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遗传物质改变的一定是遗传病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
    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
    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或变异)所引起的疾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详解】①、如果遗传物质改变发生在体细胞,不能遗传,则不是遗传病,①错误;
    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②错误;
    ③、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③错误
    ④、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是因为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不是因为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④错误。
    故选D。

    2.关于人类“白化病”、“猫叫综合征”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
    B. 患者父母不一定患病
    C. 都是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会患病
    D. 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白化病、猫叫综合症和青少年型糖尿病分别是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只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白化病的父母不一定是白化病,三种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是遗传病,但其后代不一定患病。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是(   )
    A. 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
    B. 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全市随机抽样调查
    D. 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的调查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常见的实例、明确调查人类遗传病的原理及其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属于人体染色体结构变异引发的遗传病,患儿的哭声像猫叫,不适合用于遗传病的调查,A错误;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不适合作为调查对象,B错误;艾滋病是人类感染了HIV病毒引起,不属于遗传病,C错误;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因此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可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
    【点睛】疑难点拨:①遗传病类型的选择: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等。②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要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③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绘制遗传系谱图。在此基础上,围绕“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等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4. 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方法不包括
    A. 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 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 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 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通过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可以直接分析DNA序列,确定是否由遗传引起,故A正确。对双胞胎进行相关调查统计也可以推测出,因为双胞胎基因组成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如果一个患一个不患,最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故B正确。进行血型调查统计分析对确定是否遗传因素引起的没有辅助意义,故C错误。对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大概确定发病方式,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5. 双亲正常生出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关于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孩子不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父亲产生的精子
    B. 若孩子患色盲,出现的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
    C. 若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产生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是2/3
    D. 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含有23个四分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双亲正常生出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孩子,则该孩子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2+X和22+XY或22+XX和22+Y两种情况结合形成的。如果是孩子不患色盲,出现异常配子的可能为父亲产生的精子也可能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A项错误;如果孩子患色盲,则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Y,根据色盲的遗传方式,如果孩子患色盲,则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则出现异常配子一定为母亲产生的卵细胞,B项正确;如果该孩子长大后能产生配子,则配子类型为X、XY、XX、Y,则含X染色体配子的概率占3/4,C项错误;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正常双亲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不会出现四分体,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染色体异常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答案】B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血友病和红绿色盲都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女性细胞中只含一对X染色体,因此血友病基因和红绿色盲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排除C项。若选A项,将会出现同时患上述2种病的儿子,与题意不符。题目D项基因位置标注错误,2对等位基因H—h 、E—e不应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选B项能出现分别患血友病和红绿色盲的儿子,还可通过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得到正常的儿子。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属理解水平,难度适中。

    7. 下图为先天愚型的遗传图解,据图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
    B.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可能患者2的父亲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差错
    C. 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l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其母亲
    D. 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
    【答案】C
    【解析】
    若发病原因为有丝分裂异常,则额外的染色体是由胚胎发育早期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离所致;若发病原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则患者2体内的额外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发生了差错(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的。患者1体内的额外染色体可能来自其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导致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的),也有可能来自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移向同一极导致的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到同一极导致)。故选C

    8.某种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患者,“-”表示正常)。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祖父
    祖母
    姑姑
    外祖父
    外祖母
    舅舅
    父亲
    母亲
    弟弟









    A. 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B. 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C. 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 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画出相对应的遗传系谱图:

    【详解】人群中遗传病的调查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每个小组可以调查周围熟悉的4-10个家庭中的遗传病的情况,A正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正确;由父亲和母亲生出不患病的弟弟推知,该种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若该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则祖父母一定会生出患病的女儿,但姑姑是正常的,因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D错误;若用A和a基因表示,祖父患病,但姑姑正常,则祖父的基因型为Aa,父亲患病,但弟弟正常,因此父亲的基因型为Aa,由此推知,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B正确。本题的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某种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再根据题意作答。

    9.如图表示利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⑥的几种方法,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过程Ⅳ和Ⅵ均可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 培育品种⑥的最简便的途径是Ⅰ→Ⅴ
    C. 通过Ⅲ→Ⅵ过程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D. 通过Ⅱ→Ⅳ过程育种最不容易达到目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题中所涉及的育种方式有诱变育种(Ⅱ→Ⅳ)、杂交育种(Ⅰ→Ⅴ)、单倍体育种(Ⅰ→Ⅲ→Ⅵ),原理分别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详解】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所以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而不可能处理萌发的种子,A错误;Ⅰ→Ⅴ途径为杂交育种,方法最简便。但由于获得的子代中既有纯合体又有杂合体,需要不断地连续自交进行筛选才能获得需要的品种⑥,所以育种时间长,B正确;经过Ⅲ培育形成⑤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过程Ⅵ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⑤的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通过Ⅲ→Ⅵ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正确;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通过诱变育种Ⅱ→IV过程最不容易达到目的,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单倍体幼苗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但单倍体幼苗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种子,因此不能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10. 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 水稻 F1 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 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 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 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答案】C
    【解析】
    A 项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 项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 项属于基因工程,原理是基因重组;D 项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对育种相关知识的理解,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11. 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
    B. 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
    D. 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A
    【解析】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并筛选出新品种,A错误;杂交育种在子二代中直接选种,是最简捷的方法;单倍体育种得到的都是纯合体,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所以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C正确;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个体与AAbb的新品种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2. 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均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B. 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从而产生新的物种
    C. 秋水仙素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且作用的细胞分裂时期相同
    D. 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
    【答案】D
    【解析】
    多倍体育种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A错误;杂交育种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但不能产生新的物种,B错误;诱变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的前期,C错误;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杂交育种可获得杂种优势的个体,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变异的应用
    【名师点睛】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13.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作进一步处理。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 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 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 ③→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答案】D
    【解析】
    ⑤到⑥属于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株;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可以产生基因型为aBd的配子;③至④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产生的变异不一定有利于生产。

    14. 下列关于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 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氢键
    C. 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本质都是蛋白质,A正确;
    B.DNA连接酶可以恢复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
    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能被反复使用,C错误;
    D.DNA聚合酶连接的是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而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分子片段,在基因工程操作中不可以用DNA聚合酶代替DNA连接酶,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15.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 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
    C. 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 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B
    【解析】
    基因工程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A错误。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B正确。在基因工程的实验操作中一定要注意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来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和运载体DNA,使它们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C错误。若转基因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仍可能存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等安全性问题,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名师点睛】学生对于标记基因的选择存在误区
    载体上标记基因的标记原理
    载体上的标记基因一般是一些抗生素的抗性基因。目的基因要转入的受体细胞没有抵抗相关抗生素的能力。当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载体进入受体细胞后,抗性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使受体细胞能够抵抗相应抗生素,所以在受体细胞的培养体系中加入该种抗生素就可以只保留转入载体的受体细胞,原理如下图所示:

    16.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
    B. 除了秋水仙素,低温也可以用于培育多倍体
    C. 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 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①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②为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③为有丝分裂过程;幼苗1为组培苗,幼苗2为单倍体幼苗;植株B均为纯合二倍体;植株B为单倍体植株。
    【详解】图中②为精子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会发生基因重组,故A正确。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引起染色体数目加倍,故B正确。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加倍,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为单倍体,故C正确。利用幼苗2进行多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得到的个体全部为纯合子,故D错。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分析示意图中的过程及特点,再根据题意作答。

    1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和基因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DNA序列
    B. 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所有的DNA序列
    C. 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D. 对于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其宗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具有的基因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详解】水稻无性别分化,无性染色体,故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可以直接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的DNA序列,A正确;人的性别决定为XY型,故测定人类的基因组,需要测定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所有的DNA序列,B正确;人类基因组计划对于诊治人类遗传病具有重要的意义,C正确;对于无性别分化的某多倍体植物来说,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有几个基因组,但有性别分化的生物则不是,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基因组和染色体组,对于没有性染色体的生物而言基因组数等于染色体组数,对于有性染色体的生物而言基因组数不等于染色体组数。

    18.《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代科学研究,达尔文(  )
    A. 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否定了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的说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由于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关于遗传的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达尔文接受了拉马克关于器官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实际上,如果个体出现可遗传的变异,相应基因必须在群体里扩散并取代原有的基因,这样新的生物类型才可能形成。
    【详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A正确;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B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错误;达尔文未否定变异广泛存在并遗传给后代的说法,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再根据题意作答。

    19.据调查得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 13.2% B. 5% C. 14% D. 9.3%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指的是种群中某基因在其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设该调查对象人数为100个,其中男性50个,女性50个,因此Xb的基因频率=Xb/(Xb+XB)="(5+2*1+7)/(50+100)" =9.3%。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B. 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
    C.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
    D. 某种抗生素因长期使用而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生物多样性,A正确;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B正确;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C正确;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后药效下降,这是由于抗生素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淘汰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的个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掌握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D选项,要求考生明确抗药性变异不是使用抗生素产生的,是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就有的,抗生素只是对病原体的抗药性变异起选择的作用。

    21. 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
    A. 20% B. 40%
    C. 60% D. 80%
    【答案】C
    【解析】
    果蝇的长翅为显性基因,残翅为隐性基因,根据题意,残翅果蝇所占比例为40%,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0%,则v基因的基因频率为:vv的基因型频率+1/2×Vv的基因型频率=40%+1/2×40%=60%,故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22.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 )
    A.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 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 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 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样利于动物捕食和避敌;达尔文认为,这是动物在长 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越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这是适者生存,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保护色得到积累加强;天敌的视觉越发达,容易发现食物昆虫,能获得食物而生存,否则就会不适者被淘汰。这是双方长期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结果。
    【考点定位】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23.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成功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 , 未见明显异常 ,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还可能发生变异
    B. 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C. 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D. 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答案】
    【解析】
    变异是随机的,故A正确;表现型是环境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该技术属于基因重组,会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故,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该技术不会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故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 黄色豌豆自交产生了黄色、绿色豌豆 B. 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
    C. 猫叫综合征 D. 无子西瓜
    【答案】A
    【解析】
    豌豆种皮的颜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不属于突变,也不是基因重组,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属于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产生的,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考点定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名师点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突变和基因重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5.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合是(  )
    A. 生物体所发生的变异都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 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使害虫抗药性逐代增强
    D. 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物种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物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B错误;农药对害虫有选择作用,可使害虫种群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使害虫抗药性逐代增强,C正确;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在自然界中,没有哪个个体是长生不死的,个体的表现型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决定表现型的基因却可以随着生殖而世代延续,并且在群体中扩散。

    26.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  )
    A. 品种多样性 B. 物种多样性
    C. 遗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详解】不同物种中的生物类型只能是基因多样性,即遗传多样性。所有A、B、D错误,C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说明有188个物种,324个生物类型比物种数目多,因此是遗传多样性。

    27.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柱状图显示:繁殖成功率:aa>Aa>AA,所以该种群经选择之后,aa个体数量增加,AA个体数量减少,即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呈现B图所示,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8.地球上已有的生物约200万种,其中只进行无性生殖的原始种类不过1%~2%,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种类占绝对优势。下列关于这一事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性生殖提高了物种的变异性
    B. 有性生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
    C. 有性生殖出现在真核细胞起源之前
    D. 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有性生殖的出现,使基因重组得以实现,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因而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详解】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A正确;有性生殖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B正确;真核细胞出现之后,有性生殖作为一种新的繁殖方式出现,C错误;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的重组,丰富了子代的遗传信息,D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真核细胞出现之后,才出现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真核生物独有的生殖方式,应出现在真核生物起源之后。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中学全体师生是一个种群
    B. 牛与羊亲缘关系很近,它们共同拥有一个基因库
    C. 存在隔离的两个种群就是2个物种
    D. 高茎豌豆和高茎玉米含有相同基因频率的高茎基因,但不是在同一个基因库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就会形成明显的差异,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形成不同的物种。
    【详解】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种群既是生物进化的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单位,某中学全体师生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基因库是对于种群而言的,牛和羊属于不同物种,不属于同一个种群,因此不能说拥有共同的基因库,B错误;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可以是同一个物种,C错误;高茎豌豆和高茎玉米是两个物种,虽然含有相同基因频率的高茎基因,但不是在同一个基因库,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处于同一个基因库的生物是同一个物种,也是同一个种群,若为不同的物种,不可能在同一个基因库。

    30.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哪项事实不支持这一观点 (  )
    A. 夏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
    B.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
    C.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
    D. 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
    【答案】B
    【解析】
    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引起的“空调病”是温差大导致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A正确;一人屏息段时间后,呼吸运动明显加强是机体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结果,B错误;到青藏高原后出现的头疼乏力、血压升高是因为缺氧导致内环境失调引起的,C正确;中暑是高温导致体温调节失调引起的疾病,D正确。

    31.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内环境之间均可以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
    C. 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
    D.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与外界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详解】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A错误;
    B、血浆可以与组织液发生相互渗透与扩散,但淋巴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不能发生相互渗透和扩散,B错误;
    C、图中④过程需要皮肤、泌尿系统等参与才能完成,C正确;
    D、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血液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因为血液中既有液体部分——血浆,也有大量的血细胞。

    32.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C. 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D. 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正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C正确;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D错误.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名师点睛】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应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正常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群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

    33.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某处的细胞膜内外放置电极a和b(如下左图),在图中M点给予一次适宜刺激.通过电压表测量神经细胞膜内、外电位差(膜内外电位差=膜外电位-膜内电位)。右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中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相关内容。由图可以看出电压表测量的是细胞内外的电位差,未兴奋时为静息电位,兴奋时为动作电位。M点受到刺激,a点收到兴奋前为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膜电位为负值;M点受到刺激,a点收到兴奋时为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膜电位为正值;a点兴奋后,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膜电位再变回负值,故答案选B。

    34.血细胞、肌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
    A. 血浆、体液、体液和淋巴 B. 血液、体液、淋巴和血浆
    C. 血浆、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D. 血液、细胞外液、体液和细胞内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绝大多数组织的细胞都浸浴在组织液中,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
    【详解】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B和D错误;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A错误;毛细淋巴管壁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C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不是内环境成分。

    3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无机盐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⑤喝牛奶,进入胃中⑥汗腺分泌的汗液⑦肌肉注射青霉素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②③⑦⑧ B. ①②③⑦
    C. ①②③⑦⑧ D. ①②③⑥⑦⑧
    【答案】B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如水、无机盐、糖类、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内的酶、消化酶等。
    【详解】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②血浆蛋白、O2和无机盐属于内环境成分;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属于内环境成分;④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中,突触小泡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⑤喝牛奶,进入胃中,胃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管道,不属于内环境;⑥汗腺分泌的汗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⑦肌肉注射青霉素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⑧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不属于内环境,因为输卵管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管道,C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内环境存在和不存在的物质,再根据题意作答。

    36.下列各项有关生物体内液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体内的液体叫体液,体液可以存在于细胞内外
    B. 人体细胞外液主要有三种,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可用图表示为:
    C. 细胞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 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内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两部分,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详解】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A正确;人体细胞外液主要有三种,,它们间的转化关系可用图表示为:,B正确;液泡内的液体称为细胞液,细胞质基质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C错误;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而动物细胞中存在的胶质状态的物质是细胞质基质。

    37.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几层由磷脂分子构成的膜(  )
    A. 5 B. 6 C. 22 D. 11
    【答案】D
    【解析】
    【分析】
    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的结构有: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线粒体外膜和内膜。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为一层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才被利用,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
    【详解】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两层膜;再穿过毛细血管壁,两层膜;进入红细胞,再从红细胞中运输出来,两层膜;再次穿过毛细血管壁,两层膜;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组织细胞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利用,三层膜,因此总共需要穿过的膜层数是:2+2+2+2+3=11层,因此,A、B、C均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大气中的氧气最终被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需要穿过的结构,再根据题意作答。

    38.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
    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A. ①③⑤⑥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④⑤⑥ D. 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
    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产生兴奋。感受器的兴奋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神经中枢随之产生兴奋并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神经中枢的兴奋经过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这就是反射的大致过程。
    【详解】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①错误,A和C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②错误,B错误;大脑皮层H区受损,能听见声音,但不能听懂话语含义,③错误。任何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④对。兴奋可以由感觉神经元传向运动神经元,在神经元之间,是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⑤对。语言中枢在大脑皮层,运动平衡中枢在小脑,与心跳呼吸有关的中枢在脑干,⑥对。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是不能听懂话,而不是失去听觉,再根据题意作答。

    39.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细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⑥⑤④
    B. 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
    C. 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
    D. 肌肉受到刺激后,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⑦③,A错误;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①②③,B正确;兴奋只能由⑦传递至③而不能由③传递至⑦,C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④⑤⑥,D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40.如图所示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的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
    B. 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
    C. 图示表明,多巴胺完成兴奋传递后会被运回上一个神经元
    D. 吸食的可卡因进入突触间隙后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受到抑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使人产生愉悦感。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图中结构①是突触小泡,其中含有神经递质多巴胺,A正确;图中结构②为受体,多巴胺与其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B正确;多巴胺作用完成后,通过多巴胺转运载体运回突触前神经元,防止神经元持续兴奋,C正确;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毒品可卡因的作用机制:可卡因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从而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从图示中找出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再根据题意作答。

    41.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

    A. 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B. 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C.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D. 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有机磷能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使神经递质作用的时间更长,故使下一个细胞持续兴奋;而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故使下一个细胞保持静息电位。
    【详解】有机磷农药对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没有影响,在a点给予刺激,b点会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进入突触间隙,A正确;有机磷农药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使得c点持续兴奋,B错误。而使用蝎毒,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兴奋)的产生,b点不能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C错误;c处也不能形成动作电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区分两种物质的的作用机理不同,再根据题意作答。

    42.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反射弧中兴奋是由神经细胞D传到神经细胞C,然后再由C传到B
    B. 在细胞C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皮肤细胞A即为反射弧中的感受器
    D. 神经细胞B、C之间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神经元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在突触中,兴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详解】该反射弧中兴奋是由神经细胞B传到神经细胞C,然后再由C传到D,A错误;
    因为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是单向的,在细胞C处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只能传递到D细胞,而不能传递到B细胞,神经细胞B不兴奋,因此,电流计的指针能只能发生一次偏转,B错误;感受器在皮肤细胞A中,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为感受器,C错误;兴奋在两个细胞之间传递时,要经过突触,前一个神经元把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神经递质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再转化为电信号,因此,神经细胞B、C之间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示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再根据题意作答。

    43.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 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C. 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
    D. 突触2和突触3的作用相同,均是抑制肌肉兴奋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可知,图中①表示兴奋性突触小体,②表示抑制性突触小体,③表示抑制性突触小体;突触1表示兴奋性突触;突触2表示抑制性突触;突触3表示抑制性突触。
    【详解】据图可知,突触1为兴奋性突触,因此,①的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正确;突触3为抑制性突触,因此,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其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B错误;由图可知,突触1和3为轴突-肌肉型,突触2是轴突-轴突型,C错误;突触2的作用是抑制①处的轴突兴奋,突触3是抑制肌肉兴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再根据题意作答。

    44. 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脑皮层没有参加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 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 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 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C
    【解析】
    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参加,故A错。食物引起味觉的产生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只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味觉而没有作出反应,故不属于反射,B错。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如加强神经元之间新的的突触联系,以形成条件反射,故C正确。铃声原本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活动的发生,但喂食和铃声反复结合刺激后却形成了这种反射活动,说明此过程中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构成了新建立起的条件反射的反射弧,故D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45.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的树突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 感受器可以接受各种刺激,引起反射
    C. 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
    D. 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只能由轴突传导到细胞体或树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如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传出神经末梢是指轴突末梢而不是树突末梢,A错误;感受器可以接受各种刺激,但不一定引起反射,若刺激的强度不够,或反射弧结构不完整,就不会引起反射,B错误;感受器不仅分布在体表部位,在内脏器官中也有分布,C正确;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结构和功能完整的情况下,可以由一个部位传递到同一个神经元的其他任何部位,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后不一定会引起反射,是否发生反射还与刺激的强度有关,如果反射弧结构不完整也不能引起反射。

    46.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刺激A,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开始合成神经递质然后释放
    B. 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速度比在②处快
    C.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E不能产生反应
    D. 若在④处施加较强电刺激,图中只有⑤能测到兴奋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表示感受器;B表示传入神经;C表示神经中枢;D表示传出神经;E表示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
    【详解】神经递质的合成受基因调控,并不是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上时才开始合成,A错误;兴奋在①处神经纤维的上传导以电信号传导,速度快;而在②处以化学信号传递,速度较慢,B正确;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④,④处的兴奋仍然能向E处传导,E能产生反应,C错误;若在④处施加较强电刺激,图中有③④⑤能测到兴奋,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判断兴奋传递的方向,再根据题意作答。

    47.将灵敏电流计连接到图1神经纤维和图2突触结构的表面,分别在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别刺激a、d点时,指针都偏转1次
    B. 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
    C. 由于a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刺激a点,理论上指针不偏转
    D. 分别刺激a、b、c、d 4处,其中只有1处指针偏转1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1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传导的方向是双向的,图2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由图示可知,有突触小泡的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无突触小泡的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详解】静息时,膜内外电位是外正内负,刺激a点时,膜电位发生变化,变为外负内正,并双向传导,到达两个电极的时间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偏转,A错误,C正确;刺激b点时,传到右边电极指针偏转一次,传到左边电极指针偏转一次,共偏转2次。刺激c点时,因为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突触中的速度,膜电位变化传到左侧电极的时间比传到右侧电极的时间短,指针偏转2次,B正确;刺激d点时,因为突触的电位只能由前膜向后膜传递,所以指针偏转一次,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a点离左右两个接点距离相等”,再根据题意作答。

    48.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B. 图乙中至少有1个图甲的结构
    C. 甲图中⑤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与⑥上某结构特异性结合
    D. 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甲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①为轴突,②为线粒体,③为突触小泡,④为突触前膜,⑤为突触间隙,⑥为突触后膜。图乙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X为传入神经,e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上的两个点。
    【详解】由图可知,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A正确;图乙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最简单的反射包括两个神经元,至少有1个突触,B正确;甲图中⑤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与⑥上受体特异性结合,C正确;若b受损,刺激a,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由于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即只能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所以兴奋也不能传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图中的序号和字母的含义,分析两幅图之间的联系,再根据题意作答。

    49.如图所示,图1为神经元部分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由K+从II运输到I造成的
    B. 图2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C. 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的释放依靠主动运输
    D. 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随后进入细胞引发电位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1为神经元部分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Ⅰ处有糖蛋白,为细胞膜外侧,Ⅱ为细胞膜内侧,A为蛋白质分子,B为磷脂双分子层;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E为突触前膜,C为神经递质,D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F为突触后膜。
    【详解】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由K+外流,也就是从II运输到I造成的,A正确;图2中释放的神经递质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B错误; 图2中E为突触前膜,F为突触后膜,C物质的释放依靠胞吐,C错误;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随后引发电位变化,但神经递质不会进入细胞,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神经递质并没有进入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失活或被转移。

    50. 神经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数量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神经细胞的死亡称为细胞凋亡
    B. 生存因子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C. 神经细胞与靶细胞间通过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D. 图示过程属于神经调节的非条件反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神经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故A正确;据图可知,接受生存因子的神经细胞正常发育,没有得到足够生存因子的细胞死亡,说明生存因子有利于神经细胞的发育,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故B正确;神经细胞和靶细胞之间借助生存因子,属于化学信号,故C正确;图中没有构成反射活动,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51.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一对健康的夫妇,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这对再婚的夫妇生一个患此病的孩子的概率为(  )
    A. 49/5000 B. 1/202 C. 1/102 D. 1/62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者,说明a的频率为1/50,则A的频率为49/50。人群中正常个体AA的比例为49×49/2500,Aa的比例为49×2/2500,因此,正常个体中Aa的概率为49×2/2500÷(49×49/2500+49×2/2500)=2/51。
    【详解】由于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所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2/51×1/4=1/102,因此,A、B、D均错误,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两人离异后,女方又与另一个健康的男性再婚”,健康男性是携带者的概率是:Aa/(AA+Aa),再根据题意作答。

    52.某人因身体不适,全身浮肿,去医院作尿液检查,化验师做了如下操作:①取稀释尿液2 mL;②加0.1 g/mL NaOH溶液2 mL,摇匀;③加0.01 g/mL CuSO4溶液3~4滴,摇匀;④观察结果:有紫色出现,此病人可能患
    A. 糖尿病 B. 肾小球肾炎
    C. 脂肪肝 D. 过敏性皮炎
    【答案】B
    【解析】
    糖尿病说明尿中含有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在沸水浴发生颜色反应,呈砖红色沉淀,A错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该有蛋白质的,如果有紫色反应现象,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因此,该实验操作步骤是为了检查该人是否出现了蛋白尿,可能患有肾小球肾炎,B正确;脂肪与苏丹Ⅲ或Ⅳ发生颜色反应,呈橘黄色或红色。脂肪肝虽然在早期基本没有什么症状,但肝细胞中长期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脂肪性肝炎,C错误;过敏性皮炎是免疫调节过强引起的,尿中无蛋白质,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生物体内的有机物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注意四种常见疾病的病理:如糖尿病是尿液中含葡萄糖;肾小球肾炎导致尿液中含蛋白质;脂肪肝是肝细胞中积累较多的脂肪;过敏性皮炎是免疫失调病。

    53.绿色荧光标记的X染色体DNA探针(X探针),仅能与细胞内的X染色体DNA的一段特定序列杂交,并使该处呈现绿色荧光亮点。同理,红色荧光标记的Y染色体DNA探针(Y探针)可使Y染色体呈现一个红色荧光亮点。同时用这两种探针检测体细胞,可诊断性染色体数目是否存在异常。医院对某夫妇及其流产胎儿的体细胞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X染色体DNA上必定有一段与X探针相同的碱基序列
    B. 据图分析可知妻子患X染色体伴性遗传病
    C. 妻子的父母至少有一方患有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
    D. 该夫妇选择生女儿可避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疾病的发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题干背景,X探针与Y探针分别具有一段与X和Y染色体相同的碱基序列,可以分别与X和Y染色体结合,使相应染色体呈现荧光标记,A正确;
    B、据图分析,妻子具有3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至于妻子是否由于X染色体上具有致病基因导致的伴性遗传,本题的图形中没有显示相关基因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不能判断,B错误;
    C、妻子的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形成既有可能是父母中一方减数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配子所导致,也可能是受精卵形成之后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配异常导致,不能判断,C错误;
    D、由图形显示分析,流出胎儿的遗传配子既有可能来自母亲产生的XX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含Y精子的结合的结果,也有可能来自母亲产生的含X的正常卵细胞与父亲产生的含XY精子的结合的结果,因此,对于该对夫妇来说,选择性生育并不能解决该遗传病出现的问题,D错误.
    故选:A.

    54.下图中的A、B、C表示3个自然条件有差异的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的某些个体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③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三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 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C. 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 甲、丙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A地区生物逐渐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的实质是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但地理隔离不一定能形成新物种,只有生殖隔离形成后,才会形成新物种。
    【详解】在上述过程中说明地理隔离最终可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但不是必要条件,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错误;甲、乙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正确;乙、丙是两个存在生殖隔离的种群,它们的基因频率无法进行比较,C错误;甲、丙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有明显差异,但两个种群的基因库组成并不是完全不同的,D错误。 
    故选B。

    55.氨基丁酸(GABA)(C4H9NO2)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 )

    A. 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B. 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分泌出细胞
    C. 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 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GABA作为神经递质,贮存在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Cl-内流,进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详解】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方式是胞吐,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A正确;GABA属于小分子物质,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B正确;由图可知,GABA受体实际上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C正确;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氨基丁酸(GABA)(C4H9NO2)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抑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再根据题意作答。

    二、非选择题
    56.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培育植株A的育种名称是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 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________。
    【答案】 (1). 杂交育种 (2). 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病基因集中到F1上 (3). 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 (4). 基因突变 (5). 植株C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 (6).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杂交育种,植株B培育的方法是诱变育种,植株D培育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详解】(1)由图分析可知,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杂交育种,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病基因集中到F1上,自交的目的是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病植株。
    (2)分析可知,植株B培育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3)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得到的植株C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导致其不可育,因此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常用的方法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辩题图中的三种育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优缺点和原理,再根据题意作答。

    57.图中地雀A与地雀B虽在羽色上有差异,但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下图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上述地雀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基因多样性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乙时期,小岛和大陆的两个地雀种群的相关基因型种类和个体数如下表。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aatt
    总数
    个体数
    20
    22
    4
    20
    12
    3
    9
    8
    2
    100

    基因型
    AATT
    AaTT
    aaTT







    个体数
    196
    168
    36






    400
    ①种群甲和种群乙的基因库相比较,甲种群基因库________(填“大”或“小”)。
    ②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甲与种群乙相比,基因A频率更可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上表中乙种群每个个体有2×104个基因,每个基因的突变概率都是10-5,则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是________。
    【答案】 (1). A和B (2). A(B)和C (3). 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 (4). 小 (5). 70% (6). 乙 (7). 80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1)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且产生的后代可育,这表明地雀A和地雀B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相互交配,表明地雀C与地雀A、B产生了生殖隔离,它们并非同一物种,能体现物种多样性。
    (2)若干年后,小岛上出现地雀C的进化机制是地雀种群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的表现型;由于地理隔离将种群分裂为二,阻断了基因交流;大陆与小岛不同环境的自然选择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两个种群之间产生生殖隔离,形成新种C。
    (3)①种群的基因库是指某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甲种群的个体数少于乙种群,所以甲的基因库小于乙的基因库。
    ②种群甲的基因A的频率=(20×2+22+20×2+12+2×9+8)/200×100%=70%。甲种群生活在小岛,乙种群生活在大陆,大陆的环境相对于小岛的环境更稳定,所以乙种群的基因A频率更可能保持稳定。
    ③该种群中出现突变的基因数=400×2×104×10-5=80。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干中信息“图中地雀A与地雀B虽在羽色上有差异,但仍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再根据题意作答。

    58.下图中,ABCD为液体,abcd为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组织液中水的来源为__________(填字母),通过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内的液体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④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的含量有关。
    (3)CO2不从⑥进入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④中存在着________等离子作缓冲物质。
    【答案】 (1). C、A (2). 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 (3). 2/3 (4). 无机盐、蛋白质 (5). CO2跨膜运输的方向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6). HCO3-、HPO42-
    【解析】
    【分析】
    由图甲可以知道,A是血浆,B是组织液,C是细胞内液,D是淋巴,a是毛细血管壁,b是细胞膜,c是毛细淋巴管壁,d是毛细血管壁。图乙中,①是淋巴,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毛细血管壁,④是血浆,⑤是红细胞,⑥是组织液,⑦是细胞内液。
    【详解】(1)由图甲可知,组织液中的水可来自血浆A和细胞内液C,通过[b]细胞膜、[a]毛细血管壁结构转移。
    (2)⑦是细胞内液,约占2/3,,④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3)⑦中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高,而⑥中二氧化碳浓度低,CO2跨膜运输的方向只能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因此CO2不从⑥进入⑦。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因细胞外液中含有缓冲物质,食用酸性物质后,可与缓冲物质中的碱性物质HCO3-、HPO42-反应,从而使pH维持相对稳定。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清题图中的字母和序号的含义,再根据相关信息作答。

    59.下图A、B表示反射弧及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图1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表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图A中⑥结构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位于该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环节。在突触后膜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兴奋在此处的传递是________(单/双)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B神经纤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
    (3)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在脊髓。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而婴儿却不能,经常会“尿床”,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______(填字母)点的电位。

    【答案】 (1). 突触 (2). 神经中枢 (3). 化学信号→电信号 (4). 单 (5). 神经递质只存于突触前膜,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6). b (7). 钠离子大量流向膜内 (8). 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低级神经中枢 (9). A (10). C
    【解析】
    【分析】
    据图A分析,传入神经上有神经节,则③表示传入神经,①表示感受器,④表示神经中枢,⑤表示传出神经,②表示效应器,⑥表示突触结构。根据图B分析可知,a、c处于静息电位,电荷分布外正内负,b处于动作电位,电荷分布是外负内正。图1中A测的是静息电位,对应图2的A点,B测的是动作电位,对应图2中的C点。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A中⑥结构的名称是突触,位于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环节。在突触后膜处完成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有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2)图B中,b表示动作电位,是兴奋部位,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的情况是钠离子大量流向膜内,引起电位逐步变化。
    (3)排尿反射中枢在脊髓,是低级中枢,成年人却能主动控制排尿,说明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中高级中枢控制。
    (4)图1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是静息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A点的电位。图1中装置B测得的电位是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C点的电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本题有四幅图,图A和图B相对应,图1和图2相对应,再根据题意作答。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