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展开山西省榆社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C.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
D.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3.在一定量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 2NH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0. 1mol/L,0.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A.N2为0.2mol/L,H2为0.6mol/L B.N2为0.15mol/L
C.N2、H2均为0.18mol/L D.NH3为0.4mol/L
4.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加入铁粉防止亚铁离子被空气氧化
D.工业生产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转化为三氧化硫的转化率
5.固体NH4I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反应①
2HI(g)H2(g)+I2(g)-----反应②
达到平衡时,c(HI)=4mol/L,c(I2)=0.5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时HI的分解率20% B.反应①平衡常数的值为25
C.平衡时,c (NH3)=4.5mol/L D.平衡时HI的分解率10%
6.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
B.平衡时v正(O2)=v逆(NO)
C.平衡后减小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含量降低
7.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s)+D(g),反应2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 min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min-1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40%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增加B,平衡向右移动,B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8.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N 2 (g)+3H 2 2NH 3(g) △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下关系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高
B.图乙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比乙大
C.图乙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比乙高
D.图丙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比甲高
9.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增加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CO 的浓度 D.更换催化剂
10.反应 N2O4(g)2NO2(g)在温度为 T1、T2(T2>T1)时,平衡体系中 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由图可知 B 点的平衡常数大于 C 点的平衡常数
B.A、C 两点气体的颜色:A 深,C 浅
C.A、C 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 N2O4气体,平衡
逆向移动
1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2(g)N2O4(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情况如图a、图b所示。图a表示恒温条件下c(NO2)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b表示恒压条件下,平衡体系中N2O4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实线上的任意一点为对应温度下的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时,向平衡体系中充入N2O4,平衡常数增大
B.图a中,A1→A2变化的原因一定是充入了NO2
C.图b中,E点对应状态中,v(正)>v(逆)
D.图b中,E→A所需时间为x,D→C所需时间为y,则x<y
12.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O2(g)2NO(g)。图中曲线a表示温度为T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b表示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不改变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和曲线b表示该反应可能在相同温度下进行
B.曲线b对应的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是加入了催化剂
C.温度T下,该反应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D.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13.某温度下,将2 mol SO2和1 mol O2置于容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0,S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甲推断,B点SO2的平衡浓度为0.3 mol·L-1
B.由图甲推断,A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800
C.达平衡后,若增大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像可以用图乙表示
D.压强为0.50 MPa时,不同温度下S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T2>T1
14.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过程 |
A | 探究浓度对速率的影响 | 向完全相同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各2ml, 记录溶液褪色的时间 |
B | 探究温度对速率的影响 | 将盛有2 组只有温度不同,浓度体积都相同的Na2S2O3和稀硫酸的试管内溶液混合,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
C | 制取并纯化氢气 |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 |
D | 证明催化效果Fe3+>Cu2+ |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温度,相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5滴氯化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
15.在t ℃时,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 HI(g),发生反应2HI(g)H2(g)+I2(g) ΔH>0,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时,I2蒸气的体积分数为25%
B.若在1.5 min时降低温度,则反应将向左进行
C.平衡后若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
D.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后,平衡向左移动,H2的体积分数减小
第II(非选择题 共40分)
16.(每空2分,共8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表示N2O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
(2)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__mol·L-1·min-1;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每空3分,共12分)研究NO2、SO2、CO等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
(1)已知:2SO2(g)+ O2 (g)2SO3 (g) △H =-196.6kJ·mol-1 2NO(g)+ O2 (g) 2NO2 (g) △H =-113.0kJ·mol-1
则反应NO2(g)+ SO2 (g) SO3 (g) +NO(g)的△H =______________kJ·mol-1
(2)一定条件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与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3的同时生成1mol NO2
(3)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的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的值K=_____
18.(每空2分,共8分)活性炭可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O。在1 L密闭容器中加入NO和活性炭(无杂质),生成气体E和F。当温度分别在T1 ℃和T2 ℃时,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表:
物质 n/mol T/℃ | 活性炭 | NO | E | F |
初始 | 2.030 | 0.100 | 0 | 0 |
T1 | 2.000 | 0.040 | 0.030 | 0.030 |
T2 | 2.005 | 0.050 | 0.025 | 0.025 |
(1)请结合上表数据,写出NO与活性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在T1 ℃时的平衡常数为K1,在T2 ℃时的平衡常数为K2。
①计算K1=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判断,T1和T2的关系是__________。
a.T1>T2 b.T1<T2c.无法比较
(3)在T1 ℃下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不能改变NO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增大c(NO)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移去部分F
19.(每空2分,共12分)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4−(绿色)、Cr2O72−(橙红色)、CrO42−(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色溶液变浅,同时有___________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______________色溶液
(2).CrO42−和Cr2O72−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CrO4溶液中滴加稀H2SO4,现象为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
(3).+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72−还原成Cr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A | C | B | C | A | D | B | C | B | C | C | C | B | D | A |
- (8分)
(1)Y bd
(2)0.04 加入0.4molNO2
- (12分)
(1) -41.8
(2)b
(3) 8/3
- (8分)
(1)C+2NON2+CO2
(2)①9/16 ②c (3)b
- (12分)
(1)蓝紫色 灰蓝色 绿
(2)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 2CrO42- +2H+ =Cr2O72- +H2O
(3)5H++ Cr2O72- +3HSO3- =2Cr3+ +3SO42- +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