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历史】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
    【历史】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
    【历史】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总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共60分)选择题(每道3分,共60分)1.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 重农抑商                 B. 强调制度与秩序   C. 厚古薄今                 D. 重视道德与人伦2. 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     而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A.提出德政             B.编定“六经”    C.提倡民贵君轻思想     D.开创私学 3.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   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   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    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提出“仁政”思想 4.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   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这说明   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    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    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    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5.某一学派认为,想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   “生”。这个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6.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   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   A.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B.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C.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       D.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7.汉代以后儒学大家们惊呼“孟子后,千载无真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以后的儒学背离了孟子性善论 B.今文经学不是真正的儒家思想   C.古文经学已失传无法找回孔孟思想 D.儒学已成为统治者统治的工具 8.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   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   A.汉代儒学深刻影响政局    B.佛道观念左右皇帝行为    C.方士儒生决定皇位更替    D.外戚宦官交替干预朝政9.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   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   C.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        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 10.宋明理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并吸收了   A.佛教和道教思想     B.佛教和法家思想    C.道家和墨家思想     D.佛教和墨家思想 11.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北宋苏轼笔下尚有“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        手心茫然”的描述,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 “贞洁牌坊”等现象却比比皆是了。   造成宋代女性地位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B.传统宗法观念的发酵    C.小农生产的客观需要    D.城市商业发展的影响 12.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   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   A.受反君主专制民主思想的影响     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    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13.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     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     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的彻底否定   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已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1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   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   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   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15.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   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    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 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 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C. 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 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16.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   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   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      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 17.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欣赏如图,下列各项对其表示错误的是   A.此类画作的灵魂是意境     B.该作品属于“文人画”    C.此类作品注重逼真摹写     D.“画中有诗”是其特点 18.《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   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 记载的真实性      B.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 修撰的政治性      D. 解释历史的客观性19.明代通俗小说中描写道:他那边土俗,但是有资财的,就呼为朝奉,总是尊他   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这些描述反映出当时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C.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D.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20.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         B. 逐渐贵族化         C. 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21.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1)依据所学指出先秦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2     分)(举一例即可)    (2)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6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       出现的背景。(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科技发明(件)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百分比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一一据罗伯特坦普尔《中国一一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表格为公元1世纪至鸦片战争前的中外科技发明状况统计表。从中提取相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于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我国文字产生之后,经过长期的发展,至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不仅妨碍了文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会给初建的秦王朝的各种文书、档案的书写、阅览和传播造成巨大的困难。针对这种文字的紊乱状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便接受李斯的建议,立即采取了书同文字的措施。——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之所以在许多世纪中一直是个勤劳的但缺乏进取心的广袤地区,而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大概就是由于它的语言和文字的复杂;而不是由于任何别的可以想象到的原因。                                   ——(英)乔韦尔斯《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促使秦统一后实行“书同文”措施的因素。(4分)简述汉字的发     展历程(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中国文字的看法,你认同吗?从秦始皇“书同文”的意义和古代中     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两个角度谈谈你对韦尔斯观点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BDDDA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ACBCDCAA 21. (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2分  任答一点即可)(2)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6分)(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8分)22.【解答】本题主要考古代中国的科发展、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和近代科技,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释与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解读表格信息,表格分成四个历史时期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两个视角比较科技发明的件数和所占百分比,从数据的变化趋势来得出中外科技的发展特点,或紧扣其中某一历史时期中外科技发展的特点来提炼观点。其次,结合古代中国科技发明的成就、特点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的史实来论证,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示例: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世界。(12分)阐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抑制了近代科技的兴起与发展;中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实用、忽视理论研究和实验,阻碍了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明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得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导致近代科技缓慢发展;文艺又兴运动后近代科学兴起和发展,并得到欧美众多国家的重视和发展,23.(1)因素:传播文化;巩固国家统一。(4分)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4分)(2)不认同。文字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分)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