据题意分析,若甲植株的抗虫基因未得到表达,即不能产生相应的毒蛋白,则甲植株上的昆虫能够正常生活;再取等量生活状态基本一致的昆虫(幼虫)放在长势相似的普通“白菜—甘蓝”植株乙上,昆虫也能够正常生活。
【点睛】本题结合“白菜-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及验证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
52.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过程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酶(2种)使植物细胞去壁。
(2)过程⑤属于_______,过程⑥属于_________.
(3)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通常是分生组织细胞,因其___________,可实现作物脱毒。
(4)从育种角度来说,图示过程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脱分化 (3). 再分化 (4). 病毒极少 (5). (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其中①②为去壁过程;③为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④表示再生细胞壁的过程;⑤表示脱分化过程;⑥表示再分化过程;⑦表示植物个体发育过程。
【详解】(1)图中①②为去除植物细胞壁的过程,而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该过程使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⑤表示脱分化过程,⑥表示再分化过程。
(3)由于分生组织细胞含有的病毒减少,可实现作物脱毒,因此常常作为其培养时选用的材料。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以及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53.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
(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末端。
(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从杂合子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种不同DNA片段.
(4)在导入重组质粒后,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5)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它是__识别与结合的位点,促进转录的开始.
【答案】 (1).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2). 平 (3). 4 (4). 抗生素B (5). RNA聚合酶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外源DNA含有MspⅠ、BamHI、MboI、SmaI 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其中限制酶MspⅠ和SmaⅠ的切割位点在目的基因D上;质粒含有MspⅠ、MspI、BamHI、MboI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其中BamHI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上;MboI酶的切割位点位于抗生素B和抗生素A的抗性基因上。
【详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2)SmaⅠ识别和切割位点是CCC↓GGG,因此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平末端。
(3)根据题意分析,杂合子的基因型为Dd,其中D基因片段有两个SmaⅠ酶切位点,完全切割后出现三个片段长度分别是534+3=537bp、796-3-3=790bp、658+3=661bp,发生基因突变后的d基因片段只有一个SmaⅠ酶切位点,完全切割后出现两个片段长度分别是1327bp、661bp,所以从杂合子中分离的DNA片段被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后形成会四种不同的DNA片段。
(4)用限制酶BamHⅠ切割质粒会破坏抗生素A抗性基因,但不会破坏抗生素B抗性基因,所以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能在含有抗生素B的培养基上生存,因此为了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一般需要用添加抗生素B的培养基培养。
(5)基因表达载体上的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能够根据图1中信息计算限制酶SmaⅠ切割产生的片段的种类及长度,并能够根据图1和图2中限制酶的切割位点,明确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只能用限制酶BamHⅠ,再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即可。
54.人类在预防与诊疗传染性疾病过程中,经常使用疫苗和抗体。已知某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RNA病毒,该病毒表面的A蛋白为主要抗原,其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如下图:请回答:
(1)过程①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获得的X是 _________________。
(3)要制备单克隆抗体应让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经____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培养时配置的液体培养基,成分与培养植物相比不同的是:①用葡萄糖替代了蔗糖;②用________替代了植物激素。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___________所制备的疫苗。
【答案】 (1). 逆(反)转录 (2). 杂交瘤细胞 (3). 2 (4). 动物血清 (5). A蛋白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疫苗生产和抗体制备的流程之一,其中①表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②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X为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值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详解】(1)图中过程①表示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
(2)过程③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形成的X细胞为杂交瘤细胞。
(3)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需要经两次筛选才能选出产生所需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成分上有两处明显的不同:①用葡萄糖替代了蔗糖;②用动物血清替代了植物激素。
(4)对健康人进行该传染病免疫预防时,可选用图中基因工程生产的A蛋白所制备的疫苗。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工程的工具及操作步骤、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的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X代表的细胞的名称。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