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志重捕法研究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人和迁出
B. 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
C. 标志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內是均匀分布的
D. 进行湖泊中水禽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水草丰富的区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
【详解】标志重捕法研究期间,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这样测得的种群密度才准确,A正确;选取样方面积既能保证物种数较全,又能保证面积最小,取样方便,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不同,由于乔木体积大,所以样方面积要比调查灌木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B错误;标志重捕法所标记的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內不一定是均匀分布的,C错误;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贻贝(一种固着生存的贝类)通常居住在潮间带区域,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才进入贻贝的居住区。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礁石海滩中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得更小
C. 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 海星是贻贝的捕食者,限制了贻贝的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为信息给予类题目,主要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由题干信息知,贻贝为固着生存类生物,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向更靠下的水域中延伸,并未减小其分布区域,B错误;由题图信息可知,海星的分布主要受涨潮的影响,其分布限制了贻贝的分布,故其应为贻贝的捕食者,且由题图信息无法得知海星与贻贝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关系,C错误、D正确。
【点睛】(1)一般调查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影响交配来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种群密度并非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关于种群和群落,说法正确的是( )
A. 玉米田中杂草的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
B. 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
C. 每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基因库
D.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种群密度、基因库等相关知识,并能建立相关知识的知识网络。
【详解】玉米田中的杂草属于多个种群,因此杂草的水平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所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B错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群落中可能有多个种群,可能有多个基因库,C错误;种群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
【点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5.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2的视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RNA的细胞器有②④⑥⑧
B.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C.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
D. 若仅依据图2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为3.5×109个·m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图1为酵母菌的结构图,①是细胞壁,⑤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⑥是线粒体,⑦是液泡,⑧是细胞质基质。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由图2可看出,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25×16格,图2中一个中格16小格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14个。
【详解】酵母菌是真核生物,RNA可在细胞核通过转录形成,进入细胞质,细胞质的线粒体、核糖体上也有RNA分布,故细胞中含RNA的细胞器有④核糖体、⑥线粒体,②是细胞核,不是细胞器,⑧是细胞质基质,也不是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正确;酵母菌个体较小,数量较多,对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C正确;此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10000,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14÷16×400×1000×10000=3.5×109个·mL-1,D正确。
故选A。
6.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超过a点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有所下降,与其种群密度有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直接降低该种群的出生率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不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其中0~a段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加,a~b段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为0。b~c段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容纳量(K值)改变。c~d段表示环境遭受破坏,K值下降。
【详解】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a点的数量为K/2,此时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控制蝗虫种群密度应在a点之前,A错误;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有所下降,是由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B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错误;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既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又不会使蝗虫泛滥成灾,因此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曲线图判断蝗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虫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
B. 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
C. 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取样方计数时,需要做到取样随机,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
【详解】A.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
B. 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应统计人群中的所有个体,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会导致所得数据偏低,B错误;
C. 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试管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能会使结果偏大或偏小,C正确;
D.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若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D正确。
8.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称为竞争。
【详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属于种内斗争,A错误;山中桃花盛开较晚是因为温度的影响,B错误;鲤鱼上滩是因为水中缺乏氧气,C错误;草和豆苗争夺阳光、水和无机盐,属于竞争关系,而草在竞争中获胜,D正确。
故选D。
9.在某林场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桉树和菠萝高矮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
C. 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但不存在能量流动
D. 菠萝能够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②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例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有保持作用。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详解】桉树和菠萝高矮不同,即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B正确;桉树和菠萝之间不存在捕食和被捕食关系,不存在能量流动,可能存在信息传递,C正确;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点睛】熟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图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
C. 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 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为载体,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晚,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B错误。
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可能有相同的食物,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正确。
蝙蝠夜间觅食,既可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D正确。
【点睛】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相互重叠,说明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但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
C. 森林中的桦树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B正确;群落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指不同物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不指同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关系,如桦树有高有矮分层就不属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12.在某菜园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中,不宜采取的方法是( )
A. 标志重捕法 B. 目测估算法
C. 记名计算法 D. 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详解】在某菜园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中,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CD错误;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不是调查丰富度的方法,A正确。故选A。
【点睛】了解研究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便可解答本题。
1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B. 自然界中一般不会出现图丙所示的结果
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 图丙为种间竞争,当一方被淘汰后不再有种间竞争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
【详解】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是互利共生,如图甲所示,A错误;图丙为竞争关系,在自然界的竞争中一般不会使得一方完全消失,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C正确;图丙为种间竞争,当一方被淘汰后不再有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
14.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 裸岩上的演替
C.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 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次生演替,A错误;裸岩上没有生物及土壤条件,故发生初生演替,B正确;弃耕的农田上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演替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5.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B. 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 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 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种群密度约为: (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详解】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密度约为: (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造成种群密度偏大,A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因此,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大蓟均存在,但在不同阶段资源和空间不同,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B正确;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C正确;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A。
【点睛】识记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和群落演替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
B.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
C. 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
D. 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内与种间关系是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食物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因此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一般呈镶嵌分布现象。
【详解】A. 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A错误;
B. 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B正确;
C. 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C错误;
D. 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D错误。
17.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
B. 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C. 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冰川泥),逐渐出现了生物
D. 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演替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区别就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详解】A、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B、某山地森林大火后属于次生裸地,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属于次生演替,正确;
C、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逐渐出现了生物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D、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形成美国某森林群落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故选B。
【点睛】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不存在,但是保留土壤条件,或者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
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K值约为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第0﹣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第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10﹣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第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据图分析,第10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又因为第10年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2=400只,D正确。
【点睛】环境容纳量也可用K值表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19.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结合此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禁止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是因其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详解】③是年龄组成,产前诊断胎儿性别会影响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正确;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点睛】种群各特征的关系
20.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将适量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D. 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培养基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详解】培养酵母菌需要氧气,不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A错误;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试管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均匀分布,B正确;培养酵母菌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C正确;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D正确。
21.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 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 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 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 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快,不用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A错误.
把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一侧,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B错误.
图中d点比c点的种群数量下降,所以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C正确.
e点种群数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f点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错误.
【点睛】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下有利于繁殖;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稳定,图中c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2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一共有4条食物链
B. 蛇在此食物网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C.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D. 若蜘蛛忽然全部死亡,则蛇的数量最终将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A正确。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B正确。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C正确。若蜘蛛忽然全部死亡,蛇的营养级只处于第4营养级,故获得的能量更多,数量可能增多,D错误。故选D。
23.下图是玉米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
B. 鸟和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C. 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
D. 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鸟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鸟的食物来源有虫子和蜘蛛,蛇的食物来源相对更广,有鸟,鼠,青蛙,故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C正确;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鼠只是第二营养级上的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24.有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B. 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 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详解】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种群,包括生产者甲、消费者乙、丙和分解者丁,A正确;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错误;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B. 当一只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便获得了兔子的10%--20%的能量
C.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
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循环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的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正确;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不是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 ④是指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D. 一般情况下,③和④的能量之和等于②的能量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表示次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①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错误;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即①中的部分能量,B正确;④是指次级消费者即第三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错误;次级消费者同化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流给分解者和未被利用,③表示其同化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④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②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故③和④的能量之和小于②的能量值,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过程
B. 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能量利用率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 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的能量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详解】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过程,A正确;
B. 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B正确;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错误;
D. 农田中除去杂草和害虫是为了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2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D.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可知,A过程表示生产者利用二氧化碳合成(CH2O)。B过程表示(CH2O)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该过程可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既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也能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因此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例如蓝藻,B错误;A过程表示生产者利用二氧化碳合成(CH2O),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C正确;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正确。故选B。
【点睛】能够根据物质变化判断A、B过程表示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 使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C. 保持生物群落的物种单一性
D.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意义是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拔掉稗草,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农作物;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使能量尽可能流向草食性鱼类,所以这些操作均是为了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0.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后再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为保证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将装置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在连接盛有石灰水的锥形瓶进行检测。实验组是指施加自变量的一组,对照组往往是指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
【详解】“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保证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错误;“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作处理,而实验组的土壤需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是有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加淀粉,对照组是等量的蒸馏水(不含土壤微生物)加淀粉,B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C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错误。
故选C。
31.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即行为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可由生物发出,也可由环境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特点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2、 物质循环是指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A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占各营养级能量10%-20%,B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关,C错误;花的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而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A。
3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b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
B. 物种a中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物种b的个体数量多
C. 物种a和b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题图:a、b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a先到达波峰,表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为双向的,a可以影响b的生存,b也同样会影响a。
【详解】物种a和物种b相互作用,共同进化,A正确;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食物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捕食者的个体数量多,如棉花与蚜虫,B正确;不同物种因为存在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是双向的,D错误;故错误的选D。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比较曲线a、b,根据“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为捕食者,判断种群b为被捕食者,种群a为捕食者。
34.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叫白翅伯劳的鸟类,往往停栖在树枝上,等待捕食被其它鸟类活动时从浓密叶丛中惊飞出来的飞虫;这时,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但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既使无雀鹰出现,白翅伯劳也会发出同样的鸣叫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化学防治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白翅伯劳捕食被其它鸟类惊飞的飞虫体现了种间的捕食关系,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体现了种间的竞争关系;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体现了种内互助。
【详解】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无捕食关系,A错误;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B.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其稳定性与外界环境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A错误;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选项生物多样性范围不全面,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二、非选择题
36.某学习小组调查了某块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图甲。假设该稻田中某昆虫当年的种群数量为Nt,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为Nt+1,图乙表示Nt与Nt+1/Nt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填“均匀型”“随机型”或“集群型”)。调查该稻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取样。
(2)在图甲中I点以后稻飞虱的数量逐渐下降,可能是稻飞虱数量的增加引起__________的数量减少,还可能是__________。
(3)如果在图甲中I点施用杀虫剂,稻飞虱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稻飞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天敌的影响)。
(4)据图乙分析:
①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
②当Nt为b时,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
③当Nt为__________时,该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1). 均匀型 (2). 样方 (3). 随机 (4). 水稻 (5). 青蛙数量的增加 (6). 具有杀虫剂抗性的稻飞虱存活并大量繁殖 (7). 衰退 (8). 大于 (9). c
【解析】
【分析】
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详解】(1)水稻属于人工种植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空间特征是均匀型,对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2)稻飞虱与青蛙属于捕食关系,因此I点以后稻飞虱的数量逐渐下降,可能是稻飞虱数量的增加引起水稻数量减少,还可能是其天敌青蛙数量的增加。
(3)由于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具有抗药性,使用农药会选择抗药性强的稻飞虱,如果在图甲中I点施用杀虫剂,稻飞虱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稻飞虱的具有杀虫剂抗性的稻飞虱存活并大量繁殖。
(4)①据图可知,当Nt为a时,Nt+1/Nt的值小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t年,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②当Nt为b时,Nt+1/Nt的值大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大于第t年的种群数量,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c时,Nt+1/Nt的值等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等于第t年,该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7.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意图通过一项气候问题的国际协议,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若会议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行动。请完成下面有关碳循环的相关问题:
(1)温室气体包括______、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______形式流动。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应建立“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从生态系统成分角度考虑,图中甲属于___________,其通过________(填图中字母)作用消耗CO2,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乙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 _________。
【答案】 (1). 二氧化碳 (2). 二氧化碳 (3). 含碳有机物 (4). 原料—产品—废料—产品 (5). 生产者 (6). b (7). 自身的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和指向丁的箭头多于指向甲的箭头可知,甲为生产者,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b为光合作用,d、c、f表示细胞呼吸。
【详解】(1)温室气体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应实现无废弃物生产模式,即建立“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的模式,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促进物质的循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b)固定二氧化碳,乙为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散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意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38.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国家近阶段正在大力建设太白湖湿地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湿地水域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如图示。
①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假如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_____________kJ的能量。
③图乙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平 (2). 速度和方向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4). 捕食和竞争 (5). 抵抗力 (6). 400 (7). 第二营养级同化量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1)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据此作答。
【详解】(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发生了次生演替,即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4)①在图甲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的种群密度的是其捕食者,与其竞争者.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故沿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黑鱼则最多可获得10000×20%×20%=400kJ的能量。
③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①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分解者分解,故图乙中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点睛】易错点:容易误认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只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也是生态系统结构组成之一。
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志重捕法研究期间,种群最好没有迁人和迁出
B. 调查森林中乔木和灌木的种群密度,两者的样方大小必须一致
C. 标志重捕法必须保证所标记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內是均匀分布的
D. 进行湖泊中水禽的数量调查时,样方应设置在近岸浅水、水草丰富的区域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在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注意随机取样、样方大小合适,并且样本数据足够大等。
【详解】标志重捕法研究期间,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这样测得的种群密度才准确,A正确;选取样方面积既能保证物种数较全,又能保证面积最小,取样方便,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不同,由于乔木体积大,所以样方面积要比调查灌木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B错误;标志重捕法所标记的种群在整个调查区域內不一定是均匀分布的,C错误;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调查种群密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贻贝(一种固着生存的贝类)通常居住在潮间带区域,而海星通常居住在更靠下的水域中,涨潮时才进入贻贝的居住区。生态学家研究海星对礁石海滩中贻贝分布的影响,结果如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调查贻贝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B. 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变得更小
C. 海星是入侵物种,比贻贝更加适应环境
D. 海星是贻贝的捕食者,限制了贻贝的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为信息给予类题目,主要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等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考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由题干信息知,贻贝为固着生存类生物,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除去海星会导致贻贝的分布区域向更靠下的水域中延伸,并未减小其分布区域,B错误;由题图信息可知,海星的分布主要受涨潮的影响,其分布限制了贻贝的分布,故其应为贻贝的捕食者,且由题图信息无法得知海星与贻贝适应环境能力的强弱关系,C错误、D正确。
【点睛】(1)一般调查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影响交配来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因此,图中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丁为年龄组成。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正确;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错误;种群密度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种群密度并非总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关于种群和群落,说法正确的是( )
A. 玉米田中杂草的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随机分布
B. 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就会增加
C. 每一个群落都有一个基因库
D.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种群密度、基因库等相关知识,并能建立相关知识的知识网络。
【详解】玉米田中的杂草属于多个种群,因此杂草的水平分布不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种群的数量变化取决于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所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增加,B错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群落中可能有多个种群,可能有多个基因库,C错误;种群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正确。
【点睛】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5.酵母菌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其结构如图1所示。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2的视野。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含RNA的细胞器有②④⑥⑧
B. 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C.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
D. 若仅依据图2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为3.5×109个·mL-1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图1为酵母菌的结构图,①是细胞壁,⑤是细胞膜,②是细胞核,③是内质网,④是核糖体,⑥是线粒体,⑦是液泡,⑧是细胞质基质。
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由图2可看出,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25×16格,图2中一个中格16小格中的酵母菌数总共有14个。
【详解】酵母菌是真核生物,RNA可在细胞核通过转录形成,进入细胞质,细胞质的线粒体、核糖体上也有RNA分布,故细胞中含RNA的细胞器有④核糖体、⑥线粒体,②是细胞核,不是细胞器,⑧是细胞质基质,也不是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常被用来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正确;酵母菌个体较小,数量较多,对培养液中酵母菌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计数,C正确;此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原1mL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为=每个小格中的平均酵母菌数×400个小格×酵母菌培养稀释倍数×10000,则该1ml样品中酵母菌数约=14÷16×400×1000×10000=3.5×109个·mL-1,D正确。
故选A。
6.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超过a点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 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有所下降,与其种群密度有关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直接降低该种群的出生率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不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其中0~a段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加,a~b段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为0。b~c段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容纳量(K值)改变。c~d段表示环境遭受破坏,K值下降。
【详解】0~b段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a点的数量为K/2,此时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控制蝗虫种群密度应在a点之前,A错误;a~b段,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有所下降,是由于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B正确;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错误;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既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又不会使蝗虫泛滥成灾,因此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曲线图判断蝗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虫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
A. 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
B. 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
C. 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D.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取样方计数时,需要做到取样随机,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再计算平均值。
【详解】A.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野兔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A正确;
B. 计算人群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时,应统计人群中的所有个体,只统计人群中的男性个体会导致所得数据偏低,B错误;
C. 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试管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从未摇匀的试管中吸出少量酵母菌培养液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可能会使结果偏大或偏小,C正确;
D. 样方法调查某地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若舍弃个体数量较少的样方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大,D正确。
8.在下列古诗中,从生物学角度看,表现为物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A.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答案】D
【解析】
【分析】
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妨碍作用的现象称为竞争。
【详解】一枝红杏出墙来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属于种内斗争,A错误;山中桃花盛开较晚是因为温度的影响,B错误;鲤鱼上滩是因为水中缺乏氧气,C错误;草和豆苗争夺阳光、水和无机盐,属于竞争关系,而草在竞争中获胜,D正确。
故选D。
9.在某林场桉树幼林里栽培菠萝,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桉树、菠萝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桉树和菠萝高矮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
C. 按树和菠萝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传递,但不存在能量流动
D. 菠萝能够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①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②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例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有保持作用。③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
【详解】桉树和菠萝高矮不同,即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层现象,属于该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桉树和菠萝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但竞争不明显,B正确;桉树和菠萝之间不存在捕食和被捕食关系,不存在能量流动,可能存在信息传递,C正确;菠萝可以保持水土,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点睛】熟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下图表示某地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蝙蝠对夜间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棕蝙蝠活动能力强,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
C. 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D. 蝙蝠的夜间觅食能有效降低被许多天敌捕食的风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曲线为载体,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晚,更适于长时间夜间活动,B错误。
三种蝙蝠活动时间存在重叠,可能有相同的食物,因此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正确。
蝙蝠夜间觅食,既可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也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D正确。
【点睛】三种食虫蝙蝠觅食活动的时间相互重叠,说明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但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
C. 森林中的桦树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 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答案】C
【解析】
【分析】
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水平方向上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光照变化等造成群落中各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许多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布依赖于植物,B正确;群落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指不同物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不指同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关系,如桦树有高有矮分层就不属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草坪和森林中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这个群落中动物也具有垂直分层现象,如:土壤中的蚯蚓、草上的蜘蛛等,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理解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形成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12.在某菜园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中,不宜采取的方法是( )
A. 标志重捕法 B. 目测估算法
C. 记名计算法 D. 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1、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
【详解】在某菜园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中,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采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CD错误;标志重捕法是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不是调查丰富度的方法,A正确。故选A。
【点睛】了解研究物种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和统计方法便可解答本题。
13.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B. 自然界中一般不会出现图丙所示的结果
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 图丙为种间竞争,当一方被淘汰后不再有种间竞争关系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属于互利共生的关系;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属于捕食关系;丙图中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属于竞争关系。
【详解】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是互利共生,如图甲所示,A错误;图丙为竞争关系,在自然界的竞争中一般不会使得一方完全消失,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C正确;图丙为种间竞争,当一方被淘汰后不再有种间竞争关系,D正确。
14.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 裸岩上的演替
C.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 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次生演替,A错误;裸岩上没有生物及土壤条件,故发生初生演替,B正确;弃耕的农田上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过量砍伐后的森林上发生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演替的类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15.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B. 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 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 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种群密度约为: (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
【详解】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种群密度约为: (第二次捕获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使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偏小,造成种群密度偏大,A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因此,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大蓟均存在,但在不同阶段资源和空间不同,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B正确;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C正确;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加,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也逐渐增加,D正确。故选A。
【点睛】识记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和群落演替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
B.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
C. 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
D. 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种内与种间关系是生物在自然界长期发育与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影响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的因素主要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食物和栖息空间是由植物提供的,因此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演替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主要是由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一般呈镶嵌分布现象。
【详解】A. 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A错误;
B. 由于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B正确;
C. 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需要看环境条件,C错误;
D. 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D错误。
17.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
B. 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C. 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冰川泥),逐渐出现了生物
D. 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演替指随着时间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区别就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详解】A、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B、某山地森林大火后属于次生裸地,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属于次生演替,正确;
C、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逐渐出现了生物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D、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形成美国某森林群落属于初生演替,错误。
故选B。
【点睛】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不存在,但是保留土壤条件,或者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
18.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K值约为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第0﹣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第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10﹣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第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详解】据图分析,第10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又因为第10年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2=400只,D正确。
【点睛】环境容纳量也可用K值表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
(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19.下图是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结合此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禁止产前诊断胎儿性别是因其会影响③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示为种群特征的概念图,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变化,所以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性别比例、④是年龄组成。
【详解】③是年龄组成,产前诊断胎儿性别会影响性别比例,A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即图中④,C正确;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迁入率和迁出率,D错误。
【点睛】种群各特征的关系
20.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 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 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 将适量酵母菌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D. 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培养基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详解】培养酵母菌需要氧气,不要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A错误;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需要摇匀试管中的培养液,使酵母菌均匀分布,B正确;培养酵母菌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C正确;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D正确。
21.某同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进行了相关的操作,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在该实验中下列操作或结果分析科学的是( )
A. 培养酵母菌前,加热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 用吸管从静置的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中央进行计数
C. 图中c点和d点相比,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D. e点和f点种群数量相同,两点对应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繁殖快,不用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A错误.
把培养液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一侧,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B错误.
图中d点比c点的种群数量下降,所以d点的生存环境更恶劣,C正确.
e点种群数量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f点种群数量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错误.
【点睛】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条件下有利于繁殖;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稳定,图中c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2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一共有4条食物链
B. 蛇在此食物网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营养级
C. 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
D. 若蜘蛛忽然全部死亡,则蛇的数量最终将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食物网简图,可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A正确。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B正确。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C正确。若蜘蛛忽然全部死亡,蛇的营养级只处于第4营养级,故获得的能量更多,数量可能增多,D错误。故选D。
23.下图是玉米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
B. 鸟和蛇之间既存在捕食又存在竞争关系
C. 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
D. 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故除图示外还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鸟和蛇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B错误;鸟的食物来源有虫子和蜘蛛,蛇的食物来源相对更广,有鸟,鼠,青蛙,故虫的数量减少,对鸟的影响比对蛇的大,C正确;农作物的能量至少有10%传递给第二营养级,鼠只是第二营养级上的一种生物,D错误;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组成、能量流动的特点。
24.有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一个群落,则丁为分解者
B. 若甲为生产者,则甲一定是自养型生物
C. 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 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详解】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的种群,包括生产者甲、消费者乙、丙和分解者丁,A正确;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B正确;若该图表示食物网,则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错误;若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则应加上由丁到甲的箭头,并可确定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B. 当一只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便获得了兔子的10%--20%的能量
C.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 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个方面。
1、能量流动: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间的密切联系,可以通过能量流动来实现。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推动着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循环。3、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详解】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能使物质循环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B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的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C正确;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是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不是消费者同化量的一部分,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2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①中的部分能量
C. ④是指第二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
D. 一般情况下,③和④的能量之和等于②的能量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各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④表示次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
【详解】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而①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A错误;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即①中的部分能量,B正确;④是指次级消费者即第三营养级遗体残骸中蕴含的能量流向了分解者,C错误;次级消费者同化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流给分解者和未被利用,③表示其同化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④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②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故③和④的能量之和小于②的能量值,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过程
B. 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提高能量利用率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D. 在农田中除草、捉虫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同化的能量之比,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详解】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转化、传递和散失过程,A正确;
B. 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可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B正确;
C.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C错误;
D. 农田中除去杂草和害虫是为了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D正确。
2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B. 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C. 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
D. A、B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可知,A过程表示生产者利用二氧化碳合成(CH2O)。B过程表示(CH2O)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该过程可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既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也能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因此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流动,A正确;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例如蓝藻,B错误;A过程表示生产者利用二氧化碳合成(CH2O),进行A过程的生物是自养型生物,C正确;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正确。故选B。
【点睛】能够根据物质变化判断A、B过程表示的生理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9.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
A. 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B. 使组成物质的元素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
C. 保持生物群落的物种单一性
D. 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意义是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拔掉稗草,使能量尽可能流向农作物;清除肉食性的“黑鱼”,使能量尽可能流向草食性鱼类,所以这些操作均是为了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流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30.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后再封口放置一段时间
B. “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
C.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
D.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为保证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将装置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在连接盛有石灰水的锥形瓶进行检测。实验组是指施加自变量的一组,对照组往往是指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
【详解】“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保证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错误;“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作处理,而实验组的土壤需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是有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加淀粉,对照组是等量的蒸馏水(不含土壤微生物)加淀粉,B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C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错误。
故选C。
31.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的特殊行为信息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
B. 生态系统中信息是由生物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
C. 利用黑光灯诱捕法来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
D. 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即行为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A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可由生物发出,也可由环境发出,并相互传递而发挥其作用的,B错误;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C正确;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的产量,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D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作用、特点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
B.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全部沿着食物链流动
C. 物质循环只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有关
D. 虫媒花通过鲜艳的色彩和香甜的气味等物理信息吸引昆虫为其传粉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如硝化细菌;
(3)消费者:主要是动物,还有少数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
(4)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如蚯蚓、屎壳郎等。
2、 物质循环是指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如硝化细菌、蓝藻,A正确;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占各营养级能量10%-20%,B错误;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关,C错误;花的鲜艳的色彩属于物理信息,而香甜的气味则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A。
3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a和物种b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进化过程中物种a和b通过捕食关系相互选择
B. 物种a中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物种b的个体数量多
C. 物种a和b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是因为二者存在生殖隔离
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的种间关系,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题图:a、b曲线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a先到达波峰,表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为双向的,a可以影响b的生存,b也同样会影响a。
【详解】物种a和物种b相互作用,共同进化,A正确;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食物的个体数量不一定比捕食者的个体数量多,如棉花与蚜虫,B正确;不同物种因为存在生殖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都是单向的,而信息传递在捕食关系中是双向的,D错误;故错误的选D。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比较曲线a、b,根据“先增先减”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为捕食者,判断种群b为被捕食者,种群a为捕食者。
34.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叫白翅伯劳的鸟类,往往停栖在树枝上,等待捕食被其它鸟类活动时从浓密叶丛中惊飞出来的飞虫;这时,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但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既使无雀鹰出现,白翅伯劳也会发出同样的鸣叫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是化学防治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B
【解析】
【分析】
白翅伯劳捕食被其它鸟类惊飞的飞虫体现了种间的捕食关系,当白翅伯劳与其他鸟类共同追捕一只飞虫时体现了种间的竞争关系;若有雀鹰(鸟类的共同天敌)出现,白翅伯劳会大声鸣叫以提醒其它鸟类躲藏或静止不动,体现了种内互助。
【详解】A. 白翅伯劳与其它鸟类之间无捕食关系,A错误;
B. 白翅伯劳通过鸣叫发出的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
D. 白翅伯劳的鸣叫行为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3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物种数量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B. 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D. 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其稳定性与外界环境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故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A错误;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C选项生物多样性范围不全面,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D错误。
【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二、非选择题
36.某学习小组调查了某块稻田,统计了稻飞虱(水稻害虫)和青蛙(稻飞虱的天敌)的数量变化情况,并绘制成图甲。假设该稻田中某昆虫当年的种群数量为Nt,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为Nt+1,图乙表示Nt与Nt+1/Nt的关系。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稻的空间特征是__________(填“均匀型”“随机型”或“集群型”)。调查该稻田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_取样。
(2)在图甲中I点以后稻飞虱的数量逐渐下降,可能是稻飞虱数量的增加引起__________的数量减少,还可能是__________。
(3)如果在图甲中I点施用杀虫剂,稻飞虱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稻飞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天敌的影响)。
(4)据图乙分析:
①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
②当Nt为b时,该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死亡率。
③当Nt为__________时,该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答案】 (1). 均匀型 (2). 样方 (3). 随机 (4). 水稻 (5). 青蛙数量的增加 (6). 具有杀虫剂抗性的稻飞虱存活并大量繁殖 (7). 衰退 (8). 大于 (9). c
【解析】
【分析】
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空间特征包括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详解】(1)水稻属于人工种植的农田生态系统,其空间特征是均匀型,对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常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2)稻飞虱与青蛙属于捕食关系,因此I点以后稻飞虱的数量逐渐下降,可能是稻飞虱数量的增加引起水稻数量减少,还可能是其天敌青蛙数量的增加。
(3)由于稻飞虱等农业害虫具有抗药性,使用农药会选择抗药性强的稻飞虱,如果在图甲中I点施用杀虫剂,稻飞虱的数量明显下降,但一段时间后稻飞虱的具有杀虫剂抗性的稻飞虱存活并大量繁殖。
(4)①据图可知,当Nt为a时,Nt+1/Nt的值小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小于第t年,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②当Nt为b时,Nt+1/Nt的值大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大于第t年的种群数量,该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当Nt为c时,Nt+1/Nt的值等于1,即第T+1年的种群数量等于第t年,该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及理解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7.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将于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勒布尔格博览中心召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意图通过一项气候问题的国际协议,使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若会议目标得以顺利达成,将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行动。请完成下面有关碳循环的相关问题:
(1)温室气体包括______、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
(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_______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______形式流动。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应建立“_________________”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从生态系统成分角度考虑,图中甲属于___________,其通过________(填图中字母)作用消耗CO2,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从能量传递的角度来看,乙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 _________。
【答案】 (1). 二氧化碳 (2). 二氧化碳 (3). 含碳有机物 (4). 原料—产品—废料—产品 (5). 生产者 (6). b (7). 自身的呼吸作用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示: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和指向丁的箭头多于指向甲的箭头可知,甲为生产者,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丙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b为光合作用,d、c、f表示细胞呼吸。
【详解】(1)温室气体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在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3)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维持生物圈的稳定,应实现无废弃物生产模式,即建立“原料—产品—废料—产品”的模式,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促进物质的循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4)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其通过光合作用(b)固定二氧化碳,乙为消费者,其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散失。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碳循环与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意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38.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系统,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国家近阶段正在大力建设太白湖湿地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湿地水域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如图示。
①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假如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_____________kJ的能量。
③图乙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水平 (2). 速度和方向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4). 捕食和竞争 (5). 抵抗力 (6). 400 (7). 第二营养级同化量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部分内容:(1)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据此作答。
【详解】(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发生了次生演替,即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4)①在图甲食物网中影响螺蛳的种群密度的是其捕食者,与其竞争者.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但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蛳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故沿食物链水草→草鱼→黑鱼,黑鱼则最多可获得10000×20%×20%=400kJ的能量。
③生态系统中能量逐级递减的原因是①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分解者分解,故图乙中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点睛】易错点:容易误认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只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成分(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也是生态系统结构组成之一。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