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试题
展开云南省玉溪市峨山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11月月考
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卷I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创立了新儒学,赋予了儒家学说新的含义,其“新”表现在( )
A.人定胜天 B.独尊儒术 C.君权神授 D.以德治民
3.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B.天文学整合了各科知识,具有代表性
C.天文观测技术居领先地位
D.天文学传统理论基础被动摇
4.自明清以来,小说就在中国老百姓之中广为流传。康有为甚至认为,在那个时代,“经史不如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阿。”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②市民阶层壮大 ③小说的世俗性 ④重商观念形成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5.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6.《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
A.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转变
B.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C.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
8.下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这一残石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隶书始于秦朝 B.民间入仕风气高涨
C.儒学的官方化 D.国家教育系统建立
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10.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中国古代代思想家的言论与其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B.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C.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D.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1.北宋中期允许高官建立家庙,民间陆续兴建家庙——祠堂以供奉其列祖列宗,南宋祠堂被纳入“家礼”的范围,元明清三代祠堂成为民间极其普遍的活动场所。这反映了( )
A.孔子地位的下降 B.理学地位的提升
C.宗教迷信的盛行 D.君主专制的衰落
1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13.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光明。”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 “信仰即可得救”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D. “法治取代人治”
14.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①《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③《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 ① B. ②③ C. ③ D. ①②
15.孟德斯鸠和卢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们共同的政治主张是( )
A.君主立宪 B.民主自由 C.信仰得救 D.三权分立
16.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相符的是( )
①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优胜劣汰思想影响着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③沉重的打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④为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7.《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李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先声
B.李贽的思想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
C.李贽的悲剧是当时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D.李贽对现实的批判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18.1789年国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人权宣言》中提出“社会的目的是为大众谋福利的”“统治权属于人民”等内容来源于( )
A. “九十五条论纲” B.《社会契约论》
C.《法国民法典》 D.《纯粹理性批判》
19.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20.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21.汉武帝问策贤良文学,董仲舒对曰:“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对策( )
A.指出了汉武帝的弱点 B.违背了汉武帝的初衷
C.触犯了汉武帝的忌讳 D.迎合了汉武帝的意愿
22.春秋战国时期的某学派代表人物认为:万物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该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3.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
A.文人画 B.风俗画 C.宫廷画 D.年画
24.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
25.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918年12月10日电:“由于他对能的性质所做的革命性发现,今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这里的“革命性发现”指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2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猛残暴 D.刚直果敢
27.某思想家说:“只有‘有’是发挥不了大用处的,唯有‘有’与‘无’配合才能产生大作用。”据此判断该思想家应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8.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29.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
30.卢梭认为:“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经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为此,卢梭提出的主张包括( )
①“开明专制” ②社会契约 ③三权分立 ④主权在民
A. ①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凸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是一种“内源式”的启蒙。并指出导致近代中国启蒙具有“外源式、突变性”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也……
——《春秋繁露》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
——中华读书网
材料三 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1)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作者分别对百姓和天子提出了什么要求?
(2)据材料二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
(3)据材料三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
请回答:
(1)17——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四项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成就?
(2)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3个)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科技革命分别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C 2. C 3. D 4.D 5.B 6. A 7. C 8. C 9.A 10. B
11. B 12. C 13. D 14. C 15.B 16. B 17. C 18. B 19. C 20. D
21. D 22. B 23.A 24. C 25. D 26. A 27. D 28. B 29. B 30. B
31.【答案】说明:内源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原因:近代中国是在西方列强侵略的背景下开始的启蒙。
32.【答案】(1)思想:君权神授(或天人合一)。要求:百姓要接受君王的统治;天子治国要服从天命。
(2)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普遍崇信佛教。
(3)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二陆主张“先悟后观”。
(4)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本质:适应封建专制的需要。
33.【答案】(1)经典力学体系;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或量子论。
(2)电灯、电话或电报、汽车等。(凡是采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成果且现在仍使用的都正确)
(3)影响:①蒸汽机的使用促进煤炭大量使用,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②内燃机的创制使用推动石油的使用;③原子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核能的使用,以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使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