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广东省深圳市耀华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采用排除法最合适,①中燃烧是氧化反应,这是燃烧的一个共同性质,不能作为酒精燃烧的优点。例如硫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这也是一个氧化反应,并且污染空气.因为①不符合条件,所以就排除A、B、C,故选D。
考点:考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 H2(g)+ Cl2(g)=2HCl(g) △H=-184kJ·mol-1
B. CH4(g)+2O2(g)=CO2(g)+2H2O(g) △H=-802.3kJ·mol-1
C. CO(g)+1/2O2(g)=CO2(g) △H2=-293kJ·mol-1
D. 2H2(g)+O2(g)=2H2O(l) △H=-571.6kJ·mol-1
【答案】C
【解析】
【详解】A.HCl不是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选项A错误;B.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水应为液态,选项B错误;C.1molCO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CO2,符合燃烧热的概念要求,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选项C正确;D.燃烧热是指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方程式中为2mol,不是燃烧热,选项D错误。答案选C。
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 =CO2(g) △H1 C(s)+1/2O2(g) =CO(g) △H2
②S(s)+O2(g) =SO2(g) △H3 S(g)+O2(g) =SO2(g) △H4
③H2(g)+1/2O2(g) =H2O(l) △H5 2H2(g)+O2(g=2H2O(l) △H6
④CaCO3(s) =CaO(s)+CO2(g) △H7CaO(s)+H2O(l) =Ca(OH)2(s) △H8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①由于CO具有可燃性,所以ΔH1ΔH2;④由于前一个反应吸热,后一个反应放热,所以ΔH1>ΔH2;。故选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没有物质的变化,就没有能量的变化
【答案】A
【解析】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正确;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形式,B错误;C、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核能,C错误;D、物理变化中也可以有能量的变化,D错误。答案选A。
5.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热不变,图像D符合,答案选D。
考点:考查反应热图像分析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
B.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是指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C.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D.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现象就越明显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故错误;B、表示1s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为0.8mol·L-1,反应速率表示平均速率,不表示瞬时速率,故错误;C、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故正确;D、不一定,如NaOH+HCl=NaCl+H2O,反应无现象,故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表示的意义和定义等知识。
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A. v(H2)=0.03mol·L-1·min-1 B. v(N2)=0.02mol·L-1·min-1
C. v(NH3)=0.17mol·L-1·min-1 D. v(NH3)=0.01mol·L-1·min-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数学表达式,v(NH3)=1.7/(17×2×5)mol/(L·min)="0.01" mol/(L·min),故选项C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
8.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
N2 + 3H2 = 2NH3Δ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 431 KJ/mol B. 946 KJ/mol C. 649 KJ/mol D. 869 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N≡N键的键能为x kJ·mol-1,ΔH=断键吸收的键能-成键放出的键能=x+436×3-6×391=-92.4,x="946" kJ·mol-1。答案选B。
考点:反应热的计算
9.据最新《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的是()
A. 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硅是最安全的燃料
B. 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的单质硅
C. 硅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
D. 自然界中硅易开采,且可再生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的硅。
考点: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
10.将10mol A和5mol B放入10L真空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反应:3A(g)+B(g)2C(g)在最初的2s内,消耗A的平均速率为0.06mol/(L·s),则在2s时,容器中C的物质的量是()
A. 0.12mol B. 0.08mol C. 0.04mol D. 0.8mo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V(A)= 0.06mol/(L·s),则在最初的0.2s内,消耗A物质的量是n(A)= 0.06mol/(L·s)×0.2s×10L=0.12mol,根据方程式可知Δn(C)="2/3Δn(A)=" 2/3×0.12mol=0.08mol,选项B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和物质的量关系的计算的知识。
1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
B. 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
C. 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D. 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1 mol N2(g)和1 mol O2(g)完全反应,产生2mol气态NO时,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为946kJ+498KJ-2×632kJ="-180" kJ,由于题目为指明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所以能量变化没有意义,错误。B.无论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都需要有活化过程,所以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不能直接生成NO ,错误。C.由于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键能小于2 mol NO(g)具有的键能,所以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正确。D.NO是一种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的类型判断的知识。
1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C.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D.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需要吸收E kJ的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石墨更稳定,金刚石的能量高,1mol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
【详解】A、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
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B错误;
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选项C正确;
D、金刚石的能量高,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金刚石比石墨多,选项D错误;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金刚石和石墨的转化以及涉及到的能量变化,注意能量低的物质更稳定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13.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2H2O ( g ) = 2H2 ( g ) + O2 ( g ) △H = +517.6 kJ/mol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 构成水的氢气和氧气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
B. 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 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答案】AC
【解析】
【分析】
A.水不分解就不能得到氢气,也就得不到二次能源;B.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氢气可以降低成本;C.特殊化学物质如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D.高温条件下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详解】A.水不分解就不能得到氢气,也就不能使氢能成为二级能源,选项A不正确;B.寻找特殊化学物质,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氢气,可以降低成本,这是可行的,选项B正确;C.特殊化学物质如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水分解产生氢气,但水的分解是吸热反应,选项C不正确;D.高温下水分解产生氢气,设法将太阳光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是可行的,选项D正确;答案选AC。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水的组成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分解时要吸收能量。
14. 关于热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
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C.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D. 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通常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故B错误;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正确;D、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热化学方程式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意义,要理解系数的含义。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普通化学方程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反应热ΔH与测定的条件(温度、压强)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应热ΔH的测定条件。若没有注明,就默认为是在25℃、101KPa条件下测定的;②反应热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ΔH为“-”表示放热反应,ΔH为“+”表示吸热反应。ΔH的单位一般为kJ/mol;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不同。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用“s”、液体用“l”、气体用“g”、溶液用“aq”等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5. 2014年7月21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 D. 除①②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都是不可再生资源;②煤③石油燃烧会污染空环境,不符合节能减排的原则;④水能⑤太阳⑦风能,都是可再生能源,对环境无污染是清洁能源,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洁净能源,符合节能减排原则。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的相关知识。
16.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1) △H=-571.6 kJ/mol
C3H8(g)+5O2(g)=3CO2(g)+4H2O(1) △H=-2220.0 kJ/mol
实验测得,5mol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氢气与丙
烷的体积比是()
A. 1:3 B. 3:1 C. 1:4 D. 1: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设混合气中H2的物质的量为n,则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n,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根据题意,列方程为:285.8kJ/mol×n+2220.0kJ/mol×(5mol-n)=3847kJ,解得:n=3.75mol,C3H8的物质的量为5mol-3.75mol=1.25mol,所以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75 mol:1.25 mol=3:1,故选B。
考点: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二、填空题部分(52分)
17.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但中和热应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答案】 (1). 环形玻璃搅拌器 (2). 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 (3). 偏小 (4). 不相等 (5). 相等 (6). 因为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7). 偏小 (8). 偏小
【解析】
【详解】(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器,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器;(2)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故答案为:偏小;(4)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并若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5)氨水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答案为:偏小;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容易引起碱不足,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相比较会偏小。
18.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xC(g)+2D(g)
5min后测得c(D)=0.5mol·L-1,
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1)A在5min末的浓度是____________。
(2)v(B)=____________。
(3)x=____________。
【答案】 (1). 0.75mol·L-1 (2). 0.05mol·L-1·min-1 (3). 2
【解析】
【详解】D的浓度为0.5mol/L,所以D的物质的量为1mol。
设A、B的物质的量为nmol,
3A(g)+B(g)xC(g)+2D(g),
开始 n mol n mol 0 0
反应 1.5mol 0.5mol 1mol
5min (n-1.5)mol ( n-0.5)mol 1mol
c(A):c(B)=:=3:5,所以n=3;
(1)A在5min末的物质的量为:(n-1.5)mol=1.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2)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根据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B的反应速率是0.05mol•L-1•min-1;
(3)D的浓度为0.5mol/L,反应时间为5min,D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min-1,C的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根据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x=2。
19.在25℃时,向100mL含氯化氢14.6g的盐酸溶液中,放入5.6g纯铁粉,反应进行到2min末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在此后又经过4min,铁粉完全溶解。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
(1)前2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
(2)后4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
(3)前2min与后4min相比,反应速率__________较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0.25mol·(L·min)-1 (2). 0.25mol·(L·min)-1 (3). 前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后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4).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因而v随之减小
【解析】
【分析】
(1)根据氢气的体积计算生成的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再利用反应速率公式计算氯化亚铁的平均反应速率;(2)先算出2min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再根据平均反应速率公式计算;(3)根据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分析。
【详解】(1)反应前氯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0;
Fe+2HCl=FeCl2 +H2 ↑
56g 1mol 22.4L
2.8g 0.05mol 1.12L
v(FeCl2 )== =0.25 mol/(L·min);
(2)反应前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4mol,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 结合方程式知,氯化氢过量.通过(1)知,前两分钟,铁反应2.8g,还剩2.8g;2min-4min时,铁反应2.8g,
Fe+2HCl=FeCl2 +H2 ↑
56g 2 mol
2.8g 0.1mol
所以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1mol,
所以 4min内C(HCl )===0.25 mol/(L.min);
(3)根据同一反应、同一时间段内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前两分钟内,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mol/(L.min);2min-4min时,氯化氢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 mol/(L.min),所以前两分钟内反应速率快,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的浓度不断减小,所以反应速率降低。故答案为:前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后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因而v随之减小。
【点睛】本题需注意的是:因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知,一定要进行过量计算,在实际做题时,要以不足量者为标准进行计算。
20.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反应A:4HCl+O22Cl2+2H2O
已知:ⅰ.反应A中,4 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 kJ的热量。
ⅱ.
(1)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断开1 mol H—O键与断开1 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H2O中H—O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 。
【答案】(1)4HCl(g)+O2(g)2Cl2(g)+2H2O(g) ΔH=-115.6 kJ·mol-1 (2)32 强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给条件可知,4 mol HCl被氧化,放出热量为115.6 kJ,可知ΔH=-115.6 kJ·mol-1;由ΔH=-(生成物键能之和-反应物键能之和)可得,E(H—O)-E(H—Cl)= kJ·mol-1=31.9 kJ·mol-1,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强,所以水中的H—O键比氯化氢中H—Cl键强。
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
21.(1)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
①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 b_; c_。
②该反应是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ΔH_0(填“>”或“