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展开安徽省定远县炉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1.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的思想家是( )
A. “二程” B. 朱熹 C. 王阳明 D.王夫之
2.唐代某书法家其书宽博正大、雄强遒劲,运笔把篆、隶笔法用于楷、行、草书中,被书论家认为是唐人重气象、求气势的典范——楷书宽绰开张、雄浑丰厚、有浩大气势,行书壮美豪放、挥洒遒劲、有叱咤气概。该书法家是( )
A.欧阳询 B.颜真卿 C.赵孟頫 D.王羲之
3.下面关于宋明理学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 B.忽略民生
C.吸收了佛道思想 D.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4.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
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
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
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
5.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鸟禽鱼,则古不及近。”“古不及近”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宫廷画院的空前活跃 B.传统的“写实”风格逐渐消失
C.宋代画家逐渐注重内心情趣 D.宋代画家技艺的提高和进步
6.关于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思想界发展状况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步思想没有跳出传统旧儒学的藩篱
B.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
C.进步思想在同反动思想的斗争中占据了上风
D.进步思想极大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7.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根源是( )
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 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
C.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有限 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
8.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 正确的是( )
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
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
A.铁路运输业 B.新式水运业 C.航空运输业 D.电报电信业
10.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说:“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也;明通,圣也。”下列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理学与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常方面一致 B.理学教人“学作圣贤”
C.传统儒学教人“学做人”,教人“寡欲” D.传统儒学与理学都探究世界的本原
11.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下列思想主张属于顾炎武的是( )
A.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B.提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12.下面是高三某同学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史时标注的文字,分析下面史料的出处为( )
A. 《论语》 B. 《墨子》 C. 《孟子》 D. 《焚书》
13.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路德的上述观点( )
A. 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 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 D. 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14.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
A.建立一家之法 B.法律是由人民决定的
C.反对君主专制,实行法治 D.实行君主立宪制
15.《荀子·富国篇》中提到:“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礼法并用缓和阶级矛盾 B. 礼乐并用维护儒家思想
C. 礼法并用维护封建等级 D.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尖锐
16.下列言论可能出现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的是( )
A.“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B.“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C.“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 D.“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17.《西游记》中人物唐僧又被尊为“三藏法师”“三藏”指的是佛教经典的
A. 经、义、论三部分 B. 义、律、论三部分
C. 经、律、义三部分 D. 经、律、论三部分
18.《西方文明史》认为:“经过长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牛顿建立力学体系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19.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体现了下列哪一观点( )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三权分立说 D.天赋人权说
20.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观论,则画不如山水;以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
A.布局构图的精妙 B.畅神写意的原则
C.社会教化的功能 D.绘画技法的创新
21.有学者认为,汉代儒学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其试图努力去把儒家从讲起来很好听的比较迂阔的理论变为可以运作的东西。这说明汉代儒学( )
A.继承了先秦儒学的神学思想 B.吸收佛道思想而阐释儒学
C.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 D.契合时代要求而重新整合
2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二、非选择题(共4题,5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一一【美】 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 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一一费正清《 中国一一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胡适:“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一一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一一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伏尔秦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
一一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的含义?并儒家思想在当时取得胜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儒学在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影响。
24.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这种精神活动的领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30余年(公元前466年~公元前428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兴了雅典的精神。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并分析其成因。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分别在汉、宋、明清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
26.西方人文精神在17、18世纪有了相对完整的发展。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神圣而不腐坏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从前人们认为他们所居处的世界,是一个富有色、声、香,充满了喜乐、爱、美……的理想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则是一个……量的世界,一个服从机械规律性,可用数学计算的运动的世界。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1)牛顿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即“牛顿革命”。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对自然的认识(知识、方法两个层面)角度,简要阐释“牛顿革命”的内涵。
材料二 极富玄想天分的法国人还很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性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学与理性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人为“五尺来高的小动物”的国家政治民主化提出的四条重要“定律”。
材料三 在变动时代,……社会的不平等是如此之显著,……思想上的这种自由会产生个性的观念、它热衷于自我,而不顾社会整体,……19世纪上半叶,……一种新潮流,就在文学、艺术和音乐领域中支配一切。
一一斯蒂芬·琼斯《剑桥艺术史——18世纪艺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一种新潮流”兴起的背景。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C 6.B 7.A 8.A 9.D 10.D 11.B 12.C 13.C 14.C 15.C
16.C 17.D 18.C 19.A 20.B 21.D 22.B
23.(l)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学说,“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
(2)胜利含义:汉武帝“罢黝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原因:汉初经济的恢复发展,黄老之学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的需要;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需要;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6分)
(3)对中国:积极影响:儒学强调伦理道德,提倡修齐治平,维护了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促进了社会道德的建设;促进中国文化教育发展与文明传承。(3分)
消极影响:儒学成为正统后,维护了专制统治,扼杀人性;儒学“重经文,轻科技”的观念阻碍了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的发展。(3分)
对世界:儒学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3分)
24.(1)成就: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大批人文主义思想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认识您自己”等哲学思想。(思想家写出普罗塔戈拉,哲学思想写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样得分)
成因: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人文主义的推动;政策的鼓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任意三点)
25.(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汉代:董仲舒吸取百家之长,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宋代: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
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发达,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的背景下,进步思想家提出“反传统”、“反专制”等带有启蒙色彩的新思想。
26.(1)内涵: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用实验、归纳方法研究自然,用数学语言描述自然的方法;
(2)关系:科学进步推动理性发展。“定律”:自然权利说(或“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或人民主权学说)、分权学说。
(3)背景:工业革命的扩展;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或法国大革命的冲击);启蒙思想的传播(或卢梭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现实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