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泰安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山东省泰安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O-16 C-12 N-14 S-32 Cu-64 Mg-24 Ca-40 Na-23 Fe-56 Al-27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1--15每小题2分,16--25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分子中,羰基碳原子与甲基碳原子成键时所采取的杂化方式分别为( )
A.sp2杂化;sp2杂化 B.sp2杂化;sp3杂化
C.sp3杂化;sp3杂化 D.sp杂化;sp3杂化
2.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A.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3.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
A.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
B.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Cu在周期表中属于s区元素
C.因氧元素电负性比氮元素大,故氧原子第一电离能比氮原子第一电离能大
D.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4.下列每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的是( )
A.H2O和CH4 B.NaCl和HCl C.CO2和CS2 D.O2和HBr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个能层最多只有s、p、d、f四个能级
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D.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N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M层上的电子能量高
6. 下列各组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
A.NH3、CH4、NaCl、Na B.H2O、H2S、MgSO4、SO2
C.CH4、H2O、NaCl、SiO2 D.Li、Na、K、Rb、Cs
7.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力。下列晶体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⑥白磷中,含有以上其中两种作用力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③⑥
8.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
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③金刚石、SiC、、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
④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
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
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
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⑧氯化钠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
A.①②③⑥ B.③⑤⑧ C.③⑤⑦ D.①②④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能大的元素,不易失电子,易得到电子,表现非金属性
B.电离能大的元素其电负性必然也大
C.电离能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最强
D.电负性最大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10.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
①NH3和H2O ②NH和H3O+ ③NH3和H3O+ ④O3和SO2 ⑤CO2和BeCl2 ⑥SiO和SO ⑦BF3和Al2Cl6
A.全部 B.③④⑤⑥ C.除④⑥⑦以外 D.②⑤⑥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2O与CO2、CCl3F与CCl2F2互为等电子体
B.H2CO3与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的酸性(强度)非常相近
C.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
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原子配位数较高
B.晶体尽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C.因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原子晶体不遵循“紧密堆积”原理
D.金属铜和镁均以…ABAB…方式堆积
13. 关于化学式[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2∶1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14.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B.冰融化时水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C.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D.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未被破坏
15.有5种元素X、Y、Z、Q、T。X原子M层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且无空轨道;Y原子的特征电子构型为3d64s2;Z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Q原子的L电子层的p能级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T原子的M电子层上p轨道半充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素Y和Q可形成化合物Y2O3
B.T和Z各有一种单质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C.X和Q结合生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D.ZO2是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6. 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
①1s22s22p63s23p4 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3 ④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电负性:④>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17. 关于晶体结构堆积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晶体的空间排列都服从紧密堆积原理
B.晶体尽量采用紧密堆积方式,以使其变得比较稳定
C.金属晶体的结构为非等径圆球的密堆积
D.等径圆球的密堆积有A1、A3两种堆积方式,其中Cu属于A3型最密堆积
18.化合物NH3与BF3可以通过配位键形成NH3·BF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与BF3都是三角锥形结构
B.NH3与BF3都是极性分子
C.NH3·BF3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NH3·BF3中,NH3提供孤对电子,BF3提供空轨道
19.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都与自由电子有关
B.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最高
C.钠晶胞结构如图,钠晶胞中每个钠原子的配位数为6
D.温度升高,金属的导电性将变小
20.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W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21. 镧系合金是稀土系储氢合金的典型代表、由荷兰菲利浦实验室首先研制出来。它的最大优点是容易活化。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则它的化学式为( )
A.LaNi5 B.La2Ni3 C.La2Ni5 D.LaNi2
22. 下列两组命题中,Ⅱ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Ⅰ组中的命题加以解释的是( )
选项
Ⅰ 组
Ⅱ组
A
相对分子质量:HCl>HF
沸点:HCl高于HF
B
范德华力:HI>HCl
沸点:HI高于HCl
C
分子间作用力:H2O > H2S
稳定性: H2O强于H2S
D
键能:H—O键>H—S键
沸点:H2O高于H2S
23.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a2+
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
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24. 下列由电子排布式或轨道表示式所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电子排布式
结论
A
1s22s22p2p2p
违背洪特规则
B
1s22s22p63s23p63d3
违背能量最低原则
C
N的轨道表示式:
违背泡利不相容原理
D
1s22s22p63s23p63d54s1
违背能量最低原则
25. 已知CaF2是离子晶体,如果用“●”表示F-;用“○”表示Ca2+,在如图所示中,符合CaF2晶体结构的是(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26.(每空1分,共9分)
Ⅰ.甲、乙、丙三种有机物的结构如下:
甲: 乙:COCl2 () 丙:CH2==CHCN
(1)甲分子中有______个σ键,______个π键,________(填“有”或“没有”)非极性键。
(2)乙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Cl-C-Cl的夹角________1200(填“>”或“<”或“=”)
(3)丙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
(4)上述分子中既存在极性键又存在非极性键的是______。
Ⅱ.铁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金属,其常见的离子有Fe2+、Fe3+,其中Fe2+可用K3[Fe(CN)6](赤血盐)溶液检验。
(1)铁单质中化学键为________(填名称)。
(2)K3[Fe(CN)6]晶体中各种微粒的作用力有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离子键
27.(每空1分,共8分)在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有3个未成对电子;B元素原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1 mol B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可生成1 mol H2,B单质不易与冷水反应;C元素的+3价离子的d轨道是半充满的;D元素易形成-1价离子。
(1) A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 C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写出B与D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_。A、B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单核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每空2分,共14分)可以由下列反应合成三聚氰胺: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2H2O===NH2CN+Ca(OH)2,NH2CN与水反应生成尿素[CO(NH2)2],尿素合成三聚氰胺。
(1)写出与Ca在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内层排满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CaCN2中阴离子为CN,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N2O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由此可以推知CN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2)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动物摄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后,三聚氰酸与三聚氰胺分子相互之间通过________结合,在肾脏内易形成结石。
(3)CaO晶胞如图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 O2-处于Ca2+堆积形成的空隙中;CaO晶体和NaCl晶体的晶格能分别为3 401 kJ·mol-1、786 kJ·mol-1。导致两者晶格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位化合物K3[Fe(CN)n]遇亚铁离子会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检验亚铁离子,已知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4,求n=________。
29. (每空3分,共9分) (1)Cu的一种氯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黑球表示铜原子,白球表示氯原子),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胞的边长a=________ nm。
(2)用晶体的X射线衍射法对Cu的测定得到以下结果:Cu的晶胞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9.00 g·cm-3,Cu的原子半径为__________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只要求列式表示)。
参考答案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D解析 原子中2p电子的能量小于3s电子,I1(O)<I1(N),Cu元素在ds区。
4.答案 C
5.答案 C
解析 第5能层开始含有5个能级,A错误;不同电子层中p轨道均为3个,则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同, B错误;在多电子的原子中,电子填充在不同的能层,能层又分不同的能级,同一能级又有不同的原子轨道,每个轨道中最多可以填充两个电子,自旋相反,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C正确;由构造原理得:3d轨道上电子的能量比4s轨道上的要高,D错误。
6. 答案 C
7.答案D
解析 过氧化钠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石墨和白磷中存在共价键,石墨层中和白磷分子间均存在范德华力。
8.答案B
9.答案 C
10.答案 B
解析 等电子体一般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或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的粒子称为等电子体。NH3和H3O+、O3和SO2、SiO和SO互为等电子体,而CO2和BeCl2均为直线形结构,故选③④⑤⑥。
11.答案 B
解析 N2O与CO2的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CCl3F与CCl2F2的原子数相同,价电子数相同,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由于CO2与H2O的化合程度小,H2CO3的酸性比H3PO4弱得多,B项错误;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它是空间结构而不是平面结构,则碳原子采用sp3方式杂化;D项中的物质指的是Na2O2,它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2.答案 D
解析 晶体一般尽量采取紧密堆积方式;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有饱和性和方向性,所以原子晶体不遵循“紧密堆积”原理;Mg以…ABAB…方式堆积,但Cu以…ABCABC…方式堆积。
13. 答案A
解析 配合物[TiCl(H2O)5]Cl2·H2O中配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6、中心离子是Ti3+,1个Cl-和5个H2O分子在内界、2个Cl-和1个H2O分子在外界,内界的Cl-不被沉淀。
14.答案 C
15.答案 C
解析 X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为硫元素;Y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为铁元素;Z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为碳元素;Q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为氧元素;T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为磷元素。C项中X与Q形成的化合物SO2或SO3都为共价化合物,故C项不正确。
16. 答案 C
解析 根据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S、P、N、F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P元素的3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P大于S,故第一电离能:④>③>②>①,C正确;原子半径应该是②>①>③>④,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电负性应该是④>③>①>②,A错误;F没有正价,D错误。
17. 答案 B
解析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空间排列服从紧密堆积原理,而原子晶体的构成粒子为原子,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为共价键,由于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所以原子晶体的空间排列不服从紧密堆积原理,A项不正确;金属晶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C项不正确;Cu属于A1型最密堆积,D项不正确。
18.答案 D
解析 NH3是三角锥形,而BF3是平面三角形结构,B位于中心,因此,NH3是极性分子,BF3是非极性分子,A、B都不正确;NH3分子中有1对孤电子对,BF3中B原子最外层只有6个电子,正好有1个空轨道,二者通过配位键结合而使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D正确;H原子核外只有2个电子,C错误。
19. 答案 C
解析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接通电源后,自由电子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的导热性通过自由电子的运动把能量从温度高的区域传到温度低的区域;金属发生形变,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不消失,不会破坏金属键,故A正确。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空间利用率分别是简单立方堆积52%,体心立方密堆积68%,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均为74%,故B正确。钠晶胞中每个钠原子的配位数为8,故C错误。温度升高,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碰撞加剧,金属导电性变小,故D正确。
20.答案 B
解析 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W3+、X+、Y2-、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和X是金属元素,且在周期表中W位于X的右侧,Y和Z是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W和X的上一周期,其中Z位于Y的右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即金属性:X>W,非金属性:Z>Y,所以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W,
21. 答案 A
解析 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面心上的原子为2个晶胞所共有,顶点上的原子为6个晶胞所共有,内部的原子为整个晶胞所有,所以晶胞中La原子个数为3,Ni原子个数为15,则镧系合金的化学式为LaNi5。
22.答案 B
解析 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Cl>HF,所以范德华力:HCl>HF,但HF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Cl低于HF,A中命题Ⅱ不正确;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I>HCl,所以范德华力:HI>HCl,沸点:HI高于HCl,B中命题Ⅰ能解释命题Ⅱ;由于相对分子质量:H2S>H2O,所以范德华力:H2S>H2O,但H2O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分子间作用力:H2O>H2S,由于键能:H—O键>H—S键,所以稳定性H2O强于H2S,分子的稳定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所以C中命题Ⅰ不能解释命题Ⅱ;由于原子半径: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